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读者2005精华版-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表弟到广州的第二天,正是广州39度的高温天气,不便出门,我和表弟聊天。表弟给我谈起这次来广州的畅想:买双NIKE鞋,买个好一点的乒乓球拍……看着他兴致昂扬的样子,我想起那次回家拜访姑父姑母时,他们蹲在大棚下吃着馒头就咸菜的情景。我问,你给过父母钱吗?小表弟摇摇头,说,我一个月才900元钱。我说,你不知道吧?姑父姑母在街上卖一天菜才赚10块20块钱,有时候更少。小表弟说,我哥工作快8年了,没有给过家里一分钱,结婚时,还花去了一大笔。我来之前,妈又给了我400块钱,让我买自行车。钱还放在那儿,暂没有用。我打算这几年攒点钱。好好游玩一下,结婚就没有机会了。

  我听了,心里很不是滋味。我16岁离开家就没有花过父母的钱,不是没有机会,是我觉得他们已经够苦了,作为他们的儿子,应该让他们活得轻松一点。前些日子,我和哥哥刚刚给父母策划了一次旅行。我想告诉他的是,外出游玩的机会并不受结婚的影响,而报养育之恩才是要趁早的,因为,父母只能陪我们走一段,晚了,可就真的没有机会了。

  那天下班后回到住处,表弟坐在那里看电视,木几上的方便袋里放着一堆荔枝。表弟说,表哥,你也吃几个吧,这是我在路边买的,比家里便宜多了。我说,我不能吃这个,前几天吃了几颗,上火了,到现在还没有好呢。表弟一边看电视,一边剥荔枝,一会儿就剥了个精光。他说,在县城时,我花8块钱买了一斤,只是想吃个新鲜,没有想到,还没尝出味来,就剥完了。我问,你有没有买过这些东西让父母尝个鲜呢?表弟摇摇头。我去做饭了,心里却想起以前在内地工作时的情景。那时,我每次回家,都要买一些乡下很难买到的水果回家和父母一起吃,在回家的路上,我连尝一个都舍不得。而哥哥有战友从家里带土特产回来,也总是千方百计带回家和家人一起品尝。我想,我的父母是成功的,也是幸福的,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教会了我们懂得分享懂得报恩。

  表弟在广州玩了7天,每天下班后,我都赶往超市买菜,回家做饭,每一餐都要忙上一个多小时,而表弟坐在那儿上网,或者看电视,悠然自得的样子让我想起自己曾寄人篱下的一段日子。那时,我刚到南方,住在一个老乡的宿舍。老乡每天上班后,我都会把他换下来的衣服给洗了,等他下班回到家里的时候,饭菜常常刚刚做好……我没有别的意思,我只是觉得我打搅了老乡,而他的工作又很忙,我只是力所能及地帮他做点事。那时,我22岁,而现在,25岁的表弟只会在吃饭的时候问,这里的鱼不贵吧?这里的鸡不贵吧?

  表弟还要求我帮他借一部好一点的数码相机,我想了想,拒绝了。借个相机并不难,我对面的同事就有,但我有个原则,不向别人借钱,不向别人借心爱之物。而数码相机,往往都是别人的至爱。感谢父母,他们教会我如何与人相处。

  那天晚上临睡前,表弟接了一个电话,说是有同学结婚,他对打电话来的同学说,你帮我封个200块钱的红包吧。挂了电话,他问我,200块少不少,我说不知道。

  最终表弟没有买NIKE,他说这里的NIKE和家里的一个价;他说看中的一副球拍,摸摸袋子里的钱,又舍不得买了……他说,买了那个800多块的球拍之后,怕没有的回家的路费……我听了,什么话也没有说,我本来想给他买点什么,但不知为什么,和他交流了几次之后,我就放弃了给他买东西买车票的打算。本来,对他的付出,我是不需要回报的,但我不能容忍,他对自己的父母连一点点的报恩之心都没有!养育了他二十多年的父母他都不放在心中,别人对他的付出又岂能让他铭记在心?

  终于,小表弟要离开广州了。在送他去车站的路上,他对我说,他这个暑假还可以领到1800块钱,准备到青岛或者黄山去玩一次……我想问一问他,什么时候给家里装个电话,但一想又咽回了肚里。父母是幸福的父母,儿子是成功的儿子,我怎么了我?在进站口,我看着表弟背着他来时的背包,提着我给他买的在车上吃的东西,走在人流中的背影,和来时一样的轻松。而在广州,却给我留下了一个新的发现,我想告诉我的父母,不必自责,你们是成功的。姑父姑母培养了两个只拥有文化的儿子,连基本的传统美德都忽略了。随着教育的普及,大学生已不是奇迹,而我所拥有的知识,却日益显得珍贵,你们给了我最好的教育,是最成功的父母。 

  本文摘自《读者》2005年第3期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创建时间:2006…1…7  



Power by Softscape HTML Builder 3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伟大的德国精神
  作者:宇路

  我最早知道的德国人,就是自诩为太阳的尼采,鲁迅偷偷告诉我们“他疯了”。我十分纳闷,这样一个将自己比喻成太阳,并不断给别人光与热的人,没有中国人那种“好死不如赖活”的人生信念,却选择了精神崩溃这匪夷所思的行为。这种民族的特殊性,我想,只有亲自到德国走一趟,感悟那里的风土人情,才能一识庐山真面目,掀开日耳曼民族那伟大之民族精神的红盖头来。

  平等之思想

  当“天赋人权”的自由思想传遍西方发达国家各个角落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无形中就潜入日耳曼民族每个人的毛孔中。

  一天,午夜时分,热闹的酒吧文化吸引着我们同德国人一起泡酒吧。在这里吃着意大利的通心粉,点根白沙烟,尽情品尝味道纯正的慕尼黑啤酒,同德国朋友一起畅谈两国文化与思想,他们常常瞪大了眼睛听我们谈中国的计划生育、交通状况、农村与城市的巨大差别等;他们同我们谈起了一则小故事,轮到我们目瞪口呆了:“在德国,政府是不鼓励离婚的,一旦男方提出要离婚,他今后必须将它收入的一半给他的妻子。像结了四次婚的总理施罗德,日常生活就不容乐观。星期一到星期五,他可以坐着豪华的奔驰去会见各国政府首脑;可一到周末,他却只能驾驶着属于他自己的旧宝马车,在保镖开的豪华奔驰一前一后保护下,去美丽的吕贝克海滩度假。”如果在中国早就成了不可思议的轰动新闻,而在德国仅是茶余饭后的花边新闻,德国人认为这是每个公民理所当然遵守的事,政府总理没有理由不受国家法律法规约束,他们坚信“法律是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

  自觉之意识

  人少、车多、准时,是德国这个高效率国家的交通状况真实写照。

  德国的大城市都有一个地铁总站,通过这个枢纽,你可以到你想去的任意地方。德国政府为了鼓励德国人坐火车,常常给周末旅行的团体与特别优惠。像有一种票叫“Weekend ticket”周末票,你只要花上28欧元(人民币为265元)你就可以周游德国境内,时间是星期五下午5点到下周星期一早上。但是如果你单独坐火车从汉堡到慕尼黑,单程都需要56欧元。

  下班后,我们来到汉堡的地铁总站。站台上,你看不到一个售票员、检票员,或是穿着制服四处潜伏、随时准备抓那些吐痰、翻越座位的旅客的治安人员,这里只有一个信息咨询总台,几台自动售票机和熙熙攘攘的旅客。

  自动售票机上的德文自然不认识咱们几个中国人,好在德文同英文一样属于拉丁语系,连蒙带猜,我们猜出应该买一张团体票,票价7.2欧元,这是最省钱的方法。这张票,好像一张特别通行证。在汉堡市内,凭这张票,我们坐了六次地铁,四次公共汽车,一次观光轮渡。

  奇怪的是,不管是乘地铁、公共汽车、轮渡都没有一个人来查票。一个荒唐的想法跃入我们的大脑:是否以后可以不买票,这点钱也可以省下来?当我们将这个想法说给德国朋友听,她连忙摆手:“的确,有时你不买票也可以搭乘所有的公共交通工具,但是,地铁或公共汽车上仍然有人不定时查票,一旦查到你没买票,将处以巨额罚款,同时在你的个人档案中有一笔黑色记录,以后你出国签证、贷款买房或其他大的活动,需要政府帮忙的事,就很难得到同意。那将是得不偿失,因此不要占这个小便宜。”

  恰巧,我们遇到一个中国留学生,他来自哈尔滨医科大学。当我们提到这个逃票的事,他笑着说:“刚到德国来时,逃票太容易了。你只要做到胆大,心细,脸皮厚,就可免费到德国各地旅游。可现在,随着对德国文化的认可,我觉得逃票是一种懦夫的表现,是一种耻辱。每次出门,就自觉地遵守这里的规章制度,它像一只无形的道德之手来规范每个人荒诞的、不合法则的行为。恐怕这就是中国传统的‘近朱者赤’之说法。”

  纪律之遵守

  在德国,无意中读到一则这样的故事:一群大学生在德国某城市街头做了个试验。他们把“男”、“女”两个字分别贴在马路边两个并排电话亭的门上。结果发现,来打电话的男士都走进了“男”电话亭,女士则都进了“女”电话亭。一会儿,“男”电话亭爆满,先生们宁可在门外排队,也不去光顾正空着的“女”电话亭。这时又一位先生匆匆走来,当他看到“男”电话亭爆满时,便毫不犹豫地进了“女”电话亭。大学生们上前一问,排在“男”电话亭外等候的全是德国人,那个闯入“女”电话亭的是个法国人。

  在中国人看来,德国人是有点古板,法国人的浪漫与随意很符合中国人的口味。像德国人经过路口时,只要他碰上人行道上亮起红灯,就会很习惯地站在了人行横道线外等候,不管是否看到汽车从他面前的马路上经过。德国人信奉的是:“既然有规定,就必须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