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哈佛管理技能培训教程 全集-第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处理好集权与分权的矛盾
现代的科学的领导方法,和传统的家长制时代的事无巨细,事必躬亲的领导方法是根本对立的。它要求领导只抓大事,不问琐事,或者说:只管两头,不管中间”,还可以说是“抓两头、带中间”,这种方法又称为“黑箱方法”。
家长制时代的领导方法是事无巨细,事必躬亲,其根源是家长制只有集权而无分权的体制。而现代领导方法是现代社会分工发展的必然结果,决策与执行的分工、谋与断的分工、行与评的分工,及其分责分权是现代领导方法现实的基础。
现代领导方法是“大权独揽、小权分散”,或“只管两头、不管中间”。这个“大权”或者“两头”,是指决策权,即输入执行部门的决策指令和发出指令的最后决断权。这个权力只能集,不能分。这里的“小权”或者“中间”是指决策权以外的一切权力,如咨询权、执行权等等,这些权力原则上必须分散,不能集中,否则就是专制、就是独裁。

2.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现代社会联系广泛、情况复杂、瞬息万变。就处理信息来说,人每秒可处理20?0个比特(二进制单位),而计算机每秒可处理上亿个或更多个比特,仅自己专业范围内的新信息,即使每天什么也不做,也难以全面掌握,面对如此巨大的信息量,单靠个人,就会使哈佛经理变成“信息盲”。
现代高技术日新月异,即使一个科学家也不能全部掌握科学技术的各领域,更不用说现代领导。现代高科技发展,使现代哈佛经理变成了“科盲”。但是,另一方面,高科技的发展,不但创造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延长了人的劳动器官、而且创造了认识工具,延长了人的感觉器官、思维器官,为领导决策科学化,提供了科学的手段。
民主化和科学化的统一是现代领导最重要的领导艺术。科学的决策,人民不拥护,就难以推行。因此,民主化与科学化的统一,是现化最难掌握的决断艺术,它最能体现现代领导的决策水平。

3.注重领导艺术,使决策达到目的
美国前总统尼克松说:“领导人不仅要决定什么是应该干的事,而且要说服他人去做好这件事”。西方的一些管理学家甚至把领导的定义说成是“唤起他人的热情去实现组织目标的行为”。决策之后,发动就是哈佛经理的大事,如何发动?
西方20世纪出现的X理论、Y理论重复了人性假设的错误,不是科学理论。传统的领导依靠经验,依靠旧的理论,不惜利用强制手段来使群众服从。罗伯特·塔克指出:“强制手段能够带来的只是对命令的被动的服从而已,只有当人民真正地被说服了,认识到了政策的正确性,他们才会主动地、全力以赴地支持”。现代领导只有在决策制定后,根据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调动下属的积极性、创造性,高效地实现目标,才能称其为现代领导,科学的领导。
根据西方古今管理的经验,发动的形式有目标发动、参与发动、信息发动等,不管用什么形式去发动,其目的均是为了激发下属的主动性、创造性。要实现这一目的,哈佛经理必须把被哈佛经理看作“上帝”,真心为其服务,这样,才能使被哈佛经理与领导之间产生认知和认同,才能实现决策的目的、发动的目的。日本松下公司的总裁说得好:每个工人都是公司的经理。
4.在美国男科学家比女模特更美棗树立“科教兴国”战略
在1996年的美国,有12位名不见经传的年轻男科学家,被逐月印在一本美国的1996年挂历上。这本名为“科学界的男性”的挂历,比大开本的书籍稍大,定价近15美元,超于大多数挂历,但购买者却络绎不绝,超过以女模特为内容的挂历。在美国,男科学家比女模特更美,这已成为大多数人的共识。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凭借其从全球搜括来的人才,加速发展本国科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到来,又使美国垄断了计多高科技领域。科技中心的移位往往是经济、政治移位的先导,因此美国成了经济的霸主。70、80年代出现的新技术革命,在科技领域形成了美、苏、欧共体、日本四极的基本格局,从而导致在经济领域形成同样的四极格局。
阿尔温·托夫勒在《前景和前提》一书中指出:在今天,“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受到了挑战,已是一个陈旧的观念了。现在,真正的力量已经不再是知识,而是知识的知识,即管理。日本在战后说,要重视牛顿,更要重视笛卡尔。牛顿代表的是知识,而笛卡尔代表的是方法,是管理。有人说日本经济起飞依靠两个轮子,一是科技,另一个是管理,而这两个轮子的轴心是人才。在汽车业,日本的技术水平同欧美相当,有的甚至还不如美、德,但日本的汽车却畅销全世界,销售量大大超过美、德等国,原因何在?日本重科技之外,还重管理、重信息。重管理,可发挥人才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科技和生产的发展;抓信息,社会就会大发展,因为现代是信息时代。正如产业革命时抓工业就能打倒封建主义,建立比封建主义更进步的资本主义一样,现在抓信息,可以大大促进经济发展,使社会进入一个历史的新阶段。
现代领导要有现代的观念、现代的指导思想,要实现从过去重财力、物力、知识到现在重科技、重人才、重管理、重信息的转变。

第四章 哈佛经理的交往礼仪

一、介 绍
介绍和被介绍是社交中常见而重要的一环。介绍的规格虽不必严格遵守,但了解这些礼节就等于掌握了一把通往社交之门的钥匙。特别是对企业家来,经常需要与生人打交道,了解了这些礼节就能帮助他更好地进行社交活动。
 □ 正式介绍
在较为正式、庄重的场合,有两条通行的介绍规则:其一是把年轻的人介绍给年长的人;其二是把男性介绍给女性。在介绍过程中,先提某人的名字是对此人的一种敬意。比如,要把一位约翰介绍给一个玛丽的女性,就可以这样介绍:“约翰,让我把玛丽介绍给你好吗?”然后给双方作介绍:“这位是玛丽,这位是约翰。”假若女方是你的妻子,那你就先介绍对方,后介绍自己的妻子,这样才能不失礼节。再如,把一位年纪较轻的女同志介绍给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辈,则不论性别,均应先提这位长辈,可以这样说:“王老师,我很荣幸能介绍约翰来见您。”在介绍时,最好是姓名并提,还可附加简短的说明,比如职称、职务、学位、爱好和特长等等。这种介绍方式等于给双方提示了开始交谈的话题。如果介绍人能找出被介绍的双方某些共同点就更好不过了。如甲和乙的弟弟是同学,甲和乙是相距多少届的校友等等,这样无疑会使初识的交谈更加顺利。

 □ 非正式介绍
如果是在一般的、非正式的场合,则不必过于拘泥礼节,假若大家又都是年轻人,就更应以自然、轻松、愉快为宗旨。介绍人说一句:“我来介绍一下”,然后即作简单的介绍,也不必过于讲究先介绍谁、后介绍谁的规则。最简单的方式恐怕莫过于直接报出被介绍者各自的姓名。也不妨加上“这位是”、“这就是”之类的话以加强语气,使被介绍人感到亲切和自然。在把一个朋友向众人作介绍时,说句“诸位,这位是玛丽”也就可以了。
在非正式的聚会上,你可采取一种“随机”的方式为朋友作介绍:“约翰,你认识玛丽吗?”“约翰,你见过玛丽了吗?”然后把约翰引见给玛丽。即便约翰是你的好友,也不应在作介绍时过于随便:“约翰,过来见见玛丽。”或者,“约翰,过来和玛丽握握手。”这种介绍让人听起来觉得缺乏友善和礼貌。在聚会中,友好、愉快的气氛比什么都重要。作介绍时,一般不要称其中某人为“我的朋友”,因为这似乎暗示另外一个人不是你的朋友,显得不友善,也不礼貌。除非特殊情况,人们一般都不习惯毛遂自荐,主动地自报姓名。如果你想知道某人的名字,最好是先找个第三者问一问:“那位穿西装的是谁呀?”其后在你和这位穿西装的玛丽见面时就可以说:“你好,玛丽。”无论如何不要莽撞地问人家:“你叫什么名字?”这显得唐突。如果万不得己也应说得婉转一点:“对不起,不知该怎么称呼您?”

 □ 自我介绍
有时企业家为了某事需要结识某人,在没有人介绍的情况下你也可以直截了当地自我介绍:“我叫约翰,我们曾在广州见过一面。”或者是:“你是玛丽吧,我是约翰,你弟弟的朋友。”如果能找出你和对方的某种联系作为介绍时的简注,这固然是再好不过了,但即使是素昧平生也没什么关系,只要你能彬彬有礼,对方自然也会以礼相待。”

 □ 在介绍时如何应对
当介绍人作了介绍以后,被介绍的双方就应互相问候:“你好。”如果在“你好”之后再重复一遍对方的姓名或称谓,则更不失为一种亲切而礼貌的反应。对于长者或有名望的人,重复对其带有敬意的称谓无疑会使对方感到愉快。如果由你负责出面组织一个聚会,届时你就应站在门口欢迎来客。如果是正式一点的私人聚会,女主人则应站在门口,男主人站在她旁边,两人均须与每一位来客握手问候。按现代西方礼节,当一位妇女走进房内,在座的男子应起立为礼。但若在座之中也有妇女的话,则此礼可免,这时只需男女主人和其家人起身迎客就行了。一般来讲,男子应等女子入座后自己再就座。如果有位女子走过来和某男子交谈,他就应站起来说话。但如果是在某种公共场所,如剧院、餐馆等也不必过于讲究这种礼节,以免影响别人。

 □ 用好交际的称呼
人际交往离不开语言,如果把交际语言比喻成浩浩荡荡的大军,那么称呼语便是这支大军的先锋官,没见哪个人不打招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