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索罗斯传-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年轻的时候,索罗斯曾认为自己如同神灵,所以在21世纪初,当有人称他为魔鬼的时候,就显得很有讽刺意味。在这些人看来,索罗斯为极左的政治事业提供援助,试图以此来破坏美国传统的价值观。
索罗斯是否真的认为,成年后他在金融和慈善领域的领袖地位与自己孩提时代的幻想类似?很多年后,索罗斯努力纠正人们的想法,他的“救世主的幻想”并不等于他认为自己像神。他坚持“救世主的幻想”,其真正意义在于,他感到有责任为别人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索罗斯长大后,很少会再谈论这一想法,他未曾公开解释为什么要将自己看做神灵。
如果你再逼问他,他可能会说,那只是个玩笑,他根本就不相信自己像神。甚至,他到处拿自己童年的感受去开玩笑。有个记者曾建议,索罗斯应该被任命为罗马教皇。索罗斯反问道:“为什么呀?我现在已经是教皇的上司了。”
索罗斯将自己童年的幻想当做秘密深藏心底,无怪乎童年故友都不记得他曾说过自己像神这样的话。在这些故友的印象里,索罗斯在童年时就喜欢高人一等的感觉。而他长大后,跟他打过交道的人都认为,当索罗斯说自己像神的时候,他其实是故意以一种夸张的方式来表明自己比别人优秀。他们好像是在为索罗斯的夸大其词道歉,他们想告诉人们:索罗斯不是真的认为他自己像神。
他们中的一个人这样说道,索罗斯想要表达的意思不是说他像神,而是他认为他能跟上帝通话!另外一个则认为索罗斯仅仅是想表达自己是无所不能的:他说自己是神,其实是打个比方,就像其他人可能会把自己比作拿破仑一样。 。  。。  想看书来
改变大富翁游戏的规则(2)
可以说,认识乔治·索罗斯的人似乎都想把他拉回到现实中来。好像他们不希望自己的朋友或者同事中,有人认为自己是神灵。如果嘀咕这种想法的人不是索罗斯,换了其他任何人,他的同事和朋友肯定会说那个人是疯子;但是,他们不能这样对待索罗斯,毕竟,索罗斯是让他们敬畏的人。
是什么激发年轻的索罗斯拥有这样的想法呢?
或许是他父母的感染。
索罗斯的父母确实很宠爱他。但是,父亲提瓦达(Tivadar)和母亲伊丽莎白(Elizabeth)也宠爱自己的另一个儿子,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仅仅因为父母的宠爱,年幼的索罗斯就觉得自己像神。
1930年8月12日,索罗斯出生于布达佩斯,他有个匈牙利名字叫吉奇·索拉什(Dzjchdzhe Shorosh),后来才将名字改成乔治·索罗斯。尽管他的名字在匈牙利语中的发音是索拉什,他却让美国和英国的朋友们直接称自己为索罗斯。
他唯一的同胞,是比他年长两岁的哥哥保罗。
不管提瓦达·索罗斯有什么过失,他还是为自己的小儿子树立了一个强有力的榜样。提瓦达曾是一名律师,在索罗斯出生的时候,他已经度过了人生中最为艰难的一段时光,这段磨难塑造了他的性格。他曾经在俄国生活了三年,从1917年革命开始到1920年的国内战争,局势极为动荡。在国内战争时期,他逃亡到西伯利亚,希望能在那里生存下来。对当时的他来说,只要能够生存,做什么他都愿意,事实上,他也确实把能做的都做了,不管是多么让人讨厌的事。
在讲述这段险象环生的经历时,提瓦达告诉索罗斯,在革命的年代,一切皆有可能。尽管这并不是生存的诀窍,但是父亲的话却深深地烙印在儿子的心中,并伴随他一生。索罗斯逐渐认识到,父亲是个非常精明的人,甚至可以说是老谋深算,他以智取胜,比许多同时代的人都机灵。年轻的乔治对父亲充满了崇敬。
比索罗斯小一岁的费伦斯·内格尔(Ferenc Nagel); 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仍然居住在布达佩斯。内格尔是一位化学工程师,在著名的匈牙利灯具制造商通斯拉姆公司(Tungsram)就职。1936年,他与索罗斯在卢帕岛(Lupa Island)上初次见面,卢帕岛是多瑙河畔的一个避暑胜地,距索罗斯和内格尔生活的布达佩斯往北有一小时的车程。据内格尔回忆,一旦情形不对,提瓦达总会有办法处理,“他从来没有被真正打败过”,这正是提瓦达对儿子的影响,务实精神也是他父亲留给他的宝贵财富。
对于这一点,索罗斯本人也承认:“要问父亲站在革命的哪一边,嗯,当然是站在两边。为了生存,他必须这样做。”父亲具备了生存者的品质,这个事实对索罗斯意义重大。生存对索罗斯的人生有着崇高的价值。
提瓦达性格的某些方面在战争期间令人钦佩,但是在和平时期,这些性格特点却黯然失色。的确,在20世纪30年代,对于卢帕岛的居民来说,提瓦达不再是个英雄式的人物了。提瓦达的皮肤有些黑,黑头发,黑眼睛,他的样子很帅,拥有运动员般的强健体魄,并且酷爱运动。他目光灵活,挥金如土,对于艰苦的工作兴趣索然,这些都是众所周知的。年轻的索罗斯说,“我父亲并不工作,他只是在赚钱。”
内格尔清晰地记得20世纪30年代的一个夏天,提瓦达·索罗斯准备去工作的情景。
改变大富翁游戏的规则(3)
每天早上,提瓦达都从卢帕岛上的家里出发,乘坐7点的轮船去布达佩斯上班。
内格尔回忆道:“当他听到船要来了的时候,提瓦达穿上裤子,开始刮胡子,出家门时,刮胡刀还在手里,在赶往轮船的路上以及船在行驶的过程中,他还在刮,这一切都是为了能睡到最后一刻。对于一个律师而言,这并不常见。他总是非常非常的狡猾。”
狡猾意味着不循规蹈矩,不按规则出牌,寻找捷径。
当回想提瓦达逃避艰苦的劳动时,索罗斯比其他人更能认同父亲的生活方式。乔治·索罗斯后来承认,父亲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确很少工作。然而,这并不是件坏事。提瓦达能有更多的时间陪在自己身边,索罗斯很喜欢这样。他喜欢和父亲交谈,喜欢从他们的谈话中学到东西。别人觉得提瓦达花钱大手大脚,但索罗斯却不以为意。对于索罗斯来说,父亲钱多钱少都无关紧要。提瓦达不经意间向儿子传递了一个信息,而这个信息伴随他终生:“我所学到的经验之一就是为了钱而赚钱是没有用的,财富对人来说,有时可能是个负担。”
对于提瓦达这样将物质生存放在第一位的人来说,有太多的金钱反而可能会有负面的影响,会诱使人们渴望得到过多的财富。而财富太多可能会使人变得脆弱,生存就会变得更困难。提瓦达将自己的这些价值观传给了索罗斯,并且影响了他的一生。后来,乔治·索罗斯拥有了人们难以想象的财富,但他却对此毫无兴奋感。
索罗斯潜心投入慈善事业,并且事必躬亲,这充分证明了索罗斯对于赚钱没什么兴趣,但是能亲自深入地解决世界上的一些困难,这让他感到欣喜万分。
提瓦达给小儿子的最好的礼物就是给予他很多关注。提瓦达经常和索罗斯谈话,向他传授一些人生的秘诀,索罗斯渐渐理解这些秘诀,并感觉到自己的重要性。除了给儿子自我价值感,提瓦达也帮助儿子建立了自信心。他坚信,索罗斯终究会学会如何克服困境,如何应对混乱的局面,而且索罗斯还懂得了,在很多时候解决问题最好的办法就是找到非常规的办法。
在提瓦达教会小儿子生存艺术的同时,母亲伊丽莎白向他传授艺术与文化的品味。绘画、雕刻、音乐和文学都是伊丽莎白生活中的重要部分,她也试图培养儿子对于艺术和文化的热爱。索罗斯对母亲有着深深的依恋,他喜欢素描和油画,不太喜欢音乐。而他后来对于慈善的兴趣似乎也来源于伊丽莎白对于慈善的兴趣。尽管,他的家人都说匈牙利语,索罗斯最终还是学会了德语、英语和法语。
西摩(Yehuditte Simo)是索罗斯童年时的伙伴,20世纪30年代她住在布达佩斯。她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回忆起索罗斯时说,他是个非常可爱的小男孩。她在卢帕岛时就认识索罗斯和他的父母。
据她回忆,伊丽莎白活得并不轻松。
提瓦达花钱很随意,大手大脚,对工作漫不经意,这使得家里总是充满了紧张和压力。尽管伊丽莎白尽量克制,但是这种紧张还是时不时地浮现。伊丽莎白很小巧,看起来很文弱,浅色头发,是传统的家庭主妇,她悉心照料着自己的两个儿子,经营着家庭,而这个家不像犹太家庭,更像匈牙利家庭。就像很多居住在匈牙利的中上层阶级的犹太人,提瓦达和伊丽莎白都明显地对自己的宗教感到不自在。索罗斯后来对人说,“我生长在一个犹太家庭里,但事实上这个家却是反犹太的”。
改变大富翁游戏的规则(4)
索罗斯的眼睛是蓝色的,头发是金色的,这些像他的母亲,不像黑黑的父亲,因而索罗斯看起来不太像犹太人。当别的孩子告诉他,“你不像犹太人”,他会眉开眼笑。没有什么比别人说他长得不像犹太人,更能让他高兴的了。
提瓦达很不喜欢犹太教,他甚至想成为一名基督教会成员。例如,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让索罗斯从士兵那里要烟,然后提瓦达会把烟都交给犹太人的店主。提瓦达这样做完全是让作为异教徒的自己表现得与犹太教的一致,对他来说这样做会更安全。
尽管乔治·索罗斯想努力地脱颖而出,但在童年时代朋友们的记忆中,他不是一个太突出的孩子。他可能将自己想象成神灵,但是他的朋友并不认为他有什么神的特质,即使是作为一个人而言,也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综合所有人的叙述来看,索罗斯并不是个天才,但是他很聪明,并且常常能展现出主动性。在他10岁的时候,他编辑了一份叫做《卢帕之音》(Lupa Horshina)的报纸,并亲自撰写报纸上所有的文章,在两个夏季里,他将报纸卖给卢帕岛上的居民,得到了一点点回报。内格尔回忆说,索罗斯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