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场文化与潜规则(又名:道破天机)-第5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在官场净化、吏治清明,群众监督有效又 有序的地方,才能真正分得清楚真假公仆。
莫为当官造势,要为百姓造福。
官德的力量只有先感动自己,才能感动别人。
人做官不易,官做人更难。官服易脱,官架难丢。


顾全大局,似乎是每一个人都要遵守的最高原则。大家常听,也经常照此办理,大家都习惯了。但是,好象很少有人公开反思:什么是顾全大局?大局有多大?大局的标准是什么?
说白了,大局往往指的是上边某个领导的面子。领导就是大局,大局的范围跟领导的职务成正比。上边若是讲理,也就不叫上边了;只要有上下之分,就总有讲不清的道理,但是上边又决不能落个不讲理的名,这才来了个顾全大局的大帽。有时顾全大局本身就是委屈下边的意思,含有虽然你很正确,但我是你的领导,你就必须听我的意思。
6。6  关于官与民的比例

中国的“民官比”到底有多大?“26个百姓一个官”是最流行的说法。实际上,在这个数字得出的过程中,“官”和“干部”以及“吃财政饭的”、“吃皇粮的”混为一谈,“官”的外延实际上是在被不断地扩大再扩大,最终算出了一个“4572万”的耸人听闻的庞大数字。
要还事物的本来面貌,其中的关键是要弄清中国“吃财政饭的”和“吃皇粮的”“国家干部”究竟有多少?包括哪几类人?“国家干部”中有多少人是“官”,多少人并不是“官”?
按照中国官方惯用的“说法”,“吃财政饭的”和“吃皇粮的”实际上指的是所谓“国家干部”,而“国家干部”基本上可以分为“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两部分。属于“行政编制”的国家干部是公务员;属于“事业编制”的国家干部大多在各类事业单位工作,但也有一部分实际上在政府机关上班。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04年)中的数字,在党政机关中具有“国有”身份的人数约为1000——1100万,其中公务员有500——600万,实际上另外还有500——600万人,这些人则属于“事业编制”;他们都可以称得上是“官”。因为,中国的“官”,不仅仅是“公务员”,目前大量的以“事业单位”的名义存在并且正在“实施行政许可”的“准行政机构”(事实上也是“权力部门”)的工作人员,都应当被看作是“官”。
从另外一方面也可以说明问题:与1998年政府机构改革前比,公务员从800万减少到500——600万人,事业单位职工则从2500万上升为3000万人,“吃财政饭的”和“吃皇粮的”“国家干部”总数从3300万上升到3600万。事业单位职工人数上升的原因,一是1998年政府机构改革,有一大批原来的党政机关公务员被“充实”到事业单位,其身份也从“行政编制”转为“事业编制”;二是为了适应政府职能的改变,政府机关中增加的“自收自支”的“事业编制”的机构和人员。
问题的要害并不在于政府工作人员的总量太多,而是“官多兵少”,当领导的人太多,做具体事情的人太少。尤其在人员精简之后,差不多80——90%的人都有了“官位”。公务员或国家干部的多少对政治体制改革并不是一种重要的,甚至是一个很不重要的影响因素。重要的是要把政府的社会定位,包括角色和任务分清了,再来考虑用多少人的问题。党政机关也好,事业单位也好;行政编制也好,事业编制也好,该精简的精简,该增加的增加。

“家庭出身”不在于提法,而在于客观存在。过去用它界定阶级成分,体现了人之初政治上的不平等;如今用它界定经济成分,体现了人之初经济上的不平等。
家庭出身本不可怕,可怕的是现在的单位要求填写家庭出身,看的是你的家底厚不厚,家庭成员的权力大不大。当年引以为豪的贫农、现在都不会有人给你好脸色看。
强调家庭出身就是告诉你,人一生下来就是不平等的,这是一种公开刺探隐私的行为。
不管什么年代,这种定格人的方式都会存在,有家庭出身就会有贫贱之分。
当学习好不如家庭好,有能力不如有势力成为人人信奉的准则时,谁不想拥有显赫的家庭背景和复杂的关系网络。古今一样。
家庭出身是上帝送给人生的第一份礼物,或者是一根项链,或者是一条绳索。
许多贪官的家庭出身都是老贫农,许多院士的家庭出身都是大地主。

第七章  官与权力
7。1  关于权力
什么是权力?
什么是权力?按照字典里的解释是:政治上的强制力量和职责范围的支配力量。而近年来在我国老百姓的眼中,关于权力的理解变成了谁穿了制服,谁就是理所当然的权力拥有者和权力执行者。
权力是什么?真正的权力是制定游戏规则,让众人按你的意思玩,是一种对别人产生精神影响的威慑能力。你的一句话,一个手势,一个表情,就能让周围发生变化。这才叫权力,这才是圈内人的游戏。

权力是什么?权力就是沙发,只给上面的屁股提供舒适的感觉,却能给下面的弹簧一次受教育的机会,教会它们不抵抗和沉默;
在权力的使用上,权力不是本质,人才是本质。权力一经好人使用,便成了好的权力;权力在歹人手上,无论如何也好不了。

所谓权力,是社会交往过程中,一方以社会道德的说服或群体的压力加诸另一方,使其改变态度、动机或者行为而表现出顺从的力量。也有学者认为,个人以权力影响他人的过程,基本上也是一种“社会交易”过程。
权力是特定主体将他的意志强加于他物,使之产生一种压力继而服从的能力。
权力是一种泛化了的文化现象,它生成并渗透于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以至于人们谈到“权力”每每给其贴上“公共”的标签。权力文化意识的异化于权力品格的沦丧,是滥用权力的根源。
权力本身就具有腐蚀性。由于权力构成的要素是财富、暴力、观念等等,具有鲜明的利益色彩,因此,犹如营养丰富的食品最容易腐烂一样,权力本身就具有腐败的特征。除此之外,权力本身还具有侵犯性、不平等性、可交换性等特点。
权力是从哪里来的?按照《宪法》的解释,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权力是为人民服务的;但是,好多官员却不承认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他们认为,权力是自己奋斗得来的,是凭借关系取得的,甚至是上司恩赐的。这已经不是一个认识误区,而是一个完全符合实际的结论。
既然权力来自个人的奋斗,那就要继续为个人的升官发财而奋斗;既然权力来自领导的关系,只有好好效忠,报答这位领导;既然权力是自己花钱买来的,那就要抓紧收回成本,再争取多赚钱。所以,把权力的来源搞清楚了,反而会促使其增加捞钱的紧迫感。
权力永远是最稀缺的资源。人的欲望是有层次的。人要吃穿,物质短缺时,思饱暖;人有男女,饱暖无忧时思淫欲。人是精神动物,还想有爱情;爱情总是虚虚实实的让人摸不透。唯有权力是实实在在的,握在手里沉甸甸的,让人踏实。更重要的是权力有二重性:是物质的,可以换来一切,换来财富、换来美色;它又是精神的,让你高居人上,唯我独尊,呼风唤雨。相比之下,物质层面的吃穿、动物层面的淫欲、精神层面的爱情,都显得太单调,还是权力最刺激,所以人人都乐于追求权力,权力一通百通,一朝权在手,什么都拥有。说权力是树,那是摇钱树;说权力是药,那是壮阳药,可叫你情绪亢奋精神坚挺;说权力是鸟,那是凤鸟,百鸟得来朝。既然权力如此神奇,当然人人都情系权力,意牵权力,心念权力,个个追逐了。

“权力”与“关系”对于当代人的意义——权力是个宝,关系最重要。
工人靠体力、商人靠财力、官员靠权力。
在传统的社会结构中,人们对权力的欲望远甚于对金钱的追逐。“有了权力就有了一切,丧失权力就失去一切”,在手握权杖者的眼中,权力的魅力在于它能号令天下,主宰苍生。因此,权力滋生出一代又一代的野心家、阴谋家,在中国历史上上演了一幕幕争权夺利的闹剧。
中国是个官本位的社会,尽管向市场经济转化后,金钱的地位异军突起,可说与官位并驾齐驱,但男人对权力的追求在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不会停止。特别是在目前这个特殊时期,权力也就意味着金钱,有了权就可能有了一切。

权力并不等于领导力,权力是可以被架空和削弱的,而领导力是一个人的影响力。要培养自己的影响力,就必须能够真正地让自己指挥。成长比成功更重要,成功可以由别人帮忙使他成功,而成长必须是自己亲自体验那种人生的博弈。

权力的中心,常常被视为正义的源头。当这源头遭到玷污的时候,是要付出百倍的代价来澄清。
政治的核心就是权力,而权力又是与其所在部门和所在的位置紧密相连的。
从政靠权力来体现自我价值,经商则靠金钱。
权力对一般人都具有强烈的腐蚀作用。特别是在高度集中的皇权专制下,下级官员对上级官员的人身依附是不可能避免的,而在人身依附下,又是,又是很难建立起完备有效的权力监督和制约机制的。

一位将军下连队视察,发现士兵们吃的是炒鸡蛋而不是煮鸡蛋,为了保证士兵能得到足够的营养,不被其他人员(如司务长、炊事员,甚至是排长、连长)克扣,命令必须给士兵吃煮鸡蛋。
这件看来是一件小事,围绕着敲开蛋壳的权力(注意:是权力而不是权利),一个利益分配网会自然而然地形成,盘根错节的利益集团就这样不知不觉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