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读者2005精华版-第1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农经济基础上。在改革开放前,市场从没有真正地主宰过这块土地。

  在许多基层的村落中,人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平时打交道的都是亲戚、邻里,极少与外界发生联系。这种经济模式所沉淀的文化内涵是:重人情而轻规则(遇事不依制度而诉诸“关系”、“后门”),重空间而轻时间(老乡观念强,守时观念差)。这样的文化内涵,用以应付村落里熟人间的关系自然没问题,但如果面对的是陌生人,就有些不够用了。如何和陌生人打交道?中国传统文化教给我们两个字:一曰“忠”,二曰“义”。“忠”用以协调自己与作为陌生人的领导的关系,所谓“忠臣不事二主”。而“义”则用以协调自己和作为陌生人的朋友的关系,所谓“情同手足”。

  集“忠”、“义”于一身者,最典型的非介子推和关羽莫属。前者在晋文公重耳饥寒交迫的时候,剜却躯体之肉以待主人。而后者更是与刘备出生入死并对他忠贞不贰。如果说介子推距离我们尚已久远,关羽则是家喻户晓的人物了。有意思的是,关羽作为一名战将,武功绝非后世小说描绘的那么高强,加上他刚愎自用、狂妄自大,终致败走麦城,而且错过了于蜀汉有利的战略格局,其过失不可谓不大。当时的人对此就有比较客观的评价。比如蜀汉后主刘禅就曾封关羽为“壮缪侯”,语气间多有不屑。可历史越往后翻,关羽身价越高。宋代以来,关羽多次为朝廷所封,地位越来越高,成了与孔夫子比肩的“武圣人”。关羽身价一路走高,折射的是市场因素开始在这个小农国度逐步“发酵”的事实。道理很清楚,商业越发达,越来越多的人需要与陌生人做生意,如何建立买卖双方的信任呢?关羽“千里走单骑”“义薄云天”的传奇就在铜钱的计算声中粉墨登场了。

  为人须仗义,做生意亦是非此不可,是我们这个小农国家发展出来的必然逻辑。陌生人之间的生意关系,一定要发展到朋友之间“义气”的程度,才算可靠。所谓“买卖不成仁义在”,就是在中国做生意的逻辑。著名的“红顶商人”胡雪岩总是请人去吃“花酒”,可谓是煞费苦心,以义开道。可惜的是,“义气”要求双方的交情必须发展到一定的深度,这不是所有的买卖关系所能具备的。在“义气”的故纸堆里,我们看到的只是放大了的“人情”,找不到“法治规则”的身影。更何况,小农思想里本身就隐藏着某种程度的“欺生”的狡黠。因为他与外界的交易,即使有,也往往是一次性的,故而“欺骗一次又何妨”。于是,我们见到了今天中国市场秩序中诚信的缺失。这个问题恐怕不是靠弘扬传统的“义”文化所能解决的。

  每谈及诚信,不免几多唏嘘、几多感慨。幸亏还有国歌,其中一句颇具理性: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危险并不一定在战时,而是在大国复兴时:制度化低,公民意识错位。此种情景,一切皆可滋生,一切亦可毁灭,惟有历史的警钟声在远处回荡。

  本文摘自《读者》2005年第18期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创建时间:2006…1…7  



Power by Softscape HTML Builder 3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一毫米的距离
  作者:马国福

  电视里直播着一场国际比赛。对手分别是中国乒乓球骁将刘国正和德国名将波尔。两强相遇,胜负难分,经过六局的艰苦打拼,仍然不分高低,这让观众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儿。到了决定胜负的关键一局,刘国正以12:13落后,如果再输一分就将被淘汰。观众心里都为他默默捏着一把汗。

  在这关键时刻,刘国正的一个回球出界。波尔的教练见状后立即起身狂欢,并准备冲进场内拥抱自己的弟子。

  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在这一瞬间,波尔立即举手示意,指向台边——这是一个擦边球,应该是刘国正得分!

  教练很惊讶,观众也很惊讶,怎么可能呢?就这样,刘国正被自己的对手从即将被淘汰的深渊救了回来,最终转败为胜。

  让我们来听听波尔的解释。这个球是否擦边最多只有一毫米之差,观众看不见,对面的刘国正更看不清楚,即便裁判也不可能看得很清楚。但是,波尔看见了,他毫不犹豫地主动示意,将到手的胜利让给对手。记者采访他时问他为什么这样做,波尔回答是:公正让我别无选择!

  你能不感动吗?作为观众的我对一个素不相识的外国球员肃然起敬。依我们世俗狭隘自私的心理,在决定胜负的时候是举手向对方投降呢,还是昧着良心为一毫米的胜利而沾沾自喜?这是一个十分现实而又沉重的话题。

  尽管波尔输了比赛,但是我觉得他赢了,赢得光明磊落,赢得无私坦荡,赢得无愧良心。很不起眼的一毫米,在我眼里却成了一个至高的海拔,需要仰视才能看到光芒。

  有时候在竞争的道路上,我们不是输在比分上,更多的是输在境界和风度上。一个能够在一毫米中直面良心和公正的人是战无不胜的人,未来不可限量的人。

  细节彰显境界,境界成就未来。为人处世,最好处处有这样的一毫米;发展进步,最好人人都尊重这一毫米。

  当这肉眼看不清楚的一毫米在人生道路上矗立成一个海拔时,我们都离成功不远了。

  本文摘自《读者》2005年第18期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创建时间:2006…1…7  



Power by Softscape HTML Builder 3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与你无关吗
  作者:'日'三浦绫子文

  社会上曾流行一句话:“与你无关。”这是我不喜欢的一句话,更是一句粗

  鲁、冷漠的话。

  也许有些夸大,但我还是要说,世上所有的人可能都与自己有关。我还在念

  小学时,听到一则难忘的故事:一位富家小姐在车内吃香蕉,发现香蕉腐烂不能

  吃,便随手扔到车窗外面。某穷人家的孩子经过那里,拾起那香蕉来吃,结果这

  孩子吃坏了肚子,发烧了。

  当天晚上,富家小姐父亲的工厂发生火灾,全部烧毁。因为当夜值班的警卫

  临时离开,原因是他的孩子吃了在路边捡起的香蕉而发烧了。

  这则故事使当时的我深深感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比我们所想像的更加密切。

  这当然是少男少女写的故事,因果关系明显。但事实上,我们在日常生活中

  与别人的关系不都是如此紧密吗?

  媒体经常报道车祸发生的消息。车祸的原因很多,与妻子吵架,在气头上开

  快车,待紧急刹车时,幼童已成了轮下的牺牲者……孩子与生身父母关系密切,

  但与夺其性命的陌生人又何尝不是密切到可怕的程度?想到这些,我们就不能认

  为自己与这人不相干、与那人没有关系了吧?

  那年,我应邀到台湾演讲旅行三周。然而,我父亲突然发病,我不得不取消

  台湾之行。

  在取消台湾之行后没几天,有人来找我倾吐心事。我极为同情地倾听对方的

  叙述,尽我所能地予以开导、规劝、安慰。对方情绪终于渐渐稳定下来,最后他

  说:“假使今天没有和你倾谈,我本来已经打算要带着孩子,开车从崖上冲下山

  谷。”

  我由得不寒而栗。假使我的父亲身体健康,这时候我正在台湾,这人或许已

  经带着两个孩子开车冲向山谷了。此人和我的父亲没有什么关系,但从另一个角

  度说,我父亲发病救了他一家三口的性命。

  这事再度使我感到人与人的关系是何等的紧密。我们绝不能断言“我是独自

  活下来的”,“我绝不会麻烦别人”,“我不需要人们的帮忙”……不论对任何

  人,我们都该抱持谦和诚恳的态度。完全陌生的人也可能突然变成关系密切的人,

  更何况亲人、师友,关系更加深刻、复杂,不是我们所能预知的。个人虽微小,

  但一个人的生活态度会影响许多人的命运。

  本文摘自《读者》2005年第18期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创建时间:2006…1…7  



Power by Softscape HTML Builder 3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怎么生活最幸福
  作者:沈岳明 编译

  拉里·爱德华出身贫寒,缺吃少穿的日子让他从小便感受到了贫穷给自己和

  家人带来的耻辱。邻居的嘲笑、同学们的取笑,常常让拉里·爱德华伤心不已。

  他对别人对待自己的态度很敏感,甚至路人一个不同寻常的眼神,也会让他难过

  半天。

  他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不幸的人,所有鄙视他的人都比他过得幸福。于是,

  拉里·爱德华决心出人头地,他要跟那些鄙视他的人过上一样幸福的生活。他几

  乎不跟同学们来往,哪怕是一丁点时间也要用在学习和工作上,课余时间,他不

  是在图书馆学习,就是在快餐店打工。他靠自己打工挣的钱读完中学,并考上了

  大学,此时,他认为自己的第一个目标已经实现。但幸福的感觉很快离他而去,

  因为昂贵的大学学费还等着他用课余时间去挣呢。

  好不容易大学毕业了,拉里·爱德华觉得,要想过上幸福生活,自己还得继

  续努力。于是,他在一家大公司找了一份工作,因为他从小就羡慕那些出入写字

  楼的白领。可是,当他坐进明亮的办公室,每月拿着固定的薪水时,他才知道,

  原来白领也不幸福,因为不但要受老板的气,还要受同事的排挤。拉里·爱德华

  每次看到老板夹着公文包,大摇大摆地出入高级餐厅时,他觉得只有当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