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从写字楼到玉米地----一个it人的十年轮-第3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06…30 23:15
  育秧过程要遮阳网和薄膜覆盖,以防虫防晒。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06…30 23:20
      这是我的梦中情人!90马力的大拖拉机!东方红的,不过是请来耕地的。
      期望书能够顺利出版,并且能够得到大家的支持,来一部这种拖拉机。“天涯一号”四个大字,就直接喷在拖拉机前盖上。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06…30 23:23
       火车上抓拍的水电站。历史很古老,大部分水力资源,都是浪费掉的。



作者:zhouyutang 日期:2009…07…02 11:08
     历史的幽灵
       … 我们注定逃脱不了“黄宗羲定律”的咀咒?
  【题记】
      非常不愿意写这个话题,因为实在太不和谐了。但是沉默是没有用的,我既然定位自己是行动者,也是观察者和记录者。真实地记录这一切,既是自己发帖的初衷,也是自己在天涯码字的良心出发点。
  
      写这个话题,是因为心情很沉重。因为从事农业产业的关系,我现在真实身份是一个彻头彻底的农民,所有中国农民的问题,几乎毫无例外地要面对。中国历来有以“农”为壑的悠久历史传统,这次也不例外。
      
      昨天是七一,是党的节日。作为军人出身,我是共产党员,只是当年从部队转业的时候,没有进入政府体系工作,党员关系没有转好,再也找不到组织。我现在不知道自己还算不算一个共产党员,如果还算,我可以拍胸脯保证,如果连吸血鬼一样房地产开放商都自称是优秀党员,我一定也够得上优秀党员的资格。
  
      我只是陈述事实,说我心中的话。如果本帖子有任何不和谐因素,请版主及时删除,有任何不良后果,本人承担全部责任,与看帖跟帖的网友无关。
      是为题记。以下是正文。
  
      先来说一下黄宗羲定律的来龙去脉。
  
      黄宗羲是明末清初的重要思想家,是我国古代研究赋税制度最深入、最系统的学者之一。他在《明夷待访录&;#8226;田制三》中指出历史上的赋税制度有“三害”:
  
      “或问井田可复,既得闻命矣。若夫定税则如何而後可?曰:斯民之苦暴税久矣,有积累莫返之害,有所税非所出之害,有田土无等第之害。”
  
      意思是说,历代税赋改革,每改革一次,税就加重一次,而且一次比一次重;农民种粮食却要等生产的产品卖了之后用货币交税,中间受商人的一层剥削;不分土地好坏都统一征税。黄宗羲的观点以及所反映的历史现象,被现代学者秦晖总结为“黄宗羲定律”,语出他的论文《并税式改革与“黄宗羲定律”》。
  
      2003年3月6日,温家宝总理在全国人大会议期间,参加湖北省人大代表讨论时说:“历史上每次税费改革,农民负担在下降一段时间后都会涨到一个比改革前更高的水平,走进 ‘黄宗羲定律’怪圈。”并郑重表示共产党人一定能够走出“黄宗羲定律”怪圈。
  
      温总理有想法,有办法,有行动,光废除农业税这个事情,他既开几千年历史的先河,无论结果如何,我认为他的名字够格写入中国未来的千秋历史。种地纳粮,这是中国农民千百年来天经地义的义务,我问过的农民,所有的人都说只要税赋合理,他们毫无怨言。有国才有家,中国农民识大体顾大局的觉悟,绝不比很多无谋的“肉食者”差。
  
      温总理寄希望于一刀切的政策,一劳永逸地解决问题,然而他需要面对的是一个怎么样的执行机构?历史从来不缺乏这种改革的乐观者。如果事情有一劳永逸的政策可以解决,那我们早就进入发达国家行列了。就算以我们现在的生产力制造业水平,我们的社会,已经有能力让大部分的公民,过得富足、体面而有尊严。而现实呢?为什么我们总像玻璃里的苍蝇,前途一片光明却找不到出路?
  
      过去的历史,只能总结,不能假定;我们的未来,不能确定,只能创造。黄宗羲定律,它是历史的幽灵,它从来没有消失过,只是在改头换面借尸还魂,我们,注定逃脱不了这个历史幽灵的咀咒。只是,我们唯一希望的是,它还魂以后,不会太强大,以至于能够吞噬一切,让历史惨烈的一幕幕再次重演。
  
      我问过无数的农民,农业税取消以后,还有了种地补贴,是不是种地负担减轻了?答案是农资价格的上涨,不仅吞噬了那一点点免除的农业税,就算把补贴都加上,都不够上涨的空间。我没有向中国所有的农民咨询,所以这个结论是片面的,这个片面只包括了我接触过的全部农民。
  
      说到补贴,温总理说全部种地的都有种植补贴。我知道很多地方的都被克扣,我自己2008年拿过一些,2009年的杳无音信。中央说要加大农机购置补贴,我知道的消息是很多农机上涨的幅度,正好和加大补贴的幅度,基本一致。
  
      医疗领域,通过新农合解决农民看病难的问题,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然而,在医院工作的朋友告诉我。如果遇到新农合可以报销的农民来看病,他们会把单子的费用增加一倍,正好农民可以报销一半左右。所有的一切,不过是一场洗钱的财富游戏。
  
      当燃油税征收的时候,我以为是好事,政府也承诺加大农用柴油的补贴。对不起,我又错了,我不应该这么相信有好事发生的。广西的全部公路收费站,仍然在健康地运行,而且开始实行计量收费。在计量收费的条件下,绿色通道也接近关闭。该免的没有免,我们还在加大新的负担,我们现在每车农产品运输到桂林市场的成本,比2008年国际油价147美元的时候,还高200元左右。至于耕地的成本,柴油涨多高,我的负担就有多重。物流成本的提高,很快就会引起农资价格的上涨。新的通货膨胀,就在这美好改革名义之下,堂而皇之地重新抬头起航。
  
      够了,很够了!不需要再举出更多的例子。真切的现实,是历史幽灵的魅影。很多方面,我们现代人很自大,总以为我们已经超越了古人,跳出了一切的陷阱和圈套。我们每次按下改革的前进键,历史的幽灵偷偷地把这个键变成了replay,仅此而已。我们在用一套现代的音响,播放一首亘古未变的老曲子。
  
      每一个改革者,从开始的信心满满,到后期的意兴阑珊,这算不算“改革者定律”?朱镕基总理当年当选的时候,豪情万丈,曾面对中外记者庄严宣誓:“不管前面是地雷阵还是万丈深渊,我都将一往无前、义无反顾、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言犹在耳,到了后期只说:我只希望在我卸任以后,全国人民能说一句;他是一个清官,不是贪官,我就很满意了。如果他们再慷慨一点,说朱镕基还是办了一点实事,我就谢天谢地了。”真的希望温总理,能够一如既往地坚持当年的理想。政者,正也,一身正气者,无论改革多难,都需要坚持“苟利国家生死以 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精神。
  
      不要追究为什么会这样。很多问题很容易看得明白,就是很难执行,仅此而已。同样是皇朝,如果清末的时候,不是光绪,而是康熙这样的当政,历史就会走入完全不同的方向,只是历史不能假定而已。
  
      我说过,三农的困局,是我们全体公民的困局。中国不可能带着沉重的三农负担,进入现代化。所有的发达国家,无一例外,农民都是富裕的。否则,我们将无可避免地走入拉美化的发展陷阱,天堂和地狱并不和谐地并存。
  
      我也说过,信息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只有绕开所有中间环节的信息化基础建设到位以后,也许改革才能够部分成功。推动历史进步的改革者,不一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