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1990-第41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三百九十三章 乱象

安逸却是十分的冷静,没有理会鲁夫,继续说道:“我所说的其他因素就是后续漏洞的弥补,如果没有好的办法,此事还是不成。/ //我可不想以后被罗斯国追着要账,甚至如果出了事儿,有人坐牢都很有可能。而且这个疗养院也会被没收掉,我们什么也得不到。”

鲁会听到安逸的话,也是沉思着说道:“安逸说得对,这件事情的确要处理好,后续的弥补漏洞特别地重要。不过我相信会有办法的,肯定不会出问题。”

“不出问题就好,如果能够把漏洞弥补好,这次收购可以进行,到时你直接找彼得就可以。”安逸点头答应下这次收购。

彼得也在点头表示明白,只不过又想到鲁夫刚才所拿出来那份收购清单,问道:“其他那些收购项目,也是一样的吧?”

鲁夫点头:“都差不多,基本上都是打着同样的主意。我觉得这样的办法挺好的,咱们只需要提供一些资金,大部分的手续由他们来办理,又简单又方便。”

安逸却完全没有鲁夫的兴奋,冷静地说道:“收购我们可以参与,投资也没有关系,不过有一点,收购完成之后就要尽快出手,不能参与后续的经营,明白了吗?”

鲁夫有些奇怪,想不明白:“为什么?这些收购项目的盈利性都非常地好,也是我专门挑选出来的,咱们留着赚钱不好么?”

安逸摇头,坚定地说道:“不行,收购完成之后,你就要想办法脱手,不能参与后续的经营。这一点是必须的,你也不必问为什么。”

安逸也是考虑到收购之后的善后问题,虽说就算是评估价格很低,可是收购的手续也不会有问题,鲁夫所找的这些人完全能够做到这一点。只是这种收购毕竟是在侵吞国有资产,可以说是后患无穷。而且也和安逸之前所收购的那些工厂企业完全不同,安逸可不想因此被连累到整个在罗斯国的布局。

安逸以前所收购的那些工厂企业,基本上都是有后续安排,也有大量的资金准备投入,是要长期扎根在罗斯国认真进行经营的。反正只要经营好那些工厂企业,安逸就能够得到数之不尽的财富了。如果期间掺杂上这些不伦不类的收购项目,容易引起有心人的反感,以后也会破坏和伊万之间的关系,根本就犯不上。

当然安逸也不是有钱不赚的主儿,既然鲁夫能找到关系用如此低廉的价格进行收购,配合一下赚钱也是必须的。

不过安逸要求的是短平快的进行这种收购,到手之后就要想办法再卖出去,得到现金回款。至于收购到手这些项目,要么进行分拆,要么直接转让给想要这些项目的人,或者干脆就卖给合作收购的那些人。

当然在价格方面就不可能是收购时的价格了,至少也要番上几倍才行。至少也不能和这些项目的实际价格相差过远,这样也是能够大赚一笔,一点也不吃亏。

安逸是根本不担心这些项目会没有人要,毕竟这些也都是一些绝对优质的项目,盈利性都是非常好,认真经营的话赚钱也很容易。

如果不是牵扯到侵吞国有资产的问题,安逸也觉得继续经营没问题。可惜的就是安逸不想碰触到这条线,然后被秋后算账而已。这一点在伊万掌权以后,也是很有可能出现的事情。

虽说因为有安逸的这层关系存在在,后果也不会太严重,可也会破坏他们互相之间的关系,比较一下其中的利害关系,根本就不值得。

安逸对于在罗斯国的布局,其实一直也都没有和鲁夫和彼得细说过。

这次集中资金,利用卢布大贬值的机会,进行收购罗斯国的优质企业和工厂,安逸是考虑得特别长远。

整个收购计划,并不想追求一时之利。选择的那些工厂企业,也都是各有目的。其中有几家重工业之类的工厂,安逸打算进行分拆,把一部分的设备搬到华夏国内去。

今后的二十年是华夏大发展时期,也是重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而安逸所收购到手的比如钢铁、水泥、化工等等工厂,正好是华夏国内急需的项目。

这样既能顺应国内的经济发展形势取得巨大的收效,赚钱的同时还可以帮助华夏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是对国内重工业项目的有益补充,这么多的好处,安逸自然不会放过。

至于留在罗斯国内的工厂,也会照常生产。别的不说,只是利用罗斯国丰富至极的资源生产出产品,然后直接进口到国内,也就能够赚大钱。

当然那些留在罗斯国的工厂,安逸也会根据产品不同进行的分类。比如说一些高能耗、污染厉害的工厂,自然不能引起到国内去,留在罗斯国利用现成的资源进行生产最合适。

其他的就是一些资源类的企业,包括石油、天然气、煤炭和各类重金属矿产等等。完全可以在罗斯国开采出来之后,引进到国内去,补充国内同类矿产的不足。

安逸是不会忘记能源危机这件事情的,现在就要为此做好准备,只要能够赶上这一波的机遇,利用罗斯国丰厚的自然资源,安逸的财富就能够有一个天量的增涨,这是绝对可以肯定的事情。

要知道整个罗斯国也是借助能源危机的机遇,大量地出口石油、天然气以及煤炭等等,这才由整体破产的境遇当中缓过一口气。

并且在接下来的时间内,罗斯国也都是依靠出口资源换取资金,保障国内经济的发展。如果不是这样的原因,罗斯国早就不知道崩溃多少次了,也许世界上再也没有罗斯国也说不定。

这样的话,安逸如果不知道利用时机,用罗斯国的资源为自己赚钱,那就是一个大傻瓜。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所以安逸才不想为了赚钱而参与到鲁夫的这些收购项目的经营当中。

关键是这些收购项目手法过于粗暴直接,太没有技术含量,很容易出事儿,被人拿到把柄之后,就会特别地麻烦。

要知道安逸之前已经运用了四五十亿的收购资金,并且后续的投入资金也是差不多同样的数目,并且还有一整套的计划要实行。

如此巨大的投入,如果因为占小便宜而坏事儿的话,真就是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绝对不可行。

其实安逸现在甚至都在考虑要修建罗斯国通往华夏国内的石油管道了,这都是为了将来会出现的能源危机做准备。

而且安逸也知道当年罗斯国和华夏是有过方面的合作计划,只是后来因为种种阻碍没有成功。

趁着现在罗斯国比较混乱,今后几年也是在努力挣扎,需要大量资金拯救经济的机会,安逸就可以通过和伊万所建立的关系,先把这条管道修建起来,一举奠定安逸的商业帝国最为稳固的根基。

这样做其实华夏也能够得到最大的利益,将来也会不会因为石油进口受限的缘故,被某些国家卡住脖子。

这是一件多赢的好事儿,安逸也将会运用最大的力量去促成,其他会妨碍到这个计划的事情,一律不会得到允许。这是安逸绝对要坚持到底的一个原则,任何人也不能够改变。

鲁夫自然不会知道安逸在想些什么,不过看到他如此的坚持,只好答应下来。反正就算是收购到手之后转卖,也是能够赚上一大笔钱,鲁夫想想也就心平气和了。

彼得其实也是比较赞成安逸的决定,这些日子可以说最辛苦的就是他了。一方面忙于收购工厂企业的事情,另一方面也得关注卢布贬值的问题,不停地进行同行拆借或者进行再抵押贷款等等运作,保证手里的卢布不会随着贬值而产生损失。

也不仅仅是如此,安逸的收购项目资金里面还包括大量的罗斯国‘有力’人士的资金,这一块儿更需要整理得清清楚楚,不能有半点的差错。

这么多的事情,彼得感觉已经要累得半死了,脑细胞都死了不知道有多少,现在又要再加上鲁夫的事情,彼得都有跳楼的心。所以安逸现在的决定就是把复杂的事情简单化,彼得当然会欢迎。

并且现在彼得也是在考虑的是资金方面的压力。虽说这样说起来有些好笑,都能够动用百多亿卢布的资金了,还要说资金方面的压力。

不过事实也是如此,包括安逸所收购到手的那些工厂企业,后续资金都是天量,而且还有一点,安逸和彼得准备在明年的时候,就开始逐步偿还卢布的贷款。也就是正好在卢布贬值的高峰期把贷款清偿一部分,当然最好是能够全都还清,这样收益会更大。

只是这样的难度实在太大,彼得费心脑筋运用种种资本的运作手段,也感觉会差距很大一块儿,不过如果鲁夫的这些收购项目能够成功的话,数目也就会差不多刚好足够还清卢布贷款的,这样的话彼得就是会支持安逸的决定了。

于是事情就此商定结束,鲁夫回罗斯国之后就要进行收购项目评估,还有相关手续的办理工作,彼得负责进行资金调拨,只要收购手续完成,立马支付相应的资金完成收购。接下来的事情就是彼得和鲁夫一起再把这些项目给卖出去,回笼资金准备偿还卢布的贷款。

安逸甚至都已经把偿还贷款之后,那些用做抵押的美元的投资方向也考虑好了,到时也都是各有用处。

这些计划基本上是一环紧扣一环,连接得特别地紧密,如果其中的一环出现问题,就会连带着后续工作无法展开,损失会相当地大。

安逸也是要求鲁夫和彼得一定要打起精神,不能有任何的疏忽,要努力抓住这一次的机遇,让大家的事业得到最大的发展。

鲁夫和彼得第二天又赶回罗斯国,本来还想有一个比较悠闲假期的安逸,也是准备一番要去罗斯国走一趟。

对于那些已经收购到手的企业,安逸也是打算趁着正在黑河这边去看一看,虽说资料报表等等都很齐全,不过没有看到总觉得心里不踏实,所以还是决定要走一趟,亲自去看一看这些企业工厂的具体情况。

至于关于‘里加’号图纸的事情,反正也过去这么多天了,一点动静也没有,完全可以放下心来。

而且鲁夫又借着做那种‘生意’的机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