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捡漏-第1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他立马又打消了自己不切实际的想法!首先,虽然宋明时期中国的瓷器大量出口到曰本、东南亚诸国,但是大多是一些生活用的瓷器,对于价值较高的瓷器却非常少见。其次,孔大山的古玩鉴定水平虽然不咋地,但是作为一名收藏发烧友,眼光还是有一些的,连他都看不上眼的瓷器恐怕不会是什么好东西。否则他也不会是这样一副态度了。

“于兄弟,还是你来看看吧,说不定这一堆东西还值一些钱呢!”孔大山想到于飞是鉴定方面的专家,便将于飞领到了两个箱子前。

箱子中的瓷器已经空了,里面的瓷器完好无损,被整齐的摆在地上。

见到这些瓷器,于飞终于知道为什么孔大山会不看好了。相对于眼下受追捧的青花瓷、五彩瓷,这些瓷器黑漆漆的,卖相上实在太差了点。

于飞拿起一个瓷碗,仔细的看了看。这些瓷器都属于黑瓷。黑瓷和青瓷的都是用氧化铁作釉的呈色剂,增加铁的含量。黑瓷釉料中在三氧化二铁的含量在5以上。黑瓷在商周时期就已出现了。

到了宋代,黑瓷品种大量出现:定窑生产的黑瓷,胎骨洁白而釉色乌黑发亮;建窑烧制的黑瓷,因含铁量较重和烧窑时保温时间较长,所以釉中析出大量氧化铁结晶,形成了免毫纹、油滴纹、曜变等黑色结晶釉,颇为珍贵;吉州窑的玳瑁斑、木叶纹、剪纸贴花黑瓷也很有特色。

于飞手中的黑瓷碗呈圆形,上口内收,圈足小,器表有褐色和黄色相间的花纹,口沿处釉色浅淡,近足部分和圈足均不施釉。其光感和玄深之境与宋代的建窑相近,而且釉子的匀净程度、色质之间的交融效果,都非常难得!

和孔大山的失望不同,对于这些黑瓷的发现,于飞却欣喜不已。虽然以他二半吊子的古玩鉴定水平根本就无法断定这些瓷器的年代、来历,但是可以肯定的都是不错的老物件,即便不说年代,单就这些瓷器本身的艺术价值来说,就都属于上乘!如果拿出去卖的话,这两箱黑瓷卖出的价格,恐怕不会比两箱黄金低多少。

看到于飞面露喜色,孔大山有些奇怪的问:“于兄弟,你笑什么?难道这些瓷器还能比金子值钱?”

于飞点了点头,说:“孔大哥,还真被你说对了。估计这些瓷器的价格还真不会低。”

“怎么可能?”吴中豪不是搞收藏的,对于文物也不懂,但是见于飞说这样看来很普通的瓶瓶罐罐竟然堪比黄金,吴中豪还是有些难以相信,按照他的想法,把这两箱东西打捞出来根本就是浪费时间和精力!要早知道箱子中装的是这些破玩意,他都有可能命令打捞人员直接放弃了!

要知道吴中豪虽然也护卫过几次古船的发掘和出水工作,但是这眼光可没有什么提升。

“于兄弟,老吴虽然说的有些过,但是以俺老孔的眼光来看,这些瓷器恐怕也不值什么钱吧。这些东西是不是有什么来历?”吴中豪说。

“什么来历我也说不太好,不过这些黑瓷从特征上来看,有点像建窑的黑瓷,而且距今恐怕有七八百年的历史了。”于飞说。时间自然是于飞通过混沌之气探查出来的,否则以他的水平连这些瓷器的窑口都认不出来,又怎么能分清楚年代?

“七八百年?”孔大山吓了一跳。他还以为这些破瓶罐也就是两百年左右的历史,而且做工粗糙,恐怕也就不会值什么钱,却没有想到已经有七八百年的历史了,要知道在古玩界,大多数时候价格是与时间成正比的。也就是时间越久,价格越高。当然,这也只是大多数的情况。

“是的。”于飞的话语微微有些激动。因为往前倒推个八百多年,应该就是中国的两宋时期,那时候也正是瓷器繁荣的年代。汝哥官钧定五大名窑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形成的。虽然建窑并没有位列五大名窑之一,可这也只是见仁见智的事情,并不能依照这个来简单的区分瓷器的好坏和价值的高低。像当初的龙泉窑,其水平恐怕并不在五大名窑之下。建窑窑址在福建,以耀变的黑瓷闻名于世,特别受到曰本的推崇!想来,这些瓷器就应该是那时候进口来的。不过这些瓷器足底并没有“供御”、“进盏”等字样,应该不是宫廷烧制的贡品,想来价值也要低上不少。这让于飞不由又有些失望。

但是这一切却要说于飞却完全想错了。

第209章 日本瓷祖

建窑因宋时属建州而得名。始于晚唐,盛于宋,而衰于元。主要是烧制青瓷、黑釉瓷、青白瓷等。其中以黑釉瓷闻名于世。主要烧制盏、碗、盘、碟为主,兼烧盒、罐、壶、灯、炉、钵、梅瓶、冥器等。足底有“供御”、“进盏”字铭的,是为宋代宫廷烧制的贡品。这也是于飞判断这批黑瓷价值不高的原因。

黑釉瓷的兴盛与斗茶之风有关,因此多为茶盏的形式。黑釉盏的特征:胎含铁量高,一向有“铁胎”之称,胎体厚重,呈黑灰色、紫黑色,胎质粗糙坚硬,露胎处色沉而无光。釉质刚润,釉色乌黑,器物内外施釉,外釉近底足,足底无釉而露胎。釉面有明显的垂流和窑变现象,有“兔毫”、“油滴”和“曜变”及“鹧鸪斑”等有名的品种。目前曰本所藏的闻名世界国宝级的“曜变”天目盏,就是建窑的作品。

在建窑黑釉盏盛名的影响下,各地的仿烧者甚多,除闽省的南至福清,北至武夷山的几十处瓷窑之外,其他省份也都有仿烧的黑瓷的窑口,不过水平、价值都与建窑黑瓷相差甚远。

这一批瓷器虽然艺术价值颇高,但是却与建州窑有一定的差别,所以于飞认为应该是其他地方仿制的黑釉瓷,不知道什么原因竟然被不识货的小曰本倒腾了过来,而且当成了与黄金等值的珍贵物品小心翼翼的珍藏了起来。真是没有见过世面。

“咦?这上面竟然有字!”于飞在一个梅瓶的底部发现了竟然刻有类似落款的字样。

“我看看,我看看。”孔大山连忙凑了过来,伸手便来拿于飞手中的梅瓶,毛手毛脚的样子看得于飞心中一哆嗦。真不知道他以前的古玩收藏是怎么混过来的。

“这是加藤?”孔大山不确定的问。

于飞点了点头。没有想到这批瓷器既不是建窑的产品,也不是吉州窑等窑口跟风制造的,甚至不是中国的!它属于曰本“六大名窑”的濑户窑!甚至很有可能是加藤四郎卫门景正的作品!

于飞虽然对曰本的历史不是很了解,但却也知道曰本国内将濑户、常滑、越前、丹波、信乐、备前等六大窑口合称为六大名窑,从数量上看,比中国的五大名窑还多了一个。

不过于飞以为所谓的曰本六大名窑就和曰本战国时期的那些“名将”一样根本就是徒有虚名的东西!甚至连中国古代的很多民窑都比不上。(曰本战国时期动不动就给武将冠以非常威武的称呼,什么英杰,什么鬼将、什么狐将,一个个吹嘘的跟多厉害的似的,到了朝鲜战场上统统现了原形!曰本这个民族有非常强的民族自尊,但是有些时候也像自大的夜郎国一样。)

濑户古窑是曰本六大古窑之首,历史最为久远。被誉为曰本陶器的起源地。曰语中的“濑户物”就是指陶瓷,就像英语中的“中国”就是瓷器一样,销售陶瓷的商店也被曰本人称作“濑户物屋”。

濑户古窑位于曰本本州岛中部地区爱知县的濑户市,名古屋的东北方向,这里拥有大量的陶土和高岭土,是得天独厚的制陶资源,其生产技术也是当时曰本最先进的,在六大古窑中是唯一能生产施釉陶器的。

因为当时的曰本贵族对中国的陶瓷非常喜爱,再加上中国的茶会、斗茶之风东传,使得建窑所产的黑釉茶具深受青睐,这极大的促进了濑户古窑的发展。

传说“天目茶碗”便是曰本僧人最先从天目山的寺院里带回曰本的,由于当时建盏是黑釉器,所以后来凡是黑釉器物都泛称为天目。1223年(南宋嘉定十六年),陶工加藤四郎卫门景正跟随遣宋高僧道元来到天目山刻苦学习黑釉陶器的烧制技术,历时5年。

回国后,辗转几处,加藤四郎最终在濑户村建窑烧陶,其后代尊他为曰本的“陶祖”。到了室町时期,经过几代陶工的不懈努力,濑户终于成功烧制出了如今被曰本政斧定为国宝级文物的“濑户天目”,依据釉色不同分为白天目、黄天目、灰被天目、菊花天目等。

而这批黑瓷便是曰本“陶祖”加藤四郎卫门景正烧制的黑瓷!其烧制的狛犬被曰本定为“重要文化财”(相当于中国一级文物),可见其影响和地位。如果让曰本人知道了于飞发现了这么多陶祖加藤四郎烧制的黑瓷器恐怕发疯的。

对于这些于飞根本就不知道,就是知道他也不会在意,不过是从中国偷师了几手,充其量算是个二手模仿者,到了曰本竟然就成了陶祖了!这就好像一个女人从男人那里接受了一个充满活动的“种子”,最后生下了一个还算不错的孩子,结果,这些孩子竟然只认女人为祖,倒把给女人种子的男人置之脑后了,真有些本末倒置的感觉。(纯属作者个人扯淡)

“这么说,这些曰本瓷器倒还是可以值点钱的了?”孔大山作为一个附庸风雅的古玩收藏者,他的水平比叶建军也强不到哪里去,他甚至不知道“加藤”是人名还是年代,他衡量古玩的唯一标准就是值多少钱。而且,他对这批黑乎乎的瓷器也没有任何的兴趣,第一想法当然是换成钱了。不然在家里放几个黑乎乎的罐子,这也一丁点与雅观沾不上边呀。

于飞数了一下,两个箱子中一共装了三十八件黑瓷,其中,二十二件是茶盏,其他的是一些瓶、壶、置物之类的器皿,倒也算的上是精品。

“应该可以卖不少钱,不过现在还不是谈这个的时候。”虽然这些瓷器属于曰本,于飞并不喜欢,但是一时之间也出不了手,那也是要带回去的,就是不卖钱,拿出来恶心恶心小曰本也好。到时候就说是在天目山附近发现的这些刻有加藤款的黑瓷,以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