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哈佛管理技能培训教程 全集-第3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3补救

(1)倘若与会者因感到沉闷而拒绝参与,则主席应鼓动其兴趣。

(2)倘若与会者因怯场而拒绝参与,则主席应设法排除该种心理障碍。

(3)倘若与会者人数众多,则采取分组讨论方式进行。主席可将与会者分成若干组,每组以不超过六人为原则。每组选定一位组长主持议案的讨论,每组另选定一位成员负责讨论结果的记录工作。分组讨论结束之后,由各组指派一位成员,代表该组向全体与会者报告讨论成果。按此种方式进行,与会者拒绝参与讨论的现象将一扫而空;因为:

①分组讨论时人数较少,与会者怯场的程度可大幅降低。

②各组须要轮流向全体报告讨论成果,这含有竞争的成份在内。因此在荣誉感的鼓动下,各组成员将会比较认真地进行议案的讨论。

③代表各组发言的人的心理负担可以大大减轻,因为他所发表的意见无论是好还是坏,是成熟还是不成熟,都不是他本人的意见,而是整组人的意见。

与会者情绪变化

 

1原因

(1)会议逾时。

(2)与会者有其它事要办。

(3)会议不具实效。

2预防

定立会议的结束时间,并准时结束。

(2)如会议可能无法按预定时间结束,则事先言明。

(3)选择符合与会者希望的会议时间。

(4)令会议具有实效。

3补救

(1)结束会议并安排续会的时间。

(2)休息。

(3)以小故事、挑战性问题或节奏的改变,重鼓与会者的兴趣。

少数人垄断会议

 

1原因

(1)多数人并不积极参与。

少数人思考快速,善于表达,且对会议表现热忱。

少数人好求表现。

2预防

(1)开会之前鼓励所有与会者都积极参与。

(2)如已知某人可能垄断会议,则事先与他疏通并请他节制。

(3)报名发问。

(4)要求轮流发言。

3补救

(1)巧妙地阻止。比方说,告诉垄断者:“你的宝贵意见我们已经听了很多,而且我们也都能够领会你的意思。让我们也听听其他与会者是否有其它的看法,好不好?”

(2)指派工作给喜欢垄断会议的人去做。

(3)故意将视线避开垄断者,以免令他误以为主席仍想听取他的意见。

主席自己离题

1原因

(1)资料准备不充分。

(2)与会者发言离题,导致主席本身发言也离题。

2预防

(1)主席本身应充分地准备资料。

(2)主席应随时考虑与会者的发言是否离题。

3补救

(1)主席应鼓励与会者随时指出其离题的坏习惯。

(2)主席一发觉自己离题,应即刻向与会者致歉并改正。

 

第五章  哈佛经理会议处理方案

对一般人来说,参与会议的机会往往要比主持会议的机会为多,因此不能无视参与会议的要领。尽管可以从前文所介绍的各种主持会议的技巧之中,隐隐约约地看出参与会议的诀窍,但仍想借以下的篇幅,将参与会议的人所必须特别留心的要领,作简略的说明。

建立正确心态

我们必须特别强调的是:在任何一个机构内,绝大多数重要的决策都是在会议中制定的。有了这种认识,我们再不能对会议掉以轻心,而应视之为有助于个人事业发展的一种手段。事实上,会议是说服别人接受你的意见的一种场合,也是令你获取成就的一个途径。

懂得借会议获取成就的人,并不见得比别人更聪明,或拥有比别人更多的内幕消息,甚或比别人更受有权势的人所钟爱,而是因为他比别人更善于掌握参与会议的技巧。但是,参与会议的技巧的掌握并非一蹴而就,而是需要经历长期的磨练才能奏效。有志于培养这种技巧的人,应以下一次所将参与的会议作为起步点。你要下定决心,让下一次会议的成果,与你过去所参与的会议成果有所不同。你更要下定决心,在你未来所即将参与的各个会议里,你的表现要一次比一次更加理想。西德前总理艾德诺曾说:“我坚持今天的我要比昨天的我更加聪慧。”这一句话似可当作有志培养参与会议技巧的人的座右铭。

二、回避失效会议

有两类会议是注定非失败不可的:第一,时机未成熟的会议;第二,与会人选择不当的会议。现分别举例说明如下:

(1)时机未成熟的会议。假如某次会议旨在探讨公司要不要推出一种含润肤效果的新产品。倘若研究发展部门对该产品润肤效果的试验仍未获取具体结果,市场调查部门对消费者试用后的反应仍然未有定论,则在这种情况下探讨要不要推出新产品,显然是言之过早。与会者一旦要在会议中对这个问题作出决策,姑且不论该决策是赞成还是反对推出新产品,他们势必要承担该决策将来被推翻的风险。

(2)与会人选择不当的会议。不适当的与会者所提供的大致都是不适当的意见,这对达成会议目标不但无益,反而有害。例如在讨论运费成本的会议中,倘若运输单位的负责人不在场,则此种会议注定是徒劳无功的。

对付上述两类会议的最佳途径,便是避免置身其间。可能的话,找个借口不参加。倘若你无法不参加这些会议,则设法令会议延期召开。一旦你置身于上述的会议中,可以肯定的是,你本身将不会是一个赢家。

有准备地赴会

 

为了令你在每一场会议中取得最大的成就,在走进会议室之前,你对以下几个问题,都必须拥有周全的答案:

(1)谁召集这次会议?为了研讨会议的重要性,首先要问会议的召集人是谁。显而易见地,总经理所召集的会议,要比科长所召集的会议更加重要。其次我们要问:召集会议者是自发地召集会议?还是被动地为他人召集会议?前者的重要性往往要比后者更大。

(2)为何召集这次会议?你若不搞清楚会议的真正目的而贸贸然然走进会议室,你将很容易受创。因此,在与会前你应先澄清:这次会议是否为了那些悬而未决的老问题而召开?是否为了摆脱棘手的问题而召开?还是因为某些人想迫使当局下决心作决策而召开?

借用名家之言

在会议场合中,千万不要以为你孤立无援或势单力薄。事实上,可供你借重的外力,经常环绕在你身边。这就是古今中外的名人!例如在开会中,有人强烈地反对你刊登广告的提议,因为这个人认为多数的广告支出都是平白的浪费。此时,你可立刻征召广告大亨约翰·华纳梅克来支持你:

“你的这个见解很对!但是我想提醒你,广告大亨约翰·华纳梅克曾说:‘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广告支出都是平白的浪费,不过广告的真正效果却来自那不及百分之十的广告支出上!’

因此,我们应该从效益的观点来衡量广告,而不宜老是从成本的角度去评估广告的得失!”

再如在会议中,你为了强调公司应调整工资,以恢复日渐废弛的纪律并提升士气,你可征召管仲到你身边:

“这一年来,员工士气的低沉与纪律的废驰,是有目共睹的。我认为真正的原因在于:工资调整的幅度远低于通货膨胀率。当员工的收入不足以应付日常的开销,则提升士气或维护纪律都将成为空谈!管仲不是说过‘衣食足而知荣辱,仓廪实而知礼节’吗?”

借重名家之言有两个好处:第一、名家的知名度高,而且广受景仰,因此他们的话语将格外受尊重;第二、名家的话语大概是一般人所熟悉的,因此容易引发人们的共鸣。

但是借重名家的话语时,你应特别留意:①只引用有利于你的论点,不要解释这些论点的背景,以免受到质疑或非难。②最好只借重已经辞世的名家之言,这样才万无一失。(因为死无对证!)

只要你平时多搜集一些名人言行录,并在开会前事先选定足以支持你的论点的名言,则你的说服力将大大提升,因为孔子、韩非子、孙子、彼得、杜拉克、亚伯拉罕、马斯洛……等人随时会应你的征召而出现在你左右。

借鉴以往经验

所谓先例,即指同类事物在过去的处理方式。妥善利用先例可令你的主张无往不利,因为别人很难驳倒你那获取事实支持的主张。例如有人反对你所提出的聘用已婚女性的主张,你铿锵有力的答复是:“已婚的女性并不见得就不好。两年前退休的王太太与廖太太的优越表现,相信大家仍然印象深刻!”运用先例来支持自己的论点,等于要求反对你的论点的人答复这样的一个难题:“过去行得通的事,为什么现在行不通?”这一个问题是很难答复的。

作好会前疏通

任何外来的新观念的引进,最容易引起人们——特别是利害攸关的人们的抗拒。例如当你提议将公司的广告媒体由报纸改为电视,以便增进广告的效益时,负责广告的单位却举出许许多多的理由来反对你。又如鉴于国外若干厂商因采用某种产品的新配方而获益,你遂提议引进该新配方,但是研究发展部门的人却提出一些似是而非的理由来反对你。类似这样的情况在会议中层出不穷,原因是:你的提议威胁到另一部门或另一些人的安全感。试想:当广告媒体果真值得由目前的报纸改为电视,或是产品的新配方果真值得被接纳,则负责广告与研究发展的部门,显然有被于现状或工作不力的地方。基于此,为维护自身的形象,这些部门势将竭尽所能地反对你的意见。

在上述的抗拒之下,你的任何方式的辩解或当面还击,均不足以产生良好的效果。你应在会议之前,先与这些可能反对你的意见的人进行疏通,以便安排一些足以维护他们的颜面的措施,甚至取得他们的某一程度的谅解或支持。必要的时候,你也可以让他们用他们自己的名义提出你的观念。尽管这样做,等于拱手将自己的观念送给别人,但是假如你志在令你的观点被采纳,这样做又何妨!?

不论你是否诉诸会议前的疏通(当然希望你能尽量做到!),在会议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