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真希望我20几岁就知道的事-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能源限额转售给同事,通过这种方式来刺激同事节约能源。
我还给斯坦福负责文艺汇演的人员做过练习。有一组挑战的问题是如何提高上座率,他们想出的“最烂”方案,是举办本校人员业余演出。这显然与目前正在举办的活动截然相反——他们当前邀请来演出的都是来自世界各地的顶尖人才。但是,接手这个“烂方”案的另一小组把他们的操作方法完全颠倒了过来。他们做了些拓展,提议以原有的方案为基础,举办一项大型筹款活动,让全校的教职员工都来一展才艺。这样一来,不仅能吸引大量平常不观看文艺演出的人群,也有助于扩大这个团体本身的知名度。
一说到最烂的商业构想,大家能讲出一箩筐来。一个小组提议在南极卖三点式泳衣,一组则建议开一家卖蟑螂寿司的餐馆,还有一组说建立心脏病博物馆。转换练习时,每一个烂点子都变成了非常有趣的构思,成了值得好好思考利用的好点子。比方说,拿到“在南极卖三点式泳衣”转换挑战任务的小组打出了“拼死也穿比基尼”的响亮口号。他们的设想是组织想减肥的人来一次南极之旅。当经过艰难的长途跋涉到达终点时,他们就能减轻体重,穿上梦寐以求的比基尼了。卖蟑螂寿司的小组提出开家叫“蟑螂之歌”的餐馆,使用非常规的营养材料制作各种奇异的寿司,目标客户群定位为富有冒险精神、勇于尝鲜的食客。挑战建立心脏病博物馆的小组则以原方案为出发点,将其发展成了一个专注于健康和预防医学的博物馆。
上述练习说明,虽然多数想法表面看上去很傻很蠢,却也往往蕴涵着潜在的精彩构思,因此进行这种练习是人们敞开胸怀,探寻问题解决方案的极佳方式。它不仅质疑了“构思非好即坏”的一贯说法,而且证明,只要心态正确,就能想到更多的主意和方法,从中挖出有价值的东西。比如说,即使“拼死也穿比基尼”的南极之旅不能成行,这也是构想出其他更可行的方案的有趣的开始。
书包 网 。  。。  想看书来
史上最疯狂的推荐信
我的老朋友约翰?斯蒂格博特(John Stiggelbout),在研究生入学申请时就用了不循常理的招。这招在任何正常人看来都是烂得不能再烂了,但是结果证明相当有效。当约翰下定决心要上商业学校的时候,报名已经截止。于是,他递了张别具一格的入学申请,在所有申请中特别惹眼。约翰没有像其他人一样,通过在申请中列举各项成就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他在通常的申请资料之外,特别附加了一封推荐信,这封信出自一位自称是约翰最要好的朋友兼狱友的人之手,这个人曾经也是一位教授。信从最异乎寻常的角度描写约翰,比如,约翰打个嗝就能震开玻璃瓶。大概任何一个入学申请委员会都没有见过这样的推荐方式。然而,约翰并未因此而落选,入学申请委员会的人非常好奇,想看看他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于是他们请约翰去学校面试。约翰很好心,把那封信翻出来给了我。现在,我们也来看一下信的内容吧。
我与约翰?斯蒂格博特的初次相遇是在灰狗巴士(Greyhound bus)上。当时,他倒在后排地板上,好像晕过去似的,旁边扔着一个塑料杯和一张糖纸,烟头撒了一身,手上还握着个空酒瓶。我后来成了他最要好的朋友,而且我们一起抢劫711便利店被抓后还成了室友。
有一次,我俩在“救世军”(Salvation Army,慈善救济机构)饱餐一顿之后,参加了复兴布道会,在布道会上,我俩试图泡同一个女孩(结果约翰输了,很丢脸;毫无疑问,他是个不折不扣的失败者)。
约翰拥有令人印象深刻的特质,任何正在艰苦奋斗的小型企业,或者小型家庭洗衣店都用得着。他打哈欠时会遮住黑黄的牙齿,吐痰时知道推开窗户。他能用手指吹出响亮的口哨,打个嗝能把玻璃瓶震裂。他每个月只洗一次澡,肥皂是想起来才用一下。
约翰需要有个去处,这样他就不必在公共汽车站的厕所里过夜了。他必须在大公司里找个活,才不会在上班第一天就由于酗酒和对洋妞的性偏好而被炒鱿鱼。
对洋妞有性偏好的人都很有独创性,而且想法独立。事实上,约翰思想特别独立,甚至可以说根本就没有思想。
这个家伙为了一杯酒什么都会干,他甚至愿意去工作。
既然斯蒂格已经出狱了,我想,他的假释官应当很乐意看到某个学校能照看他一段时间。约翰在“地狱天使”(摩托车党,是一个黑社会组织)里是个出色的头儿,那里面所有我认识的男孩都认为,他绝对会是个出色的白领罪犯。
在我发现的所有晕倒在公车后排地板上的人中间,这个家伙是最棒的一个。
我对约翰的总体印象是,他其实没有我说的这么好。把我弄出去吧,我可以代替他去芝加哥。
布福德?T。 莫顿,编号#335342
瓦拉瓦拉联邦监狱
瓦拉瓦拉,华盛顿
约翰赴约面试时,办公室里所有人都扒着门缝往外瞧,都想看看能递交那种疯狂申请的人是何方神圣。不过,约翰在整个面试过程中都彬彬有礼,举止得体,后来被录取了。
书包 网 。  。。  想看书来
不要轻易否定“烂点子”
不存在什么烂点子,这是一场成功的头脑风暴的显著特征。自由讨论时需要明确说明“没有烂点子”,这一点非常重要。应当摆脱“可行的点子才是有价值的点子”这样的想法。克制住修改“烂”点子的冲动,先跟别人分享,这样才能鼓励别人演变出疯狂的点子来。有时候那些特别疯狂的点子,在刚提出来时显得很不切实际,然而从长远来看,就会被证明是最有趣的点子。起初,这些点子可能会行不通,但是经过反复推敲,就有可能会成为具备可行性的出色解决方案。
运作一次成功的头脑风暴需要很多技巧,还要进行大量的练习。关键在于一开始就设定好规则,还要贯彻始终。著名设计公司IDEO的总经理汤姆?凯利,曾写过一本书,叫作《创新的艺术》(The Art of Innovation),书中描述了他们公司的头脑风暴规则,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充分发挥他人的构思。以这种方式进行的头脑风暴,结束时大部分人都会感到自己是有贡献的,参与创造了最佳构思。而且,由于每个人都踊跃参与,目睹了所有构思诞生和发展的全过程,因此,当这些构思付诸实施时,往往能得到所有人的支持。
可是,如果你参加过头脑风暴,你就知道事情并不总是这么顺利。每个人都会自然而然地认为构思是自己所有的,要消除这种想法不是件容易的事,而且,让参加者以别人的建议为基础来发挥创造力也很困难。帕特里夏?瑞恩?麦德森(Patricia Ryan Madson)的书——《即兴创作的智慧》(Improv Wisdom),设计了一个非常棒的热身活动,很好地说明了两个观点:一是没有烂点子;二是以他人的点子为基础予以发挥能得出好点子。
热身活动分成两人一组,其中一人负责筹划一次晚会,需要不断地向同组的另一人提出办晚会的建议;而另一人则不论什么建议,一律不同意,同时说明不同意的理由。比方说,第一个人如果说:“周六晚上办个晚会吧”,另一个人可以这样回答:“不行啊,周六晚上我还要洗车呢。”像这样,一人提议一人否决地进行一段时间后,第一个人越来越泄气,但还得继续设法让另一个人同意办晚会的想法。第一个阶段结束,进入下一个阶段后,两个人互换角色,由第二个人负责办晚会。这一次,第一个人不论听到什么都要同意,而且还要有所发挥。比如,当提议说“我们周六晚上办个晚会吧”,他就得回答,“好呀,到时候我带个蛋糕去”。照此进行,提出的想法可能越来越疯狂。有时候,晚会甚至会开在水下或者外星球,有各种各样的异域佳肴和娱乐活动。室内的气氛越来越热烈,大家热情高涨,涌现的点子数不胜数。
这种干劲是头脑风暴必须有的。当然,有时候你必须要决定哪些点子是可行的,不过不宜在“点子生成阶段”作这种决定。头脑风暴意味着打破传统的问题解决方式,要无所顾忌地把点子翻来覆去、从里到外地进行琢磨,不受常规限制。待到头脑风暴结束时,你会惊讶地发现,点子的覆盖面居然能如此之广。每一次基本上都会涌现出一批点子,并以此为基础衍生出真正不寻常的机遇,值得人们进一步去探究。因此,“点子生成阶段”不要去决定哪些可行,哪些不可行。
需牢记的一点是,点子生成的过程是不断探索各种可能性的过程。想出疯狂的创意不需要花一分钱,也不需要耗费巨大的精力,只需打破常规,去想象一个有着完全不同的自然法则、没有任何限制的全新领域。完成这一步之后,你才能继续向下一个“开拓的阶段”进发,选择一些点子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只有到那时,你才能用挑剔的眼光筛选它们。

别出新裁的招聘模式
打破常规可以随时随地,Cooliris就是个典型的例子。Cooliris是家提供3D网络浏览的年轻公司,它把我们在线看到的普通平面网页转变成三维效果,这样浏览速度更快,视觉体验更直接。图像在你面前伸展开来,犹如置身画廊观赏一般。
Cooliris是两名斯坦福学生,乔什?施瓦扎佩尔(Josh Schwarzapel)和奥斯汀?苏梅克(Austin Shoemaker),联手资深创业家索亚那?布姆卡(Souyanja Bhumkar)创办的。公司虽然获得了一小笔投资,但在招聘上却费了不少功夫。如果不能召集一批有才干的人,他们就没法实现产品研发的雄心壮志。为了招聘到合适人选,他们打算采取与众不同的方法。
招聘的事由乔什负责,他一上来就试了所有的传统招聘渠道,包括在招聘网站和论坛上发布职位信息,在Linked In和Facebook等社交网站上登广告,甚至还雇用了职业猎头。可是这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