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世小农民-第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说得对。”孟有田淡淡一笑,“好好听着,别乱打岔。”
春儿噘了噘嘴,白了孟有田一眼。
“家有三件事,先捡紧的干。日本人已经要打到家门口了,民族矛盾已经超过了阶级矛盾,解决一个,再解决一个。封建势力,也是压在穷人头上的一座大山,自然也要给他一点颜色,否则群众就难以发动,咱们合计一下,就先从这个自卫队入手,只要枪杆子掌握在咱们穷人手里……”这是老蔡的声音。
孟有田放下碗,抹了抹嘴巴,转身走出了屋子。
一轮缺边的月亮挂在天边,水一般的清光,照亮了村落,洗去了树林的阴影。星星洒在天空,一闪闪眨着眼睛。
“这就要回去吗?”春儿紧跟着也走了出来。
孟有田没有说话,只是回头用温柔的目光瞅着她。春儿先是有些害羞的低下头,咬着嘴唇,呆了半晌,竟勇敢的抬起脸,看着孟有田那两只黑溜溜的眼睛,仿佛自己要被这眼睛吸进去。孟有田慢慢的伸出手,春儿犹豫了一下,也将手交给了他。两个人紧紧的拉着手,春儿感到身上一阵热似一阵,还有点哆嗦。
由于热血沸腾,过于冲动,孟有田一下将春儿抱住了,飞快的在女孩儿的唇上蹭了一下就离开了。即使这样,那种异样的感觉却仿佛像凝结在唇上似的久留不去,春儿整个人都痴了……
………………………

第二十七章 讲书
更新时间2009924 19:43:24  字数:1956

 李家大院的客厅里,一支半尺高的洋蜡发出昏黄的灯,照得屋子阴森森象个灵堂。李大鸿穿着蓝缎大褂,手抚着盖碗,面无表情。
“这帮穷小子真要造反了,您得拿个主意镇住他们哪!”李敬怀抹了抹嘴上的油,刚刚李大鸿请他吃过饭,现在他愈发显得忠心耿耿。
李大鸿已经从刚听到消息时的震怒冷静下来,他想:这个胡青,原来只是个徒有虚名的样子货,贪生怕死、欺软怕硬,竟然被帮穷小子给弄了个灰头土脸,这样的人不请也罢。那几年,大刀会、天门会、红枪会闹得挺凶的时候,村子里也有一些年轻人练起了刀枪。他当时还是挺高兴的,认为村上有武艺的人越多,对李家大院越好,要是年轻人都爱耍刀弄枪,光是这股气势,响马土匪要来,也得掂量掂量。可现在……
李敬怀见李大鸿没说话,眨巴眨巴眼睛,装出很神秘的样子说道:“听说铁匠老蔡回来了,东家,您可得提防一二呀!”
李大鸿身子一震,随即又恢复了正常,淡淡的笑道:“都是几年前的老事了,回来就回来吧,本乡本土的,有什么话不好说呢!”
李敬怀心里暗想:这老家伙,是越来越精,越来越鬼了,人前装成个大善人,背后捅刀子、打黑枪,可是什么都干。这还是信不过我哩,没和我说实话。想到这里,他也笑道:“东家宽厚仁慈,全村人都知道。今儿那个孟有田可是提到了自卫团,说什么外乡炮手不如本村村民保险,听他的意思,是想在自卫团里吃公粮呢,而且他还抢了胡青的盒子枪,这腰杆可挺直了。”
李大鸿这次可皱起了眉头,自卫团可不是用来护村保民的,而是为他李家看门护院的。让孟有田和一伙穷棒子拿着枪杆子,那他还怎么镇住全村人,这以后还怎么收租放债。不行,自卫团还得找自己能控制得住的人,而且这件事还得快点办,不能让别人抢了先。而且还得利用胡青的仇怨,把有枪的孟有田给收拾了。当然这胡青的事情他不想交给李敬怀去办,自卫团的事情倒是可以。他仔细想了一会儿,心里大概有了主意,招手叫李敬怀过来,低低的耳语了一阵。
……………………
孟有田兴高采烈的回到家里,想到刚才吻春儿时,她那呆呆傻傻的样子他就想笑,心里一直美滋滋的感觉。
柳无双已经躺在炕上呼呼的睡着了,当他点着油灯时,却发现柳凤倚靠着,还没有休息。
“吃了蜜蜂屎了,笑成这个样子。”柳凤很不友好的说道。
孟有田挠了挠脑袋,调整了下表情,说道:“那个,我得了一把枪。”
“知道。”柳凤翻了翻眼睛,不屑的说道:“就为了这?”
“嗯!”孟有田敷衍着点了点头,岔开话题,“那个胡青,你听说过吗?原来是个绣花枕头,中看不中用的家伙。”
“也别小瞧了他。”柳凤口气缓和了些,“虽然是欺软怕硬的样子货,可也有些黑道朋友,你还是防着点的好。”
“我知道,明枪易躲,暗箭难防。”孟有田摆弄着手枪,说道:“如果有机会,我先干掉他,玩阴的吗,谁不会呀!”
“哼,念书的真是没好心眼。”柳凤又搬出了她的理论。
“你干嘛那么恨念书的?”孟有田皱起眉头反驳道:“就算有念书的人得罪了你,也不能一杆子打翻一船人哪!”
“念书人就是坏,没念过书的穷人心眼都好,念过书的富人心眼都坏。”柳凤振振有词的说道:“穷人念了书,就想着升官发财,心眼也变坏了。”
孟有田歪着脑袋想了一会儿,柳凤说得也有些道理,读书——做官——成为压迫剥削者,这确实也是种常见现象。
“怎么样?没词了吧?”柳凤高高的昂起了头。
“才不是呢!”孟有田有些好笑的说道:“没听过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吧?念书是大有用处的,只是要用到正地方。比如说我念的书,就是教你怎么种好庄稼的,学好了一亩地可以打出原来两亩地的收成,你想想,粮食多了,大家就不用挨饿了。”
“还有这样的书?”柳凤不可思议的瞪大了眼睛。
“什么样的书都有,种庄稼的,造东西的,医治病人的,行军打仗的,当然也有歪门斜道的,关键是看你怎么用。”孟有田耐心的解释道:“穷人念了书,那些地主老财想在文契上作手脚,也会困难不少,对不对?”
柳凤仰起头想了想,不太服气的说道:“念书的人心眼多,对,坏心眼多。”
“呵呵,心眼多有什么不好。”孟有田笑道:“就算是坏心眼多,可要用对了地方,也很好啊!比如说用在地主老财、贪官污吏身上,用在小日本鬼身上。”
“伶牙俐齿,念过书的坏家伙,能把黑的说成白的。”柳凤笑骂道,但态度已经有很大的松动。
“看看,不念书连说话也说不过人家。”孟有田笑道:“就说你们吧,肯定有传递消息、打探情况的,我就不信都是用嘴来传,不念书怎么写情报,不念书怎么看情报?敌人给你来封挑战书,你还以为是邀你赴宴呢?”
“少看不起人。”柳凤用手枪点了点孟有田,嗔怒道:“我也是认字的。”
“那你就不要再恨念书人了,恨就恨那些坏蛋。”孟有田轻轻躲了一下,见柳凤似笑非笑的移动枪口,只好无奈的摇了摇头。
“念书人胆小,这个对不对?”柳凤将枪口垂下,开玩笑般的说道。
“呵呵,这当然不对。”孟有田停顿了一下,讲述他所敬重的两位历史名人的事迹,一个是文天祥,一个是阎应元。


第二十八章 开镰
更新时间2009925 12:55:25  字数:1901

 说实话,孟有田口才并不好,讲述的也并不完整、生动,但柳凤还是感到新鲜和震撼。故事讲完后,两个人都默默无语。好半晌,柳凤才用手捋了捋额前的头发,说道:“果然是好汉子,你想学他们俩?”
“学不象,也学不了。”孟有田苦笑着连连摇头,说道:“我没那种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气质和精神,要是被抓住,一顿皮鞭我可能都抗不住。”
“倒是个有人性的念书人,不说假话。”柳凤用一种很怪异的目光看着孟有田,笑道:“我想知道,要是日本人打过来了,你会当汉奸吗?”
“要是被日本人抓住,我可能假投降,然后抽冷子跑出来抗日,抓住了就再假投降,然后再抗日,千锤百炼吗!”孟有田半开玩笑的说道,说实话,想到那些可怕的酷刑,他还真没信心象电影里演的那些英雄一样坚贞不屈。
“你这不是反复无常吗?”柳凤哭笑不得的说道:“说你怕死吧,你还要抗日,说你不怕死吧,你还投降,真是不明白你到底要干什么?”
“唉,这个问题很矛盾。”孟有田拍拍脑袋,尽量有通俗的道理解释道:“日本鬼子很厉害,但是呢,他们一定会失败,这个过程是相当艰苦而残酷的,我就是要想方设法熬到胜利的那一天。这个,你的明白?”
柳凤似懂非懂的晃着脑袋,翻着眼睛,最后很认真的瞅着孟有田,问道:“那你说说日本鬼子到底怎么厉害?又为什么会失败?”
“啊,这个就说来话长了……”
………………………
田野里,麦浪翻滚,遍地金黄。俗话说:“急收麦子缓收秋”,意思是说麦子一旦收获期临近会成熟的很快,必须在短时间内把成熟的麦子收割入仓,不然成熟的麦子便会把籽粒掉在地里从而造成减产或损失。麦收季节,每天吃喝拉撒都在地里,有人送水送饭过来。另外怕下雨,也将这叫做“龙口夺粮”,意思就是与下雨天争分夺秒。
“低头,弯腰,开镰喽!”随着老保根底气十足的喊声,孟有田戴着顶草帽,挥舞起雪亮的镰刀,于田间飞刀豁豁,麦子齐齐地抓在手里放倒在地上。
用镰手工割麦子是耐力活,握着镰刀,弯下身子,半天不能直腰。麦子有麦毒,麦芒刺的手和胳膊几天都刺痒。大热天,还得穿着厚厚的衣服,割一天麦子,累得腰酸腿疼,胳膊腰间都黑黑的。而且孟有田采用的是留高茬,麦秸还田技术。在麦收前十到十五天已经套种上玉米,此时已经出苗,这脚下更得有准。
今年由于有孟有田弄的土化肥,老玉保种的麦子不仅多而且比旁人早熟了五、六天。不时有干活的村里人路过地头,羡慕的咂咂嘴,和老玉保搭讪两句。老玉保也乐得合不拢嘴,笑呵呵的回话,手上也不闲着,一捆捆的麦子绑得扎实,直立在田地里。别小看了这招,一条绳子飞檐走壁地捆扎结实,送到麦场里,一拉绳子,就刷地落地,也是个有技术含量的活儿。
“玉保哥,今儿开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