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井帝国在行动-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量的资本、技术、设备投入到中东、印尼、澳大利亚、拉美、中国等地,大规模开采资源、能源,不仅确保了国内供应,还有余力出口创汇。因此,在推进“贸易立国”国策,保障能源、资源供给等方面,三井物产为日本的发展战略做出了完美诠释。
在日本经济高速发展时期,为给重化学工业提供稳定的原料来源,三井物产高度完善了原料供应渠道。1960年前后,三井物产在墨西哥、智利、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参与铜矿开发,并独立进行资源勘查,向矿业公司推荐优质矿源,并共同开发。三井物产在1973年的石油危机以前就以“能源是日本产业和国民生活不可缺少的资源”为信念,通过煤炭、液化天然气和管道天然气等多种能源的供应使供给方分散化,还对能源开发进行投资。
三井物产从单独买矿,经过签订长期合同、融资买矿(在为矿产开发、采掘筹措必要的资金基础上购买),最终直接参与矿产资源的开发。21世纪初,三井物产拥有开采权的天然气、原油/天然挥发油等的可开采蕴藏量达到1274亿桶的规模。以当时的原油价格1桶25美元、汇率为1美元兑120日元计算,三井物产可开采量的时价为38220亿日元,可谓是无以伦比的天文数字。时至2008年5月,国际原油价格已经突破了1桶132美元,翻了5倍。
然而,介入资源收购,如果没有巨大的筹融资能力,三井物产是很难做到这一点的。三井物产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金融机构的贷款支持,而金融机构之所以能够源源不断地满足三井物产的融资需求,深层次的体制背景,则是其作为综合商社大股东的地位和相互持股关系、长期持续资金交易关系的存在。从三井物产的股份构成可以看出,三井物产的主要股东都是金融机构,包括三井住友银行、中央三井信托银行、三井生命保险等等。
作为三井财团的核心企业,三井物产不仅与财团内部金融企业交叉持股关系,而且还与外部大金融机构也存在交叉持股关系,例如,东京三菱银行持有三井物产319%的股份。由此,三井物产形成了集团内外企业相互参股、互派董事、互换市场信息、相互制约、规范发展的局面。然而,商社金融的本质要求是,不论采取什么金融形式,其核心只能是对综合商社和交易功能的补充、完善和确保商权的稳定扩大,从来不以获利为主要目的。
事实也是如此,三井物产虽然与大银行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彼此间仍保持着相对独立的经济实体地位。三井物产作为综合商社虽然栖身于三井住友金融集团这个大体系,但并不必完全听命于某一家大银行,因为日本的《反垄断法》规定某一银行持有企业的股份不得超过总额的10%。也正是在这样一种雄厚且独立的商社金融支持下,三井物产得以在全球矿产资源领域扮演一个“跨境的供需组织者”角色。
前言(4)
制造业的“牵引车”
20世纪创新性的技术几乎都发源于美国,但是日本却常常在这些新技术领域上演着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的一幕。特别是二战结束后,日本仅仅用了不到30年的时间,迅速在钢铁、汽车、电子、数控机床等领域赶上,甚至超过欧美,靠的不是被动的技术引进。日本购入的欧美技术,并没有仅仅被直接使用,而是用来肥沃了日本原本贫瘠的技术创新土壤,显示了日本财团企业将技术商品化并进行高质量大规模生产的能力。
三井物产等综合商社将庞大的信息网络的触角,伸向世界的各个角落,始终扮演着中间人和牵线人的角色,活跃在大规模技术引进的舞台上。可以说,在当时凡属与重大技术、装备有关的引进,综合商社基本上都介入了。诸如对方提出苛刻的技术转让条件时的谈判,签订技术引进合同,进口先进的机械设备,直到机械设备的安装调试,综合商社作为日本财团的后勤和服务单位发挥了巨大作用。
日本技术创新实行的是“逆向工程”,即根据市场需求发现新功能、新产品的过程。这样的改进和创新多是市场拉动的产物,并以大规模市场应用为目的。这种市场导向的模式是以财团的综合商社为基础,同时强大的财团制造企业也促进了这种模式的发展。由于综合商社巨大的情报能力和产业协调能力,使得日本企业可以把来自各国的不同技术加以集成创新,最终成就日本制造业的辉煌,并且促成日本的技术引进政策系统化。
上世纪60年代末,正是日本经济从高速增长向“渐进式增长”的转折时期。震撼世界的石油危机促使以贸易立国的日本把经济向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方向转化。在“知识是政策和战略之源”理念的指导下,三井物产于1967年10月出资并聘请一大批金融技术、社会科学、技术情报等方面的专家组成了三井情报开发株式会社。1972年8月,又成立了工学研究所(即现在的综合研究所),1987年7月在美国成立了分公司。
三井情报开发株式会社综合研究所确立把“情报产业”作为发展宗旨以来,建立了一套适应公司特点的组织机构。它的研究领域有:(1)经济?产业领域方面;(2)社会?地区研究领域;(3)科学技术研究领域;(4)情报系统研究领域等。该所的所有业务都是以受委托方式进行的,并经常从大学中聘请研究者共同研究,还与地方以及海外的调查研究机关协同研究。由此,三井物产将市场、技术、政策等诸多因素综合起来指导企业的经营与发展。
如今,在三井—住友这个大财团体系之下,有一大批综合性制造企业都已经成长为大型跨国企业集团,在各自的产业领域发挥着综合商社的功能。如,丰田、东芝、索尼、NEC、松下、三洋这些三井—住友财团的成员,表面看是制造企业,实质上都是“专业综合商社”。通过财团内部的新的分工与协作,这些专业综合商社正在分别统合汽车、电气装备、消费电子、电信、家用电器等领域的资源,牵引全球制造业的发展。
惊人的网络力量
三井物产拥有子公司1100多家,在日本国内拥有34个机构,在全球93个国家和地区设有事务所89个,当地法人91个。1980年,三井物产在北京设立了中国事务所,目前在中国有20多家分支机构,参与投资的企业有200家以上。三井物产凭借在物流领域、信息资源、统和能力等方面独特经验,以及在世界各地的触角,在与中国企业合作的同时,也强化了对中国企业的控制。中国企业的内部信息往往也成为了三井财团企业群的共享情报。
始建于1971年的三井物产环球通讯系统,通过其设在东京、纽约、伦敦、悉尼和巴林的5个电脑控制中心连接着驻海外的149个事务所,通讯线路总长达44万公里,可环绕地球11圈。当时,三井物产每年用在电传、电话、传真、邮资、电脑运算等方面的费用,相当于公司工资总额的1/3。从1991年10月开始,三井物产已将情报调研部独立,升格为贸易经济研究所(现三井物产战略研究所),并进一步完善了各种职能。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前言(5)
市场情报的交换不仅仅限于三井物产的全球事务所之间,而且传递于三井物产子公司及三井财团成员企业之间。例如,三井物产旗下的三井石油公司股权结构中,三井物产占90%,其余10%股权分配于三井住友银行、中央三井信托银行、商船三井、三井造船、东丽、三井化学、三井住友海上保险、三井生命保险、三井住友建设、三井不动产。可见,三井物产通过持股关系将众多财团企业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从而使整个财团的情报共享成为现实。
与此同时,三井财团中的专业物流公司也是巨大网络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三井物产的网络形成交叉互补。例如,三井财团的商船三井公司旗下有一家名为“商船三井物流公司”的企业,其股东包括:商船三井、三井物产、住友商事、三井不动产、三井住友银行、中央三井信托银行、三井造船、东芝、住友仓库等等。商船三井物流公司目前在中国有14个基地,开展了海上运输、空运运输、内陆运输、仓库、货运代理等各项服务。
三井物产首先通过投资持股其他物流企业进一步扩张分销配送网络。在中国,三井物产持有香港保昌控股有限公司25%的股份,而香港保昌控股是亚洲地区主要的物流企业,在内地共有14个分支机构。此外,三井物产在新兴市场加快构筑高效的物流体系。在俄罗斯,三井物产持有东洋运输公司30%股份;在巴西,三井物产与巴西顶尖物流提供商LibraGroup合作提供仓储服务;在印度,三井物产投资物流的基础设施建设,并与当地企业建立合作联盟;在中东,三井物产将在迪拜的JebelAli自由贸易区内进行物流基础建设投资。
随着电子商务(EC)的发展,三井物产也积极是建构EC市场,并强化承包整个物流、货款支付、保险、审查等相关业务。三井物产的“E—SOKO”、三井物产与伊藤忠商事合资的“达康存货网络公司(Dot)”是最典型的EC市场的具体事例。此外,以三井物产、住友商事、三菱商事这三家公司为中心所设立的“物流连结日本(LogiLinkJapan)”,包罗求货、求车、求库等信息系统。
事实上,无论在哪一个国家,无论涉足哪一个产业,三井物产几乎都遵循着这样一套“行动逻辑”——在一个由100多家子公司和上千家股权管理企业组成的全球交易网络和信息情报网络中,三井物产以金融资本、商业资本和产业资本结合的高效形式渗透到产业的上下游链条中。最终,三井物产通过强大的贸易能力和物流网络建设能力,将上下游资源流动起来,从而为整个财团创造高额的交易利润,并掌握商业机会的“制高点”。
作者
。  。。  最好的txt下载网
启动中国攻略(1)
建设宝钢,千载难逢的机会
1971年,三井物产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