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贴吧精华帖欣赏-第3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以为,痴人说梦而已,就不再理会。 
  《残水浒》(程善之)和《续水浒传》(冷佛)的续书和《荡寇志》一样丑化梁山。 
  《残水浒》(程善之)也是从70回写起,主要写的是梁山内部矛盾,这本书是我比较欣赏的,因为他在填补空白点上作的最好,很多事情,在水浒前传的疑问,在这里差不多都得到了解答,比如,扈三娘和李逵,董平和程小姐,秦明与花荣的灭门仇恨,比如王进,栾廷玉和扈成的结局,比如梁山的许多疑问等等,这本书还有一个可取之处在于他揭示矛盾最容易从堡垒内部被攻破的道理,所以,我们有理由去理解太平天国,李自成等的结局,宋江的梁山也不例外,在没有外部矛盾的情况下,毁灭自己的只有自己,因为他的阶级成分已经决定了这是一个必然,历史已经写出了很多这样的例子。 
  《续水浒传》(冷佛)接70回写,写宋江吴用反对招安,甚至派出刺客刺杀招安派林冲,小说写到宋江被张书夜活捉而结束。本书没有什么太大的吸人之处。 
  第三种,另类水浒,类似水浒笑传, 另僻蹊径,与前两种,截然不同。 
  《新水浒》(陆士鄂)和《新水浒》(西泠冬青)写出了另类水浒,也无忠义,也无贼子,换句话说,不干涉政治,而是写出了身有一技之长的梁山好汉开创事业(职业)的故事。这两种书无须多言,好汉职业也尽在朋友脑中,只举两例:雷横办了警校,一丈青开了夜总会,其他,还是朋友们去想象吧。 
  除此三种,还有一本近人楮同庆的《水浒新传》,花城出版,洋洋4卷,从头写起,也可一观,但是篡改较多,若干处已经面目全非了。 
  水浒续书,有些增些笑耳,有些开阔眼界,有些开启思路,不读不若读。        
梁山泊五好汉    
  据"水浒传"说,梁山泊上共有一百零八条好汉。其实那一百零五条汉子,外带一个编外的晁盖,三个女强人,称得起好汉的,数来数去也就这么五条。 
  第五条好汉,美髯公朱仝。 
  大胡子朱仝打仗绝对是草包.本来没上几阵,最露脸一次,就是和兄弟雷横夹攻没羽箭张青。早上山几年的混混刘唐,一杆扑刀两条泥腿,脑门挨张青石子儿的时候,刀尖好歹还够着了张青的马屁股。朱雷"二打一",未等近身,就被张青一石子儿一个,打鸟似的打翻在地。 
  朱仝上山晚,无战功,坐次却排在名动天下的鲁智深武松前面,盖因他对山寨有恩。今天看来,这恩也没什么光彩。无非在县城当刑警小队长奉命缉捕嫌犯时,私买人情,先放晁盖,再放宋江。 
  朱仝脾气古怪。晁盖宋江当上山大王,知恩图报,要接他上山享福。他却宁为阶下囚,一门心思给长官看小衙内当保姆赎罪。害得吴用使出下策,派李逵干掉小衙内,绝他后路。事已至此,他更是不知天高地厚,不管是不是对手,三番五次找李逵拼命。 
  命运坎坷落草为寇,尚存与残害儿童的恶魔不共戴天的血性,朱仝不失为一条好汉。 
  第四条好汉,九纹龙史进。 
  史进本人并不及他那身刺青名气大。师傅王进才是和林冲比肩的禁军教头。想来史进的武功在梁山算不得一流。出名是沾了上场早的光。其他英雄还不知在哪儿猫着,史大郎已闹得轰轰烈烈。 
  初次上阵,史进颇有久经沙场的胆量。敢施险着,放跳涧虎陈达一枪刺来,乘机把陈达擒下马。待其他两个贼酋朱武杨春跪到马前,说既然打不过你,愿与陈达"死在一处"。年纪轻轻的史进居然作出关老爷义释曹操的壮举,放三个"义贼"归山。后来,请三个贼人吃饭,遭到官军包围,为了不背"设计出卖"朋友的名声,干脆护送贼人突围上山。 
  再后来,编"水浒"的就把人家忘了。待到想起来时,史进已蹲在大狱里可怜淅淅等人搭救了。其实进大狱这段颇有讲头。本来山大王当得好好的,听说有个狗官强占民女,傻小子异想天开,只身一人要去杀狗官救美人,不被逮住才怪! 
  舍身救美,英雄所为。可惜史进出自中国话本小说,若换西方人来写,说不定又是一篇古希腊史诗。 
  第三条好汉,花和尚鲁智深。 
  但凡认为梁山上还有好汉的人,恐怕都承认鲁智深是这麽一条。关西大汉一生行事"跟着感觉走"。 
  好端端当着军官,偏去管闲事,救一对背井离乡的卖艺父女,结果误伤人命,断送了半世武功拼来的前程。 
  流落天涯无处安身,当和尚又被撵出山门。好不容易在京城名刹找到安身之处,又"不经夸",被林冲赞一句"禅杖耍得好",就不顾死活去救人家。结果得罪当朝权贵,再次亡命天涯。 
  也许写书的自己都被这故事感动,所以对胖大和尚"情有独衷"。待宋江受招安,率领弟兄们去讨其他各路草莽英雄。众"好汉"草包肚纷纷露馅儿,被杀得七零八落。唯有鲁智深屡建奇功,直至孤胆生擒方腊。更绝的是大功告成后,竟然在山清水秀的钱塘江边立地成佛,修成正果,头上光环远远盖过宋江吴用。 
  鲁智深号称"花和尚",其实根本不算"花"。最多够个酒肉和尚,英雄救美的事;却是干过不止一次。 
  第一次算不了什么,因为事先就有把握:镇关西绝非自己敌手。 
  第二次完全不同。在桃花山下,人生地不熟,黑灯瞎火独自面对满山武功莫测高深的强盗,这个"美"救得够英雄本色。 
  可惜的是:无论鲁智深还是写书的,都不敢说这是"救美",只说同情眼看失去爱女的老父,"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说出"救美"怕什么?鲁智深不怕丢官不怕杀头,但似乎到底有一"怕":怕在世人眼里"非好汉"。 
  说到底,还是缺乏自信,算不得真好汉。 
  第二条好汉,豹子头林冲. 
  表面看来,林冲除了那“豹子头”的绰号,没有一点好汉的样子。既胆小怕事,又婆婆妈妈。 
  当初在京城打"政府工",顶头上司的干儿子当众调戏自己的妻子,为了不丢饭碗,居然这口气忍了。这一忍不但没忍来好处,而且惨遭陷害,发配充军。临走不拿出“大义凛然”的气派,发誓“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不嘱咐妻子“站稳立场、坚持下去”,反而写下休书,有默许妻子给人家当“小情儿”、“小蜜”的嫌疑。后在野猪林险些遇害,到沧州受狱卒欺辱,林冲还是一忍再忍,直到的草料场被烧,再忍就剩缩头挨一刀,这才杀掉仇人上梁山。 
  在梁山上,不说赶紧派人去接夫人,尽考虑王伦、朱贵能否守住山寨,怕夫人担惊受怕,怕山寨覆灭时被株连。待后来想起接时才知道,夫人早已自杀身亡。 
  尽管被逼上梁山,林冲似乎从未想过“报仇雪恨”、“打回老家去”。梁山抓住仇人高太尉,林冲眼睁睁看着宋江把仇人放走。林冲平时行事"低调儿",关键时刻,却肯挺身而出。为拥立晁盖,火拼王伦;晁盖临死赌气不把位子传给宋江,林冲率众将请宋江坐第一把交椅,稳定军心。虽说是草寇,所作所为已勉强称得上"大将风度"。遇有强敌来犯,几乎每回由林冲打头阵迎敌。看来众人心里明白,林教头那身武功,全山寨第一。 
  林教头“艺高胆大”,又格外“怜香爱玉”。 
  在京城,夫人的美貌招来高衙内迫害。林冲没学当年金谷园大款石崇临死先逼绿珠跳楼。只怪自己连累夫人,充军上路前,诚心诚意写下休书,劝夫人改嫁,不要耽误青春。 
  上梁山之初,看到山上尽是王伦朱贵式的草包,朝不保夕,不愿接夫人来陪着担惊受怕。待晁盖等人上山,山寨强大,才派人接夫人,不料夫人已自杀身亡。数年后朋友问及此事,豹子头黯然神伤。 
  战场上性命相搏,林冲也不对女将“痛下杀手”。一丈青扈三娘武艺高强,几位好汉栽在她刀下。林冲和她交手,居然肯冒险去生擒,不象后来的呼延灼,瞅冷子劈头盖脸一钢鞭。 
  也许正因为“艺高胆大”,才不需要象其他“好汉”,以“不近女色”来冒充“英雄本色”。 
  第一条好汉... 
  说到第一条好汉,不能不先说第一条"恶汉"。梁山泊鱼龙混杂,干过各种坏事的人纷纷来此藏身。其中最卑鄙无耻的,大概要数杨雄石秀。 
  杨雄干过监狱长兼行刑队长,头一次登场,就是出"红差"回来,披红挂彩,扛着礼物。 
  当年读到这,以为那礼物是死刑犯仇家送的,感谢刽子手替他们报仇。后来读台湾高阳教授历史小说,才有了新的解读:那礼八成是犯人家属送的。高教授考证,刽子手技术高的,可以一刀毙命免去犯人痛苦,同时不把脖子上皮肤完全切断,给犯人留个"全尸"。为让刽子手尽心尽力,犯人家属就得事先送礼。 
  今天听起来,有点毛孔悚然。可当年这毕竟是正经职业,干了也无可厚非。偏巧那天,几位守城门的武警不这麽想。认为杨雄不能收这份礼。光天化日,把杨雄按在当街,礼物抢个一干二净。幸亏外地民工石秀路过,三拳两脚打跑武警,杨雄这才爬起来。 
  显然,杨雄的本事连朱仝也不如。不过梁山好汉武功越差的,脾气似乎越大。杨雄一路追打而去,过了半天,才想起来该怎么打发救他的民工。办法不难找:和石秀结拜兄弟。穷小子拳脚利落,刀法想来差不到哪儿去,留下帮老丈人开肉铺,大家都不吃亏。 
  本来,故事到此,皆大欢喜。偏偏杨雄的太太巧云年方三八,貌美如花。石秀一进门,两眼盯嫂嫂盯得比杨雄还紧。巧云那位秃头小白脸心里发毛,怂恿巧云咬杨雄的耳根,把石秀扫地出门。 
  石秀见义勇为,好心换来驴肝肺,心里窝囊可想而知。于是拿出国人擅长的捉奸本领,,查明真相。抓住两个和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