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贴吧精华帖欣赏-第2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勇悍狂侠),二度造反,应该极有可能(况且,他当时是被张叔夜逼降)。 
  说到宋江的死因,浩繁的历史没有记载,我在此也不敢推测,只能引一段历史供各位参考:洪迈《夷坚乙志》(六)言,“宣和七年,户部侍郎蔡居厚罢,知青州,以病不赴,归金陵,疽发于背,卒。未几,其所亲王生亡而复醒,见蔡受冥谴,嘱生归告其妻,云‘今只是理会郓州事’。夫人恸哭曰,‘侍郎去年帅郓时,有梁山泺贼五百人受降,既而悉诛之,吾屡谏,不听也。……’”《乙志》成于乾道二年,去宣和六年不过四十余年,耳目甚近,冥谴固小说家言,杀降则不容虚造,山泊健儿终局,盖如是而已。后来,按《水浒传》的提示,我又查阅了宋徽宗、蔡氏家族(蔡京、蔡卞、 蔡攸)、童贯、高俅等的大量资料,也未得到宋江的真实结局。这使我感到颇为遗憾,如果有时间的话,继续努力吧。 
  题外话: 
  出人意料的是,我在对高俅的资料进行认真搜集时发现,浩繁的《宋史》无高俅传,但据网上一份资料显示,高俅与镇江颇有关系。《丹徒县志摭余》记载,高俅墓在高家边。高家边*近丹徒的高资,是句容境内的一村庄。村民几乎全姓高,解放前还有高家祠堂,供奉着高俅的塑像,高氏家谱记载,北宋末靖康之难后,高氏子弟逃到江南定居延续至今,已有几十代。名气很臭的高俅,在这里被高姓人尊为老祖宗,而且认为是大忠臣。村民中一老人说:高俅是山东人,本姓严,被其主人派往端王赵佶府上送东西,正巧赵佶在园中踢球,也是他时来运转,球滚到高俅脚前,他把球踢回去,而且踢得老高老高的,赵佶高兴地叫道:“好一个高球!”就把他留下陪殿下踢球,于是他索性改宗名高俅,从此飞黄腾达起来。他为人孝顺,母亲对他说:“我一辈子没到过京城,没看到金銮殿。”要高俅带她上京城开开眼,高俅说京城太远了,我为老娘造一座金銮殿吧!哪晓得这一造就啰嗦了。皇帝办了他大逆不道之罪而问斩。临刑时,他对皇帝说:“如果杀我冒了白血,就证明我是冤枉的,冒了红血就是我罪有应得。”谁知一刀斩下,竟冒了白血。皇帝知道杀错了,就为他大办丧事,大肆抚恤,极尽哀荣。再者,和高沆瀣一气的《*臣。童贯传》,也只字未提高俅。由此可作为高俅与蔡童二*并无牵连的一个佐证。历史上有关宿元景的记录,我也未找到,至于是否有此人我表示怀疑。可既然没有,《水浒传》为什么将其写得有鼻子有眼呢?这是我心中之大疑惑无法排解之处。简直憋屈的要命,真希望这个问题能早一天真相大白!        
水浒传之梁山诸好汉武力状况综述    
  水浒传之梁山诸好汉武力状况综述(一) 
  早就想写一点东西,详细剖析一下水泊梁山各好汉的武力情况。 
  所谓武力,包含着武与力。力相对比较易于考量,而武却比较复杂,其中又分徒手、器械、马战、步战、格斗术、内功、法术、特殊技能等等。梁山好汉各有绝技,有的武艺好,有的武功高,有的力量大,有的手段绝,所以不能交互比较,只好平行论述,然后得出综合的评价。 
  下面,即按天罡星的顺序,逐一分析各好汉的具体武力状况: 
  一,宋江 
  宋江的武力,在水浒传中所述不详。宋公明的统帅才能、心计谋略和军事韬略还是可以肯定的,但是武力如何很难看出来。一般认为不强,但是在书中宋江出场时候有一段描述,称其有虎象狼形,并且“刀笔精通。。。更兼爱习枪棒;学得武艺多般”,可见并非文弱。可是在之后的战场和江湖上却从不曾在一招一式上有取胜的纪录,反有很多任人宰割的经历,不是求饶就是哀告,连自卫反击的都几乎没有。可见宋江的武力并不实用,只是一个幌子和门面,难以防身和战斗。当然,他能用普通家用压衣刀,一刀就斩下阎婆惜的脑袋,可见比常人来讲,还是有点狠辣手段的。 
  二,卢俊义 
  卢俊义的武功很好,人所共知。“一身好武艺,棍棒天下无对”,号称万人莫敌。他难得的地方在于武功的全面。他步战、马战、格斗等都强。初到梁山之前,卢俊义步行凭一杆朴刀,连战李逵、武松、鲁智深、刘唐、穆弘、李应、雷横、朱仝等众好汉,其中不乏一敌二、一敌三的战斗,不曾有失,虽说有赚他的计策在里面,但是其步战能力,已经彰显无疑。卢俊义马上的本事也是了得。捉史文恭时,不过是腿股上只一朴刀搠下马来,须知史文恭可是二十合即战败秦明的马上高手,虽说有晁盖阴魂报复,慌不择路,心神散乱的因素,但是能一招败之,卢俊义的武功已显非凡。卢俊义的单挑记录并不多,所以具体的武力很难作评判,后期担任统帅,在征辽时候力敌番邦四员大将,并杀死耶律宗霖,是一大亮点。但是卢俊义又不是那种武力高得不容置疑的武将,他在和田虎、王庆的战争中,又常常有和敌将相持几十回合不能取胜的记录,相比林冲甚至秦明等人的杀气,似乎又有不及。总的来说,其作为处于梁山好汉第一武力集团的领军人物,当无异议。转自铁血 tiexue/三,吴用吴用的角色是乡村教师和军师,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谋略和计策。后期羽扇纶巾,完全是文职人物,武力看似和他不沾边,但是吴用的武艺问题还是有疑点的,最突出的地方就是他曾在东溪村用两条铜链,轻易分开手执朴刀,红眼相拼的两条恶汉刘唐和雷横。不要小看这铜链轻轻一隔,这可是武侠小说中上乘高手的作为,需要拿捏分寸,判断招式极准才可以,否则不但不能劝解,反会伤及自身。所以,吴用的武力如何,还是一个谜。 
  四,公孙胜 
  公孙胜是道家弟子,本应是化外之人,然而仍脱不了义气,在梁山干出了一番事业。此人的出场就很不平凡,在晁盖家院里空手打翻了十几名庄客。晁盖的庄客可不一般,都是随着晁盖打熬力气,习练拳棒的汉子,却被公孙胜赶鸡一样打,可见公孙一清的拳法武功已臻高手境界。而且他的武功和其他好汉不同,走的似乎是道家内力一路,轻功了得,还有呼风唤雨作法的本事,此人的武功,不是寻常军旅的路数,而是道家功夫的一流传人,而且武功不断进步,从殴打庄客,到高唐州斗法破高廉,到五龙山破乔道清,是一个跳跃上升的走势,可见他修炼的功夫不断在升级。后来他可以遥控秦明的狼牙棒,大战敌军,已经是匪夷所思的了。转自铁血 tiexue/五,关胜关胜的出身极好,乃是武圣人关羽的嫡派后人,而且长相据描述接近祖上,也骑赤兔马,舞青龙刀。他的武艺主要体现在刀马作战。刚出场的时候和秦明对战,林冲夹攻,关胜和二人战斗回合数不详,但据文字描述,三骑马向征尘影里,转灯般厮杀,应该战了些回合。之后关胜看看要输给林秦二将,可见关胜的武艺至少与秦明、林冲在一个水平线上,但也并不会高出许多。紧接着他和索超单挑,十合左右,索超斧怯,可见关胜的武艺高过索超,而索超马上的武艺至少和杨志齐平,所以关胜的武艺理所当然可入一流集团的前列。之后关胜作为梁山的主将之一,在征辽、平乱等战役中,都有斩将的表现,大刀关胜,给人一种稳重不败的印象。 
  六,林冲 
  八十万禁军枪棒教头的武艺,当然是无可挑剔,而且全面。林冲早期表现相对内敛,只在和鲁智深的交往中侧面显示出他的武学修养,能让鲁智深折服并愿为之效命的人,肯定有过人的本事。林冲起先表现懦弱,但是在武艺上毕竟是高手,发配途中用棒步战斗败了洪教头,之后和杨志有一场徒步三四十合的朴刀大战。可见林冲武艺的全面性。林冲在对外(梁山以外)战役中马上单挑的表现,可以说是一流集团中最耀眼的,他无论面对朝廷的官军,地方的豪强,外邦的番将,起义的草莽,都有完全凭实力的挑杀记录,一杆蛇矛辅以暴雷也似的怒吼,就是取敌方性命的信号,不愧“小张飞”之名。林冲惯于冲锋陷阵,爱打头阵,不避强手,在这样的情况下战斗记录非常辉煌,死在他矛下的将领相当多,而自身却无有败绩,很能说明问题。他的武艺在梁山五虎将之中我认为至少与关胜齐平,在秦明之上,是梁山不可或缺的顶尖大将。 
  七,秦明 
  前青州统制官,号称霹雳火,也是万夫难当的猛将。此人出场时候是带兵杀奔清风山,清风山上几个好汉听了是秦明来,竟骇然面面相觑——这几个好汉之前可是狠得不得了,镇三山黄信都让他们打得狼狈窜逃,可他们听得秦明兵到,却心生惧怕,连花荣也不敢力敌,强调智取,可见秦明勇武非常。秦明用的兵器是狼牙棒,狼牙棒属于力战型重兵器,非膂力过人的战将不能使用,秦明的力量由此可以认定是相当大的。秦明是力战型的将领,虽勇猛当然也有其缺陷,那就是武艺未必臻致上乘境界,防御力不够全面,所以偶有失手落败,力战不敌的战例,最后也是被方杰杀死在战场上,但他的可贵之处也正在于此。他和林冲一样,不畏强手,敢于争先,敢打遭遇战,厮杀单挑的次数数一数二,强弱通吃,并不考虑自己吃不吃的下,也不考虑自己身名得失,所以击杀敌将的辉煌战例也很多。他的武力综合起来看客观地说,是位于一流集团的中后位,但是气势和勇猛可以排头几名,也帮助他在战场上提升了战力,不愧是梁山的霹雳先锋。 
  八,呼延灼 
  开国名将之后,武艺精熟,刚出场的时候梁山很是重视,安排了五队人马车轮迎战。呼延灼是传统的双鞭型战将,类似唐初秦琼。这一类武将往往武艺很精熟,破绽不多,兵器不是长兵器,防御强于进攻,即很难被打败,但是大败对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