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读者2005精华版-第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信污水治理、海水淡化等技术将会解决人的困境,并将满足人的更多需求。这种鸵鸟政策使人们依然乐观地保持着并加强着现在的生活方式。然而,在《蓝金》的两位作者看来,地球已经岌岌可危了——地球上的淡水已经到了临界状态,并且正在遭到日益严重的破坏。如果不迅速地、果断地采取措施,人类将万劫不复。 

  《蓝金》提供了很多人们不常见到的资料和观点,在一篇短文中难以一一道来,只能举几个例子:比如关于淡水资源的紧缺,多数人只有总体印象,没有具体了解。节水宣传的对象往往是普通公民,似乎缺水是由于生活用水造成的。这一点虽然也是缺水的原因之一,因为世界人口在不断增长,人均用水量也在急剧增加,然而,“家庭用水和社区用水只占人类总用水量的10%”。按照本书的观点,淡水资源大幅度减少的原因有以下几种: 

  1。工业用水:不但传统工业,石油生产也需要耗费大量的水,作者还特别强调了高技术企业如硅谷对水的大量耗费和污染。 

  2。大农业用水:建立在过度灌溉之上的大农业其实是工业化农业,使得很多江河水量减少。干旱地区靠大量抽水强行绿化,在长时段看得不偿失。这些将导致土壤沙化,盐碱化。 

  3。地下蓄水层的水被大量抽取,而得不到新鲜水的补充。地层塌陷,将导致全球蓄水能力不可逆转地降低。作者特别用了一小节说到了中国,“全国范围内,水井不断地神秘干枯,地下水位下降。”北京的地下水位在过去的40年里下降了37米。 

  4。大面积的城市、高速公路导致地球表面的硬壳化,使得下降的雨水不能充分地渗入土壤,而直接流入大海,陆地淡水缺少足够的补充。这部分估计的数字非常庞大,如果全世界都以斯洛伐克差不多的速度城市化,“意味着全球每年大约损失18000亿立方米的淡水,同时使海平面每年增高5毫米。” 

  5。全球气候变暖导致雪线上升,海平面上升,陆地蓄水能力下降。 

  6。森林大量砍伐、湿地消失,也导致陆地蓄水能力下降。 

  7。全球范围内大规模的大坝和水库改变了水的自然状态,产生若干后果:表面积增大,蒸发量大大增加,全球每年从水库蒸发掉的水量估计占人类各种主要活动消耗淡水量的1/10;剩余水的含盐量必然增加,导致水质和土壤变化;对全球变暖产生不利影响,蓄水时淹没的植物被降解时会释放大量温室气体;淡水生物多样性遭到了大规模的破坏。 

  耗费与污染是并存的。作者也给出了造成大量污染的若干原因,除了我们熟知的造纸、化工、农药、化肥等工农业污染外,还有一些我们并不熟悉的,比如: 

  1。水库使土壤中的汞进入了食物链,富集起来,对人类直接造成了危害。案例是加拿大魁北克克里族人,他们吃了附近水库中的鱼,汞中毒比例高达64%。 

  2。大农场养殖的肉食动物,产生的大量粪便根本无法安全存放和排放,造成严重污染。 

  3。全世界每年生产2万亿美元的化学药品,其中大部分最终将进入水源。现在每个生活在北美洲的人身上带有至少500种一战以前闻所未闻的化学物质。 

  4。很多新兴产业都需要大量的工业用水。生产一辆小轿车需耗水40万升。计算机工业需要大量的去离子水来维持生产。仅在美国,工业用水将很快达到15000亿升,同时产生3000亿升的废水。 

  …… 

  由于这些耗费和污染,作者对全球水源的现状极为悲观,这从其部分章节的标题如“濒临灭绝的地球”、“充满毒物的世界水系统”等便可略见一斑。而人类目前的生活方式还在加剧水的危机。“除非人类根本改变目前这种用水方式,否则全世界在25年内将有一半到三分之一的人处于极为缺水的状态。” 

  水的匮乏和污染无论对发达国家,还是对发展中国家,都造成了侵害。而无论是富国还是穷国,穷人遭到的损害更加严重。比如:在秘鲁利马市,穷人因不能享受到自来水,不得不从水商那里买水,并用可能已遭污染的水桶带回家,水价高达每立方米3美元;而富人家中相对洁净的自来水只需要每立方米0。3美元。1994年,印度尼西亚大旱,很多居民水井干涸,但是高尔夫球场每天依然耗费1000立方米的水来保养草皮。1997年到1999年,连续3年旱灾使塞浦路斯河流断水,政府下令农村用水削减一半,同时却保证该国每年200万游客用水不受影响。1996年,阿尔布开克居民被要求裁减30%用水量,设在当地的一家软件公司——英特尔公司——却被允许增加30%的用水量。并且英特尔的水费只有该市居民的1/4。在某种意义上,富人(富国)享受着人类目前这种生活结构的好处,穷人(穷国)承担着它的代价。 

  水的日益短缺使很多大公司认识到水本身作为商品的价值,开始在全球范围内经销水资源。这种行为得到了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WTO等国际机构的保护和支持。 

  1999年,以向其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贷款和减免其所欠债务为交换,世界银行成功地迫使莫桑比克将其水服务私有化。此事的直接受益者是布伊格-索尔公司,它得到了向250万莫桑比克人提供水和公共卫生服务的长期合同,每年可得约900万美元收入。世界银行在向许多非工业化国家提供贷款时都采取这种模式。 

  资本主义世界对这种行为的解释是:政府主持的公共服务存在腐败,效率低下,私有企业才可以真正高效率地利用贷款。对此,本书作者指出,传统的小规模水交易的目的是满足人们的需要。“而今天大跨国公司进行水交易的目的只有一个,即牟取利润。”“大公司一旦介入水的交易,他们往往成块地买断一个地区的水权,把该地区水都用光之后,一走了之。”“瓶装水商为了满足市场需要而到处寻找水源。他们在世界上很多乡村地区购买含水井的农田,把井水用光之后一走了之。在乌拉圭等拉丁美洲国家,外国瓶装水商买进大面积的土地,有时甚至买下整个水源系统,作为将来的储备。在很多情况下,他们抽光的不仅是所买土地的水源,而且是整个地区的水源。”于是,水的商品化就如所有矿藏开发一样,对原住民的利益造成了严重的损害,对当地的生态造成了不可逆的破坏。 

  有鉴于此,作者主张必须重新确定水的性质:水不是商品,而是人的基本权利 。

  本文摘自《读者》2005年第4期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创建时间:2006…1…7  



Power by Softscape HTML Builder 3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完美与残缺
  作者:白帆

  朋友搬进了新居,数位好友齐聚,贺其乔迁之喜。

  主人不俗,懂得享受生活,虽不富裕,屋子却布置得简单而富有情趣。阳台很宽敞,悬

  挂着几盆花花草草,红绿相间,疏密有致,令人赏心悦目。

  我们在春日的艳阳下,散漫地坐着,随意地吃着水果,喝着饮料,眺望远处的高楼,近

  处的鲜花和草坪,谈论着轻松的话题,时空好象静止了,没有人愿意打破这份难得的温馨。

  “嘿!你们看出来没有,这几盆花草有真有假。”一位细心的女士说。

  “我怎么没有看出来呢?”有人反问道。

  “不用手摸,不用鼻子闻,谁能在五米以外准确的指出真假,我就送给谁一盆郁金

  香。”主人有些得意地说。

  于是大家都开始仔细地观察起来。我是植物盲,奇怪,不管我怎样努力,也记不住各种

  花草树木的名字,更辨别不清品种的好坏,喜欢观赏植物,却总是说不出所以然来。我只知

  道那些能够令我心旷神怡的就一定是好植物,一文钱不值的野草,有时候比标价几千元的奇

  花异草更令我动心。

  眼前的几个盆栽,都长得很茂盛,看起来个个碧绿如玉,青翠欲滴。花儿,也开得有声

  有色,汪洋恣意。猛然看去,的确难辨真假。可是看着看着,感觉出来了。我发现有三盆花

  依稀能够找到枯萎的残叶,有的叶片上还有淡淡的焦黄,显示出新陈代谢和风雨侵袭的痕

  迹。可是另外两盆,绿得鲜艳,红得灿烂,没有一片多余的赘叶,没有一丝杂草,更没有一

  根枯藤。一切都是精心设计精心制造的结果,它们显得完美无缺。看着它们,我那轻快的心

  荡起了一阵涟漪,似乎这完美的东西远不如那些夹杂着残枝败叶的新绿更令我愉快。

  我曾经去过的一个美国国家级沼泽森林公园。时值枯水季节,我们很幸运,可以沿着小

  径一直走进沼泽森林的深处,那时候,大自然的魅力深深地震憾了我。举目望去,一株株笔

  直挺拔的参天大树,伟伟煌煌地一直蔓延到天地的尽头,间或有几株不知何时被风吹倒的树

  木歪在地上,有的渐渐风化了,长满了绿苔,松鼠和一些小动物们用它做窝,嬉戏其间,别

  有一番情趣。我想,如果没有这些倒掉的残木,没有参差不齐一蓬一蓬的灌木从,只有整齐

  划一的栋梁之材,这原始森林就会逊色多了。

  世界上万事万物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太完美就失去了它的真实性。儿童的可爱,在于他

  们的天真和稚气,尽管他们常常摔跤,需要人掺扶。青年人的优点,在于他们敢冲敢闯,在

  于他们的蓬勃和朝气,哪怕他们常常会犯各种各样的错误。因为有了他们,世界才显得生气

  勃勃,一片生机。

  其实,人生的意义,就孕育在这于艰难困苦搏斗之中。长城的雄伟壮丽,在于它不惜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