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贴吧精华帖欣赏-第1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拽紥起布衫,大踏步赶将来” 、直追得自己“喘做一块” 、还是“恨不得一口气吞了他” ,你道那个可以替他人吃官司、 受责罚的朱仝, 此时“心头一把无明业火高三千丈,按纳不下” 、 会是为自己功名前程吗?你道那个肯为一小童拼命的小小骑兵都头朱仝,与一个一家老小被宋江毒计害死还“纳了那口气” 的纠纠兵马统制秦明,孰高孰低呢? 那个与小童玩耍的朱仝,那个要和李逵“性命相搏” 的朱仝,会是梁山上最可爱敬的仁心英雄吧。你道作者会给他“天满星” 的名号,又教他以“保定府管军有功,后随刘光世破了大金,直做到太平军节度使” 为终局,不是对其独钟吗? 你道“九原难忘朱仝德,千古高名逼斗寒” 岂是虚话?你道无论明末陈老莲水浒叶子,还是如今日本人所作漫画,朱仝形像, 都与小童一起出现在画中,可是偶然? 作者读者、 绘者观者心中,尺度可是分明? 
  水浒中,更有烈气英豪。 
  如张顺、三阮、石秀、李逵。他们出身低微,比不得玉麒麟那般“棍棒天下无对” 的富贵名号,没有关大刀那般“其祖为神” 的高贵出身,也挂不上双鞭将“都统制” 的高级军职, 又都心狠手辣,曾经妄杀无辜或大肆屠戮。 
  然而,当你读到那一幕浔阳大江边“玉龙搅暗天边日,黑鬼掀开水底天” 的卖鱼牙子张顺和小牢子李逵间光彩夺目的打斗场面,你是否会随着那书中岸上“三五百” “贪看” 的人群暗暗喝彩呢?当你读到连几尾大鱼都找不来的贫穷渔夫三阮喊出:“这腔热血,只要卖与识货的!” 的壮语 ,说出“便是蔡京亲自来时,我也搠他三二十个透明的窟窿” 的豪言, 唱出“酷吏赃官都杀尽” 的民歌时, 你是否会由衷叹其冲天豪气呢?当你看到那个卖柴度日的石秀,在大名府十字街心的“刀枪林中” 大喝“梁山泊好汉全伙在此” 挥刀跳楼救人时,你是否会血脉张涌,叹声三郎勇武呢?当那个平日只知举斧“排头价砍过去” 的李逵误听他最敬重的宋江强抢民女,便“睁圆怪眼,拔出大斧,先砍倒了杏黄旗,把‘替天行道’四个字,扯做粉碎” , 再“拿了双斧,抢上堂来,迳奔宋江” 时,你是否会慨叹铁牛直性呢? 
  这些还不是最使人动容处。这般莽夫所拥有的,只有头颅热血,因而不惜己命,也不惜他人性命。然而,读到他们的结局,却还是令人连声叹息:乌龙岭下兵败处,不屈的阮小二“怕吃他拿去受辱,扯出腰刀,自刎而亡” 、清溪城内胜利前, 打入敌营的阮小五也被诛杀,一往无前的拼命三郎丧命于乱箭之下,悍勇憨直的黑铁牛终化柔肠垂泪与他的宋大哥死作一处。 
  而卖鱼牙子的结局,令人最觉壮烈,因为,在这个小人物身上, 更寄托一份对和平生活的向往。你道作者为何在张顺战死情节前后不厌其烦三番五次地引用大量诗词描述西湖美景?为何要在腥风血雨、战船飞矢间描写“六桥金线柳,缆住采莲舡” ?为何要在损兵折将的愁云惨雾气氛中,描写“晓霞连映三天竺,暮云深锁二高峰” 呢? 为何要让一个身为弄潮儿的张顺在西陵桥上慨叹西子湖水的宁静:“我身生在浔阳江上,大风巨浪,经了万千,何曾见这一湖好水!便死在这里,也做个快活鬼!” 呢? 或许, 那是一个秋声马嘶里的红尘之梦吧, 那是一段故事又或历史里的征夫浪子共有的挥不去的心事啊! 你道作者只写了这些匹夫的粗莽放肆,却没有写他们的义烈刚勇,又没有写出那一份属於匹夫的悲怀柔情吗?刀斧光影中, 生死故事间,你看到那份如江上恶滔的险阔,又可看到那份如湖心碧波的静美吗? 
  水浒中,你还会读到更多的匹夫的英雄事略。当你读到智勇兼备、 助智深杨志双夺宝珠寺的屠户曹正陈计献策、勇入敌营的时候,读到火烧翠云楼、 大闹大名府的盗贼时迁直闹得“火烈冲天,火光夺月” 的时候,读到小酒店老板朱富用计救得李逵,还要担心师父李云道:“我想他日前教我的恩义,且是为人忠直。等他赶来,就请他一发上火入夥,也是我的恩义。免得教回县去吃苦。” 的时候,读到闲汉白胜唱出深谙民间疾苦又可为夺宝故事推波助澜的“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 的时候,甚至读到市井小人物金氏父女、小二夫妇知恩图报情节的时候,你可看到这些升斗小民身上萦绕着的那丝缕英雄气息吗? 
  何止如此,何止如此!!你再去翻翻这部书中的主要人物,看看这个英雄赞系列的前五篇,当逃亡的勇提辖、不会念经的莽和尚除恶扬善的时候,当出身无业游民的武二郎报过血仇在蜈蚣岭拔刀行侠的时候,当受尽欺辱的林教头风雪夜怒舞花枪而起的时候,当忠勇奴仆燕小乙在君王前巧行风流智计的时候,当文面小吏黑三郎醉中题写“敢笑黄巢不丈夫” 的时候,你可能否认,这正是一部以匹夫为英雄的书吗?你可想到,那冷落关山间的八百里水泊中汇聚的,尽是匹夫们流不尽的英雄热血吗? 
  东风不借世间英物,小说里草露上的鲲鹏们,终不能举翼飞腾,而现实中大宋的万里金瓯,也只在胡尘中化作齑粉。故事而后的近千年间,确也有前仆后继的匹夫们起于陇亩,吞吐宇宙, 以英雄之姿立于乾坤之巅,“生当鼎食死封侯,男子平生志已酬”。他们,不曾真的改变万千渔樵小民们的命运,但他们,毕竟用羽翼叩响过天门。 “千古蓼洼埋玉地,落花啼鸟总关愁” ,可愿,可愿在回望烟波浩渺处、听取芦笛幽怨时,再读一次水浒?(终)        
《荡寇志》眼中的梁山好汉武力    
  《荡寇志》是反梁山的书, STUMPYTIGERW记得第一次看到这本书的名字是在鲁迅的那篇被收入到小学教材的叫什么“三味书屋”的文章里面,一年前才在网上读到此书。之前一直觉得梁山好汉太厉害了,甚至同情起方腊手下的好汉来了,他们那个被屠戮的惨!可是在读了《荡寇志》后,看到心中的英雄一个个象多米诺骨牌一样地倒下,而朝廷的那些“忠臣良将”却是一副志得意满的样子时,恨不得自己变成梁山的第109个好汉向官军冲杀过去。 
  话说回来,《荡寇志》尽管不那么讨人喜欢,但是艺术成就却达到了相当水平。作者本身就是军人,所以描写军事得心应手,其对战役战斗的处理水平之高明之具体不但比水浒要高出许多,甚至比集谋略军事之大成的三国演义都要只高不低。只是其人物塑造上难望水浒三国之项背,尤其如此更显得它想竭力塑造的忠臣良将的形象的虚伪可憎。 
  《荡寇志》对武将们之间的打斗场面的描述也很精彩,继续发扬了浪漫主义和英雄主义的手法,枪使得“梨花纷纷”,棍使得“银龙飞舞”,煞是好看!而且动不动就出现一个能够拔山举鼎的英雄来和梁山作对。 
  从《荡寇志》描述的梁山被剿灭的过程中,不难窥见作者对108人的武力看法。只简单谈一谈。 
  首先卢俊义的武艺是最高的,他和张叔夜的两个有万夫不当之勇的儿子打得难解难分,只是被暗箭所伤而被擒。 
  五虎将中关胜还是最牛的,和第三主角云天彪大战200合不分胜负,而云天彪一刀就把逃跑中的李应斩了;林冲则被说成是“万人敌”,和第二主角陈希真打个平手;而其他三个五虎将则没有太特出的表现,只是和朝廷的一流大将相当而已,甚至还微差分毫。 
  八骠没有一个人表现特别神勇,花荣竟然被女飞卫射死;张清的枪法变得很厉害,可以和朝廷一流猛将战几十合,但是他最致命的飞石手段却失灵了,屡发不中;杨志被出卖,索超中计,朱仝史进等俱是力竭被捉,只有徐宁和对方的一员勇将同归于尽。 
  李逵完全是一个莽夫;武松的武艺虽然屡被赞誉,但是恁是没能杀得对方一将,最后被对方的车轮战累死;鲁智深好歹杀了天王李成,终于没有辜负一身高超的本事。 
  石秀三四十合抵挡不住第一主角女飞卫陈丽卿;刘唐虽然英勇却掉进陷阱被捉;孙立则被说成本来要进入八骠的,最后不得不为董平张清让位而被宋江舍弃的,看来连《荡寇志》都在为孙立的武艺抱不平。 
  总的来说,除了个别之外,天罡星的武艺和水浒中的表现衔接得比较一致;而地煞星中的表演差距比较大,有的如陈达杨春之流一合就被KO,有的则不让天罡。 
  扈三娘的武艺精进不少,和陈美丽卿恶战100余合方才力竭而死。比之武松石秀等人已是不遑多让。 
  燕顺竟然能和天王李成斗数十合,邓飞单挑朝廷一员猛将杀之,顾大嫂杜迁等人也有不俗表演。 
  《荡寇志》中的朝廷将领以雷部三十六将为代表,几乎都是一流或超一流的武力,且个个颇富智计。陈希真陈丽卿父女是全书主角,武艺极高,云天彪武功绝伦。虽然也对梁山好汉的厉害大肆渲染,让他们在死前或被俘前都表演了一番,但就是不让他们斩将立功。梁山108人被一网打尽,而朝廷方的损失少得很,颇象梁山征剿田虎王庆的情形。 
  《荡寇志》对政治和战争中的运筹帷幄的描写得相当精彩,在细节处理上比三国要强。对战斗器械的运用也很娴熟,如:火炮,俘桥,奔雷车,沉螺舟,以及攻城用的木轱辘等等。这也难怪,因为它的作者本身就是一个退役将领,军事专家。从艺术性和观赏性来说,在本人所看过的古典小说中,窃以为仅次于水浒三国,远高于说唐说岳杨家将等书。        
《反宋志》节选    
  中学时看了清人俞万春的《荡寇志》,实在气他不过,不免整了个《反宋志》与他作对,大意说雷部诸将因犯天条被贬下凡间受斧钺之刑,天帝通过九天玄女命宋江帅梁山头领掌刑,最后将陈希真,云天彪一干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