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左宗棠评传-第7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俄国又派兵占据伊犁后,左宗棠积极“筹布出关大略”,认为:“关内关外用兵虽有次第,然谋篇布局须一气为之。以
大局论,关内肃清,总督应移驻肃州,调度军食以规乌鲁木齐。乌鲁克复,总督应进驻巴里坤以规伊犁。”①他还指出
对新疆局势应“从内布置、从新筹度”,“就兵事而言,欲杜俄人狡谋,必先定回部,欲收伊犁,必先克乌鲁木齐”②。
左宗棠制订收复新疆的战略计划正是在认真“规摹局势”后作出的。他认为:“天山南北两路,旧有富八城、穷八城之
说。北自乌鲁木齐迤西,南自阿克苏迤西,土沃泉甘,物产殷阜,旧为各部腴疆,所谓富八城者也。其自乌鲁木齐迤东
四城,地势高寒,山溪多而平川少;哈密迤南而西抵阿克苏四城,地势褊狭,中多戈壁,谓之穷八城。以南北两路而言,
北八城广,而南八城狭,北可制南,南不能制北。”③因此,“此次进兵,先北路而后南路。如大军攻剿古牧地乌垣、
红庙一带,帕夏敢赴北路之援,官军猛打数仗,自可挫其凶锋。将来下兵南路,声威已张,或易著手。”④“官军出塞,
自宜先剿北路乌鲁木齐各处之贼,而后加兵南路。??是致力于北而收功于南也。”⑤这样,先攻北疆,次取南疆,然
后索还伊犁,形成了左宗棠收复新疆的正确战略思想。
    在进行战争的战略策略方面,左宗棠主要强调了“布置后路”、“缓进急战”两个方面的问题。
    左宗棠一贯主张布置和严防后路,以便前线军队能够长驱直入,无后顾之忧,层层推进,稳扎稳打。他在浙江同大
平军作战时说:“办贼之法,必避长围、防后路,先为自固之计,然后可以制贼而不为贼所制。”①他在进兵
    ①《遵旨密陈片》,《左宗棠全集》奏稿,第 6册,第 198页。
    ②《复奏筹画进取情形折》,《左宗棠全集》奏稿,第 1册,第 37 页。
    ③《敬陈筹办情形折》,《左宗棠全集》奏稿,第 3册,第 372页。
    ①《与威宽勋同》,《左宗棠全集》诗文。家书,第 173、177 页。
    ②《上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左文襄公全集》书牍,卷一三,页一。
    ③《复陈海防塞防及关外剿抚粮运情形折》,《左宗棠全集》奏稿,第 6册,第 191页。
    ④《答张郎斋》,《左文襄公全集》书牍,卷一六,页二○。
    ⑤《新疆贼势大概片》,《左宗棠全集》奏稿,第 6册,第 421页。
    ①《复奏驻军开化马金街正可兼顾衢城折》,《左宗棠全集》奏稿,第 1册,第 27 页。
    陕甘的过程中也说:“凡战事总须严防后路,最忌一泻无余。”②特别是在收复新疆的用兵谋略上,左宗棠进一步
完善了这一方面的思想。他在玛纳斯南城既克,北路一律肃清的情况下,认为“官军方图下兵南路,扫荡而前,北路所
宜筹者防,南路所宜筹者剿,大致判然。??主剿之军,步步向前,步步顾后,克复一城一堡,即宜分兵驻守,要隘冲
途,均须设局防护,以通运道而速文报。程途愈进愈远,兵力愈分愈单,其不得不预筹增调以为之备,固也。”③正是
鉴于底定南疆路途遥远,保固后路更加困难也日趋重要的特点,左宗棠一再强调指出:“用兵之道宜先布置后路,后路
毫无罅隙可寻,则转运常通,其军情自固。然后长驱大进,后顾别无牵掣,可保万全。譬若兵器,丰其本而锐其未,锋
芒自无顿挫也。”④他还指出:“实则用兵之道,前进必须先固后路,坚扼乌垣等处关键,庶规取南路得以一意驰驱,
论功固无防剿之分也。”⑤“缓进急战”是左宗棠总结出来的颇为有效的用兵策略。所谓“缓进”,就是在战前做好充
分的准备和部署;所谓“急战”,就是在战争的进行过程中速战速决。左宗棠说:“自办军务以来,拿定主意,宁肯缓
进,断不轻退。”
    ①这表明他不同意在准备不充分的情况下急于出兵的做法。他在收复南疆的战略准备方面可以说有独到的见解。刘
锦棠率军于光绪二年(1876年)秋克复乌鲁木齐之后,认为已基本肃清北路,从而主张急于出师南路,拟进兵事宜8 条,
请左宗棠批复。左宗棠指出:“以见在局势言之,则今年万元进兵之理。总统新病甫愈,将养复元尚须时日,所部患病
甫痊者亦多,非缓养不可即戎,一也;玛纳斯南城未复,助剿之军未能归营,二也;蜀军、嵩武转运军粮于药未能加以
迫促,三也;古城采运不能迅速,民车民驼既经周守迫压从事,人多逃散,见难招致,而伏贼四出,劫掠频仍,人皆视
为畏途,该总统前存之粮尚未运竣,后采之粮凭何转挽?四也;节届大雪,冰凌载涂,南进之后战事、运事均难着手,
而人马已形困瘁,五也。思之,思之。察看情形,通筹利病,进兵之期非俟明岁春融不可。天时人事皆显而易见,智勇
所不能违。”从左宗棠的这段批文内容来看,“缓进”即做好准备和部署要充分考虑三个因素:一是投入战场的兵力和
将领的状况,需要经过养精蓄锐,然后才能发动下一个战役;二是要集结优势兵力配备和补充好军队的武器弹药和粮饷
;三是应详察天时地利,根据自然气候的变化选择有利的进兵时机。
    “惟进兵虽俟明春,而目前应办之事必应迅速办理”,“如此则明岁春融师期不致再误,而局势仍以缓进急战为义,
可以制胜矣”①。左宗棠重视与强调“缓进”,意在为“急战”做充分的准备,一旦准备得当,时机成熟,便“取急风
雷雨之势”②民因而他把“缓进急战”视为克敌致胜的法宝。“急战”是吸取了中国古代思想家所讲的“速战”主张,
强调在“缓进”的过程中速战速
    ②《答陈舫仙》,《左文襄公全集》书牍,卷一二,页五一。
    ③《请裁汰北路征军折》,《左宗棠全集》奏稿,第 6册,第 577页。
    ④《西宁刘道禀乌垣克复急宜进攻南路应办事宜由》,《左宗棠全集》札件,第 373页。
    ⑤《湘军刘总统禀规取南路情形由》,《左宗棠全集》(札件),第 391—392 页。
    ①《复仲兄》,《左宗棠全集》诗文。家书,第 99 页。
    ①《湘军刘总统禀病痊筹议进兵南路由》,《左宗棠全集》札件,第 384—385 页。
    ②《湘军刘总统禀规取南路情形由》,《左宗棠全集》札件,第 393页。
    决。春秋时期的兵圣孙武说:“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③“其用战也(贵速)
胜,久则钝兵挫锐,攻城则力屈。”④孙子这种兵贵神速,以速战来解决战争的战略思想颇为历代兵家所推崇和汲纳。
左宗棠既继承这一思想的合理因素,又针对用兵新疆地域广袤、行程较长的特点,根据自己多年的作战经验,提出了在
缓进中求速战的战略思想,发展了中国古代的军事思想。后来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采取“在战略的持久战之中采
取战役和战斗的速决战”的“战略方针”⑤,同左宗棠的“缓进急战”主张是有一些相通之处的。左宗棠能够成功地完
成收复新疆的壮举,可以说是他“缓进急战”策略思想的实践结果。他自己也总结说:“南疆底定,以事功论,原周秦
汉唐所创见。盖此次师行顺迅,扫荡周万数千里,克名城百数十计,为时则未满两载也。而决机制胜全在‘缓进急战’
四字。??
    至其本原,则仁义节制颇有合于古者之用兵。“①左宗棠用兵之道所坚持的原则是一个”慎“字。他说:”‘慎’
之一字,战之本也。“希望”诸君其勉之又勉,毋以逆耳置之。“②左宗棠在督率军队行军打仗的过程中,无论在制订
和实施战争谋略,还是在运用战术方法方面,都尽量做到”慎之又慎“。③他指出:”打仗是过硬的事,一分乖巧著不
得。“
    ④他尽管对收复新疆抱有充分的信心,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却仍怀抱慎重的念头,强调在执行战略的战术安排上应
重视敌人,认为“如果缓进急战,慎以图之,西事或犹可为耳”⑤。“贼势虽甚衰弱,然悬军深入,不可不倍加审慎,
能劲气直达,而又后顾无虞,庶免差错。”⑥左宗棠还常常告诫部将即使在胜利在望之际,仍应保持清醒的头脑,切忌
骄傲,务必谨慎。他反复指出:“惟事到将成,尤宜加意稳慎。须饬诸将勿争功好利,致有贻误。”⑦“南疆勘定有期,
幸稳慎图之为要。”⑧“官军即会攻喀什噶尔,兵力足资分布,大功告成为期定当不远。惟屡捷之后不期骄而自骄,当
时以此申做所部,勿忘敬慎之义。是为至要。”①“功到垂成之际,更宜小心,随处随时详审周密,庶免疏虞。‘慎’
之一字,彻始彻终,不可忘也。”②左宗棠在长期的军事活动中很少失误,当归因同他始终不渝地坚持“慎以图之”的
原则。
    在左宗棠的戎马生涯中,他逐步由独当一面的领兵将领发展成为统帅一方的军政大员。他作为一名将领,在战略战
术的谋划方面要亲自过问,正如
    ③《孙子。九地篇》。
    ④《孙子。作战篇》。
    ⑤毛泽东,《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毛泽东选集》,第 2卷,第 408页,人民出版社 1991 年版。
    ①《与孝勋孝同》,《左宗棠全集》诗文。家书,第 204页。
    ②《李道耀南等禀分营驻扎徽县等处并缮禀错误由》,《左宗棠全集》札件,第 167—168 页。
    ③《李道耀南等禀分营驻扎徽县等处并缮禀错误由》,《左宗棠全集》札件。第 167页。
    ④《答刘峙衡》,《左文襄公全集》书牍,卷四,页二八。
    ⑤《答刘克庵》,《左文襄公全集》书牍,卷一六,页二七。
    ⑥《答张郎斋》,《左文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