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教育的新节奏-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往往是自发的,非理性的,与教育学意义上学生应具有的交往素质是有差别的。许多学生学会了表达,学会了探究,学会了表演,但他没有真正学会社会交往,因为学校范围的交往有太多的局限,社会交往比学校交往要复杂得多,所以,学生只有融入社会才能学会真正意义上的交往。    
    第五个层次是创造。探究是创造的必要条件,但探究不等于你有了创造。创造是以新成果为标志,而探究是创造必经的过程,艺术表演也有创造,但更多的建立在模仿的基础的创新。创造主要是在理论指导下创造出有价值的新成果,可以是科学的发现,艺术表演的突破,可以是交往在范围上的扩大、层次上的飞跃,因此是最难的事了。    
    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学生的学习的动机及相应的行为是由各种需要产生的,其中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尊敬的需要,以及相应产生的自尊、自爱、自豪的情感需要。这些需要对学生的内在动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外化不仅比内化更有意义,而且外化能使我们在表现中获得自尊,而且能品尝到创造所带来的喜悦,征服所带来的幸福。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显示人类是地球上最杰出的精灵。    
    三、内化教育与外化教育的相结合    
    内化,是接受知识、并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的过程,是物质变精神的过程。外化,是知识的回忆、及能力的表现过程,是精神变物质的过程。而学习过程本身就是新旧知识、能力的重新连接、重新构建的过程,因此,内化的过程离不开原有知识、能力的外化;同样,知识、能力的外化过程,就是知识运用,是学习主体的实践内化过程。外化中必然会遇到新情况、新问题,外化者在实践中探索,把得到的经验教训牢记于心,这本质上也是内化。可见,内化与外化是统一的,内化是外化的基础,外化同时是新内化的开始,内化与外化互为条件,密不可分,它们统一的过程。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教育学与心理学也告诉我们,教师是教育的主导,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人们从外部获得道德、知识、智力等素质的关键就是内化。人不是机器,学习不是对材料的机械加工;人也不是一般动物,不是对材料剌激的简单反应,而应该是一种内化,是反思后的升华,是试误后的教训与顿悟。因此,学生主体只有不断地把外部的客体的东西内化为自己的东西,才能成为教育中名副其实的主体,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智能素质,使素质教育落到实处。     
    从教学过程看,内化的主体是学生,但内化并不仅仅是学生个人的事,为了提高学生的内化效果,教师对学生进行内化教育是非常必要的。内化教育实质上是元认知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元认知是认知主体对自身心理状态、能力、任务目标、认知策略等方面的认识,以及对自身各种认知活动的计划、监控、评价和调节。通过内化教育,使学生成为善于自学、善于反思、善于评价、善于调节的学习探索者。    
    为此,教师应首先持有正确的学生观:学生是教育内化的主体,以学定教,以学生为本,教师的内化教育不能代替学生的内化过程,只是为学生内化活动提供策略与榜样;学生是发展中的个体,内化因学生处于不同的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学生是独特的个体,不同的内化主体,表现出不同的内化特殊性。    
    其次,教师要努力创立内化的教育模式,要培养学生内化的意识、内化的方法。这就要求教师改变过去的一言堂、满堂灌教学模式,采用启发性的教学模式,提供学生思、问、练的机会,激励学生勤思、善问、多练。教会学生如何去发现、收集、加工信息,如何去观察、记忆、想像、思维与注意。引导学生处理好学生的知识结构与认知结构的矛盾。当学生的认知结构同课本的知识结构没有连接点时,要架设认知桥梁,为同化学习提供条件;当学生的认知结构的发展与课本的知识结构相通时,要重于启发,促使学生实现知识迁移;当课本的知识结构趋同学生的认知结构时,要点拨实现同化学习。另外,在教学环境方面,应从学生的情感、认知、动作特点出发精心设计,创造出有利于内化的默化环境。    
    最后,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内化习惯,习惯养成的关键是重复与练习。引导学生学会选择、引导学生学会评判,使内化的知识优化、使内化的能力有利于个体的全面发展。    
    如何实施外化教育呢?首先,培养学生外化的信心与勇气。在过去的应试教育体制下,我们的教育偏重内化教育而忽略了外化教育,这必然表现为学生在知识、道德的内化能力较强,而在实践中的运用能力较弱,而对道德行为的评价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都不尽人意。因此,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外化教育更显重要,而要在重内化偏外化的教育氛围中解放出来,关键就是培养学生外化的信心与勇气。    
    其次,创造学生的外化环境。如果说把培养学生外化的信心与勇气理解为外化的内在环境的话,那么,就可把学生知识能力的外化场所理解为外化的外在环境。比如,教学课堂既是学生内化的环境,同时也是学生外化的环境,因此,课堂一定要设计成激趣、激疑的外化环境,使学生想问、敢问、善问。最后,必须重视实验、重视实践。从事实践活动既是内化的最终目的,也是外化教育的内在要求。也就是说重视技能的培养,技能源于知识而又高于知识,而技能培养与施展只有通过长期的练习与实践才能过到预期的目标,也只有这样才能使静态的知识转化为动态的技能,使内化的知识转变为外化的技能,使学生在社会这个大舞台上施展才华。    
    学生是教育内化与教育外化的主体,而教师是内化教育与外化教育的组织者、引导者,教育的全面性不仅表现为教育内容的全面性、教育对象的全面性,还应表现为教育方法的全面性。因此,素质教育实际上是内化教育与外化教育的统一。培养学生的内化意识,促使学生外化习惯的养成,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四、道德教育的内化与外化    
    在2500年前,大教育家孔子已重视道德的内化教育,并提出有价值的教育方法。孔子曾说“不学礼,无以立”,要达到“礼”与“仁”就要做到“内省”、“改过”、“克已”、“力行”。苏霍姆林斯基也曾说:“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去追求、获得和亲身体味过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精神财富。”    
    内化教育有以下特点:学生的主体性、目的的明确性、教育的反复性、教育时间的长期性等。其内在特点,必然要求教师努力创立内化教育模式,即在采用启发式模式的基础上增添新的内容,比如启发讨论,总结反思,实践引导等教育模式,给学生参与的机会,使学生在参与中获得体验,在教师引导下学会选择、学会评判等。    
    如果说传统的思想教育突出其说理性,启发教育富有启发性,而内化教育则集中表现出学生的主体性,教师更关注学生心理的变化。内化教育要求我们“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对学生的文明行为给予强化,最终促使学生能良好的内化。这种教育既与传统的思想教育有明显的区别,它是思想教育与心理辅导的结合,它是课堂内教师的外在教育与课堂外的学生的自我教育的结合,更重要的是内化教育重视学生行为的信息反馈,更关注学生的进步。    
    道德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内化道德观念,养成文明行为。但道德教育却往往脱离学生实际,教师道理讲得一套一套,而学生觉得假、大、空,效果差。道德观念的树立、文明行为的养成如能从日常行为抓起,就能避免思想政治的空洞说教,这是贯彻内化教育实效性原则的必然要求。但这不意味着我们不要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而是要求讲道理时要有技巧,抓住教育的有利时机,要把理论与实际紧密地结合起来。倘若我们只是讲解了集体主义的含义、产生的根源、以及列举了一些离学生较远的典型事例,而没有去发现学生当中的具体事例,就会使学生误以为集体主义只是伟人们才拥有的品格,与他们无关。审视一下我们学生的表现,比如,有的学生在校运会上带病上场,顽强拼搏,有的同学就寝时已养成的快、静、齐的良好习惯,不正是集体主义的体现吗?“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鼓励学生发扬光大。    
    从学生的日常行为抓起,最大的优越性还在于使内化教育具有可操作性。比如:为什么要学会学习,如何学会学习?为什么要学会关心,如何学会关心?为什么要有责任心,为了集体荣誉如何尽到自己的责任?如何克服心理障碍,重塑新的自我等等。这样,道德规范、行为准则的内化就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一种道德观念的渗透,是学生经验的总结,是反思后的升华。    
        道德教育实际上是学生外化思想的过程,学生的学习、就餐、就寝、交友、消费不正是学生行为的具体表现吗?做一名文明的学生就要使自己的行为符合文明的要求,并使文明的行为成为一种习惯。这是大家向往的美好外化,也是良好内化的必然结果。    
    强调让儿童观察、实验、操作、到大自然中去,就是为了让他们尽早把自己(主体)和客体相结合,建立并不断完善自己的认知结构。教育的目的要求、教育的各种措施都是外在的东西,只有通过儿童把它“内化”了,变成了内部的、主体的东西,才能真正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