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感悟管理真谛:渔夫与管理学-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12节:放下自我立地成佛

  然而,迷失在社会和胜负游戏中的人们根本就不相信。那山怎么是山呢?那山不是山,而是某种需要被征服的困难。那水怎么是水呢?那水也不是水,而是某种需要被掌握的变化。他们与山斗、与水斗,有时豪情万丈,有时垂头丧气。
  在一团漆黑的夜晚,你需要一支自作聪明的火把。那支火把可以照亮你脚下的山路,可以照亮你脚下的水路,可以帮你克服一路上的困难,但它无法让你看得更远,以至于你很难判断出正确的方向。
  成熟的中国古典文化曾经那样辉煌地照耀过历史的天空。古代的中国人在那里告诉我们说,山就是山,水就是水,它们不是什么困难,而是这个快乐大世界的一部分。可是,在黑夜里摸索的人根本就不相信,他们的眼里只有困难,没有快乐。外国人不相信,那些热衷于学习西方文化的现代中国人也不相信。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差异就在这里,东西方文化之间的冲突也在这里。
  放下自我,立地成佛
  当我们浏览过生命成长的历程之后,我们就能够看清东西方文化各自不同的特点。西方文化是一种青年人文化,它强调人的自我。中国文化是一种老年人文化,它告诉人们要放下自我。自我是什么呢?说来好笑,自我其实就是你的面具。
  自我是社会化的产物,它来自你的恐惧。当你越过生命的第二道门走向社会时,自我就出现了。那时,你正在进入一个陌生的环境,你感到害怕,你需要一张面具。你躲在面具的后面,你以为这样会很安全。
  天底下生活着亿万人类,也就有了亿万张面具。但面具大约可以分为三类,第一类面具是为了让人敬畏,第二类面具是为了让人喜欢,第三类面具则是为了兼具让人敬畏和让人喜欢的效果。
  你戴着那张面具,你知道它不是真的。你躲在它的后面,你并没有得到那种安全感。你在忐忑不安地想,它真的让人敬畏吗?它真的让人喜欢吗?于是,你开始寻找证明。你需要别人的认同,你需要社会的认同。为了赢得更多的认同,你选择了一条悲壮的征服之旅。你要征服这个,你要征服那个,你到处挑战,你要成为一个英雄。
  你成了一个英雄,你找到了许多证明,但危险也在与日俱增。于是,你需要更有力的征服,你需要更多的证明。中国人说,红颜薄命,历史上的那些美女个个都是命运多舛。同样地,英雄的命运也注定了是悲壮的。
  西方文化是一种青年人文化,也是一种英雄主义文化。它强调人的自我,它培育了一群英雄主义者。英雄是伟大的,他越伟大就会越痛苦,他越痛苦就越显得伟大。这是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作为一位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没有从中找到出路。
  马斯洛也没有找到出路,但他对弗洛伊德的困惑做出了重新解释。他说,快乐是通过痛苦换来的,所以痛苦也应该被理解成快乐的一部分。
  我听说过一个很幽默的故事。一群大学新生在进行军事野营训练,他们沿着坑坑洼洼的山路一口气急行军10余公里,刚刚回到各自的宿舍。这时,细皮嫩肉的小林同学抱怨说:
  〃唉,这是过的什么日子啊?军事教官简直像个粗暴的车夫,把我们当成驴子似的摧残。天气这么热,训练强度这么大,还有我的鞋子也太夹脚了!〃
  住在上铺的同学疑惑地看着他,然后问道:〃昨天就叫你换一双合脚的新鞋……你干嘛要自讨苦吃呢?〃
  小林回答说:〃你哪里知道,每当我脱下这双鞋子时,感觉是多么痛快呀!〃
  这种〃痛并快乐着〃的感受,其实是一种受虐待狂的感受。如果马斯洛的理论是正确的,那就意味着只有受虐待狂才能享受快乐。这真是一个荒唐的逻辑。
  马斯洛进而又说,我们不能把快乐定义为一种幸福的休闲状态。他说,有大量的临床证据表明,如果你喜欢钓鱼或者听贝多芬的音乐,决定隐退,整日沉浸在娱乐中,那么你最终还是会感到厌倦,重新堕入痛苦之中。
  由此可见,马斯洛根本不理解快乐,他把快乐和娱乐混为一谈。那些痛苦的人会用娱乐的方式来逃避现实,但他逃避不了。无论是毒品、酒、美女、赌博或者任何一种娱乐,都可能会给你带来一种快乐的感觉,但那种快感是暂时的。当快感消失,你就会立即堕入虚无和迷惘之中。但是,如果你真的快乐,你会立即进入一种幸福的状态你快乐地休闲着,或者快乐地创造着。
  如果你真的快乐,那么快乐就是你的常态。虽然你也会痛苦,当麻烦问题解决,你会立即回到快乐之中。痛苦的人总是说,汗珠干了有欢笑而快乐的人却在欢笑中尽情抛洒着汗珠。
  生活中其实没有任何重要的事情值得我们关注,除了快乐。现在,我有三条意见提请你关注:
  第一,你要快乐起来,否则,你的人生会过得非常凄惨。
  第二,你要相信这世上有真的快乐,否则,你的人生就没有了出路。
  第三,你要思考:怎样才能找到快乐?
  古代的中国人告诉我们说:〃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那把屠刀其实就是你的自我。你举着那把屠刀,要征服这个,要征服那个。你举着那把屠刀,手心都攥出汗来了,内心却是那样地紧张和恐惧。

  第13节:美丽的梦乡

  放下自我,立地成佛。试试看吧,试试看,在一次深深的呼吸之后,把你的自我放下来,一刹那之间,你会如释重负地感受到一种久违的轻松和愉悦。就在你放下自我的一刹那,中国文化绽开了快乐的生命之花。
  两种文化之间的冲突
  西方文化是一种青年人文化,它强调人的自我。中国文化是一种老年人文化,它告诉人们要放下自我。于是,冲突出现了:青年人血气方刚,他们无法放下自我,他们认为所谓放下自我其实就是压抑自我,他们认为老年人的思想是如此陈旧、如此迂腐、如此落伍、如此专制而不可理喻。
  事实上,所有的孩子在叛逆期都会嘲笑父辈们的迂腐和落伍、憎恨父辈们的专制与顽固。可是,等到他们真的成熟了,才发现父辈们的忠告那些充满爱与智慧的忠告是如此弥足珍贵。他们会终于明白〃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这句箴言的丰富涵义。
  你就是那个叛逆期的孩子,请回过头来,回过头来,看一看你父亲那张饱经沧桑的脸、那张绽放着中国文化的脸。
  关于爱
  在生命成长的历程中,爱应该成为比童年更有价值的回忆。
  第四章关于爱寓言一样美丽的梦乡
  天真的小孩和那些返璞归真的老人是快乐的,但你不必等到年老的时候才快乐。你为什么要在痛苦中煎熬呢?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只要你回过头来,你就能立即看到彼岸,看到彼岸那一片翠绿的椰林、那一片金黄的沙滩、那一片五彩缤纷的童话。打开你的心灵地图看一看吧,那个地方就是你苦苦追寻的快乐老家。
  事实上,你对那里并不陌生,小时候你在那里嬉耍过,后来你也多少次从梦中回来。有时候,你会把那里叫做梦乡。那个名叫圣地亚哥的老人开始进入梦乡了。他脱了长裤,摸黑上了床。他把长裤卷起来当枕头,用毯子裹住了身子,在弹簧垫上铺着的旧报纸上睡下了。
  不多久,他就进入了梦乡,梦见小时候见到的非洲,长长的金色海滩和白色海滩,白得耀眼,还有高耸的海岬和褐色的大山。他如今每天夜里都回到那道海岸边,在梦中听见拍岸海浪的隆隆声,看见土人驾船穿浪而行。他似乎还闻到甲板上柏油和填絮的气味,还闻到早晨陆地上刮来的风带来的非洲气息。他看见群岛的白色顶峰从海面上升起,随后梦见了加那利群岛的各个港湾和锚泊地。
  后来,他不再梦见风暴,不再梦见妇女们,不再梦见伟大的事件,不再梦见大鱼,不再梦见打架,不再梦见角力,不再梦见他的妻子。他如今只梦见一些地方和海滩上的狮子,它们在暮色中像小猫一样嬉耍着……圣地亚哥在弹簧垫上铺着的旧报纸上睡下了,然后进入了梦乡……生活就像一张旧报纸,他睡在旧报纸上,睡在一些往事中,他梦见风暴、梦见妇女们、梦见伟大的事件、梦见大鱼、梦见打架、梦见角力、梦见他的妻子……最后,他梦见了狮子……喔,他梦见沙滩了,那一片金黄的海滩,还有小猫一样嬉耍着的狮子!梦乡啊,寓言一样美丽的梦乡!
  梦是一种寓言,但你却不一定理解。醒着的时候,你不能哭、不能笑,于是你在梦中哭、在梦中笑等你再次醒来之后,你却以为梦是荒唐的。你甚至以为快乐也像梦幻一样,也是荒唐的。
  就这样,你从梦中一次次回来,又一次次离开。你从未想过,你苦苦追寻的地方原来就近在咫尺,闭上眼睛就能够到达。
  梦的解析
  担任过精神病医生的弗洛伊德认为,梦是一种病态的心理现象。1900年,他出版了《梦的解析》,试图用科学研究的方式来解释梦的奥秘。在这本书中,他把梦分为〃显梦〃与〃潜意识〃两部分,前者犹如〃谜面〃,后者犹如〃谜底〃。所谓梦的解析就是根据〃谜面〃来发掘做梦者被压抑在潜意识内的那些矛盾冲突,帮助病人来解决其致病情结,从而使之获得康复。
  然而,尽管弗洛伊德是一个科学工作者,有关梦的解析却无法付诸实验。由于缺乏客观的证据,实验心理学家认为他的著作不过是自圆其说,对他的研究成果不屑一顾。
  弗洛伊德把梦叫做〃谜面〃,就好像我把梦叫做〃寓言〃。我更喜欢〃寓言〃,因为这个名词充满了神秘的暗示。想必科学家们也不会认同我,就像他们不认同弗洛伊德一样。不过,这并没有什么。直到现在,科学仍然无法解释生命的奥秘,美妙而无法解释的特性正是生命的本质。然而,透过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