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贴吧精华帖欣赏-第2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武艺排名之第二十九:秦明 
  有道是“山东出相、山西出将”,梁山上的五虎将便多数是山西人。可以肯定的三个是蒲州的关胜、河东的呼延灼、董平。林冲籍贯不详。 
  按照书里的写法,秦明是“山后开州人”。这里作者再次在地理知识上露怯。宋朝时候有两个开州:一个也叫随州,是如今的重庆;另一个也叫澶州,是如今的河南濮阳。征辽国的时候第一战就在这里打,不该前面写成开州后面写成澶州,再说秦明也没指路。两个开州都和山后(山西)没什么关系。我估计作者的本意是想写“山后开平人”的,他这性格整个一煤田出来的大老粗。 
  梁山的猛将绝大多数是将门出身,秦明也不例外。他出场时官居青州兵马总管,也可叫都统制、都监。呼延灼是汝宁军都统制,董平是东平府兵马都监。宋朝州军府平级,他们三人的官基本上是同一档次,都不小。 
  五虎将里面有三人用了兵器做外号,秦明使狼牙棒,可不叫“狼牙棒秦明”,那太难听了。狼牙棒属于奇门兵器,通常旧小说里面没有什么正方人物用,用的人也一定是多力少智型的,其实是在西方的小说里,使类似钉头锤之类兵器的也都是这样性格。秦明外号“霹雳火”,是其中突出的代表。从他管着一州军马,却只带五百人就贸然进攻地势险峻、喽罗上千的清风山就看得出他实在容易冲动。 
  秦明一贯战意高昂又确有本领,是当先锋的合适人选。九宫八卦阵他的位置也是容易出风头的正南方,当然这和南方属火,与他性格相符也有关系。被他打死的有高唐州统制温文宝、郑州兵马都监陈翥、辽国的李金吾、方腊的杭州偏将凤仪。此外还胜了韩滔、擒了宣赞。所有胜仗耗时都不长,一种是靠气势立决胜负,一种是有意无意地露出破绽后对方一招击空被他顺手还击。死者通常脑壳被打得粉碎,真是惨。鲁迅先生写“你有狼牙棒我有天灵盖”的时候,肯定是想到了秦明。 
  靠气势作战在开始阶段效果显著,所以林冲三十合都没能胜的祝龙也速败给了秦明。 
  但双方僵持久了以后一味凭气势就难以为继,可以看到超过二十回合的单挑秦明就没有赢过:跟花荣、索超、呼延灼都是斗过了四五十合占不到便宜;与苏州八骠骑之一的张威斗三十合平手;与史文恭斗过二十合就力怯气衰,腿上着了一枪。 
  另外他的打法太过拼命,容易遭暗算。在清风山花荣手下留情只射了他的盔缨;在祝家庄被栾廷玉诱入陷坑拿了;在东昌府他没有出阵否则必是被张清打得最惨的人选;在帮源洞终于晚节不保,和方杰斗了三十合后,为了杜微的飞刀分神而被戳死。死得有点冤,但他正经打下去也不是方杰对手。不久前他和花荣合作用暗器整死了邓元觉,报应来得还真快。 
  别看他打仗很玩命,其实心理很脆弱的。宋江毒计害死他满门,他居然还当场厚颜无耻地归顺。看起来无论是武艺还是人品,在五虎将里都只能叨陪末座。他的排名高,不是靠功劳,实在是靠了苦劳:丢了乌纱、死了全家、被栾廷玉抓、被史文恭扎……可悲啊。 
  武艺排名之第三十:索超 
  斧是人类历史上出现最早的武器之一。准确的说,短柄为斧、锧,长柄为戚、钺,但都可以统称为斧子。斧子背厚重,刃宽薄,便于砍劈但稍嫌压手,易发难收。使斧的武将因而多是搏命的疾攻型打法。其中虽然也有程咬金、胡大海这样吃透对方怕死心理的福将,但大多数还是自身性情暴躁,使斧子正合适。 
  索超绰号“急先锋”,使金蘸开山大斧,就属于这样人。多半是因为性急容易得罪人,故而武功虽在大名府前列,出场时却只屈居正牌军。可能梁中书就不喜欢他,否则何以上来就点了他徒弟周谨下场和杨志比武出丑? 
  周谨完败给杨志,除了本身实力差距,还有这几个原因。第一是轻敌,把杨志当配军而不是制使看;第二是兵器不称手;第三是可能真如索超所说患病未痊精神不到,索超的性格不像喜欢骗人的;第四是索超自己武功高强,却未必是合格的师父。从李成、闻达看见周谨惨败却仍要派索超来压压杨志的风头看,周谨只是索超的不肖弟子。 
  只有毫无顾忌的生死相搏,才能最大限度发挥索超的能力,所以李成申请让杨志、索超真刀真枪的比拼。索超也不负众望,和杨志打个平手。闻达又趁机进言道“两人武艺一般俱可重用”,梁中书便提拔了索超当提辖。 
  大名府平时好像人才济济,到了梁山来犯的紧要时刻,李成、闻达以下,却只有索超出头卖力。在和梁山的几场大战中,他打平了秦明,被韩滔暗箭射中,伤势迅速复原后重回战场又贪功心切而像秦明、呼延灼一样掉进了陷坑被捉,宋江“陷害”别人真是有一手。 
  索超早就对大名府官场里面钩心斗角那一套不适应,向往梁山无拘无束、大鱼大肉的生活,在杨志的劝诱下立即归顺。他长期在大名府,又当中年,竟无家属,倒也奇怪。 
  索超名气不大,家世不显,功劳没有,和老大关系不好,排座次他却是第十九位,就只能用武艺高来解释了,排在后面的也只有孙立比他强。 
  之后索超陆续立了点功,劈死过四个人:童贯麾下邓州兵马都监王义、辽国澶州守将咬儿惟康、方腊宣州统制鲁安、杭州偏将米泉。之后和石宝交战,被石宝诈败,回手一流星锤打中面门而死。像他这种急性子,中暗算的好事首先就轮到了。之前在东昌府也被张清一石头打中面门。被石头同样打在脑袋上的,徐宁、宣赞落马,雷横、鲁智深倒地,彭玘丢刀,只有索超还能从容地提斧回阵,真是皮糙肉厚。但流星锤究竟不是石头可以比得,索超这等硬汉也中一下就挂了。 
  以前看水浒的时候觉得索超实在太白痴了,石宝的技术特点之前降将段恺就介绍过,关胜还会过一阵识破了诈败,这次石宝不过故伎重施,索超怎么还傻乎乎追下去?后来再仔细一看,原来索超之前随卢俊义一部转战,和石宝交手的前一天才从德清县过来会师,大宴了一日。于是不禁要埋怨宋江:光顾了和大家吃,怎么不介绍一下敌方的情况呢,如果讲一讲石宝惯用流星锤取人,索超也未必会败死了。 
  武艺排名之第三十一:花荣 
  任何一部历史题材的英雄小说中,都不会缺少精于弓箭的人物,而水浒传中的花荣就是其中的典型。 
  花荣也是将门之后(秦明说是“功臣之子”),祖传的好武艺。他较其他梁山高级头领年轻,出场时是“少年将军”,虽然已有妻室,但应该只有二十五六岁的光景,亲妹妹还未出闺阁。他父亲也已经死了,说起来梁山好汉有爹的还真不多。都说武侠小说为了怕麻烦多出孤儿,古典小说何尝不是? 
  花荣在弓箭上的造诣盖世无双,“小李广”声名远播。即使习武的年数不长,又在弓箭上花费大量的精力,他仍然是一流的枪法高手,不愧是武学奇才,若非专注于箭道,定也可凭枪法闻名,混个“赛子龙”之类的诨名出来。 
  花荣尽管岁数不大,和宋江却已经是老相识,相必是年轻的时候在江湖上历练时结识的。(宋江不近女色,专好结交猛男,嘿嘿。)正是由于有这段经历,花荣对于黑白两道很看得开,落草时没有半点犹豫。 
  如果不被刘高陷害逼上梁山,他本应该仕途坦荡。因为年纪轻,他刚一出道没有什么资历,朝廷当他将星苗子准备长期培养,先因人设事,派去剿匪第一线当清风寨知寨,正好人尽其材。据说那阵子花荣拍了个公益广告,有这么一句念白:“黄信在青州当兵马都监,秦明在青州当兵马总管,我在清风寨当知寨,我们都有很好的前途。”黄信人称“镇三山”,名不副实,花荣在清风寨弹压住远近强人不敢妄动,这外号归他才合适。但究竟是光凭武力,还是私下别有来往恩威并用,就不得而知了。朝廷对他不放心,派来刘高监督他,是颇有远见的。刘高虽然为人奸险,但完全没有冤枉花荣,被剐掉也算是为国尽忠了。 
  花荣第一次展示他的弓箭,是刘高派了两个教头,引了一百多号人到他衙中夺宋江。花荣觑敌若无,两支箭谈笑退兵,表现非常地酷。他先喝破两个死目标:左右门神的掌心和盔缨,两箭接连命中,然后说要射敌酋的咽喉,对方一时惊散。这好像是化用了某个真实的历史故事,一时间想不起来谁了。 
  射中门神的盔缨对于花荣绝对是小菜一碟了,就是真人猛如秦明,在清风山下驰马交锋之际,也照样被花荣射落了盔缨。这是参考了黄忠射关羽的设定。后来花荣又箭射卢俊义的帽缨,相对要简单些,因为秦明和他都在马上,秦明还在追杀他。(顺便说一句,卢俊义贪图一时侥幸,最终不免水厄,既自称“颇知礼义”,何如当时结缨待死? 
  )射落秦明盔缨前花荣先斗足了四五十合未见输赢才诈败下去。须知花荣的盔甲枪马弓箭都是临时找的,不曾用惯。则他在常规战上的水准,也不弱于秦明。 
  射落盔缨的手段已经够夸张的了,但作者还嫌描写得不够,又给花荣的弓箭设计了两场戏。一场是在对影山前,吕方郭盛正在斗戟。平时练功的兵器为了练起来好看常常缀有缨穗,用于正式对敌的就少。这俩人倒好,不光是缨穗了,一个在戟尖下方缠条金钱豹子尾,一个缠条金钱五彩幡。结果打了一阵子就缠上了,解拆不开。花荣远远地一箭,射断了缠住的绒绦,两人这才分开。他不是直接用一支鱼尾箭(铲刀头的,便于切割)从当中射断豹尾或者彩幡,而是射断了打结的绒绦,这是何等的眼力和计算力啊! 
  吕方、郭盛并没有就此落马,看来也是没用力拽兵刃,否则肯定能拽断绒绦,难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