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左宗棠评传-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曾祖父左逢圣为县学生员,以孝义著闻,且“居贫好施”,“生平举止端严,所读经史皆手录”。③其祖父左人锦是
国子监生,以“律躬之严,闲家之肃,敦睦家族推济乡里”④而名扬乡里。父亲左观澜乃县学廪生,曾就读于长沙岳麓
书院,贫居教书 20 余年,其“教人为文必依传注诠经旨”。⑤生长于这样的家庭中,接受耕读家风的沐浴,自然会深
深地受传统思想文化及伦理道德的熏陶。
    左宗棠一家有祖辈遗田数十亩,岁收谷 40 余石,但靠此来维持一个三代十口之家的生活也不算宽裕。家境的清贫,
使他的父亲左观澜不得不为生计而四处奔波,为人教读,以所得束修维持全家的吃穿费用,甚至出现了“非修脯无从得
食”的境况,遇到灾荒,只能是“屑糠为饼食之,仅乃得活”。⑥对于这样“寒素”的生活,左宗棠后来在写给他儿子
的信中常常回忆述及,多有感慨。他说:吾家积代寒素,先世苦况百纸不能详。尔母归我时,我已举于乡,境遇较前稍
异,然吾与尔母言及先世艰窘之状,未尝不位下沾襟也。
    吾二十九初度时在小淹馆中曾作诗八首,中一首述及吾父母贫苦之状,有四旬云:“研田终岁营儿铺,糠屑经时当
夕飧。乾坤忧痛何时毕?忍属儿孙咬菜根。”至今每一讽咏及之,犹悲怆不能自己。①吾家本寒素,尔父生而吮米汁,
日夜啼声不绝,脐为突出,至今腹大而脐不深。吾母尝言育我之艰、嚼米为汁之苦,至今每一念及,犹闻其声也。左宗
棠成长于如此清贫之家里,逐步养成了吃苦耐劳和节俭质朴的生活习惯。左宗棠有两个哥哥,三个姐姐,他作为年龄最
小的男童,倍受其祖父左人锦的宠爱。左宗棠三岁时,常“读书梧塘”(梧塘为左家先祖课诸子孙处)。一次,左宗棠
随祖父到宅后山上采栗子,他采到栗子回家后能平均分给哥哥、姐姐,“不自取食”。左人锦喜曰:“此子幼时分物能
均,又知让而忘其私,
    ①左宗植,《慎盦文钞。族谱序》,见罗正钧:《左宗棠年谱》,第 1页,岳麓书社 1983 年版。
    ②《《 钱南园先生文存》 序》,《左宗棠全集》诗文。家书,第 266页。
    ③[清]郭嵩寿:《湘阴县图志》,见罗正钧:《左宗棠年谱》,第 1页。
    ④[清]贺熙龄:《寒香馆文钞》,卷一,页一一,道光二十八年刻本。
    ⑤《长沙徐君墓表》,《左宗棠全集》诗文。家书,第 340页。
    ⑥《二十九岁自题小像八首。第四首自注》,《左宗棠全集》诗文。家书,第 458页。
    ①《与孝威》,《左宗棠全集》诗文。家书,第 64 页。
    ②《与孝威》,《左宗棠全集》诗文。家书,第 88 页。
    异日必能昌大吾门。“③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左宗棠的父亲左观澜挈家迁居省城长沙贡院东左氏祠,以开馆
授徒维持全家的生计。左宗棠、左宗植、左宗棠兄弟三人随父读书,”不名他师“。左观澜对儿子们抱有厚望。他自己
虽是个秀才,多年未中举人,便望子成龙,希冀他们以后能步入科举的殿堂。于是,他”教人循循善诱,于课子尤严,
数年之间入学食饩,一时从游者甚众“。①左宗棠四岁时便随其兄听课。他每次听其父”讲授生徒“及其兄”诵读之书,
辄默识不忘,偶属对,颖悟异人“。一日,左观澜课宗棫、宗植读《井上有李》文,至”昔之勇士亡于二桃,今之廉士
生于二李“句,便问”二桃“的典故出自何处,坐在一边旁听的宗棠即刻答道:”古诗《梁父吟》有之“。②左宗棠 5
岁起开读《四书》中的《论语》和《孟子》,兼读南宋理学家朱熹的《大注》(即《四书章句集注》)。他 8岁开始,
学习制艺(即八股文),其父”每命题,必令先体会《大注》,一字不许放过“,③目的是让左宗棠对科举考试的必读
和必考书《四书章句集注》,从小便能够烂熟于心。左宗棠还间读史书,留意书法,”自童儿时,即知慕古人大节,稍
长,工为壮语,视天下事若无不可为“。④这样,左宗棠在童年时代即得到其先辈的循循善诱和严格训导,培养了浓厚
的读书兴趣。正如他后来在长沙城南书院的老师贺熙龄所说:”左子季高从余游,询其学之所自,则一禀于尊甫先生之
教。其教于家者,必本于身,肃然翼然,尊卑上下,罔敢稍越。余于是而知季高学业之成就,其父教然也。“⑤
    ③[清]左孝同:《先考事略》,见罗正钧:《左宗棠年谱》,第 4页。
    ①[清]左孝同:《先考事略》,见罗正钩:《左宗棠年谱》,第 5页。
    ②[清]左孝同:《先考事略》,见罗正钧:《左宗棠年谱》,第 4页。
    ③《《 正谊堂全书》 卷首。与杨雪沧书》,见罗正钧:《左宗棠年谱》,第 5页。
    ④《答吴桐云》,《左文襄公全集》书牍,卷八,页一七。
    二、举业坎坷与涉足经世致用之学道光六年(1826年), 14 岁的左宗棠始应童子试。第二年,他又应长沙府试。
长沙知府张锡谦对他的试卷“亟赏之,屡拔置前,欲以第一录送”,但“旋见某生年老”,又抑置左宗棠为府试第二名,
并亲自召见之,“加奖勉焉”。①左宗棠顺利地通过了为取得生员(秀才)资格的童子试和府试这两项预备性考试。正
当他踌躇满志地准备参加院试(又称郡试、道试)之际,却因其母亲病重而未赴院试,放弃了这次考秀才的机会。
    道光八年(1828年),左宗棠于丁母忧期间,“益致力于学”。②正如他自己后来所说的 16 岁之后为勤勉于学的
得力时期。他说:“人生读书得力只有数年。十六岁以前知识未开,二十五六以后人事渐杂,此数年中放过,则无成矣,
勉之!”③左宗棠企望能走科举登第之途,但他又没有把全部心思用在应科举、读四书、做八股上面,而是对经世致用
之学颇加留意。道光九年(1829年),年方 17 岁的左宗棠在书铺里购得清初历史地理学家顾祖禹的《读史方舆纪要》,
便“潜心玩索,喜其所载山川险要,战守机宜,了如指掌。”他还买到清初著名思想家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和
乾隆朝名臣齐召南的《水道提纲》诸书,更是认真研读,“于可见之施行者,另编存录之。”①他对家中所藏的清道光
年间由著名思想家魏源代江苏布政使贺长龄所编的旨在“经世以表全编”②的《皇朝经世文编》则是爱不释手,加注评
语,“丹黄殆遍”,详加考论。左宗棠对经世有用之学的追求,引起了许多沈醉于八股时文的士人的非议和嘲讽。对此,
左宗棠后来对其儿子追述这一情形时说:“土人但知有举业,见吾好此等书,莫不窃笑,以为无所用之。”③道光十年
(1830年),被左宗棠视为“学术之纯正,心地之光明”的“嘉、道两朝名臣”贺长龄因丁忧居长沙。左宗棠出于对这
位倡导经世致用之学的名臣的敬慕之情,拜访了贺长龄。贺与左交谈,深为其年少学博而高兴,竟“以国士见待”。④
其实此时的左宗棠不过是一名年仅 18 周岁连生员资格还未取得的青年人,而贺长龄则早已是进士出身、官至江苏布政
使的地方要员。
    左宗棠受到如此器重,说明他在经世学问的探索上已有足以为贺所赏识的见解。贺长龄面对眼前这个“颇好读书,
苦贫乏无买书资”的青年人,答应出借家中所藏图书。左宗棠“每向取书册,贺长龄必亲自梯楼取书,数数登降,不以
为烦”。左宗棠还书时,贺长龄又“必问其所得,互相考订,孜孜龂龂,无稍倦厌”,贺的“诱掖末学,与人为善之诚”
深深地感动了左宗棠。他勉励左宗棠说:“天下方有乏才之叹,幸无苟且小就,自限其成。”①左宗棠在贺长龄的热情
关怀下,学识大有长进。道光十一年(1831年),左宗棠读书
    ①[清]左孝同,《先考事略》,见罗正钧,《左宗棠年谱》,第 7页。
    ②[清]左孝同,《先考事略》,见罗正钩,《左宗棠年谱》,第 7页。
    ③《与癸叟侄》,《左宗棠全集》诗文。家书,第 6页。
    ①[清]左孝同:《先考事略》,见罗正钧,《左宗棠年谱》,第 7页。
    ②[清]魏源:《皇朝经世文编五例》,《魏源集》,上册,第 158页。
    ③[清]左孝同:《先考事略》,见罗正钧:《左宗棠年谱》,第 7页。
    ④《与谭文卿》,《左文襄公全集》书牍,卷二二,页一六。
    ①《清将前任云贵总督贺长龄事绩宣付史馆并准入祀湖南乡贤祠片》,《左文襄公全集》奏稿,卷五七,页三○。
    于长沙城南书院。当时主持书院的山长是贺长龄之弟贺熙龄。贺熙龄曾任湖北学政,他“掌教城南,辨义利,正人
心,谕多士,以立志穷经为有体有用之学”,②他对清代乾嘉学派重在考据、崇尚空疏的学风加以批评,大力提倡经世
致用。他指出:“读书所以经世,而学不知要,瑰玮聪明之质,率多隳败于词章训诂、襞襀破碎之中,故明体达用之学,
世少概见”。③贺熙龄在讲学中,对诸生“诱以义理、经世之学,不专重制艺帖括”。④培养的学生多为既崇奉宋儒义
理之学,又能穷经而致用的有用人材。左宗棠追随贺熙龄“十年从学”,深受贺氏思想的影响。左宗棠自己说,他“从
贺侍御师游,寻绎汉宋儒先遗书,讲求实行。”⑤贺对左也尤为器重,曾说:“左子季高,少从余游,观其卓然能自立,
叩其学则确然有所得,察其进退言论,则循循然有规矩,而不敢有所放轶也。余已心异之。”⑥左宗棠在城南书院还与
同窗好友胡林翼(字贶生,号润芝,湖南益阳人)等人以学行相砥砺。胡林翼“不为章句之学,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