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贴吧精华帖欣赏-第2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扈三娘经验不足,双刀砍来,“林把蛇矛逼个住,两口刀逼斜了,(空出一手),赶拢去,轻舒猿臂,款扭狼腰,把一丈青只一拽,活挟过马来。” 
  扈三娘落入梁山掌握,只好听任摆布了,后来一家大小和未婚夫都被李逵砍了,她只好忍了,而自己竟然被嫁给了王英。央视水浒里面她居然和李逵、王英关系很亲密,真不知道编导怎么想的,这不是全无心肝了吗?我想她虽然嫁鸡随鸡,但平时一定暗自垂泪吧。 
  旧小说里面女将临阵,必有特殊手段。扈三娘有一样绝招,就是红绵套索。其实这件兵器也在宋人笔记中的十八般武艺之列,算不得很偏门,但要练好很花功夫,相信扈家庄的家丁侍女们的脖子上肯定都是勒痕。绵绳套索和美国西部牛仔套牛的绳子差不多。美国人笨,喜欢和牛较劲。扈三娘不以力量见长,如果只拿一个绳套,套上鲁智深这样的,岂不反而要被动?因此她的套索上有二十四把金钩,套上以后对方不敢动,只好任由自己拖翻。她用这一招先擒了呼延灼副将彭玘,后擒了关胜的副将郝思文。 
  扈三娘的刀法技巧绝不弱于顶级武将,但是身为纤纤女子,常常被力量拖累。呼延灼见彭玘被捉,赶过来和扈三娘斗了十合,看似不分胜负,但扈三娘也是因为不得不架,结果力弱,吃了点小小的暗亏。梁山的五队车轮战,头领分别是秦明、林冲、花荣、扈三娘、孙立。这说明扈三娘上梁山以后没多久,战斗力已经被公认为可以和另外四人列在一档,较余者高出一截了。 
  以后梁山人材多了,扈三娘因为是宋江的义妹,而且算算日子可能要生育,所以很长时间没有出场打仗。直到最后征方腊,夫妇死于魔君郑彪之手。如果郑彪没有金砖术,扈三娘不至于败,但丈夫一死她失了冷静,攻击力上升但防御力下降,被郑彪打死。 
  扈三娘的武艺,主要体现在和梁山好汉的打斗中,这些人的座次排名绝大多数比她高,但或完败,或没有明显便宜可占,可见扈三娘的座次受了丈夫的拖累,着实偏低。 
  武艺排名之第三十八:答里孛 
  番邦多出能战的美貌公主,这也是演义小说的一大定律了。水浒里面辽邦十一曜大将中的天寿公主答里孛,能和扈三娘扭作一团难分难解,自然是武艺非凡。 
  能上按太阴星,答里孛定是未婚的纯阴之体。故而身边少个卖力的帮手,纵有百千牙将,全不济事。扈三娘则有丈夫王英相助,这色鬼见二女扭作一团,便上前相帮,协擒了答里孛,顺便饱恣了手足之欲。破阵后辽国投降,公主也被放回。 
  身为女将必有特殊手段,但天寿公主只出了这一阵,她的特殊手段也无从展现。仅就一般的武艺而论,在阵势相克,本方全体防御力下降的情况下,能和扈三娘打平,算得上是北国的第一女将了。 
  武艺排名之第三十九:李应 
  李应本是李家庄的一方豪强,家财万贯,武艺绝伦。外号也叫得响亮:扑天雕。出场时候的介绍很有气势,能使一条浑铁点钢枪,背后飞刀五口,百步取人,神出鬼没。水浒传里面凡是用到“神出鬼没”的,都是超一流的高手。但因为李应出战太少,只好委屈他排到这个位置来。 
  李应唯一的一次描写了过程的单挑,是和祝家小郎君祝彪动手。祝彪斗了十几合,败下阵去,诈败的可能性不小,但也可能是真的被李应的气势压过。 
  花荣、张清这两个暗器专家占去了太多的出手次数,李应这五口飞刀平时都背着吓人用,只在打方腊的时候杀过伍应星。祝彪败下去的时候,李应傻乎乎地在后面追,其实何妨挂住枪,从背后掷飞刀取祝彪,叫他聪明反被聪明误?一追下去,李应这个暗器行家反而受了暗算,被祝彪一箭射中。 
  李应被诓上梁山排在第十二位,方方面面来看,他可以算是一个小卢俊义,这样的人才为什么出战那么少,我非常不解,只能说作者忘了他的战斗力。有几次梁山兵分两路,一拨宋江带,一拨卢俊义带,看来看去名单里别人都有就没李应。 
  武艺排名之第四十:祝龙 
  祝家长子祝龙的武艺,可以说是作者设定有问题。既能速败给秦明,又能长时间和林冲打平手。由于后者的表现,把他的武艺排在这里。 
  祝龙的武艺之所以不如祝彪,主要是因为他身为长子,承担了太多的家庭事务所致吧。 
  武艺排名之第四十一:耶律国珍 
  大辽国的皇侄耶律国珍、国宝兄弟,是梁山征辽第二战所遭遇的对手。这哥俩的父亲应该是辽国狼主和御弟耶律得重以外的另一位兄弟。 
  他们兄弟俩各有万夫不当之勇,凡有这句话的都可算是一流高手以上。哥哥国珍和董平不分胜负,弟弟怕哥哥力怯,鸣起锣来。国珍被董平缠住,进退两难,结果略略慢了一招,被一枪戳死,这时候已经斗过了五十合开外。 
  弟弟国宝这个纯属多管闲事帮倒忙,金弹子之所以败给岳云,也是回顾本阵,有所不同的是耶律国珍可能是真有力怯的苗头,一直斗下去的话,估计早晚也要败给董平。 
  武艺排名之第四十二:耶律国宝 
  从名字以及一样的打扮上看,国珍国宝兄弟很可能是双胞胎,那么他们的武艺可以划等号。这哥俩在阵前还不报名姓,但身上带着两块金牌,上面写着名字,正好拿去做录功的凭证。 
  耶律国宝是被张清一石头打下马乱军齐上冲死的,也先前的阿里奇相似,北国人身体比南方人结实的说法大可怀疑啊。这家伙打下马的时候是翻筋斗下马,连落马都这么帅,看来北方人不如南方人灵活的说法同样值得怀疑。 
  武艺排名之第四十三:燕青 
  水浒里步下本领综合能力最高的是武松。如果不看兵器能力,单论拳脚,燕青是能和他媲美的。两人先后轻松击败了同一级的高手:岱岳争交无对手的蒋忠和任原。 
  流传到现在的以水浒人物命名的武术套路种类,有武松脱铐和燕青拳,前者只是借个名,后者则大有可能真是由宋朝传下来。 
  武松身长力大,走的是刚猛的拳路;燕青只得六尺多的身材,用他自己的话说“有力使力无力使智”,走的是缩小绵软巧闪展腾挪翻的短打一路。他“小厮扑天下第一” 
  ,李逵虽然可以随手摆平张顺这样的高手,但在燕青面前是沾衣就倒,只好服服帖帖的。至于高俅之流,燕青使一分力,都多了。 
  燕青完全是步下作战,即使偶尔有马骑,作战还是要下马。能给“身骑快马如云” 
  的卢俊义打下手,他的速度必可在短距离内不落马后。再看他的纵跃能力,在岱岳争交的时候,他按着观众的后背,就“飞上了献台”,果然不是白姓燕的。 
  限于先天条件,燕青的绝对力量不及鲁智深武松等人,离李逵也有一段距离。他的拳法完全用技巧,先靠轻功灵活闪躲,然后借力打力,用招式取胜。泰岳争交时,他连续在擎天柱任原肋下穿来穿去,然后使出“鹁鸽旋”把对方掷下台去,耗时比武松打倒蒋门神还要短。估计鲁智深和他比拳脚的话,多半也是这个结果。当然能把如此壮汉揪起来掷出老远,燕青的力量也算是不小了,否则也不会一赤膊,任原看他一身健肉就有五分惧怕。 
  燕青心灵手巧,会的东西太多太杂,未能专注武学一道。因此他虽是数一数二的拳法家,但在兵刃和骑马作战上,就显得不那么得心应手。对手如果用兵器或者骑马,他就占不到什么便宜。例如他暗算打倒杨雄,却被石秀一棒打倒(有饿了的因素)。步下兵器格斗立的功,都不那么光明正大,有协擒史文恭,打闷棍击倒丁甲山的假宋江,还有对方杰补一刀。这些都属于伏击术。让他去当日本忍者,一定是十分称职的。 
  燕青一张川弩三支小箭的本事,也适合他的伏击术。用这东西他先后暗算了董超、薛霸、丁得孙、耶律宗云等。不知道他为何只用三支箭,这东西又不重多带点方便啊。 
  他非要那么拽,只带三支。救主人那次,忘了把董薛尸体上的箭起下来,后来打雀充饥的时候只能问天买卦,祈求最后一支箭的命中率是百分之百。 
  弩这样东西比弓容易用,不需要太多技巧。欧洲中世纪时候一度教会还禁止用中国传过去的弩,因为lev 1的农夫可以轻易靠这个杀死lev 50的重装骑士。燕青本人学精弓箭还是后来征方腊前跟花荣学了射雁的。虽然弩容易射,但是上弦不容易,需要腰力或者足踏。通常是俯身脚踏住,腰带上装个钩子搭住弦,然后借起身的腰力上弦。燕青救卢俊义的时候,射完了董超马上射薛霸,真不知道坐在树上怎么那么快上弦的。 
  有大宋宣和遗事所记,部分梁山中人物并非完全虚构。燕青做为最早的元杂剧中的常见主人公,可能实有其人,据说浙江甚至还有燕青的家谱。在南宋时候少林寺所藏十八家拳法中,就有了“燕青”一派。此拳由唐人所创,卢俊义发展,但以燕青闻名。因为燕青落草,后又流落江湖隐姓埋名,故又名秘宗拳。又说燕青被官司抓拿,踏雪无痕而去,故又名迷踪拳。燕青拳数百年间在河北流传甚广,明朝时候戚继光也在练兵实纪提到这路拳法。到了清朝,有孙通以燕青拳闻名,广收门徒发扬光大。到清末,又出了现在妇孺皆知的霍元甲。燕青拳的实战性强,名气非常响,现在连大名鼎鼎的电玩游戏Vitual Fighter中都有用燕青拳的格斗家主人公。 
  武艺排名之第四十四:李逵 
  水浒传里刻划了许多性格鲜明的角色。如果要推选出其中的第一号主人公,候选者有宋江、武松、李逵三人。宋江的地位最重要,贯穿整条主线。武松的篇幅最长,前七十回他算得上第一号主人公。但从整部书来看,李逵的戏分最重,人物塑造最为成功。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