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59.调教初唐-第1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嗯,这话说得老……孔夫子曾有言,三人行,必有我师,房俊虽然年少耿直,然其高才,怕是我大唐也难找出几人,今日,为父随了你们二人之意,可要好生学习,莫要负了朕之心意,还有俊哥儿的教诲。”李叔叔说话的语气怎么不阴不阳的?听得我浑身不带劲,咋了,本公子好歹也是后世填鸭式教育的精英份子,毕业于二流学院,但也算是厚着脸皮为人师表,当了不少年人类灵魂工程师,难道还教不了你这俩灵智未开的小屁孩不成?
  怒了,眼晴朝俩小孩一瞪:“别叫我老师,还是像以往一般唤我便可。”别人想求我来当他的老师咱还得考虑下对方出的钱多钱少,瞧你那样,还以为本公子占了你儿子多大便宜不成?
  “噢?这话何意?”李叔叔眯起眼晴,砸巴砸巴嘴,瞧着我,魏叔叔的双眼也射着精光。一副很那啥的模样俩神经错乱的老汉!
  想不出拒绝的理由,最主要的是李叔叔带来的压力太强大,咱不敢违了这老家伙的好意:“其实小婿,非是小婿自认作不得他们的师长,而是怕辜负了此重责尔。”好话丢你李叔叔跟前先。
  “可是……”李治眨着眼,不知道如何应对,李叔叔跟魏叔叔坐到榻边饮茶。倒像是在看戏一般。
  心静下来了,思路敏捷了许多,也不管李叔叔在不在跟前了,咱把话先挑明了再说,顺便也指桑骂槐一番:“我问你,你可知道何为师长。”干咳一声,拿出以前收拾不听话的小同学的气势来,死盯着李治的双眼。
  “《史记·孟子苟卿列传》所言,师者,是为传道授业解惑之长者也。”李治的回答在现阶段的社会形态之下,很标准。听得李叔叔与魏叔叔俩老头拈须淡笑。
  “这是你的理解,还是众所周知之事?”起身负手,脑海里头有个隐隐的东西在闪烁着,就像是蒙童在拿起书本的那一刹那的明悟,灵智未开将开的那种感觉,我似乎抓住了我自己的某种生存目标,却又一下子滑脱。
  
  “自然是众所周知之事也。”李慎在一旁很恭敬地答道。
  “呵呵呵……”我笑着摇了摇头,是啊,老师,这个令我极其怀念的职业,没想到我回到了千多年前的大唐,竟然又要重操旧业,重执起那根育出桃李千万株的教鞭。不像是讽刺,倒像是我在人世间不过是走了一个轮回,或者说,我梦中真的走出了大唐,去到了另一株历史分叉处,又悄然梦醒一般。很有思意的联想……
  “老师,学生说的不对吗?”或许是我高深莫测的笑容让他们更加的敬畏,俩小孩子小心翼翼地异口同声地问道。
  “也可以说是对,但不是全对。”习惯性地溜跶起来。绕着俩小屁孩溜跶,脑海里正在组织着词汇:“你们印象之中的老师,怕该是那种不苟言笑、教授知识、解答问题的先生,老师说的,都是正确的,对吧?”
  四个脑袋都在上下摇动,包括李叔叔和魏叔叔。
  “这个……”比较难以解释,难道我告诉他们这千百年来的教育体系落后?也不能算是落后,至少现在的学生对于老师的尊敬和对知识严谨的态度要远远超过后人。
  “那我再问你们,老师说的,就是对的吗?”站在俩学生屁股后边,目光落在俩小脑袋上,若手里有教鞭,决定是落在李治的屁股上,至于李慎,我会给他一张奖状。
  “贤婿此话是何意?”李叔叔跟魏征大叔对望一起,俩人的表情也变得凝重起来,似乎对我的问话觉得实在是匪夷所思,闻所未闻。
  “岳父请稍待片刻。”不想让李叔叔来问我,主要是咱不好意思唾沫横飞地喷李叔叔脸上,要训,也得训跟前这俩不敢反抗的小孩,这样才有成就感。
  “老,俊哥儿这话何意。”李治反应比较快,很快就察觉了我的意图,并按我的要求,换了个称呼,比较满意他的机灵,但我不会放弃任何一个训斥这个墙头草的机会。
  “孔子曾师从于老子,李治,我可曾说错?”本公子很和蔼地朝这小家伙露出了獠牙?嗯,门牙,整齐的门牙,比较雪亮。“孟子乃孔夫子的门下徒弟,荀子亦继儒家……我可曾言错?”一连窜的问题如同一阵激烈的组合拳砸在李治的眼角、鼻尖、下巴和脸颊上,这小家伙一阵头昏眼花,晃了半天脑袋才一个劲地点头。
  李叔叔则和魏叔叔没了刚才的悠闲,愣愣地瞧着我,似乎想看本公子能耍出啥子戏法来。
  “孔子‘罕言利’,认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荀子认为‘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孟子言人性本善,荀子亦言人性,却以为其恶……还有,老子乃道家始祖,孔子却是儒家宗师……老子比较偏重于对形而上的问题和人与自然的关系的思考,由此而建立了他的本体论和宇宙论;孔子则偏重于对人与人的关系的思考,由此而建立了他的伦理学。老子言天道而亦能于小处着眼,所开创的道家有着丰富的关于社会与人生的哲理性思想,正是由于道家对社会人生问题的关注,并提出了与儒家迥异的看法和解决方式……孔子从不谈论‘天道’而重伦理,有子贡所说‘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你觉得,若是孔子,尽信于师长,循规蹈矩,就如尽信书之言,今日,还还会有孔夫子吗?!”我最后几乎是高喝出声。
  呛啷!魏大叔的茶杯跌到了地上,碎成了残片,可俩眼还呆愣愣的盯着我,手哆嗦,斑白的长须下,嘴唇也在哆嗦,干啥了,这老货难道也是个除魔卫道之人?想把俺这瞎忽悠的小年青给剁了不成?
  “说!”李叔叔的表情说不出是高兴还是凶残,很可怕,很狰狞的样子。
  “这个?”俩小孩子的目光,透着的全然是一种狂热,嗯,对本公子才华的狂热。
  “你们要记住,老师只是你们灵魂的导师,只是替你们指引一条道路,或者是方向的人,却不是你们的标准,而你们,要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已的目标,取过去之精华,去其糟粕……努力进取与思索,方成大道。孔子师从老子而证儒,韩非师从荀子而言法,恰似此理!!!”讲完了,一头的汗水,俩位小王爷似乎很有成就感地垂着脑袋在思考。
  “孔子师从老子而证儒,韩非师从荀子而言法,果然恰似此理,老夫枉读数十年书矣……”马屁话,纯脆是马屁话,不过,这话是从魏叔叔嘴里说出来的,味道自然不一样了,害得我都有点脸红了,只好虚心地接受这位长者的夸奖。
  “就你了!”李叔叔直接在我肩膀上盖上大手,很欣慰的目光与语气:“老夫果然没有错看此东床佳婿。哈哈哈……”哈个屁,这老货,看样子,刚才虽然让这俩傻小子拜我为师,却还是心有余虑,肯定觉得本公子就是一混吃等死、偶尔发发彪的浑货而已。
  “陛下圣明,果然一激,贤侄就抖了这么一大个包袱出来,哈哈哈……”魏叔叔指着我朗声笑道。
  “啥?!”他妈的,又上这奸诈的帝国主义头子李叔叔的当了。


第188章 军校!进入了建设日程
  “贤婿,看看这东西。”李叔叔从袖子里抽出一份书札递我跟前,一打开,我不由得一愣,匆匆看了遍之后,抬眼望向李叔叔,这老货很得意地奸笑好几声:“突厥侯利苾可汗已然在指掌间尔,哈哈哈……贤侄以为如何?”很摆显的老汉。
  “良马两万匹,精壮将士八千人,金银绢绸等……”明白了,突厥侯利苾可汗这位少数民族部落首领果然逃出不李叔叔的五指山,前后左右都是敌人,而且那些家伙都是吃骨头不吐渣的兽人,哪像咱们大唐这般还要在面子上讲点斯文,抽你的筋,动你的骨也好,好歹还能让你半死不活,苟且偷生。可怜的小家伙,打是打不赢,跑又怕被屁股后边那群狼狗把他给连皮带渣给吞了,咋办?服软呗,至少咱大唐比较礼貌,允许你投降输一半啥的,只要你把吞下去的吐出来,再作出一定的补偿,咱大唐就给你块落脚的地,让你在门口蹲着,若是有人来大唐家门口转悠,你就使劲吠俩声叫唤,嗯,说不定大唐把对方撕成碎片之后你还能分点儿汤喝喝养养胃,当当素和尚啥的。
  “陛下英明神武,此策既成,为我大唐以后处理边患问题增加了一个典型的范例。”马屁赶紧拍上去,李叔叔果然眉开眼笑,乐呵呵地直抿茶水,魏征大叔也点头应声道:“确实如此,日后,再有部落投我大唐,亦可按此处理,此策不仅可使我大唐边疆之安,更可凭添百战之兵,不过……”魏征大叔灰眉一皱,似乎遇上了啥子烦恼之事一般。
  “卿之所言极是,然朕既允了,岂可出尔反尔。”李叔叔眉头微皱,旋及开言笑道,看得我一脸莫名其妙,俩老汉是在猜迷还是干啥子?
  李治李慎在李叔叔目光示意下悄悄地退出了殿外,李治还悄悄给我打手势,回给他一个眼神,一会我会过去李漱的宫殿。
  “臣终觉得,此定会造成不失定之因素。”魏征大叔果然耿直,想啥就说啥。
  “贤婿。你以为呢?”李叔叔把问题抛了给我?谁知道你们说的是什么子东西。
  “呵呵,这倒怪老夫了,朕与魏卿正商议这八千精骑作何用处。任其成团,实为隐患,若打散而充入军中作战,又有,唉……恐日后其他胡人不敢降我大唐。”李叔叔摸摸长须,很头疼。魏征大叔的表情也不咋样。
  小心翼翼地问了句:“小婿有一言相询之。”不知道李叔叔以前打仗的时候抓了俘虏咋办,得问清楚先。
  “哦?你问。”李叔叔,拈须朝我露出个鼓励的笑容。“恕小婿无礼了。敢问岳父,以往我大唐抓住对方的俘虏作何处置?”
  “这个嘛……”李叔叔眨巴眨巴眼,看了眼魏征大叔,魏征大叔开言道:“愿入我军者充入军中,杀敌立功;不愿者,或放归乡里,或……”不说我也知道了,死硬份子,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