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创业立志书籍-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则反其道而行之,它只关注“因”的一面,我所收到的学生们
的来信让人叹为观止。这些信件表明,学生们正在关注那些能够使自己把握健康、
和谐、富有以及其他对他们的福祉和快乐而言必不可少的所有事物。
生命就是表达,和谐而富建设性地表达自己,是我们的分内之事。悲伤、痛
苦、不幸、疾病和穷困,并非必不可少,我们应该坚持不懈地消除它们。
然而,消除这些因素的过程,需要高于并超越种种限制。一个强化并净化了
思想的人无需再担心细菌的侵扰,一个懂得了财富法则的人瞬时就能看到供给的
水源。所以,厄运、幸运、在劫难逃之运,都将尽在掌握之中,如同船长驾驶的
船舰,又如火车司机开动火车一般容易。
22
《第四章》
*1。 你的“自我”并不是血肉之躯,身体只是“自我”用来执行任务的工具;“自
我”也不可能是心智,因为心智又是“自我”用来思考、推理、谋划的另一个工
具。
*2。 “自我”一定是某种能够控制并引导身体和心智的事物;一种能够决定身体
和心智的事物;一种能够决定身体和心智如何去做、怎样去做的事物。当你认识
了“自我”真实物质,你就将享受到以前从未感知过的充满力量的感觉。
*3。 你的人格是由数不清的个人特征、怪癖、习惯和性格特点所组成的。这些都
是你以前思维方式的产物,它们和平你的“自我”并没有真正的关联。
*4。 当你说“我认为”的时候,“自我”告诉心智应当怎样认为;当你说“我去”
的时候,“自我”告诉身体应当去向何方。这个“自我”的真实本质是精神上的
本质,这种本质才是真正的力量之源,当人们开始认识到其真实本质时,这种力
量就会降临到他们身上。
*5。 “自我”被赋予的最伟大、最神奇的力量,就是思想的力量,然而极少有人
知道什么是具有建设性的、或者说正确的思考,所以人们就得到了不同的结果。
大多数人允准它们的思想停留在自私的层面,这正是幼稚的心智不可避免的结
果。当人们的心智变得成熟时,就会懂得:失败的萌芽,就潜藏在每一个自私的
想法之中。
*6。 受过训练的头脑会明白,做任何一宗事务,都必须让每一个与这宗事务相关
联(不管以什么方式)的人能够从中受益,任何一种试图利用他人的软、无知或需
求而让自己受益的举动,都将不可避免地致使自身受到损害。
*7。 这是因为,个体是宇宙的一部分。同一个整体的两个部分之间不能相互敌对,
反之,每一个部分的幸福都建立在对整体利益的认知的基础之上。
*8。 那些认识到这一原理的人,在生活中就拥有了巨大的优势。他们不会让自己
精疲力竭。他们能够敏捷地消除一些游移不定的想法。他们能够轻而易举地在最
大限度上把注意力集中到任何一个主题上。他们不会在无益的目标上浪费时间或
金钱。
*9。 如果你做不到这些,说明你迄今为止还没有付出所需的努力。是时候了,努
力吧!有一份耕耘,就有一份收获。为了增强你的意志、认识你的力量,你可以
借用一句强有力的口号:“我要成为怎样的人,就能成为怎样的人。”
*10。 每一次你重复这句话,都应该清楚地知道这句话中的“我”是谁,是什么;
试着去理解“自我”属性的真正内涵;如果你能做到,如果你的目标和意图是具
有建设性的,并且与宇宙的创造原理和谐统一的话,你将无往而不胜。
23
*11。 如果你使用这句口号,那就经常不断地使用它,不管白天黑夜,只要你日间
想起它,就重复一遍,持续这样做下去,直到它成为你生命的一部分,成为一种
习惯。
*12。 如果不这样做,倒不如压根就不开始,因为现代心理学告诉我们,当我们开
始做某事但不把它完成的话,或是做了某项决定却并不坚守的话,我们就形成了
失败的习惯。彻头彻尾的、可耻的失败。如果你不打算做一件事情,那就别开始;
如果你开始了,即便天塌下来也要把它做成。如果你决定做某事,那就动手去做;
不要受任何人、任何事的干扰。你身上的“自我”已做出决定,事情已经板上钉
钉,骰子已经掷出去了,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
*13。 如果你采纳这种意见了,那就从最小的事情做起,从那些你能够掌控、能够
不断努力的事情做起,但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容许你的“自我”被推翻,你将发
现你最终能够战胜自己。要知道,许许多多的男男女女都曾悲哀地发现,战胜自
己,并不比战胜一个国家更容易。
*14。 当你学会战胜自己,你将发现你的“内在世界”征服了外在世界;你将攻无
不克、战无不胜;人和事都会对你的每一个愿望做出回应,而在你这方面,却无
需任何明显的努力。
*15。 这一情形的出现,并不是天方夜谭,只要你能记住:“内在世界”是由“自
我”掌管的,而这个“自我”正是那个“无限之我”的一部分,这个“无限之我”
即为宇宙精神或宇宙能量,人们通常把它叫做“上帝”。
*16。 这些并不仅仅是为了证明或建立某种观点而提出的一种陈述或者理论,而是
一种被最优秀的宗教思想和科学理念接纳的事实。
*17。 赫伯特.斯彭德说:“在我们身边的所有奇迹中,最令人确信的是:我们一
直身处万物由此而出的无限而永恒的能量之中。”
*18。 莱曼.艾博特在班戈神学研究院毕业典礼上的致辞中提到:“我们所要思考
的上帝,是那个居住在人们内心之中的上帝,而非从外部操控人类的上帝。”
*19。 科学在探索的道路上前进一小步,就止步不前了。科学发现了亘古常在的永
恒能量,然而宗教却发现了潜藏在这能量背后的力量,并把它定位在人们的内心
之中。但这绝不是什么新的发现;《圣经》中早已言之凿凿,语言平易简朴、令
人信服:“岂不知你们是神的殿,神的灵住在你们里头吗?”这就是“内在世界”
的神奇创造力的奥秘之所在。
*20。 这就是力量的奥秘之所在,也是控制力的奥秘之所在。战胜一切并不意味着
目中无物。克己忘我不能和成功画上等号。无所取,何以予?我们如果软弱无力,
也就无法帮助他人。无限意味着永远不会破产,而我们作为无限能量的代言人,
自然也不应以破产的面貌出现,如果我们希望对他人有所帮助,我们首先自己要
拥有能量,多多益善。然而,欲有所取,必有所予,我们必须对他人有所帮助。
24
*21。 我们施予的越多,我们所得就越多。我们应当成为宇宙传递活力的渠道。宇
宙处于不断寻求释放的永恒状态之中,处于帮助他伯永恒状态之中,所以它总是
在寻求让自己能够最好的释放的渠道,这样才能做最多有益的事,能够给予人类
最大的帮助。
*22。 如果你一直拘泥于自己的计划或人生目标,宇宙就无法通过你而有所作为。
你要让所有的感觉安静下来,寻求内心的热望,把精力的焦点放在内心的世界中,
与伟大的自然力相合为一,在这种认知中安居。“静水流深”。密切注视各种各样
的机遇,找出万有能量所赋予你的精神通道。
*23。 把事件、场景、条件在头脑中生成画面这此可能是精神通道助你生成的。
要知道万物的精华,皆在于它的精神,精神是真实的存在,因为它就是生命的全
部;当精神离去的时候,生命也就消逝了,熄灭了,不复存在了。
*24。 这些精神活动是属于内在世界的,属于“因”的世界;而一切环境和景况,
都是由内在世界产生的,它们是“果”。正因为如此,你就是创造者。这便是极
其重要的劳作。你所能构想的理念越高贵、越崇高、越宏伟,这项工作也就变得
越重大。
*25。 过度劳动、过度玩耍或者过度的身体活动,不管何种性质,都会产生精神倦
怠,使其停滞不前,这样就无法再进行一些更重要的实现意识力量的工作了。所
以我们应当经常寻求适时的“寂静”。力量是通过休息得以恢复的;在“寂静”
中我们才可得以安宁,当我们安宁下来,我们才能思考,而思考,正是一切成就
的奥秘。
*26。 思考是一种运动形式,遵循着与光波或电波一样的共振原理。它遵循爱的规
律,激情赋予它振动的活力;它的成形与释放都遵循增长规律;它是自我的产物,
同时也是神圣的、精神的、创造性本质的产物。
*27。 由此可知,很显然,为了释放能量、财富或实现其他具有创造性的意图,首
先必须唤醒心中的激情,激情则可以让思考成形。那么,如何实现这一目的呢?
这一点非常关键。我们空间应该怎样做,来发展能够使我们有所成就的信念、勇
气与知觉呢?
*28。 答案是:通过锻炼。精神力量的获得同身体力量的获得一样,是通过锻炼达
到的。我们思考一件事情,可能在头一次非常困难,当我们第二次思考同样的问
题时,就变得容易多了;当我们反反覆覆一遍又一遍地思考的时候,就成了一种
精神习惯。我们持续思考同一件事情,到最后这种思考就变成自发性的了,我们
会情不自禁地思考这件事情,直至我们对所思所想持积极的态度,再没有什么疑
问了。我们确信,我们深知。
*29。 上周我对你说要学习放松,学习身体的放松。本周我要让你学习精神的放松。
如果你上周做了我布置的练习,按照说明去做,每天十五到二十分钟,毫无疑问,
你一定能做到身体上的放松了。任何还不能有意识地迅速而完全放松下来的人,
25
还不能算是自己的主人。他尚未获得自由;他仍然受到外在条件的奴役。但我现
在假定你已经熟练掌握了上周的练习,可以进行下一步了,也就是精神放松。
*30。 这一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