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贴吧精华帖欣赏-第22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水浒的续传里,栾廷玉自然是作者不会放过的人物。水浒后传和荡寇志里面他归属了不同的立场。在后传里面,他做了官,奉命征讨孙立、阮小七揭竿而起的登云山,结果中了计,经过痛苦的思想斗争,入了伙,被推为寨主。后来随李俊到暹罗,做了五虎大将。 
  荡寇志里面,他位列雷将,抓住了孙立、石秀等一干打破祝家庄的元凶开刀。 
  武艺排名之第二十二:方杰 
  当方腊尽失八州,退到清溪帮源洞负隅顽抗的时候,所能依赖的最后一道屏障,是他的皇侄方杰。 
  方杰的爷爷皇叔方垕也能上阵厮杀,如此看来方杰的年龄可能还不满二十。兵器和他同姓,乃是牛人专器方天戟,古典小说中但凡某将使此刃,必跟“有万夫不当之勇”七字,人模样通常也长得帅。 
  方腊很喜欢这皇侄,加官到殿前金吾上将军内外诸军都招讨,大得吓死人。平日里雪藏着不让出战,等到存亡系于一发的最后关头才把他推出来抵挡。这个时候,小方招讨虽然名义上督的是内外诸军,实则外军已经丧失殆尽,他能带的只有御林军了。方腊叫他领御林军一万三、战将三千余员迎敌。 
  每次看到这里我都要笑。万三兵卒倒配了三千战将,穷途方腊的战将数比鼎盛曹操的还多。只是这些战将也太没派头了,连人手四个龙套都凑不出来。水浒传里面兵卒完全是可以忽略的,死于乱军的只有杜迁宋万这类末将。而无名之将和兵卒的地位也差不多,君不见高唐州知府高廉随便就能带出三十个统制官来,结果死了于直、温文宝、薛元辉以后,剩下那一大批因为作者懒得拟名字,都不知所终。大名府号称战将无数,因为没有名字,都和杂兵无异。在田虎的盖州和方腊的杭州,作者拟了二三十个名字出来,于是就打得天昏地暗。所以方杰虽然带的战将数三千是当时宋军的百倍,但能打的只有他和副先锋杜微,反而落了个寡不敌众。 
  在清溪县,方腊督战,方杰初阵。他和梁山五虎将第三的秦明斗了三十回合,正在分际(就是快分出胜负,从后文看方杰肯定比秦明强,写到这里突然发现好像把小方的排名设低了,算了不改了),杜微丢了一把飞刀出来,秦明分心一躲的时候,被方杰戳死,水泊英雄各个失色。 
  之后宋军攻破清溪,方腊以下除了方杰,死了个精光,退到帮源洞。柴进装的驸马柯引适时地出场救驾,在方杰的注视下连胜宋营四将。这就得说方杰年纪小,经验不丰富,没看出两边是假打,毕竟柴进武艺不是很高,有眼光的行家应该能看出来的。 
  次日柴进又要出马之时,方杰忽然感到自己的状态很好,提出自己这个轻量级的先去斩将立威,给驸马爷的重量级比赛垫个场。谁知宋军阵上派上了关胜,方杰再勇,也占不到便宜。宋江为求速决,派上花荣助战。关胜老哥要是好样的就该下来,打打车轮战就够欺负人的了。亏他还是是关王爷后人,好意思夹攻晚辈,关羽也只不过有一次并力夹攻,是和张飞斗一个也用方天戟的。好个方杰年轻气盛,非但不退,反而抖擞精神,和关、花二将斗个不分胜负!虽然只能招架无法递招,好歹撑了个不败。宋江再差李应、朱仝出阵,方杰才拨马而回。不料柴进露出本来面目,一枪戳中方杰,燕青赶上一刀砍了。 
  方杰虽是自幼习武,也不过学了十年出头的光景,假以时日,使得再精熟些,战阵经验再丰富些,当可天下无敌。可惜方腊气数已尽,他小小年纪就注定要陪葬了。 
  武艺排名之第二十三:董平 
  梁山的马军五虎将中,董平入伙最晚,上山前没有太多功劳,也没有什么煊赫家世,所以座次和那四个就隔了几位。荡寇志里说,座次石碣是宋江在打东平东昌府前不久,预先让萧让金大坚做好,后来董平占的空位置原来打算填孙立的。 
  董平用的兵器是很罕见的双枪,也以兵器为绰号。双枪将的名头,宋朝以前就有了,此人就是五代时后梁的王彦章。不过这位人死留名的王铁枪,是用一杆枪,另带一杆枪备用的。自从水浒传塑造了这位使双枪交锋的董平,后来的历史演义、公案侠义小说里陆续出现了很多双枪将,如说岳的陆文龙、说唐的定彦平、小五义的武万峰等等。马上的都是一流的猛将,步下的因为双枪属于奇门兵器,运转又不灵活,都只是些二流高手。 
  关于双枪的形制,有些连环画和扑克牌上画成和常见的单枪一样长,每条枪两段各一个枪尖,其实这是误导。 
  自古以来正史记载的双手用长兵器的战将不多,但都勇力过人。汉末董卓带双鞬左右驰射,西晋的陈安“七尺长刀奋如湍,丈八蛇矛左右盘”,是其中的佼佼者。但如果用很长的双兵器,一则单手用长杆兵器捉不稳,双脱手骑马不太能借上力,招架的时候拼力量毫无益处;二则刺劈时因为单手握把无法固定,杆越长越影响准确度;三则杆长难做双兵器配合的动作。如果在乱军中冲突,双手长兵器左右逢源放长击远,还有点便利,单打独斗就显得华而不实了。 
  单枪两端施枪尖在万马军中冲锋陷阵同样有其便利,汉末的公孙瓒就善使二刃矟。双头枪用于单打独斗也有出其不意的枪招,只是需要小心伤到自己。单手各一杆双头枪更加容易自伤了,好处是可以反手运枪戳刺,但这好像太不实用。双枪都两段露尖是戏台上的创意,为了耍下场的时候平衡枪杆重量的方便。整部水浒传都没有提到董平的双枪是两头露尖的。央视水浒传里面把董平和花荣合一,让花荣用五尺长的单头双枪,还可以组装成双头单枪。这种双枪用于步斗还可以,在马上尺寸就偏小了。我估计董平用的双枪,应该是单刃,七尺长。 
  董平是河东上党人氏。后来打田虎的时候,他按说应该像关胜那样出来指指路,走走老朋友关系才对,结果一点没有这方面的动静,看来他在家乡没有什么影响。董平心灵机巧,三教九流,无所不通;品竹调弦,无有不会,号为“风流双枪将、英雄万户侯”。出场时候是东平府兵马都监,虽说比梁山大半的朝廷旧将官要大,但离万户侯还差的远,看来这三字纯粹是为了凑平仄顺口的。东平董平,倒也有趣。太守程万里的女儿生得美丽,董平累次求婚,太守不从,估计是嫌董平为人太过“风流”的原因吧。 
  董平的性格有两面性。通常这一类的风流人物,都心思细巧,待人体贴,凡事瞻前顾后,三思而行。董平却终归是不脱武夫之气,英雄气短,有仇必报,凡事争先。临敌惯冲头阵,又号“一直撞”。 
  宋江为和卢俊义定座次,领近三十个头领、一万人马攻打东平府,命郁保四、王定六先去下书,太守程万里知道众寡不敌,对于是否抵抗犹豫不定。董平是从不服输的人,当即责打了郁王二人,决定大战一场。 
  宋江又派史进进城准备做内应,住到妓女李睡兰处,结果被李出首,打入死牢。我想董平生性风流,小小东平府能有多少妓院,他肯定是睡遍了,所以妓女老鸨们听说是来对付董都监的,马上就把史进给卖了。 
  宋江只好正兵交锋。董平毫不示弱,虽然城中只有他一员孤将,还是奋然出城对阵。 
  “宋江遣韩滔出马迎敌。董平那对铁枪,神出鬼没,人不可当。”韩滔是身经百战的“百胜将”,和秦明斗了二十回合才力怯的,和董平才一交锋就“不可当”了。 
  “宋江再叫金枪手徐宁仗镰枪前去替回韩滔。徐宁飞马便出,接住董平厮杀。两个在战场上战到五十余合,不分胜败。交战良久,宋江恐怕徐宁有失,便教鸣金收军。徐宁勒马回来,董平手举双枪,直追杀入阵来。”徐宁是御林军金枪班的教师,大宋朝有数的枪法达人,又仗着护体宝铠有恃无恐,也占不到已经斗过一阵的董平半点便宜。而董平居然敢孤身追入梁山大阵去,胆量之大令人乍舌。 
  “宋江勒马上高阜处看望,只见董平围在阵内。他若投东,宋江便把号旗望东指,军马向东来围他;他若投西,号旗便望西指,军马便向西来围他。董平在阵中横冲直撞,两枝枪,直杀到申牌巳後,冲开条路,杀出去了。”董平出城是四更天,杀到申牌,就是从早上四点杀到下午三点以后,五个半时辰以上在阵中左冲右突,虽然不是和高手相持,但乱军也不好对付。这个体力真是太惊人了。这还是全凭双腿御马做到的,当然他的坐骑耐力过马,和主人配合无间也值得夸奖。 
  梁山连夜攻打得紧,程太守催请董平出战。这太守真是白痴,城中全倚仗董平一人,怎么可以随便派出去野战,这宋朝文官压武官的制度真是害人不轻。董平也是性如烈火,出战就出战,不料宋江已经定计要拿他了。 
  宋江派了林冲花荣诱敌。二将齐出,双战董平,诈败下去。虽属诈败,也显得董平不简单。如果林冲花荣联手大占上风,也不必诱敌了。宋江看穿了董平的性格好斗,派弱将勾不起他的战意,所以用了猛将去诱。董平果然中计,深入重地,中了张青、王英两对夫妻的绊马索被捉,降了梁山。 
  董平一降,马上诈开城门,领梁山大军打破了东平府,杀了程太守,夺了她的女儿。 
  看得出董平早有强盗的潜质,难怪和宋江一拍即合。 
  打东昌府,董平和张清会了一阵,因为两府互为唇齿,两位都监以前互相就有了解,所以董平没有吃石头的亏,躲过一石,拨过一石(用枪杆,这个有难度),与那帮被打的衰人们相比算是露了个小脸。后来得意忘形,差点中第三下,于是见好就收,没有死缠烂打下去了。 
  排座次以后董平的战斗: 
  童贯来犯,董平轻松刺死了唐州兵马都监韩天麟。同是兵马都监,董平、张清比童贯的那一帮厉害多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