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袁腾飞讲述宋史:两宋风云-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高宗心底冒起一股凉气,于是下令杀掉这两个人。

应天府的府吏去陈东家里缉拿他时,陈东正在读书,他一看来人,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了。陈东说,你们别着急,我肯定跟你们走,不过我得先饱餐一顿。他吩咐家人炒菜烫酒,然后自斟自饮起来。用过酒菜,陈东说要去趟厕所,小吏面露难色,担心他趁机逃跑。陈东哈哈大笑,说我好汉做事好汉当,说了跟你们走就一定跟你们走,不用多虑。最后,陈东被带到了应天府,不久便被处斩。后来,欧阳澈也遭到了同样的处置。

宋朝本来是一个言论自由、思想开放的王朝,而且不杀士大夫,不杀上书言事者。但陈东二人被杀,却开了一个恶例。后来主和派之所以能够控制话语权,能够钳制言论,就跟这件事有关。中国古代人分四等,即士、农、工、商。宋高宗忘了一点,陈东是太学生,代表的是士林;欧阳澈是平民百姓,代表了农民,处斩这两个人,就把士林和农民都给得罪了。而且宋高宗迟迟不去迎回二圣,不思恢复中原,寒了王彦、王善等中原志士们的心;宗泽三呼“过河”而亡,朝廷没有任何表示,寒了守城将领们的心;主战派连连上疏要求高宗回来,高宗都不回来,寒了抵抗派的心。宋高宗的身边,就只剩下一群主和派和宦官,他处在一种空前孤立的状态下,真正成了孤家寡人、光杆司令了。在国家危难的情况下,宋高宗把不该得罪的人全得罪了,实在不是明智之举。宋高宗处在一种没有安全感的状态中,对任何人都抱有戒心,而且父兄巨大的阴影又笼罩着他,他是在这样一种环境下熬过了一天又一天,所以我们就可以理解他为什么会有之后的所作所为了。
第九讲:逃跑皇帝(1)
中国古代,但凡开国的帝王,身上都有一些传奇的故事,当然许多都是后人穿凿附会编纂出来的。赵构身上也有这样的故事,就是我们所说的“泥马渡康王”的故事。

泥马渡康王的故事有两个不同的版本。一种版本是说,赵构当年被金军押着北上去做人质,行至磁州,趁金兵看管不严逃脱了。赵构逃到一座小庙去投宿,夜里梦见神人告诉他,说金兵将至。他马上就惊醒了,起来冲到院子里,看到院子里有一匹马,于是上马就跑,一口气跑过了黄河。等过了黄河之后,赵构才发现这匹马是泥塑的,当时可能是受了什么仙力的指点,一下就活了,把他驮过了黄河。当然,这个版本不太符合实际情况。因为我们前面提到过,当时赵构去金营,被金国统帅怀疑不是王爷,而是大将之子,所以关了几十天后就放回来了,而后由他的五哥肃王赵枢代替他去金营做人质。

第二种版本是说,赵构从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到了扬州,听说金军要进攻扬州,就仓皇出逃。赵构逃到了一个神祠,看到一匹马,然后翻身上马植往南跑。不过,这个版本中的马就更厉害了,上一个版本里的泥马跑过了黄河,这匹马可是驮他过了长江。赵构过了长江才发现马是泥做的。这两个版本,估计后一个更有真实依据,但是,驮赵构过长江的肯定不是泥马。

实际上,这两个版本的中心意思都是在说,赵构有神仙相助,泥马都能驮他过河,可见他当皇帝是受命于天。所以,“泥马渡康王”这个传说,不管是由民间还是史官编出来的,它的目的都是为了说明赵构的皇位是有正统性的。

【“泥马渡康王”当然只是一个民间传说,但是也可以看出来,赵构只要得知金军南下的消息,第一个反应就是仓皇出逃,所以在历史上留下了“逃跑皇帝”的恶名。 那么,宋高宗赵构逃过长江之后,落脚到了什么地方呢?】

赵构不听宗泽和文武百官的苦劝,不肯回东京汴梁,而是逃到了扬州。扬州这个地方,自隋朝大运河开凿以后,逐渐开始繁华起来,在唐朝的时候,是全国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地位甚至超过了长安和洛阳。唐诗里面有很多写到扬州的诗句,像我们熟知的“烟花三月下扬州”等。

赵构逃到了扬州,终于可以长出一口气了,一年多来,他一直颠沛流离,亲眼目睹了田园的荒芜、百姓的涂炭,如今到了江南这“繁华锦绣地,温柔富贵乡”,终于可以歇一歇了。于是,赵构就以扬州为临时的都城,在这里安顿了下来。但是扬州毕竟在长江以北,金兵能过黄河就能过淮河,赵构也知道,金军打到扬州是早晚的事。于是,赵构派大臣护送太后、皇后、嫔妃和皇太子去了长江以南的杭州,那里有长江天险做屏障,相对安全一些。而他自己则留在扬州,摆出一副不忘进取中原的架子,实际上就是要在这儿苟安了。他任命汪伯彦和黄潜善两人为左右相,让这对臭味相投的奸臣主持朝政,还得意洋洋地说,伯彦和潜善做左右相,朕从此无忧矣。赵构感叹自己漂泊了这么多年,心想现在终于可以安顿下来享受一下了,于是就在扬州过起了花天酒地的生活。

但是,赵构在扬州的安稳日子并没有过多久。金国皇帝看到赵构做了皇帝,宋室居然又死灰复燃,非常生气。于是,金国大军再次南下。这次,金国的统帅发誓,不管赵构逃到哪儿,一定要把他抓住。金国人还给这次军事行动起了个名,叫搜山检海抓赵构,意思是,赵构藏在山里,我就搜山,逃到海上,我就检海,无论如何一定要抓住赵构。
第九讲:逃跑皇帝(2)
金军马上要打到扬州城了,赵构还在寝宫中寻欢作乐。这个时候,内侍匆忙来报,说金国的骑兵已经离我们只有几十里地的路程了。赵构一听金军来了,什么也顾不得了,穿上衣服,上了马就跑。与之前相比,赵构的这次逃亡,就更加仓皇了。据说,皇帝跑的时候只带了十几个护卫,他的龙袍、玺印、国家的机密文件全都扔在了扬州,就连从东京汴梁请来的太祖皇帝的神位,也没顾得上带。最后,这些东西都落在了金国人手里。赵构就这样狼狈不堪地一口气逃过了长江,直奔杭州而去。有人说,就是因为这件事,赵构可能受到了过度惊吓,所以丧失了生育能力。

皇帝仓皇出逃,连自己的冠冕和祖宗的牌位都没带,当然更顾不得那些文武大臣了。所以,赵构逃跑的时候,他的大臣们还都不知道。当时,汪伯彦和黄潜善两个奸相刚从寺庙里听和尚讲经回来,正大摆筵席,开怀畅饮。突然有人来报,说金军马上就要来了,皇上都跑了,你们怎么还在这里待着?这两个奸相一听,也放下酒杯,上马就跑。两个宰相一跑,扬州城的文武百官就作鸟兽散了。有的官员还算比较忠于职守,知道抱着自己的官印跑,那些不负责任的官员就只顾逃命了。所以,南宋三省的印信和很多重要文书,都被丢在了扬州城。老百姓一看,当官的都跑了,金国人又杀人不眨眼,我们也不能留在这里等死啊,于是大家也跟着逃跑。

这样一来,整个扬州城就乱套了。当官的、当兵的、老百姓,都急着出城,就在城门那儿挤成了一团。在这种情况下,这些逃跑的大臣和军士不但不先保护百姓,反而乱刀乱棍砍杀拥堵的百姓,以便清出道路自己先跑。百姓们群情激愤,把矛头一起指向了汪伯彦和黄潜善这两个奸相。百姓们说,要不是这两个奸贼祸国殃民,皇上不至于扔下我们不管,于是,大家喊着要杀掉这两个奸相泄愤。但是,这两个奸相比谁跑得都快,百姓们自然逮不着他们。这时,另一个姓黄的大臣要出城,命他的随从驱赶堵路的百姓。随从们一边驱赶百姓一边喊,快躲开,黄老爷要出城。百姓们一听说是黄老爷,以为这是奸相黄潜善,于是大家一拥而上,拳打脚踢,棍棒齐下,就把这位姓黄的大臣打死了。这个倒霉的大臣,本来要出城逃命,没想到却做了黄潜善的替死鬼。

【面对金军的不断进攻,赵构又从扬州逃到了杭州。在这里赵构又过了一段安宁的日子,有诗为证:“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但是,宋高宗赵构在杭州能安享几天太平日子?一心要灭掉赵氏王朝的金军会善罢甘休吗?】

到了杭州,赵构听说杭州有个郊县,叫仁和县。当年,太祖皇帝发动“陈桥兵变”,在陈桥驿登基,就是从仁和门进的东京汴梁。赵构现在听说杭州有个仁和县,非常高兴,心想,太祖皇帝进仁和门,我现在到了仁和县,这说明太祖皇帝神灵保佑,我即位是天意,我们大宋中兴有日啊。他也不想想,太祖皇帝的神位都被他扔给金国人了,太祖还能保佑他这个不肖子孙吗?

杭州毕竟有长江之险做屏障,金军不会很快攻过来,所以,赵构就在杭州安顿下来了。安顿下来之后,赵构罢免了汪伯彦和黄潜善两人的职务。一方面是因为这两个人的名声已经太臭了,再用他们会引起公愤。另一方面,赵构也觉得这两个人误国。当然,皇帝不是因为汪伯彦和黄潜善巧言令色、善于谄媚而觉得他们误国,赵构更不喜欢李纲、宗泽这样整天吵着收复失地、迎回二圣的大臣,他是觉得,这两个人在骗他,整天说天下无事,只要朝廷乞和,金国人就会同意,结果造成金军兵临城下,自己从扬州仓皇出逃的窘局。汪、黄两个奸相被撤掉之后,赵构又任命朱胜非为宰相,王渊为枢密使兼御营都统制
第九讲:逃跑皇帝(3)
就在赵构一路南逃的过程中,金国大军也迅速挥师南下。金军进攻的速度之所以这么快,是因为宋朝多数城池的官兵都不战而降。金军所到之处,基本都是城门洞开,宋朝的官兵不是举着降书顺表跪在地上苦苦求饶,就是早已经跑得不知去向。当时,金军的统帅是完颜宗翰,他派自己手下的部将率领五千轻骑一路南下,继续追击赵构。

【赵构面对金军的不断南侵,只会一路南逃,过着从北到南、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活。而地方的官员士兵,面对金军铁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