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西凉铁骑-第10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贾荣呵呵一笑,也不做辩解,“仲道可是见到我的佩剑?”
卫仲道将贾荣带到住处,将青釭剑还给了贾荣,贾荣急匆匆的拜谢而去,卫仲道若是知道昨晚的情况,那还会对贾荣如此客气,也幸亏昨晚卫仲道喝的不少,模糊之间没有看清楚卫芙。
嗅到手臂之上卫芙留下的淡淡香气,贾荣迷恋的深吸了几口,迈步回到住处,换上一身利索的衣服。
时至今日,贾荣终于明白了卫芙为什么总是穿着一身青色的衣衫,原来当初在河东城碰到卫芙的时候,她就是一袭青衫,当时自己脱口说了一句“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直接导致了以后卫芙一直钟情青色的衣服,感情那时卫芙就对自己产生了情意,姑且将卫芙的事情压下,若是辞去雒阳能够安然返回,再详细的处理和卫芙之间的点点滴滴,否则一切将是空口白话。
雒阳城的雄伟完全不是河东、北地的城池所能比拟的,雒阳也不愧是大汉的都城,约十丈高的城墙令人望而生畏(汉代的一丈约1。98米),宽阔的护城河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映着午后的阳光发出耀眼的光芒;城墙上旌旗密布,以贾荣的眼里能影影搓搓的看到一名名的士兵在城墙上来回巡逻,一个个的箭楼遍布在城墙之上,整个雒阳城就是一座钢铁堡垒。
洛阳城位于洛水之北,东西约六里,南北约九里(汉时的一里大约现在的416米),引洛水灌入护城河内,四周群山环绕、雄关林立,是东汉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这样一座城池,只要城内的粮草充足,士兵上下一心,即使敌人有数十万大军也只能望洋兴叹,在这样雄伟的城墙面前,一个人显得是那么的渺小,那么的微不足道。
贾荣一行五十余人,骑兵皆披坚执锐,想不引起别人的注意都难,距离雒阳城大约千米的时候,百余名汉军从城门中迅速的来到贾荣等人的面前,一脸戒备之色。
一名汉将从戒备森严的汉军中走了出来,出言问道:“你们是何处的军队?来雒阳城干什么?”
贾荣翻身下马,来到方才问话的汉将面前,看着一脸紧张之色,双手放在剑柄之上且有些微微颤抖的汉将,贾荣笑道:“将军不必如此紧张,我身后的都是汉军。”
虽说如此,汉将却丝毫没有放松警惕,而今大汉的局势并不稳定,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若是发生一点点的差错,责任不是他这个小小的守城将领所能承担的。
自己的身份有些敏感,贾荣回首看了看身后的卫仲道,边郡太守没有汉帝的诏命私自离开治所是要被处以擅离职守之罪的;卫仲道会意,上前解释道:“这些人都是河东卫家的随从,而今路上盗贼猖獗,无奈家父要我多带些家丁,还请将军通融。”
贾荣不着痕迹塞给了汉将大约十金,笑嘻嘻的说道:“将军通融通融!”
无论什么时候,钱都是个好东西,汉将也放下了方才严肃的神色,点头说道:“本将军看你们也不是什么坏人!”看向贾荣的眼神也增添了一丝贪婪。
卫仲道也没有看到贾荣的那些小动作,只当是汉将看在了自己的面子上才如此说,点头说道:“如此,烦劳将军前去通秉。”
一行人里面,也只有卫仲道长的形象算的上是良民,得到了好处,汉将也没有再刻意的为难,放下剑柄上的右手,问道:“敢问公子是?”
卫仲道答道:“我是河东卫家的长子卫仲道,我师乃是城中的蔡邕蔡大家。”
听过卫仲道自报家门,汉将不敢怠慢,抱拳说道:“公子请稍带,待我前去通秉将军。”
卫仲道点点头,汉将急匆匆的向城门方向跑去。
片刻之后,方才那名汉将气喘吁吁的跑了过来,看向卫仲道的眼神也增加了一丝敬畏,客气的说道:“公子可以带这些人入内,只是注意不要惊扰了城中百姓。”
在卫仲道的带领下,贾荣一行人轻易的穿过了洛阳城的重重关卡,此行若是没有卫仲道带路,恐怕自己这些人想进雒阳城都要费上一番功夫,不过也对大汉的士兵深深的不满,连一个小小的守门将领就敢光天化日之下接受自己的贿赂,其他的人就更不必说了。
贾荣进到雒阳城之后的第一声感叹就是“人太多了”,这还是在午后行人比较少的时段,熙熙攘攘的行人往来于街道之上,俨然一副太平盛世的模样;雒阳城的街道很宽,而且打扫的很干净,大约有二十多米,这还是一条小街道,可想而知主街道能有多宽,街道两边商铺林立,吆喝声、叫卖声不绝于耳。
对于新鲜的事物,任何人都会产生好奇心,身后的骑兵就像是第一次进大城市的乡下农民,东张西望,就连张绣也不例外。
四通八达的街道看的贾荣有些眼晕,在没有路标的时代,若不是有熟悉雒阳城的卫仲道带路,贾荣很难想象自己改如何找到客栈,安排好士兵的衣食,贾荣换上一身黑色便衣随同卫仲道前去蔡府。
去蔡府的路上,贾荣问及蔡邕有什么爱好,卫仲道明白贾荣的意思,摇头说道:“贾太守不必费心,恩师平时只喜爱弹琴吟诗。”
贾荣点点头,想蔡邕这样的文人,自然不屑于黄白之物,贾荣也只是试探性的问了一下。
蔡邕居住的街道是大汉官员聚集的地带,一辆辆宽大的马车往来于各府之间。
进入蔡府,首先传入贾荣的耳朵是悦耳的琴声,那平缓的曲调,让仿佛贾荣进到了另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没有杀伐,没有战争,所有人安居乐业,俨然就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
一曲终了,贾荣也从琴音中回到了现实,此时的贾荣竟然有着一种怅然若失的感觉,这时身边的卫仲道毕恭毕敬的拜道:“学生拜见老师!”
贾荣惊叹于方才弹琴之人高超的琴技,那种高超的意境已经超脱了平常人对于音乐的认知,竟然能将听者带到另外一个世界,不用想,方才的琴音肯定出自眼前的这位慈眉善目的白发老者,而卫仲道称其为老师,此人肯定就是蔡邕了,也跟着卫仲道一并下拜。
白发老者笑呵呵的说道:“仲道此番回家,家中一切可好?”
卫仲道恭敬的答道:“多谢老师挂念,家中一切安好。”
蔡邕疑惑的看着卫仲道身边的贾荣,卫仲道急忙引荐道:“这位是家父好友,家父特意嘱托学生带他来见老师。”
喜欢本书的读者大大记得收藏一下,您们的支持就是铁骑不断进步的动力!对本书有什么建议的,尽管在书评区提,断崖一定会一一观看!
最后呐喊一声:“求收求红求打赏!”
一一六章 :雒阳(二)
更新时间:20130104
蔡邕笑道:“不知这位将军来见老夫,所谓何事?”
贾荣蓦然一惊,用疑问的目光看了看身边的卫仲道,见卫仲道轻轻摇头,将目光投向慈眉善目的蔡邕。
蔡邕捋了捋颔下稀疏发白的胡须,笑道:“是将军身上的杀伐之气告诉的老夫。”
贾荣细细的打量了蔡邕一眼,说道:“蔡大家果然名不虚传,贾荣佩服。”
闻听贾荣话语,蔡邕的眼神蓦然一紧,问道:“可是北地郡的贾荣贾太守?”
贾荣笑道:“惭愧惭愧!”
蔡邕似是不乐于见到贾荣,说话的语气也变的有些阴阳怪调:“贾太守来敝府有何贵干?”
贾荣依旧面含微笑的说道:“久闻蔡大家威名,特来拜访!”
蔡邕是一个典型的“皇权至上,不容亵渎”人士,贾荣在北地郡的种种自然使得蔡邕对贾荣横眉竖眼,对于一个不将汉室威严放在眼中的人,蔡邕肯定不会给其脸色,若不是顾及贾荣乃是一方太守,扫地出门也是有可能的,蔡邕冷哼一声,迈步走开了,留下一脸目瞪口呆的贾荣还有卫仲道。
卫仲道不解的对贾荣说道:“老师一直都是热情好客,不知今日是怎么回事。”
贾荣长叹一声,“无妨,既然蔡大家不愿看到我,我还是就此告辞吧。”
卫仲道一脸尴尬的站在一边,来的路上,卫仲道还不断的打包票说贾荣一定会得到蔡邕的接见,试想一个能吟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等可以流传千古的诗句之人还会得不到自己老师的接见吗,自从贾荣酒醉吟诗之后,卫仲道对贾荣显得十分客气,“可能是恩师有什么事,贾太守改日再来吧。”卫仲道劝道。
贾荣悻悻的告辞离去,一缕琴音透过蔡府的门缝传到贾荣的耳边,可是却总找不到来之前的那种感觉,摇摇头,向客栈走去。
经过蔡邕这件事,贾荣的积极心也被打消了不少,读过三国的贾荣只知道蔡邕是当世大儒,爱好弹琴,有一女名叫蔡琰,也是一个倾国倾城的美人。
蔡邕的路子走不通,贾荣又放眼到其他的路子,“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要能达成目的就行;前去找蔡邕无非是想通过他缓和自己与世家的关系,这时,贾荣想到了张让等一干宦官,不过宦官在历史上却是留下了浓重的一笔,贾荣不想去结交,他可不想若干年后被后人指着脊梁骨骂,其实内心里贾荣还是想做一个好人的,不过就凭势单力薄的自己,能缓和与世家的关系吗,不是贾荣没信心,而是世家的确是一个不可招惹的庞然大物。
随后几日,贾荣一直奔走于各大世家之间,却是仍旧没有丝毫的收获,反倒引来一些世家的驱逐,最可恨的是袁家,听说是北地郡太守贾荣前来拜访,直接扫地出门,不留丝毫的情面,这几日贾荣饱受了各种各样的白眼,尝尽了世态炎凉,若论品级,身为一方太守的贾荣年俸两千石,在大汉官员阶层也是属于中上层的人物,但在京师雒阳,或许一个看守城门的小将都会是当朝大员的亲属。
这日,正在客栈中歇息的贾荣得到卫仲道的传信,言称蔡邕要见他。
乍听此言,贾荣激动不已,整理好衣衫,跟着卫仲道疾步向蔡府的方向赶去,一路上不断的催促着卫仲道走快点,贾荣可没有狂妄到敢在大汉官员居住的地方策马奔驰。
蔡邕依旧是一身白色儒袍,看向贾荣的目光充满了好奇,这一次贾荣没有被晾在庭院之内,为表重视,蔡邕在正堂接见了他。
贾荣暗暗责怪自己来的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