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演讲论辩技巧-第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而且远远不止一个。所以,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有无标准,而在于标准是
什么,在于什么样的标准才是正确、客观和公允。正如鲁迅先生所指出的那
样:“我们不能责备他有圈子,我们只能批评他这圈子对不对。”

演讲既然是由多要素组成的系统结构体,在对某一演讲进行评价时,我
们就应当从整体上去审视和把握,而不能只看一面而轻视或忽视另一面,更
不能仅仅着眼于一些具体的细节。当然,为了全面认识它,我们又必须首先
从各个不同的方面去观察它,分析它们各自的构造和特征,然后经过概括和
综合,再从总体上把握它,评价它。那么,应该从哪些方面具体分析呢?从
演讲学的角度看,一般说来可以从演讲内容、演讲艺术和演讲效果三个方面
去考察。

一、演讲内容标准

演讲总是以社会存在某一方面的问题或某一事件作为对象的。演讲的内
容,就是指演讲者的演讲所反映的现实生活现象,以及演讲者对这一现实生
活现象的主观评价。演讲者演讲内容有无道理,有多少道理,下列各点就是
最主要的衡量尺度。

1。选题。选题即选择所要演讲的话题,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演讲内容
的价值。好的演讲,其选题应符合现实需要,适合讲者和听众,范围大小适
度,分量轻重得宜。
2。主题。好的演讲,其主题应当是正确、新颖和深刻的。所谓正确,即
要反映生活的真理,符合党的基本路线;所谓新颖,即是要有独特性,要有
新意;所谓深刻,即是要反映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3。材料。从质的方面讲,材料不仅要可靠、典型、新颖和有趣,而且还
要适合讲者和听众;从量的方面讲,材料多少要适当。
凡是符合这些条件的演讲,其内容就是好的、成功的;反之,就是不好
的、失败的。尚需说明的是,除了特别优秀的演讲和十分拙劣的演讲之外,
一般演讲的内容构成往往有比较复杂的情况:部分内容是好的、积极的、恰
当的、正确的;部分内容却是不好的、消极的、不恰当的,因而就不能简单
地肯定或否定。

二、演讲艺术标准

演讲是思想和艺术、内容和形式的统一体。评价演讲时,我们不仅要坚
持内容标准,而且还要坚持艺术标准。所谓艺术标准,就是指衡量演讲者表


达形式、表达技巧和手段的尺度,它的主要要素及其基本要求是:

1,语言。公众演说的语言同书面语言以及其它口头表达形式的语言相
比,既有相同处又有不同处。其基本特征是:正确性、精炼性、易懂性、情
感性、生动性和口语化。此外,它还特别讲究修辞手法的运用。

2。结构。结构是表现演讲内容、显示演讲主题的重要艺术手段。其要求
是:逻辑严密,层次分明,组织合理,中心突出,能巧妙地安排开头结尾和
构筑高潮。
3。声音。发音正确和清晰,是声音的首要要求。其次,声音要有抑扬顿
挫的节奏美,即演讲者能有效地处理演讲时的语速、音量、停顿和重音。
4。态势。演讲者的仪表服饰要整洁,面部表情要丰富,动作手势要自然。
一句话,态势要有助于充分地表情达意。
5。应变。应变能力是检验演讲者是否具有演讲才能的重要标志。演讲者
既要能妥善处理来自主观方面的意外事变(如怯场、忘辞、离题和讲错),
又要能灵活处理来自客观方面的意外事变(如乱场、冷场和听众质疑)。
上述五个方面是演讲技巧和演讲形式的主要内容。从艺术的角度评价演
讲,就是要从这些方面去审视和考察。就演讲的整体而言,其综合表现的程
度愈高,则艺术性愈高;反之,就会显示出艺术上的粗糙低劣。

三、演讲效果标准

首先应当指出的是,在现实的演讲评价工作中,确实存在忽视演讲效果
标准的倾向,一些演讲比赛制定的评分标准无此项要求就是一例。这无疑是
需要重新认识的一个问题。

我们知道,演讲之所以能伴随人类的各种社会活动而不断发展,就是因
为它能产生强烈而普遍的社会作用。如果不从实际效果方面去分析和评论演
讲,就不可能对演讲作出公正的评价,演讲评价本身也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
当然,这里讲的效果,主要不是指演讲本身是否达到上述内容和形式两方面
的各项指标,而是指演讲者将信息转达给听众后,听众由此所引起的全部反
应。例如,演讲吸引听众注意力的程度,受到听众欢迎的程度,演讲者和听
众之间感情交流的程度等。这些都是从听众常见的表层的反应来看演讲效果
的,如果从深层和高层的角度看,演讲的效果就是从演讲对听众的真理启迪
作用、情感激发作用、艺术感染作用和行动导发作用四个方面表现出来的。
由此可见,效果标准是个具有综合性的标准,是内容和艺术标准不能完全代
替的相对独立的标准。

的确,从效果上去评价演讲是比较困难的。比如一篇精彩的演讲当时好
象并没有拨动听众的心弦,可事后却显示出它的极大价值:一个魅力非凡的
演讲家当时成功地激发了听众的热情,可若干年之后,从客观上分析,他的
讲话并没有什么价值;有些内容一般的演讲常常受到听众的欢迎,因为演讲
者本人很出名,诸如此类的情况确实大量存在,但这并不说明演讲效果就无
从衡量,更不能说明演讲不需要效果评价标准,问题则在于如何进一步完善
效果标准——这正是演讲评价所要解决的课题之一。

(修德)


演讲的语言和副语言沟通

演讲作为一门沟通艺术,主要是通过语言和副语言来实现的。

在语言的沟通中,最重要的是语音。“听不懂”作为一种语言障碍,不
仅直接影响听众对内容的理解,还会产生演讲者与听众之间的心理障碍。因
为你不仅浪费了听众的时间,还折磨着听众神经。至于“夹生”的普通话也
不解决问题,它往往是听众的笑料。

语言沟通也涉及语体。演讲要注意使用通俗化的口语。一位有经验的教
师认为:书面语可以最后被理解,而口语则需要立即被听懂。书面文字看不
懂,可以停下来斟酌一番或查查词典。但听众没有这个机会,他们是在听而
不是在读。有一点语言障碍(包括不熟悉的书面语言),他们的思维、想象
甚至情感就可能出现阻滞。作家老舍的见解一语中的:“耳朵不象眼睛那么
有耐性,听到一个不爱听的字或一句不易懂的话,马上就不耐烦。”

文化较低的听众更趋于通俗化的口语。我曾参加过这样一个报告会。一
位经济学家努力想使乡民们掌握搞活经济的途径、方法,但恕我直言,他的
讲话风格与他枯躁的文章风格相差无几,因而听众感到陌生、困惑,不得要
领,会场气氛沉闷。结束时,年轻的乡党委书记站了起来:“要想发展生产、
搞活经济,就要按这位专家的话去办。首先,要引进人才——别人的脑壳发
财;还要搞横向联合——到处去结交‘干亲家’。。”会场顿时活跃起来,
乡民们频频点头,“这才听懂了”。

语言沟通也涉及到语词所特有的逻辑涵义和修辞色彩。一位大学生在题
为《不改革就要挨打》的演讲中,讲到“我国的改革有着深刻的国际背景”
时,台下则议论纷纷,进而发生了激烈的争论,迫使他暂时中断了演讲。究
其原因,有的听众认为他使用的“背景”一词不妥:“难道我们改革还有外
国后台吗?”这就涉及到对“背景”这一概念的内涵的理解,而演讲者的本
意并不是指“后台”而是指“形势”。当然,听众之所以对这一词语发生异
议,还因为“背景”一同所具有的习惯的感情色彩。语词具有情感的功能,
这不是一个秘密。美国学者萨金特长期研究词的情感负荷。他认为,词本身
甚至不在行文中而单独存在时也具有情感的意义。这就需要我们在运用词语
时注意听众的理解习惯和欣赏习惯。

副语言包括音量、音质、速度、节奏、语调等,也统称“说话的声音”。
副语言不仅能辅助语言沟通,同时在表达情感方面,它的意义甚至超过语言
本身。据说意大利有一位演员,在台上用悲切的语调“朗诵”阿拉伯数字时,
坐台下的听众居然就听得潜然泪下。

一则轶闻也可以说明这个问题。一位父亲收到了儿子的来信,去请邻居
代念,邻居正忙着自己的事,接过信后便很不耐烦的念起来。不等念完,这
位父亲就跳起来骂道:“混帐东西,一来信就要钱。”正骂着,邻居的女儿
回来了,她接过信便从头到尾地柔声念,念着念着,父亲的怒气逐渐平息,
到最后还笑眯眯地说:“这才象我的儿子。看,多有礼貌,还‘亲爱的父亲’
呢。”

在人际沟通中,人们还常常根据副语言来评价对方的品质。心理学家们
曾经利用录音带来研究语言的速度和音调对发言者知觉的影响。为此在一项
研究中让被试者听一段录音,录音在内容上没有区别,但在副语言方面是经
过处理的,或者提高音调或者降低音调,或者加快速度或者放慢速度。结果


发现高音调被认为是小个子、软弱、不诚实、比较神经质;说话慢的人被认
为冷漠、被动、不太可靠;而正常的音调和速度则被认为安静、痛快、有说
服力。克劳斯等人的研究表明:当某人说谎时,平均音调比说真话往往高一
些。

可见,在演讲中运用副语言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它可能是你成功的钥
匙,也可能是你失败的“煞星”。

就音量而言,男性最受欢迎的是明朗浑厚的中低音。当然,在演讲中有
时候也需要你提高音量,造一仲力度上的“轰鸣效应”。但这种轰鸣必须做
到有节,否则会压迫人们的听觉神经,也要注意自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