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卡耐基成功全集之四形象设计艺术-第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联合国的演说稿可说是重要文件,应由法国政府事先拟稿,法国外长对 于文件内容的记忆程度,几乎达到足以背诵的程度,因此对于演说内容应已熟记,只是演说时发生了错误。

  简单地说,这是一种发言失误的行为。但说话与记忆力有着密不可分的 关系,演说前必须先拟草稿,就是一种广义的记忆行为。其中内容包括即将采取的演说方式、主题??等,演说者在演说之前,必定会再度阅读草稿数 次,进行确认的工作。法国外长就是在这个阶段发生了失误。

  日常生活中,常常说错话或是记错事,在这些失误行为,常能发现本人 的心声。例如在你与顾客交涉时,经办者竟不慎遗失了企划书,这很可能是因为在双方会面之前,经办者发现企划内容并不符合顾客需求,或是觉得你 的企划书实在乏善可陈,无意识中想忘记你的企划案所致。

  在此提醒你,如果你的女朋友约会常常迟到,也有可能是因为她不想见 你??。

  事事“留心”

  有一次我以上课学生为对象,进行动机高低实验。内容是列出校园内的 各项设施的位置。我要他们指出图书馆、教室、实验室等场所。结果发现对校园各个角落都熟悉的人,多半对学校较具备难以忘怀的历史感。同时对哪 个场所的留态度较高,也显示对那个地点的活动较感兴趣。

  回想童年往事,每个人在上小学时,都曾做过校园探险游戏,约在入学 之后的一个月左右,几乎能明确记住校园内有哪些设施,这就是小孩高度动 机的表态。

  以同样方法测试进入公司一二年的员工,让他们写出公司内的部署、医 务室、餐厅、董事长室等,如果只能写些出自己所属单位的餐厅、厕所,则显示该员工对公司的历史感以及留恋度偏低。

  此时说不定能意外发现,平日长袖善舞、颇受重用的部属,在实验中窘 态毕露的原形。

  不容许犯错的事,总是难以记住我因为工作的关系,常被人询问银行帐号。这次是因为要直接将稿费汇 入帐户,但当被经办者询问帐号时,我和大多数的人一样,都必须看着存折才答得出来。就提升记忆力的观点而言,显示我对钱财关心度偏低。事实上, 我想我和许多人一样,多少有着重视钱财的意识。

  经过仔细思考之后,我想我是担心记错银行帐号,觉得记错了一个字都 不行,因此心想:“还是写在杂记本当中比较妥当。”

  依据一个人记忆有限的说法,意外发现人类能正确记忆的事物相当少。 置身“饥饿状态” 我在学生时代喜欢登山,体验在深山中走上好几天,终于到达目的地的喜悦,真是笔墨无法形容。如今回想当时下山之后的情景,即使身体疲累, 外加饥肠辘辘,却仍不减对于文字的留恋。有时甚至会拣起掉在月台上的报纸,近乎贪婪地阅读起来。的确,对学生生活而言,这种现象已经可说是精 神饥饿状态。

  这种情况与记忆力有着极大的关联。 在信息受到阻断,使一个人对信息接近失聪或失明状态,只需些许时日,就会呈现精神饥饿状态。有些许消息,都会尽可能打探,或是极度期待接收 信息,这就是所谓的剥夺感觉状态。通常在出现这类情况时,对于任何外来刺激,都会大感兴趣。也就是对任何事物都有着特大的动机,若能凭着这般 强烈的好奇心进行探索,必定能大幅提升记忆力。

  事实上,这也是一种“洗脑(Brain Washing)”方式。 有时我也会运用这个方法,将社会生活中的琐事抛诸脑后,把自己如软禁一般关起来,适当运用剥夺感觉记忆术。 其实这类记忆术的型态不仅于此。例如参加某种执照甄试两三天前,就把考试书籍放在枕边入睡,隔天醒来即使吃过饭又睡着,到了再也睡不着的 情况下,就会自然而然读起那本书,因为此时已呈精神饥饿状态,对任何事物无所谓感兴趣与否的因素。

  又譬如让一个厌倦学习个人电脑的职员,在进修电脑之前,先将他的工 作暂停,让他几乎呈现“无事可做”的窘状。

  同时办公桌上仅放置一台个人电脑,持续几天上班都无所事事,让他不 碰眼前的个人电脑也难。等他学习稍有成果时,再示意女职员前去夸奖他,如此学习效果必定能如先前预期理想。

  虽然这并非令人快乐的学习方式,但碰上非学会不可的事情,不妨一试。

  “不安感”与“恐惧感”

  另一个常见的实验,就是在长方形木箱中央装设电流板,在另一边放进 一双正值发情期的公老鼠。这只在箱子里四处走的老鼠,不久就知道隔板呈通电状态。即使如此,这只公老鼠急于满足性欲,明知隔板装设电流,仍照 样横冲直撞,以找到母老鼠发泄性欲。

  这是一种剥夺状态,由于有满足性欲的动因(直接动机),导致诱发性 越高,冲向目标(在此实验中是母老鼠)的力量也随之提高。

  就动物而言,食物、水、性三者都是诱发性极高的目标。就人类而言, 食物、水、信息才是诱发性最高的目标。假若呈现上述事项均受围剥夺的状态,就会产生迫切想拥有的“正面诱发性”;相反地,假如遇上“负面诱发 性”高的目标,则完全丧失行动力。

  假如换了人类被放入箱子里,有空腹状态下的人,也会不顾一切冲向在 电流板那头的食物。一旦填饱肚子以后,食物就变成了负面诱发性目标。

  按照上述说法,像学习“个人电脑”、“英语会话”都可说是负面诱发 性目标。也许有人认为,“工作”是负面诱发性最高的目标。

  使一个人提升负面诱发性目标,只有两种方式。 第一,就是前述的精神饥饿状态的形成;一般处于精神饥饿状态下,不安与恐惧感将伴随而来,通常到达此一状态,人会为了弥补心理的空虚而勇 往直前。

  另一种情况,就是让现况呈现纠葛状态。例如做不到就会被炒鱿鱼;或 是受到减薪待遇,在遇到这类进退两难的情形,也会使人下定决心去达成目 标。

  这就是由考勤或是奖金等因素,产生的诱发性目标。一个人一旦有心学 习,必定因动机提升而增强学习功效。

  受到他人夸奖可增长记忆力某天在车上听到两位职员的对话,让我差点忍不住捧腹大笑。其中一个 说:“我们经理最近整天对着电脑,我心想他真是了不起。有一天让我发现他竟迷上了麻将,让我对他连一点尊敬都没有了!”

  另一个说:“咦!你去年这个时候不也对电脑玩具很着迷?” 我有个朋友,直到中年才开始学习个人电脑。据他说在会操作之前,花费不少时间学习。有时看了说明书,仍不会操作时,就把电脑当成游戏机, 开心地玩起电动玩具。

  这也是形成动机的一种方式。我有个擅长电脑的朋友告诉我,要与电脑 拉近距离,可先由打电动玩具开始,因为玩久之后,就会渐渐熟悉鼠标与键 盘。

  我想那个职员口中的经理,可能在打开电脑时想到“今天要学会使用整 理表格”,但在学习使用数次之后,仍不见功效,只好开始玩起电动玩具。

  或许经理在公司学会玩电动玩具,回家才能与儿子有共通话题。也许在公司初步接触之后,回家又有儿子教着玩,可培养亲子乐趣。 通常这样的事情,都会令人想一吐为快。经理在与部属聊天时,不经意提起:“我最近迷上了超级家庭电脑。” 此即表示他即将学会家庭电脑的使用。 如果你周围正有这样的人,别忘了马上夸奖他一声:“哇!你也玩超级家庭电脑,真有活力!” 通常在有旁人夸奖的情况下,最能使人因此提起干劲,即使只是电脑游戏,也能因此提升动机。 例如高仓健的个人电脑广告,就是极为典型的例子。刚开始是女儿在一旁说:“哇!爸爸你也会!”引发进一步学习动机,最后是老婆贴在身旁说:“啊!老公真棒!” 有种说法是说,如果夸奖会使他人心情很好,同时提升记忆力,不妨成为常常受人夸奖的人。即使对方话中带刺或是说说客套话,都会因此弄假成 真,而提升动机,最后记忆说不定真的因此获得改善。

  劲敌的存在前些日子,我无意间与一位个人电脑讲师聊了起来,我问她目前中高年 龄层学习电脑的状态。

  她说记忆力有显著个人差异,进步速度与年龄、性别都有关系。在她工 作的补习班,开课初期会将学员依程度编班,由程度相当的学员间相互刺激, 以增强学习效果。

  同理,为了应考而用功或公司的升迁,也能使员工之间相互激励、成长, 产生相乘效果。

  再为各位举个较具历史的实例。从前在日本棒球界雄霸一方的长鸣茂男(现任巨人队教练),以及王贞治(现任大乐队教练),都是当时一流的棒 球选手。他们谈起当年往事时,都异口同声指出,由于有当时强力的劲敌存在,才有今天的自己。

  不过从事电脑讲师的小姐也指出,有时这种做法也会出现反效果。假若 某方学员实力直线上升,另一方学员的学习功效未见明显进步,就会导致学员失去信心而停止学习的现象。

  记忆也有界限即使现今人人都致力于增加记忆力,但却仍有人坚持记忆力是具有界限 的说法。在必须记住数量庞大的信息时,一旦数目超出脑部负荷,就会无意识产生截断信息的措施。社会心理学家莱尔各朗称之为“负荷过剩环境”。 一个人的工作量过于庞大,使精神、肉体均处于极度疲劳状态,就是所谓的负荷过剩环境。尤其必须决定如何对应、如何取舍的信息过多时,最容易陷入这种状态。此时须留意自己目前的工作量。 通常企业董监事或民代,都由秘书打理一切管理议程工作,因此多半不记得自己的行程,假若必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