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布列斯特要塞 作者:[苏联] 谢·谢·斯米尔诺夫-第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克雷巴报告了他前不久应明斯克某中学之请到那边去的情况。
  他写道:当全体少先队员整队肃立,队委会主席举手致礼,向他报告时,他是那样地激动。
  主席的报告词是:“彼得·谢尔盖耶维奇·克雷巴同志!以布列斯特要塞英雄彼得·克雷巴命名的少先队大队已整好庆祝队列,欢迎您的光临!”
  这里还有许多其他来信。
  谢尔盖·波勃廖诺克从利沃夫高高兴兴写信来说,他又生了个姑娘,这回他跟克雷巴一样,都是儿女双全了。
  尼古拉·别洛乌索夫也忙着报告好消息,他当上了奥尔洛夫剧院的院长。
  亚历山大·菲尔来了一封短信,里面谈到雅库特自治和国向他颁发了荣誉证。
  奥廖尔的阿巴库莫娃和梁赞的伊里亚·阿列克谢耶夫这两个人同时都要迁入新居了。
  弗拉季米尔·伊万诺维奇·富尔索夫寄来了他刚刚在明斯克出版的新书《生物学概论》,罗曼·列文从哈尔科夫寄来了他的新诗集。
  不少参加过保卫战的人都写出了、发来了他们的回忆录。谢尔盖·波勃廖诺克已经是三本书的作者了;在克拉斯诺达尔出版了阿纳托利·别索诺夫的札记;在梯比里斯,要塞保卫者亚历山大·卡兰达泽用格鲁吉亚文出版了他的回忆录;基洛夫州科杰尔尼科夫市的教师尼古拉·伊斯波拉托夫写的一本书也已经出版,他还有个孪生兄弟阿列克谢,现在是莫斯科工程建筑学院的副教授,他们俩都曾为保卫要塞而战斗过。
  新诞生的孩子,新出版的书籍,新分到的房子,新调整的工作——生活象一条湍急的大河,它是那样有趣,那样丰满。它从盖着各个城市邮戳的信封里,它从写着各色各样字体的信纸上,象汹涌的泉水奔腾而出。
  透过这一切,可以清晰地感到我们祖国今天的呼吸脉搏:她在工作,她在建设,她在创新。
  透过这一切,可以看到我国全体人民,而布列斯特要塞的英雄们上以祖国的普通一兵和普通劳动者的姿态,正以祖国的保卫者和建设者的姿态,置身于全体人民的行列之中。
  【全文完】

资料:一九四一年的布列斯特要塞

  布列斯特位于白俄罗斯和波兰交界的布格河东岸,是连接华沙-莫斯科以及立陶宛-西白俄罗斯-西乌克兰的交通要道,也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它的名字最早出现在欧洲历史书籍中是在一○一七年,当时的名称是别列斯季耶。由于布列斯特城特殊的地理位置,它成为兵家争夺的要地。十一世纪,基辅罗斯占领了此地,一三一九年被立陶宛占领。改称为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基,又称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一五六九年,布列斯特归属波兰立陶宛王国。一七九五年并入俄罗斯。二十世纪初,沙皇俄国在布列斯特旧城位置建造了俄国第一流的要塞,为了建造要塞,把原来的布列斯特城搬迁到要塞东三公里处。一九一七年十二月,俄国为了结束战争,在此和德国进行谈判,后来签定了布列斯特和约,红色俄国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因此布列斯特闻名于世。一九一九年二月,波兰占领了布列斯特。一九二○年苏俄进攻波兰,八月夺回了该要塞并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同月波兰军队打败了苏俄,又重新占领布列斯特。为此苏俄一直耿耿于怀。一九三九年,德国侵略波兰,苏军根据《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的秘密条款,发动了“西白俄罗斯解放进军”,苏军与德军在布列斯特会师,已经占领该要塞的德军古德里安部根据协议从这里撤退,双方还在此地举行了欢庆典礼,自此,布列斯特及其要塞又成为苏联领土,纳粹德国和苏联在这里以布格河为边界。
  布列斯特要塞开始修建于一八三三年。经过多次扩展修筑,形成一个庞大的筑垒防御工事,它由布格河和人工运河分割开的四个独立小岛组成,中心城堡位于整个筑垒地域的中心。中心堡垒西南是捷列斯波尔要塞,正南方是沃伦要塞,北方则有科布林要塞作为屏障。各个要塞四周均有河流包围,要塞之间用桥梁连接。
  沃伦要塞和捷列斯波尔要塞是布列斯特要塞的主要屏障,其中捷列斯波尔要塞被建造在布格河的岸边,内中包括许多旧沙俄时代的教堂和修道院,这些建筑物是整个要塞防御工事的重要组成部分。北部的科布林要塞是原来的旧布列斯特城,这里街道密布,有许多早期石头建造的坚固建筑物。
  要塞堡垒最重要的防御工事被建造在中心堡垒,在这个中心岛屿堡垒的外侧,由坚固的大约两公里的兵营构成环型营垒,营垒墙壁有两米厚,内含大约五百个炮塔,可以为一万两千人提供必要的粮食和弹药物资。营垒墙壁密布火炮发射口和步枪射击孔,在中心堡垒的中央耸立着由著名建筑设计师古里米设计的圣尼古拉大教堂,该教堂从一八五六年开始修建,历时二十三年建造完毕,不但是中心堡垒最高的建筑物,也是一个异常坚固的火力支撑点。
  中心堡垒通过城门和桥梁与其他三个辅助堡垒相连,其中通过布莱特大桥连接北部的科布林要塞,通过捷列斯波尔门和一个巨大的索桥连接着布格河西岸的捷列斯波尔要塞;通过霍尔姆门和一个可开闭的吊桥连接南部的沃伦要塞。
  科布林、捷列斯波尔和沃伦要塞环绕着中心堡垒,为中心堡垒提供保护,各个堡垒的外侧都有坚固的城墙环绕,城墙上被建造有许多炮台,而且还辅助建造有很多棱堡,各个要塞四周被运河或河流环绕,只能通过桥梁与外界联系。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沙皇俄国军队在要塞主体围墙四公里~六公里处还构筑有两层堡垒带。但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德军于一九一五年迂回要塞而过,要塞没有发挥任何作用,俄军为了避免堡垒被德军包围则不战而弃,在撤退时俄军将一些重要的防御工事破坏。
  一九三九年,苏军重回布列斯特,由于布格河成为界河,以前数公里外的防御工事不属于苏联领土,因此,苏军开始重新加固和修复要塞的主体部分,遗憾的是,修复要塞防御工事的任务被交给了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部队,而苏联内务部按照当时苏联一贯的政策——使用囚犯来进行工作,其效率可想而知。到苏德战争爆发的时候,这个要塞的工事还没有完工,许多应该放置重型火力武器的地方仍然是空空荡荡,造成一些守卫要塞的部队没有重型武器:防空部队没有高射炮,炮兵部队没有大炮,士兵们只能使用轻武器和敌人搏斗。
  德国总参谋部在制订巴巴罗萨作战计划的时候,对布列斯特要塞进行了周密的考虑和侦察,根据希特勒的设想,德军入侵苏联的部队将分为三个集团军群,其中中央集团军群的任务是越过布格河,占领明斯克,直指莫斯科。在考虑中央集团军的主攻方向上,德国总参谋部对布列斯特要塞不是没有顾虑。因为中央集团军群配备有古德里安的第二装甲集群,所以布列斯特北部茂密的森林显然不适合坦克的快速推进,而布列斯特南部一眼看不边的普拉特沼泽地带就更不能考虑,只有布列斯特这个咽喉要地才是坦克纵队突破的有利位置。经过德国空军的详细侦察,德军发现苏军在要塞的工事修建工程进展缓慢,而且要塞没有能力阻止要塞外的交通要道,更不可能对要塞北部仅数公里的华沙-莫斯科铁路和布列斯特火车站构成威胁。因此德军制订了用配备重型火力的步兵部队围困和消灭要塞守卫苏军,而装甲部队从要塞北部迂回前进的战术。后来战斗开始的状态表明,德国总参谋部的预见是非常准确的。
  德国总参谋部把攻克布列斯特要塞的任务交给了第四十五步兵师,该师的前身是奥地利军队中的第四师,德国和奥地利合并后被德军改为第四十五步兵师,一九三九年波兰战役中,第四十五步兵师配属德军伦斯特元帅指挥的南线集群,在炎热的天气里,十三天徒步行军四百公里,平均每天前进三十公里,而且整个战役中仅有一百五十八人阵亡,给德国总参谋部留下很深的印象。一九四○年法国战役中,第四十五师强渡法国恩河,第一个进入巴黎,立下赫赫战功。一九四一年夏天,这个部队被配属给德军第二装甲集群第十二军,在巴巴罗萨第一天里给予第四十五步兵师的任务就是迅速拿下布列斯特要塞。
  为了让第四十五师顺利而且迅速占领要塞,德国总参谋部制订了强大的火力支援计划,为第四十五步兵师配备了十二个炮兵分队,并从第四化学特种团派来九个六膛火箭炮分队,此外,德军还动用了数门巨大的550~600毫米的大炮,这些大炮能够发射重达数吨的炮弹,是专门为破坏坚固堡垒工事而设计制造的,德国空军也将为进攻堡垒的战斗提供必要的空中火力支援;第十二军属下的第三十四步兵师和第三十一步兵师将从要塞侧翼进行辅助攻击,古德里安指挥的第二装甲集群奉令将为第四十五步兵师提供一切必要的战斗支援。
  第一三五步兵团第一营将渡过布格河从北部科布林要塞的东围墙攻入堡垒,第三营直接进攻捷列斯波尔要塞,并夺取捷列斯波尔要塞和中心要塞的连接桥梁和中心堡垒的捷列斯波尔门;第一三零步兵团第一营则进攻沃伦要塞并夺取连接中心堡垒的桥梁和霍尔姆门,第三营则迂回到堡垒东部,封锁可能从东部来援的苏军
  六月二十二日凌晨,布列斯特周围和国境线其他地方一样寂静,在要塞内的苏军部队是苏联西部特别军区〔战争爆发后改称为西方面军,司令员巴甫洛夫大将〕第四集团军第二十八步兵军第四十二步兵师和第六奥尔洛夫红旗师的七个步兵营、一个侦察营和两个炮兵营,另外还有第十七红旗布列斯特国境守备总队,第三十三独立工程建筑团和苏联内务人民委员部第一三二营的一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