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演讲论辩技巧-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了吗?”
7。适度冲撞,顺贬反诘。别人咄咄逼人的诘难使你很难堪,权宜之计是
“顺贬”。但要控制其“冲撞效应”的力度,做到既得理又不失和。有个工
厂竟选厂长,一位年轻的竞选人对一位年届50 的对手说:“你该回家尽享天
伦之乐了。这一大把年纪,当厂长也力不从心!” 50 岁的对手答:“我这
把年纪有人讲是成熟,是经验丰富。至于回家抱孙子,还放不下这份心。不
过我也不想嘲笑有些年轻人说话做事太毛糙。”柔中有刚的顺贬反诘,可以
使对方无言以对。
8。类比设喻,怪问智答。由于语情语境的限制,一两句话“抵挡”不住
刁钻古怪的诘问,可以快速设喻、类比,这往往可收一言九鼎之效。有个外
国记者问作家刘绍棠:“中共很伟大,为什么一点儿自由化也容纳不了?”
刘答:“虽然我体壮如牛,叫我吞一个苍蝇,我不!”他让别人在不言而喻
的领悟中,将“本象”和“类象”联结起来,表明了自己的观点。
9。别解语词,岔答诘难。对方出言不逊,使你猝不及防而受窘,这时不
妨抓住对方问句中外延模糊的用语,将其“岔”到对己有利的方面来作出回
答。例如,鲁迅在原北京女师大校董会上为学生的爱国行为辩护时,校长打
断他的话,说:“学校是有钱人办的,应该听听有钱人的高见。”鲁迅立即
从兜里掏出一块银币,砰然放在桌上说:“我有钱,我可以说话!”他顺手
牵羊地别解“有钱”这个概念,剥离洁难语意,变被动为主动,是很高明的
答对策略。
10。即兴幽默,宽松洒脱。这是很常见的谐趣答对方式,轻松活泼,被看
作是调节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契诃夫说:“不懂得开玩笑的人是没有希望的。
这种人即使额高七寸——聪明绝顶,也算不上真有智慧。”据说毛泽东同志
在转战陕北时洗脸洗脚用一条破毛巾,警卫员说他“上下不分”要领条新的。
毛泽东说:“分开就不平等了。现在行军打仗,脚比脸辛苦,分开脚会有意
见。”——可以这样说,只要有了“趣味思维方式”,幽默答对,俯拾皆是。
当然,快语答对并不是一味地追求快,要察言观色,因人而言,因时而
言,顾及对方的心理承受力,防止形成“对峙效应”。因此,必须注意调节
快语答对的节奏。可以将“热接”(答句紧接问句)、“冷接”(答句“慢
半拍”)交替组合起来,快中有慢,慢中显快,这样错落有致,方可显示出


快语答对特有的风采。

第二,要心力专注。即使外表漫不经心,内心的注意指向不可涣散。历
史上曹植七步成诗,是令人惊叹的高难度快速答对。但后来唐代的史青竟说:
“曹植七步成诗,尚为迟涩,请五步成诗。”果然他当堂五步和诗一首。而
后来柳公权又创三步成诗的记录。口才是捷辩之才。要相信“人的思维是了
不起的,只要专注,就会做出使自己感到吃惊的成绩”(马克·吐温语)。

第三,要轻松自信,有时不妨以嬉戏对待变幻莫测的现实话题,这样,
你语言智慧的变通性、广阔性、流畅性就会显示出来。幽默善辩的美国原总
统里根,为什么在争取连任与蒙代尔的首次辩论中狼狈地败下阵来?因为他
要口中念念有词地默记若干数字、资料,他处于戒备状态,紧张拘谨,笨嘴
拙舌。“他成了另外一个从未见过的里根!”“那场辩论简直是一场噩梦!”
(南希·里根《轮到我了》)后来里根抛开约束他的文字材料,恢复了幽默
诙谐的答对风格,于是轻松地取得了后几场辩论的胜利。可见,轻松自信能
打开心智的枷锁,使你进入活泼轻松的创造境界,这时你的多姿多采的妙接
妙对就会脱口而出了。

(应天常)


道声“你好”有讲究

在现代文明社会,“你好”这话实在是用得太频繁了,只要存在人际关
系,几乎任何人都要有意无意地说到它。也许正是太容易太频繁的缘故,许
多人便觉得它索然无味。其实,在人际交往中恰当地道声“你好”,对良好
人际关系的形成、发展和协调有着不容量疑的交际价值。

首先,“你好”是礼貌的反映。尽管现代交际中“轻礼节、重情趣”的
趋势越来越明朗,但是以礼待人仍然是一般人的基本信条和人际交往中最起
码的准则。在交际中,“你好”之所以百用不厌,就是因为它作为一种礼貌
语言已早为人们普遍认可。它虽然简单,可是在很大程度上却可以反映交际
者的礼貌修养水平。无论是对生人,还是对熟人,无论是对点头之交,还是
对莫逆之交,见面时,亲切地道声“你好”,都会使你显得温文而雅、彬彬
有礼。一个懂礼貌的人,总是会把“你好”当作见面礼慷慨地送给他所见过
的任何人,从而给人们留下热情开朗、知书达礼的美好印象。

其次,“你好”是问候的方式。结识新朋友,或者见到老朋友,见面时,
总不免要问候几句,这是一种很自然的交际习惯。有些人相见时,总喜欢问
人家“吃饭没有”或“到哪里去”,这种已成习惯的问候方式,的确有些单
调别扭,而且在同外国人交际时还容易引起误会。我们觉得,道声“你好”
就是最理想的见面问候方式。这两个字眼,因为简单明了地表达了对方的深
情问候和良好祝愿,因此更容易为被问候者所接受。

再次,“你好”是招呼的表示。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在很多时候,
“你好”还有打招呼的含义。在路上碰到熟人或不认识的人,由于没有时间
或没有必要停下来交谈,为了不致失礼和难堪,人们总要用各种方式打招呼,
如微笑、点头、手势和说声“你好”。因为“你好”是通过有声语言直接作
用于对方的听觉器官,所以比其他打招呼的方式无疑显得更明了更实在。有
些人总以为天天相见没有必要打招呼,因而擦肩而过却视而不见,毫无反应,
殊不知这往往是给人际关系埋下了不愉快的种子。其实,见面道声“好”,
打个招呼,既可以避免双方碰面都毫无表示的难堪,也有利于维系和发展良
好的人际关系。

最后,“你好”是接交的信号。记得有一回出差北京,我上火车刚刚坐
定,对排座的乘客就热情地对我说了声“你好”。我们互相自我介绍后,他
便告诉我,将在火车上度过两天两夜,恐怕十分无聊,希望找个伴聊聊天,
消磨时光。于是,我俩便天南地北地吹了起来,一路上打得十分火热,想不
到今天我们竟还作为无话不谈有共同追求的好朋友。现在想起来,我朋友当
初那声“你好”实在耐人寻昧。这就表明,在人群尤其是在陌生的人群中,
当我们要进行有选择的交际时,“你好”就往往是向对方发出的接交信号,
一旦得到对方积极的反馈,一种特定的人际关系就意味着开始。

既然道声“你好”有着丰富的内涵和特殊的交际价值,那么,怎样才能
说好“你好”呢?

说“你好”时,态度要真诚。不管你的“你好”是为了表示哪一种意思,
只要你真心想这样说时,态度一定得是谦恭和真诚的。否则,哪怕是说一千
个“你好”,也只不过是缺乏沟通力的套语和毫无价值的废话的堆积。

说“你好”时,应注视对方。“你好”本来就有特指的对象,付诸言表
时,当然就要热情友好地注视着对方,与之进行目光交流。我过去曾有过深


刻的教训:有天晚上,我在舞厅偶然遇见了我的几个朋友,因为是久别重逢,
我们非常高兴地握着手并相互问候。可是,当我走上前去与我一位朋友的朋
友握手问好时,我的眼睛居然仍看着我的一个朋友。由于我伤害了对方的自
尊心,他对我的评价就不言自明了。

说“你好”时,声音要亲切。“你好”是一个极其美好的人际交往常用
语,只有音量适中、语速适度、语气温和,它才能动人心扉。如果粗声高嗓,
或拿腔拿调,人家就难有好感。

说“你好”时,别忘辅之态势语言。态势语言是指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表
达思想感情的面部表情、动作和姿态。说“你好”的同时,或向对方报以微
笑,或点头示意,或打个手势,都可以增强“你好”的感染力。嘴里在说“你
好”,面部表情却淡如清水,没有相应的积极的体势反应,这必然会大大削
弱“你好”的沟通力。

说“你好”时,应分清“你好”和“您好”。“你”和“您”都是人称
代词,但“您”含有敬意,所以“你好”和“您好”在用法上是有差异的。
究竟怎么用,这就要看彼此关系以及对方的年龄、地位、威望等。我们以为,
一般场合特别是对点头之交、陌生人宜用“你好”,对上级、长辈或想有意
识地表示敬意宜用“您好”。

(万一平)


“点化法”在口语交际中的妙用

据宋朝范公偁《过庭录》记载,滑稽才子孙山与一个同乡的儿子一起去
考举人,孙山考中了最末一名。孙山回家以后,这个同乡就问孙山,他的儿
子考中了没有,孙山不直截了当地回答,而是仿照欧阳修的词《踏莎行》中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的句子,念了这样两句诗:“解名尽
处是孙山,贤郎更在孙山外。”意思是说:你的儿子没有考中。从此以后,
人们就把榜上无名叫“名落孙山”。在这里孙山的回答就使用了“点化”这
种修辞方法,他把欧阳修词中的句子巧妙地加以改造,委婉而风趣地表达了
自己的意思。所谓点化法,就是指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对别人的话或诗词
句子、格言谚语、寓言典故等进行加工改造,从而翻出新意,为己所用。在
口语交际中,点化法是一种运用广泛的口语修辞方法,如果运用得法,可以
达到妙语连珠的艺术效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