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国无疆-第13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几乎与此同时,停放在“世民”号航母后方的海军“温州”号导弹巡洋舰也已经开放了,第一批登上战舰的观众并不多,而且由于廊桥是直接架设到巡洋舰舰尾的直升机甲板上,所以刚一上舰的参观民众立刻就围着那停在甲板上的反潜直升机看了起来,叽叽喳喳的问这问那,而其他人倒也不忙着去参观舰船的各大舱室,而是纷纷来到了舰艏,并没有覆盖炮衣的127毫米舰炮很是威武的让人任意观摩,但很快就有人向一旁值备的水兵发问了,这火炮怎么看起来不和陆军的火炮一样,要知道在香港回归前,陆军可是专门调集了许多火炮进行炮兵演习,轰隆隆的打炮吓傻了英国人,这才让香港回归的,所以火炮什么的。他们并不陌生,可这战舰上的火炮,咋就跟一块摁在舰艏的馒头插了一根棍子似的。除了炮管,啥也看不见。

当然,最让他们感到惊奇的是,为何在火炮炮座的后方。有一些很规则的矩形金属框,而且一个挨着一个排列整齐,就像是一根根个头一样大,插进了战舰肚子里里金属箱一样的东西,有的人还躬下身来敲了敲。仔细的听听有没有什么动静,可任凭他们怎么折腾,水兵们就是不说,这东西到底是什么,而且就算是告诉他们这是垂直导弹发射系统,每一个“金属框”其实就是一个发射单元的盖子而已,估计解释半天也解释不清,还不如一旁看着。只要不动粗就行。反正盖子又没打开,谁也看不见里面是些什么。

不多时,终于有人发觉这艘战舰的异同了,他们纷纷很是好奇的看着像是一堵墙,却又有一些不规则面的舰岛正面,这如同刀削一般齐整的灰色“墙壁”顶上。怎么左右两侧和前方都有六面体的板子镶嵌在上面呢?那该不会是没有打开的窗户?可谁又能想到那就是中华神盾系统的相控阵雷达反射面板来着。

至于让许多人感到稀奇的自动化防空高射火炮,多根炮管扎成一束的样子虽然恐怖。可头顶上安装个白白的大圆柱体就显得有些萌了,就就像戴着一定被拉长的圆顶帽子一样。可任凭他们怎么发问,就在一旁站着的水兵也没有说这多管速射自动化防空高炮是在巡洋舰上卖萌的,这东西要是嚣张起来,滋滋滋的就能每分钟射出好几千发致命弹药,织成一道道火力网守护战舰的近身安全。

不过,维多利亚港口码头这边因为共和国海军首个开放日而倍显热闹,但在国际会议中心里,前三天还热闹非凡的大会今天终于消停了,因为今天的讨论的大事已经不是什么战后秩序之类的未来蓝图勾画问题,而是要关系到参会各国切身利益的战争任务分配问题。

大会由共和国发起,自然是由共和国来承担任务分配的工作,不过就军事力量而言,除却中美苏这三个国家之外,包括英国流亡政府、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连同中亚、中东、南美等国家在内,军事实力强大的并不多,而紧跟在共和国周围的国家又占据了大多数,连南美洲的参会国都明确表态支持共和国优先对战争任务进行分配,支持美国的也就只有昔日的英联邦成员国和美国自己。

而共和国的战争任务分配提议也相当简单,参与此次大会的各国来自世界各地,不可能舍近求远的去不熟悉的陌生地区完成作战任务,而且参会国家数量多、军力不齐整、指挥协调困难,所以必须要建立统一的、联合的、高效的联军指挥体系,因而必须建立以三大军事强国为中心的联合指挥体系。

共和国庄佳明上将向大会提交的战争任务分配方案首先是确立了反法西斯战争的阶段制和任务制,庄佳明将战争任务划分为了几个主要的作战战场,南太平洋的大洋洲和东欧都成为了一年之内的战争任务主要地,所以在大会召开之前就已经参与太平洋战争和大西洋制海权争夺战的美国、英国流亡政府、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继续完成当前的任务,既在太平洋战场上继续拖住日军的,力求在大西洋上取得突破,国民经济和军事实力都很欠发达的南美诸国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来进行战争动员,但为美国在大西洋上发起战略反攻还是能够起到一些支持作用的。

同样,在这一年之内,共和国需要解决东欧的战争麻烦,也就是大力支持挨了一枚原子弹后基本元气大伤的苏维埃继续抗击德国,并在一年之内取得战略反攻的实质性胜利,扭转敌我攻守态势,因而中东国家将像南美国家那样为共和国提供各方面的支持,且必要之时,共和国可以考虑从中东开始寻求战争突破,当然这还需要与美军联手,美国在北非登陆、共和国在中东开战,如此一来才能取得最大的联合效应,可这又得回归到一个问题,那就是美国海军必须尽快打破德国海军对大西洋的绝对控制态势。虽不至于可以再欧洲近海畅行无阻,可必须尽快打通非洲航道,与共和国之间取得陆地上的直接联系。

简而言之。战争开始的第一年之内,共和国的任务是保全苏联并伺机反扑德国,而美国的任务是在澳洲力求拖垮日军并在大西洋上寻求突破,而在战争的第二年。共和国将联合美国及其他国家在太平洋上发起战略攻势,力争在一年之内打垮日本迫使其由攻转守甚至是直接消灭掉日本,同时在北非中美双方为主的联军部队将胜利会师,并着手准备在西欧开辟登陆战场的事宜,当然共和国将会和苏联一道在东欧牵制一部分德军实力。

在战争的第三个年头。战争任务将是围绕着登陆日本本土彻底消灭日本法西斯政权,以及进入欧洲不断压缩纳粹德国、意大利、罗马尼亚等国的生存空间为主,力争在第三年结束之时完成对德国的最终东西包围,这样一来,在战争的第四个年头,才能更为顺利的彻底消灭掉法西斯德国,让世界赢得最终的和平与胜利。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划分了明确阶段和任务的方案引起了轩然大波。除了中美苏三国之外。其他国家都有不满的地方,来自中东、南美的国家反应尤为强烈,他们似乎要争取更多的战争任务,而是要被照顾,他们希望能够更为积极的参与到战争中而不是由始至终都当后勤跑腿儿的,英美方面的喧闹不休也自然是因为美国的任务被安排得太重了。他们本来就希望早些时日让共和国参与到太平洋战争中来以减轻负担,可哪儿想到共和国还指望着他们早点消灭纳粹德国海军掌握大西洋。而如果真能如此,那美国还有何必要邀约中国人参战?

吵闹成了不可避免的方式。争执不下也无济于事,所以在午饭时间到来之前,大会就提前半小时休会了,原本安排下午两点中继续召开的大会,也延迟到了三点再召开,各国似乎都需要两三个小时来思量一番共和国的战争任务分配是否有利于自己,而如果要改动,需要怎么改动才能让自己的国家利益可以得到最大化,当然也不排除有一部分国家参会代表打算在此几个小时的时间里相互接触沟通。

11点30分就草草休会,早就有所心理准备的庄佳明也乐得如此,原本他还打算在台上和各国代表们舌战一番,可谁能想到各国代表一致同意暂时休会进行各国内部讨论,下午的会议还延缓了一个小时,这基本等同于让他的午休时间增加了一个半小时,何乐而不为呢?

庄佳明显然高兴得太早了,他刚刚回到中方代表休息室内敲门声就传来了,警卫刚一打开门,庄佳明就看到了老熟人,哈萨克斯斯坦国防部部长吉奥斯卡、朝鲜人民共和国国防委员会主席金达利、新加坡华人共和国国防部部长赖思忠、兰芳共和事委员会主席陈昌珉等四人,后面还有一些人,不过都被前面四个挡着看不见,等所有人鱼贯而入后坐定后,他才仔细看了看,和共和国关系匪浅的国家都来了,委内瑞拉的国防部部长刚一坐下来就和如今既是苏联总记又是苏联主席,几乎在苏联就是人民心中的救星、国家希望的朱可夫聊了起来,两人的华语都说得很通顺,不过口音听起来很夹生。

让人立刻准备好茶和午饭,庄佳明还没落座就提问了,所有人中似乎最没有发言权的陈昌珉代表兰芳共和国最先发问,这个至今都还需要共和国提供各方面帮助的华人国家如今实力不济可态度倒是很积极,一开口就问需要他们做些什么,而不是提任何的条件,这倒是让庄佳明感到很欣慰,有血缘关系的就是不一样。

 第二四五章 大国梦(下)

“香港那边谈得怎么样了?”薛殿川刚一走进办公室就问道胡广。 //

“目前进展不大,双方分歧相当严重,庄参谋长让我们再等等!”胡广将目光从显示屏挪开,看着板着个脸的薛殿川,中亚战区已经等了再等,从原本预计4月1日正式宣战即开战,拖到现在,中亚战区倒是可以等,可苏联却耗不起,莫斯科挨了一枚原子弹之后几乎成了空城,损失惨重的苏联红军至今都还处于紊乱状态,虽然有朱可夫临时性的统一号令让他们稳住阵脚,以期待世界反法西斯多国首脑会议能够为苏联带来转机,可谁能想到……

“情况非常严重!”

薛殿川也径直走过来,在键盘敲击了几下之后,胡广的显示屏就出现了许多画面,这些由多张照片合成一起的照片是刚刚由军情局发送过来的,侦查卫星发现纳粹德国陆军南方集团军群已经蠢蠢欲动,更为严重的是,纳粹德军已经趁着苏联人措手不及之势,北方集团军群从莫斯科以北绕行,突破了苏联红军的防御线之后,日前正疯狂进攻地处莫斯科与喀山之间的交通枢纽——下诺夫哥罗德。

下诺夫哥罗德是莫斯科以北、伏尔加河流域的工业重城,虽然长期以来都饱受德军轰炸之苦,可前有莫斯科顶着、后有喀山作为照应,处在正中的下诺夫哥罗德反倒在德军的轰炸下有了另一种繁华——军工生产。

战争爆发之前,下诺夫哥罗德就是莫斯科地区获取萨拉托夫天然气气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