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日常生活中的心理学-第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全部;最值的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
在生活中我们对待失去的感情,可以对自己说:“天涯何处无芳
草,何必单恋一枝花。”爱情既然已死,人总还是要活的。就想某些
人说的:在一起的时候多想想他(她)的优点,不在一起的时候就多
想想他(她)的缺点。
而对于自己的过去,老年人总爱说“过去好”,是因为在人体内
部,有保护我们正常思维的机能。正是由于这种机能的工作,我们才
能尽快地把不愉快的事忘掉;反过来,它也能有助于我们长久地记住
那些令人愉快和高兴的事情。
“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似乎是贬义的。但谁让人生有那么
多的不如意和无奈呢,而每个人都希望自己不要活的太累,活的更
快乐一些。如果大家都懂得运用这种方法,就不会有那么多人天天
念着“烦呀烦”的,也就不会有那么多人,天天苦着一张脸,好像全
世界的人都欠他钱似的,也就不会有那么多人想不开,割脉殉情之
类的了。
10无穷的权力欲:
美军虐囚事件的启示
有权力就会膨胀,这在美国哲学家罗素的《权力论》里,被称作
人的本性。他还认为人对经济的需求尚可得到满足,但对权力的追求
则永不满足;正是对权力的无止境追求,引发多种社会问题。罗素认
为人的权力具有不断扩张的特性,所以应当节制个人、组织和政府对
权力的追求。
罗素并没有通过心理事例证明人的权力本性,但当人们为伊拉克
囚犯受到虐待感到愤怒之际,科学家们公布了一些研究成果,用科学
实验的方法解释了“一个普通人怎么会如此不人道地对待另外一个
人”。
克瑞格·汉内是加州大学圣克鲁斯分校的心理学教授,“斯坦福
实验”的参与者之一。为了研究监狱看守和囚犯之间的行为,研究人
员在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大楼的地下室里修建了一个模拟监狱。学生们
为了研究监狱行为,自愿分成两组,充当看守和囚犯。看守们很快就
变成欺辱人的虐待狂,原来定为两个星期的实验不得不在6天后就停
止了。在实验中,看守给囚犯罩上头罩,并强迫他们脱光衣服。汉内
说,他们的行为跟美军管理下的阿布格拉布监狱中发生的虐待行为竟
如此相似。
这些实验显示了一个令人不快的事实,那就是人们在一定条件下
会做出多么可僧的行为。“这是一个人们不的不接受的现实,不见得
非得是邪恶的人才会做出恶劣、甚至是邪恶的事情来。”
人们都试图调整他们周围环境中的事物,来满足自己的需要或满
足他们认为的自己的需求。无论何种意义而言,你都拥有控制环境的
能力,也就是你所拥有的权力。例如,你一进屋子,就径直将空调的
温度提高或降低,这时,你就在运用你的权力。当然还可以通过其他
方式来控制环境。如果你足够幸运,自己能给自己放一整天的假,那
么你就很有权力。你是否在任何时候都可以开着自己的车子,去你想
去的任何地方,你也拥有了一定的权力。
如果你每天都工作,每周七天,却仅仅只为了生存,那么你就没
有任何权力了。另一方面,如果你的职业让你每周工作六天,而且能
为你提供生活所需的大多数东西,那么你就是很有权力的了。进一
步,如果你还有自己的房子,更进一步,如果你拥有自己的度假别墅
和其他投资,不用担心年老不能工作以后的生活,那么你就很大的权
力了……
权力是扩展你的影响力和控制你周围世界的能力。在现实社会生
活中,不同职业的人手里多多少少都握有点权力,甚至本来应该是提
供服务的雇员,在有些人的眼里也会把提供服务当做一种权力。
“权力即强力”。一旦拥有权力,我们是应该更慎重行事,还是更
大胆地行事呢?心理学家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调查,结果是多数赞成后
者,就是人只要有了权力,就会充分使用它。
从事专门研究的人们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在试验过程中,假
设共有22名参加试验的人,他们都在一个公司工作,而且每个人都
在公司担任一项领导工作,还让他们监督旁边房间里4名工作人员的
工作情况,但并不与工作人员直接见面,只是以书写的方式进行指
挥。
当那些“管理者”们被授予一定权力之后,他们使开始指挥部下。
例如,增减部下的工资,更换或解雇部下,命令部下增大劳动量等等,
部下则只能按照“管理者”发出的“指令”来工作。
实际上,旁边房间内根本没有什么部下在工作,心理学家们只是
想通过这个试验来验证一下,人一旦被授予一定权力之后会怎样使用
它。试验结果表明,给予参加试验的人权力后,其明显的特点有4个:
1.频繁地向部下发出指令。
2.认为部下的能力不强。
3.不希望与部下见面。
4.认为部下所有的成绩都要归功于自己的指导。
这些事实说明,越有权力的人就越爱使用权力。而且,他们不能
对那些没有权力的人做出公正的评价,只是一味地夸耀自己的指挥能
力。而且一般说来,人只要有了权力,就会充分地使用这些权力,这
样就使自己与被管理者之间的权力差距越来越大。
人们如此渴望权力,那么权力如果缺少制约会怎么样呢?心理学
家发现,权力如果缺少制约,就会使人本性中“恶”的一面迅速膨胀。
一个有权力的人,当没有受到恭维、抬举时,就会觉得“丢面子”、受
了莫大的委屈而无法忍受,他就会骂人、打人甚至杀人。
我们也许都记得美国在2004年对伊拉克的战争中,许多美军对
伊拉克战俘的虐待。在美军虐俘丑闻曝光后,获释的伊拉克人倾诉了
他们在狱中受到的种种虐待,如遭殴打、一日只给一餐、被迫吃猪肉、
一直戴头套、冬天被迫在水泥地上过夜以及夏天被迫在阳光下暴晒等
等。这种事件,正是人的权力欲无限膨胀导致的。还有许多战争中军
人所做出的各种兽行,也是由于这种心理。
“斯坦福实验”和现实中的事例,让我们看到了权力对人心理的
可怕影响,也看到了在完善权力制约制度的同时,权力人自我心境调
适的重要意义。正因如此,许多国家认识到:特殊的权力拥有者,需
要专门的心理训练。因此有的国家军校设有专门的心理医生。就像某
位专家所说:“心理医师的在场,是为了让教官清醒,不要以为自己
像上帝一样拥有无所不能的权力而头脑发昏。当你指挥一群人并且拥
有很多权力和权威时,这种情况是会发生的。”
某个人对一种权力的拥有可以来自上级部门的正式的合法授予,
也可以来自一些非制度性安排的,但又实际上存在的非正式权力。这
也就是显性权力与隐性权力之别。
显性权力的来源主要有法定的权力和来自上级部门的授权与分
权三个方面,这也是组织中正式的、合法的、制度性的基础权力。这
种权力在企事业单位中也就是常说的下级要服从上级,也被称为合
理合法权力。而隐性权力往往来自于机构中的非正式组织,例如由
于个人的能力、知识、品德等在群体中所形成的威望,某人由于与权
力高层所形成的某些特殊的关系而拥有的影响力等。这些影响力在
制度上没有被承认,但却能左右决策与实施,因此也被普遍认为是
权力的一种。
显性权力一般有明文规定的权力运用范围和权力运用的方式,以
及明确规定的利益及相应责任,从而制约权力拥有者对权力的运用;
而隐性权力并没有明确规定所应当承担的相应责任,也相应缺乏一套
有效的约束机制,因而很容易诱发局外人的寻租问题。这也是社会上
大量腐败现象的根源。
法国资产阶级思想家、法学家孟德斯鸿有一句名言:“一切有权
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这是万古不易的一条经验。有权力的人们使
用权力一直到遇有界限的地方才休止。”隐性权力虽然有其积极的一
面,但由于同属权力的一种,就必须对之予以制约,以防止腐败的产
生。
 11好感的来源:
相似、互补与相知
有两个素不相识的酒鬼,因喝醉了酒,同在一辆电车中睡着了。
他们坐过了头,一直坐到郊外的终点站,当时又没有返程电车。于是
这两个醉鬼之间产生了友情,他们一起寻找出租汽车,车费两人对半
担负,愉快地聊着,踏上了归途。
有个成语叫做“同气相求”,形容具有相似特征的人容易投合,互
相喜欢。故事中的两个酒鬼,因为都喜欢喝酒,因而觉得趣味相投,
而且.又都在车上醉了,觉得同病相怜,就产生了比较亲密的感情,虽
然彼此并不认识。
人际交往中的确有这个规律,就是如果交往双方有较多类似的地
方,那么相互之间就容易吸引,促进人际关系的发展。如在日常生活
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兴趣爱好、宗教信仰、对社会时事看法比较一致
的人更为谈的来,感情融洽。相似性包括很多方面,如态度、信念、
兴趣、爱好和价值观等。同年龄、同性别、同学历和相同经历的人容
易相处;行为动机、立场观点、处世态度、追求目标一致的人容易相
互扶持……
心理学家对大学生进行了一系列调查,将一部分特征相似的大学
生安排住在一起,而将另一部分特征相异的学生安排在一起居住。一
段时间后发现,特征相似的学生大多能够彼此接受和喜欢,进而成为
好友;而特征相异的学生尽管朝夕相处,但仍然很难相互喜欢并建立
友谊。
大量研究都证实,价值体系、对象身份、社会背景和文化程度等
的相似性均能影响到个人对他人的选择,对人与人之间的吸引具有特
殊的意义。那么人为什么会喜欢与自己相似的人呢?
首先,人们都希望自己在态度上和大多数人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