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西凉铁骑-第59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更何况还有蔡瑁这层关系,贾荣并不害怕刘琮会惹事。
看到襄阳城内的皇宫,黄忠不满的撇了撇嘴道:“就这样还能称之为皇宫。”
襄阳的皇宫,相比于雒阳,十分简陋,甚至皇宫外,还护城河都没有,这也是西凉军为什么能够迅速将整个城内平定的原因,如果和雒阳的皇宫一般规模,攻打起来,最低需要数万兵马才能完成。
刘备和诸葛亮张飞三人,暂时关押在城内,有士兵严加看守。
失去了襄阳,成为阶下囚,刘备一夜之间变得苍老了很多,以往的雄途大志,也将伴随着这次俘虏成为云烟,他了解贾荣的手段,肯定不会给他任何翻身的机会。
关羽彻底震怒了,不顾周仓的劝阻,带领城中仅剩的两万名士兵,向着襄阳的方向而来,不管付出多大的代价,他都要将张飞还有刘备就出来,这么多年了,三人同生共死,走过了多少风风雨雨,就算是死,也要死在一起,自从跟随刘备到现在,关羽从来没有后悔过,丝毫没有认为刘备不配做大哥之类的,可谓是尽职尽责,不管刘备如何选择,始终不离不弃。
关羽刚刚出城,就被姜羽再次盯上了,而今荆州几乎归属于凉国,而关羽是个顽固分子,镇守南郡是一个极大的麻烦,自己出城,就免去了很多手段。
暴怒的关羽,不顾一切的带领士兵,杀向骑兵,直到浑身浴血,手下的将士所剩无几,仰天大吼,数百士兵低下了头颅,方才一战,很多士兵选择了逃走,跟随在关羽的身边,已经让他们看不到任何的希望。
随着关羽的败亡和刘备张飞诸葛亮的被擒,荆州彻底平定。
凉国皇宫内,文武百官歌功颂德,喜气洋洋。
贾荣心情大好,赏赐攻打荆州的将士很多财帛,治理地方的官员也迅速到位。
蔡家举家迁移到了雒阳,在城内,贾荣为他们准备了一栋豪宅,蔡瑁如今的身份是皇亲国戚,自然不能寒酸,而且蔡瑁也是荆州的代表,蒯家当初的投靠和许多世家在关键时刻的反戈一击,才是加剧刘备败亡的因素。
看到被关在小黑屋内的诸葛亮,贾荣心中畅快无比,忍住想要大笑的冲动。
“孔明先生,久闻大名啊。”贾荣道。
“呵呵,贾荣,你不过是汉朝的叛逆罢了,面对天下,竟然不感觉到羞愧。”诸葛亮毫不犹豫的反击道。
“面对天下羞愧?汉朝叛逆?”贾荣笑道:“自古成者为王败者为寇,秦国无德,天下群雄揭竿而起,刘邦何曾不是得到秦国的天下,难道之前他就不是秦国的臣子?”
“只要百姓能够过上安稳的生活,什么狗屁皇室,都是一句空话罢了,天下稳定,才是大势所趋,以孔明先生的才能,难道连这一点都看不明白,朕自起兵以来善待百姓,才有了jing锐的将士,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得民心者得天下,君王为舟百姓之为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为了口中的大义而死,是为不知,孔明先生才高八斗,当思为百姓办一点事情,什么时候想明白了,让门口的士兵传话。”贾荣留下这句话,走了出去。
诸葛亮刚刚听到贾荣的话之后,感觉荒谬之极,仔细思考一番之后,发现汉朝之所以这么快就将四百年基业毁于一旦,乃是因为百姓之故,和当年的秦朝何其相似。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诸葛亮第一次感觉到这句话是那么的富有哲理。
刘备和张飞,贾荣压根就打算去劝,这两个人是不折不扣的顽固分子,放过他们,就是为自己增添麻烦。
开元三年,老天爷似乎不那么的配合,出现了罕有的旱灾,许多地方颗粒无收,受灾的地方开仓赈灾,就连商人,也捐出了许多的钱粮,随后又经历了雪灾,凉州并州许多百姓因为房屋倒塌没有住处,也被及时的解决。
相对来说,曹军治下就不是那么安稳了,一则曹cāo没有足够的实力救援百姓,此时他手中有兖州青州徐州三州之地,却要养活着将近三十万的军队,军队的庞大,只好加重赋税,灾年亦是未能幸免,即使有着屯田军支撑,也不能挽回局势,所幸凉国境内受灾情况更为严重,让曹军有了少许喘息的机会。
曹军治下许多百姓,听闻凉国的政策好,纷纷前往,被曹cāo以强横的手段留了下来,没有百姓做支撑,就不可能养活庞大的军队,战场上损失的士兵也不能及时得到补充。
被逼无奈的百姓,揭竿而起,落草为寇,不计其数,曹cāo忙的是焦头烂额,纵使手中有很多谋士相助,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只能一味的派遣士兵镇压。
曹cāo也借鉴凉国的政策,提出让商人募捐,看着募捐上来可怜的米粮,曹cāo愤怒不已,难道凉国能做成的事情,到了他这里就这样的艰难。
灾年的年份,凉国征兵了,仅仅一年的时间,军队的人数扩充到了四十万,这种增长速度十分的惊人,之前凉国所有的士兵加到一起,不过只有二十多万,一年之内增兵十几万,这样的事情,在诸侯中还没有先例。
不同于诸侯的士兵,四十万兵马,有三十万是常备军,只要有战事,随时就能开赴战场,其中有十万人驻守雒阳,拱卫京师的安全。
诸葛亮投降了,在看完贾荣命人送来的西凉军军制和凉国的官员制度以及政策之后,诸葛亮考虑了整整三天,最后选择了投降,从一个小县令做起。
六八四章:俘虏刘备
刘备听说这件事之后,依旧是保持着沉默,贾荣已经决定将刘备放出,不过这种放出,也没有取消对他的监禁,只要他有任何的动作,立即就会有相关人员前来寻找麻烦,昔ri纵横天下拥有偌大名声的刘备,只能在雒阳城内小心翼翼的生活着,诸葛亮的投靠,他没有任何的怨言,在他看来,诸葛亮是大才之士,不应该默默无闻的死去,更应该名流千古,如果没有自己当初三顾茅庐,或许诸葛亮的生命轨迹又是另外的途径。
开元四年到开元五年,诸侯都处于微妙的平衡之中,商人的活动十分频繁,贾荣更是对于诸侯的商人没有任何的限制,只要缴税,就没有问题。
此时天下的诸侯只剩下三个,却称不上三足鼎立,因为凉国随时都可以发动战争,将曹cāo和孙权逼近死胡同。
经过了数年的安稳之后,凉国发动了战争,贾荣征集天下的兵马,汇聚在河内,以图一战将曹cāo平定,整个天下的目光聚集在了凉国和曹军身上,这一战,关乎着整个天下的局势,若是西凉军胜利之后,以得胜之军,能够轻易的平定曹军治下的疆域,而江东的孙权,根本就难以成为对手,很少有人看好孙权,拥有江东六郡,兵jing而民富,和西凉军相比起来,差了还是不止一个档次,何况西凉军同样拥有水军,和江东的战争没有什么悬念。
此时曹军治下,可以用经济萧条来形容,没人能够明白曹cāo的苦衷,凉国大举进攻,国库中的粮草竟然难以支撑长时间的战争,这对于一个诸侯来说,才是最为致命的,不仅如此,曹军治下,不定有多少暗中倾向于凉国的商人,这几年,凉国商人的发展十分迅速。
凉国这次发起战争,商人直接捐款的金额达到了二十亿钱,这不仅代表着凉国的决心,还代表着商人对于一统天下的信心,雒阳城内的报社,这几ri着重宣传的东西就是战争,整个凉国治地的百姓官员对于凉国攻破曹军,充满了信心,天下的动乱也必将因为西凉军而解除。
商人捐款二十亿,对曹cāo来说,是非常致命的,二十亿钱,足够十万大军支撑数月之久。
贾荣对这次的战争非常重视,决定御驾亲征,说不定这就是平定整个天下的最后一战,每一场战斗都至关重要,关乎着未来的局面。
朝堂上的主要话题,成了讨论如何对战曹军,贾荣充分展现了一个明主应该具备的气质,广纳臣子之言,只要是有用的计策,全部被记录在案,可以说,这是凉国最大的一次军事行动。
贾荣直接调集了四十万兵马,将全国各地的常备军全部汇集在雒阳周边,等候战事的开启,这场规模浩大的战争,仅仅是各地的常备军汇集到雒阳,就用去了将近两个月的时间。
经过几年的发展,凉国的兵力,已经达到了鼎盛,调动四十万兵马其中有八万骑兵。
誓师当ri,贾荣出现在三军将士的面前,听到震彻云霄的呼喊声之后,脸上露出淡淡的微笑,凉国能有如今的局面,正是这些将士,舍命拼杀,才有的结果。
“将士们,对战曹cāo,乃是为了天下能够一统,让所有百姓能够过上安稳的生活,战场上,将士们就要舍命的冲杀,不用为身后之事担忧,但有朕一口粥吃,就不会饿到你们的家人。”贾荣的话语很简单,却调动了所有士兵激荡的心情,万岁声高呼不止。
大约一刻钟,点将台才渐渐的恢复了平静。
“出战曹军,分为三路大军,第一路先锋大军,主将赵云,统帅四万步兵,一万骑兵。”
“第二路大军统帅郭汜黄忠,带领八万步兵,两万骑兵。”
“最后一路大军统帅就是朕,带领二十万步兵和五万骑兵,争取一战将天下平定。”
四十万大军驻扎在雒阳周边,登高一看,随处都是营帐,密密麻麻,让人触目惊心。
第一路大军统帅赵云,得到命令之后,立即点齐兵马,前往东郡,这次的战争,十分重要,赵云也是打足了jing神,点名的大将有吕布马超等人,可谓是兵jing粮足。
一辆辆的马车押运粮草物资,奔赴前线,三军未动粮草先行,四十万大军每ri的开销都是一笔庞大的数目,不可忽视。
三千骑兵,分作数百支队伍,向着东郡的方向撒去,赵云要做的就是掌控战场上的风吹草动,为大军的到来做好准备。
曹cāo早就在两个月前,得知了凉国的兵马调动,震惊之后,亦是做好了准备,凉国的行动,早在预料之中,对于己方的实力曹cāo也有信心,明知和凉国一战不可避免,他亦是将所有的军队调集起来。
论兵马的jing锐程度,曹cāo不敢和西凉军相比,这几年,凉国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