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卡耐基成功全集之四形象设计艺术-第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改变之权利人们经常鼓励我们要改变,他们会指出我们行为的某些方面,是他们所 不喜欢,而且觉得是我们可以改进的。然而等到我们由参加训练、更换新职、决定搬家,或借由心理治疗、宗教仪式等方面的帮助,开始要有所改变、有 所成长时,却可能遭遇不少的阻力,而这些阻力也往往正是出自于那些一开始鼓励我们改变的人。

  通常在人们接受自信训练时,这些来自他人的阻力便会产生。你的亲朋 好友会对这个“新的你”百般挑剔,他们会让你明白这个“新的你”与他们格格不入。还好,自信训练也涵盖了一些特定的技巧,让你能够应付众人皆 持否定态度的这个问题。

  支配自己身体、时间与财产之权利各人的体格、外型以及皮肤、头发的颜色都有极大的差异。其中有些是 我们与生俱来的特征,不过大多是本身生活型态的反映。我们绝对有权利依自己的生活型态(例如节食或运动),选择改造自己的身体,而此项支配权 操之在我,而非他人。

  同样地,我们也有权利选择,按照自己想要的方式生活,哪怕我们亲朋 好友建议的是另外一回事。

  在此物化的社会中,财产支配权乍看之下似乎已是一项既定的权利。然 而,当我们的朋友想向我们借本书、借张唱片、借辆车子,或者亲戚反对我们将钱捐给慈善团体(因为他们觉得自身对捐出去的钱有道义管辖权)时, 这种“财务支配权为既定权利”的说法,立刻就成为幻影。

  表达意见与信念之权利当你还是个孩子的时候,可曾有人告诉过你:“在??面前你绝对不可 以那样说”,或者“如果你那么想,你就未免太笨了!”

  在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也许我们的看法对大人而言太幼稚了,也可能 是太过正确而令人困窘不安。如今我们之中有许多人依然背负着以往接收的负面讯息进入成人生活。所以我们害怕表达自己的意见或信念,以免让自己 显得笨拙,要不然就是害怕别人会因而看轻我们。可能连我们自己都怀疑是否有权拥有自己的意见与信念。

  然而只要是人就拥有自己的意见与信念。表达自己的意见与信念是人性 特质的一部分,而且我们坚信,是一种基本人权。

  看重自己之权利如果你不看重自己,又如何期望他人应该看重你?我们往往在肯定自己 之前,总习惯依赖他人先来肯定我们的表现与观点。学会对自我的评价有信心,会对你有所裨益。纵使我们在孩提时期可能接收到一些相反的讯息,然 而事实上,你绝对有权利看重自己。

  提出要求之权利“懦弱者永远得不到美人。”(Faint heart never won fair lady。)

  如果我们不主动提出想要获得某人或某物的要求,那么我们成功的机会便会 大大减少。倘若只等着别人来猜测我们的心思,以为他们就会主动地奉上我们想要的事物,那么对别人而言也太不公平了。同样地,我们也无法看出别 人在想什么——也许他们会答应我们的请求也说不定。如果我们缺乏自尊,不敢向别人提出要求,我们便会因过度保护自己,而牺牲了自我成长的机会。 我们确实有权利得到自己想要的事物。

  表达“性”之权利在我们文化中成长的人们,经常会对“性”这件事感到焦虑,而且搞不 清楚在表达“性”这方面,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这实在很悲哀,然而对许多人而言,表达并享受“性”,却是他们最难享有的权利。我们认 为,任何的性事活动,只要能够让成年人在隐密、不受干扰的情况下享受欢愉,无论他是一个人或和他人一起,其他人实在都不必多管闲事。

  有需求及欲望之权利这意谓着我们可以想要自己想要的,而且也相信我们需要自己需要的。 对于一些习惯“他人优先”的人而言,承认自己也有需求与欲望,而且其重要性不亚于他人,应该是获取个人自由的一个重要步骤。

  幻想之权利我们大多数人能够相当清楚地分辨幻想与事实。生活在幻想的世界中, 是一种逃避现实、颠倒真假世界的表现,然而抛弃幻想,也就等于剥夺了自己许多的创造力与乐趣。我们有权选择享受自己的幻想。

  获得资讯之权利为了在创造自己的生活时,能够做出有意义的决策,我们需要一些获得 资讯的管道。这些资讯也许正和自己有关,例如医药、社会或学校的纪录,或者工作推荐书等,这些在本质上都是他人不同程度的主、客观意见。除此 之外,我们还需要一些有关健康问题,以及药物与避孕的效果和安全性方面的资讯。同样地,消费者也需要关于产品与食物的资讯。

  付费以获得商品及服务之权利这似乎是一件无庸置疑的事,然而根据消费者的经验显示,有少数的商 品及服务供应者并未确实相信,顾客理应得到自己已付费的东西。许多人在碰到此类问题时,都难以做出自信决然的表现,因此这是自信训练中最受欢 迎的主题之一。

  独立及不受干涉的权利这牵涉到你本身有权选择独立生活、独立工作,也有权选择婚姻或者踏 入亲密关系之中,当然你也可以选择扬弃这一切。即使在面对团体的顺从压力时,也依然要保有自己的个性,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同样地,为了维 护自己的隐私,你也可以拒绝一些如应门、接电话的事情。最后,还包括了有权能够独自散步、祈祷或沉思,如果这都是你想要的话。

  说“不”之权利无法拒绝他人,是缺乏自信者最常遭遇的问题之一。在我们想拒绝他人 时,说“不”是一种相当积极且必要的技巧。如果我们经常在心里想说“不”,但口头上却答应了别人,那么便等于在不知不觉中伤害了自己及自尊,甚至 到了后来,还会沦落到怀疑自己是否有权拒绝他人的地步。然而,倘若我们无法向他人说“不”,那么别人看到的将不是真正的我们,不仅我们自己实 际上不诚实,对自我及他人也都无法给予应有的尊重。

  被尊重之权利要别人尊重你,亦即要别人把你当做是个人,而非物品来对待。我们每 个人都有资格得到他人的尊重,只是有时我们得自己提醒他们这项事实。一般而言,人们对待我们的方式,往往是我们自己显露出期望被对待的方式。 身为人,我们被尊重的权利与种族、性别、阶级、宗教、职业、财富或其他任何区分人等的方式,都没有丝毫的关系。

  自信训练在美国大行其道自信训练在美国相当受欢迎,而且大行其道。英、美之间的确存有文化 差异性,因此当美式的“自信”搬至英国来教授时,就不免得好好考量一下了。英国的白人中产阶级有时会将美式的自信行为,看做是一种过于激进且 富侵略性的行为,然而美国人有时也很难搞得懂英国人在想些什么。以美国文化观点写成的著作,在英国就得谨慎使用。

  自信训练师必须熟谙并尊重施予训练所在地之特殊文化。即使这两种文 化标准目前看起来是愈来愈接近了。人们如果不知道应该遵循何种文化标准来进行沟通时,便会产生问题。在双方沟通之前,你应先想一想这个问题:“究竟这个人的文化与语言标准是采用英式或美式的?”

  自信训练大受欢迎过去十年来,自信训练愈来愈受到人们的欢迎。原因何在?以下是我们 归纳出的一些原因:(1)对威权及威权主义的普遍质疑。

  (2)女性主义的兴起。

  (3)社会变迁影响两性关系。

  (4)消费者运动的兴起。

  (5)经济萧条引起的相对剥夺。

  (6)不同文化的融合,以及他们之间适切沟通的需求。

  (7)对精神分析感到兴趣,如同“我的年代”(My decade)。

  (8)美国文化与观念之影响。

  未来发展在行为心理学这个严密的科学领域之中,关于自信行为的界定、传授此 种行为最有效的方法,以及一些可经由此种治疗而获益的团体等等方面,都有赖人们投注更多的心力。由自信训练师实际的观点来看,自信训练必将与 治疗和教育等方法做不同的结合,以使训练师更能够对所属团体提供最有效 的帮助。

  我们预料有三种发展领域将会最受青睐,分别是:自尊提升训练、教导 受训成员如何发挥创造潜力,以及自信训练、心理咨询与人本精神疗法三者的结合。这些都是本书中会反复出现的主题。

  三、自信与其他不同的行为模式

  如果生活中无论发生了什么事,我们都只会怨天尤人,那么我们便无法 有所改变。倘若我们能为自己遭遇的事负责,我们便能够有所改变,只要我 们愿意。

  自信永远是最佳的表现之道吗?我们认为它最有可能让你达成愿望。 我们每个人都会有各种不同的行为表现:有时消极,有时积极,而在某些情境下则充满自信。无论我们在何种情境有何种表现,亦都是其来有自的,我们不会无缘无故去做什么事。 如果表现的并非有自信,会有什么结果呢?首先,你可能会非常渴望保有自己一向习以为常的行为,因为这样做你会觉得很自在。也可能由于旁人 不乐于见到你的改变,所以如果你保有原来的行为举止,你会感到较为他人所接受。我们都希望为他人所接受。我们的自尊或多或少都是依赖他人而得 的。

  其次,倘若你一向习惯于照料他人,将他人的需要看得比你自己的还要 重要,而今却要你开始探触自己的需求,于是和你以往的行为一比起来,你可能会觉得自己变自私了。如此一来,你可能依然会将他人的需求置于自己 的之上。倘若你是个孩子,尤其如果是一个女孩子,你或许会因此获得许多赞美。因此你还是继续扮演着消极的角色,一方面是习惯使然,另一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