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从写字楼到玉米地----一个it人的十年轮-第2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今天居然在水塘发现一条剧毒的银环蛇。比老扁眼镜蛇还要厉害的。
      下午交代兄弟了,回头带2对大鹅回来。这种小蛇怕大鹅的。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04…28 17:41
  作者:yipei4000 回复日期:2009…04…24 21:42:28    
    每天都上来看看,期待更多精彩的乡村故事!
  
      哈哈,精彩乡村故事,写完《国际阳谋》系列,准备写更多的。其中一篇,是写广西山歌的。先来点demo版本,吊吊胃口。
  
      这是我父亲年轻时代的歌。一个女孩到河边挑水,船家的男孩子挑逗她:
      看妹挑水汗淋淋,不如嫁我船家人
      船头打来船尾煮,不用流汗一身轻。
  
  姑娘不乐意,这么应答
      阿妹挑水汗淋淋,就是不嫁船家人
      半夜三更涨大水,只见竹篙不见人
  
      这对答,把那船家少年弄得很是尴尬。
  
      怎么样,是不是充满了乡村野性,看得到生命力的奔放。只可惜,现在的年轻人,都不会了,唱山歌的白发苍苍,听山歌的苍苍白发。 我回头写一下,算是给这种传统文化留个夕阳余影。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04…28 17:43
   
  
  作者:foxzgt 回复日期:2009…04…25 16:58:44    
    龙凤汤。。。。
    闻香跳墙而来
  
  这年头,dog急跳墙,人急跳槽,兄弟急什么呢,要跳墙啊?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05…02 08:55
  作者:h808 回复日期:2009…04…28 17:58:08    
    替LZ高兴,不错,空气又好;我还在苦苦的挣扎,就是放不下呀,还好还有点赚。…其实我就是农民户口,我还有地呢,可是有10年没有种地了。
  …
  
     很多人都对土地有感情。土地不仅滋养着我们,更教会我们如何和自然相处。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05…02 08:57
   
  
  作者:其实我是阿七 回复日期:2009…04…28 21:53:12    
     阿妹挑水汗淋淋,就是不嫁船家人
         半夜三更涨大水,只见竹篙不见人
    
    语带双关啊
  
      什么双关啊?真的是仁者见仁,淫者见淫。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05…02 09:01
  作者:mic_wang 回复日期:2009…04…28 22:51:39    
    哪天我要是经营农场 可不可以找楼主学习一下
  
      年底盖房子,我准备留几个房间,取名“天涯客栈”,欢迎所有的朋友来做客,想看就看,想学就学,想吃就吃,想玩就玩,想老扁就自己去抓,想钓鱼自己拉钓竿。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05…02 09:10
  作者:whbrightie 回复日期:2009…04…29 00:03:01    
    本来不想写下面的话的,可是我觉得还是
    一鼓作气 再而衰 三而竭
    希望楼主顺水顺舟,早日能让你的产品获得超额利润,摆脱山寨
  …
      谢谢你的提醒。我现在每一季都小有进步。
  
      超额利润是没有的,小钱还是可以赚一点点的,销售是基本不发愁的。去年上半年我们主要在桂林批发,到了下半年,大部分的都在地头被消化了,在桂林批发市场只销售了不到一半。今年上半年还没有开始,预订的已经消化掉差不多一半。
  
      我现在主要的还是发愁生产,由于完全没有使用育秧和地膜覆盖,主要都是自然生长,所以供货量还是跟不上。我不想太透支地力,不特别追求最高产的那种生产方式。
  
      如果按照自然生产,必需要做到450亩,才能够满足现在销售团队的任务额。只能明年想办法扩张了。
  
      做事业,不唯力取胜,亦需智取胜。我力堪缚鸡,智堪码字,所以呢,老老实实赚几个小钱,似乎不见得太吃力。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05…02 09:20
  作者:ggygn 回复日期:2009…04…29 07:51:08    
    农业问题非常复杂;楼主既然提到四大粮商;想必也做过一些了解;对外资接触过或者学习过的多有一些思考;给楼主提供点参考;在古歌上找到外资企业相关联的网站;他们提供的资料比国内统计局和农业部门的更详细
    农业里种植养殖两块;互相穿插;系统非常庞大;希望楼主能继续;下面的链接供楼主参考;club2。cat898/newbbs/dispbbs。asp?BoardID=3&;ID=2652453
    涉及的问题比较多;把农业理顺;需要从矿产;石油;化肥;育种;技术;原料;物流;市场;屠宰;零售;兽药;添加剂;环境等很多方面进行调查;楼主辛苦了
  
     所谓说心中的话,成一家之言。我的个人看法,只代表我自己的见识眼光。
     很多能够看到的数据和材料,都是表象。真正核心的东西,是幕后的人,以及亘古未变的人性。限于现实条件,我只能看到很小一部分的表象。然后按照我对人性的理解,由果导因,去揣测推想这幕后的事情。
     这个世界并不是阴谋来主导,我也不是阴谋论的倡导者,只是每个公司每个实体都在争取利益最大化,这个过程,不可避免地要使用很多策略。以我一个小小的玉米供应商,都企图在当地市场形成地位,赶走外来的小批发商,所谓人同此心,理通此理,以小农民之心,度国际巨头之腹,虽实力天差地别,但是人性似乎还是相通的吧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05…02 09:25
  作者:tx16888 回复日期:2009…04…29 08:31:15    
    前两天在桂林全州买到非常新鲜的甜玉米,2。50元一斤,不知道是不是楼主的?
  
     我的还没有出来,南宁郊区的玉米已经开始供应,现在这边批发的主要是从南宁运输过来的,由于气温还不是特别高。所以运输过程,保鲜得还比较好。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05…02 09:27
  作者:波罗的海7号 回复日期:2009…04…29 10:13:09 
   …
    
    <;<;玉米地沉思录>;>;感觉有些说教;参照时下炒得火热的<;<;明朝那些事儿>;>;;给您起个<;<;it男人在玉米地的那些事儿>;>;;感觉咋样?
  
    …
     哈哈,趋炎附势拾人牙慧,那就不必啦! 干脆来点纪实版本的《从写字楼到玉米地  农家子弟的十年轮回》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05…02 09:32
  作者:tx16888 回复日期:2009…04…29 08:41:40    
  
    楼主阅历丰富,思维敏锐,人情练达,既能做事,又会做人,还能吃得苦中苦,离人上人的日子是指日可待的~~
    
    支持一下老乡(呵呵~~,既然住在我们桂林了,就是老乡了)
  …
  
      兄弟谬赞,愧不敢当。感谢桂林对我这落魄浪子的收留!感谢桂林TV,感谢广西TV,感谢CCAV,感谢天涯网络,感谢经济论坛,感谢帖子里的xdjmv。。。。。。。。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05…02 09:40
  作者:guoke1214 回复日期:2009…04…30 03:00:46    
    才看了4页,这么好的贴都不飘红。。。看来楼主说了太多不该说的话了。
    
    
    本人是福建山区的,本地还挺风调雨顺的。就是没什么平地,全是山。老家有2个荒掉的小自然村,省道经过本村,高速经过本县,就是缺水。哎。。。最近10年开矿惹的祸啊,植被全没了。以前山上还有小喷泉,现在水都快不冒了。不知道可以做什么,希望楼主及天涯高人赐教。
  …
      乡巴佬小农民的帖子,能够有这点击和关注,我已经很开心的了。飘红不飘红,似乎不是那么要紧的事。
      你现在那种农村,很多地方都有,我真的无法可想,无话可说,似乎想哭都无泪可流了。想起屈原以前的心境,“长叹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05…02 09:42
  作者:波罗的海7号 回复日期:2009…04…30 10:30:43    
    猪流感了;是不是对种玉米也有影响啊?
  
      影响不大,猪肉吃少了,玉米说不定还得多吃点。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05…07 10:00
  遥远的回响
  
      我父母都还健在。母亲经常去城里,给我弟弟看孩子。父亲则坚持着他的三寸理想,绝不离开那个小山村,说一出去就要生病,搞不好这台老柴油机提前熄火。他一个人在家,居然家里猫狗鸡鸭都不缺,猪和牛这种大牲口也安居乐业,土地没有撂荒,劝他过退休生活,反正我们也负担得起,他是坚决不听,我们也只好由着他。父亲最大的消遣,是看vcd,不看鬼片喜剧武打片,看的是山歌片。
  
      对于山歌,很多人都记得电影《刘三姐》,至今《山歌好比春江水》仍然是歌坛后进晚辈的入门歌曲。我小的时候,曾经耳闻很多山歌,也记得一些。下面是一首对唱的,一个女孩到河边挑水,船家的男孩子(父亲当年也是在船上的,所以我怀疑主角是当年青春荡漾意气风发的老爹)唱道:
         看妹挑水汗淋淋,不如嫁我船家人
       船头打来船尾煮,不用流汗一身轻。
  姑娘这么应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