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国无疆-第3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符合,以中国为首的造船工业,所推出的集装箱运输船、大型油轮、特种化学品运输船、滚装船、散货船等,从船舶设计、建造工艺与成本、市场需求等方面,都让传统强国的造船工业日臻显得落后

的签订是让各国进入了海军装备缓慢发展期,缺少了来自市场的订单便罢了,各国的海军也进入了假日时期,这无疑是让这些造船企业雪上加霜不是没有考虑过转变,可调整产业并非一日即可,不在乎其所需成本,也得考虑改造之后是否还会符合一轮的时代要求,时间一长不少国家的造船企业就衰落下来

同样受到影响的还有西方国家的以往强大的轻工纺织业,想当初之所以有坚船利炮轰跨中国闭关锁国政策的鸦片战争,就是因为中国传统的田园家庭式自耕自纺以及对外政策,不利于已经经历工业的西方扩展市场、赚取巨额利润可进入电气化时代之后,以传统的蒸汽驱动、内燃驱动都显得落后,最的电力工业和好的纺织机器,让纺织产业也变得不再是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中国以以往难以想象的形态为世界呈现了纺织工业时代形象

轻工纺织再也不是单一产业,中国建立了一系列民族品牌,纺织材料也不再局限于棉花、蚕茧,石油化纤、复合材料等也成为服譿ww12嗟人貌牧希泄煌谝酝奈鞣椒闹抗2灰缘ヒ坏姆闹废畚鳎嘣推放苹姆靶喑晌俳闹ひ档呐畈17梗比灰舶盐鞣角抗勒痰淖詈罅斓匦媸?

如果说工业领域竞争不及中国也罢,传统农业产品上西方也是优势不再明显

中国也是农业大国,建国之后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国家大建设,其中自然有利于农业长久发展的水利工程,加上如火如荼发展起来的化肥工业和现代农牧业科技,共和国的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和东三省,都成为产量巨大的粮食区,蒙古成为最大的肉类产品生产区,这些农牧产品除了满足于本国消耗之外,也挤入国际粮食市场

从1935年的统计数据观测来看,肉类产品南美洲的阿根廷、智利等国家具有一定市场占有率,而美国也不容小觑但是在小麦、大豆、玉米、稻谷等方面,随着农耕技术的进步,单亩粮食的产量增幅远高于人类日常生活所消耗能力,每年高达65亿美元的农作物产业市场也接近停滞

总之,由上海立博风投公司提供的报告中可以看出,在世界经济领域里,共和国掀起了一连串的崛起风暴,不说夺回了近代史上中国惨遭西方凌掠而去损失,至少也是在经济领域里成功跻身世界经济强国行列,当然从自治政府创建算起,中国只经过了短短二十余年的发展期,建国之后才进入全面蓬勃发展黄金期,如此之短的时间里在世界经济领域里强势崛起,所引发的次生影响也是很大的

而后,由北京盛蓉国际经贸公司经济研究所,提供了一份名叫“蓬勃中蕴藏的危机”报告,负责向大会讲述他们的研究成果和对国际金融的研究心得,其报告的主要内容相当简单,也非常直白的阐述其核心议题

报告列出了很多的数据反映其报告议题,首先阐述的对象就是世界头号经济体美国

欧洲大战之后的美国,其繁荣并不建立在工业蓬勃发展之上,因中国在电气化工业时代里独有的优势,其经济结构首先做出调整和转变的就是美国,依靠于和中国大批企业长期合作的良好关系,实行自由化经济的美国渐渐没有人愿意在相关领域里和中国企业对抗,多的是转向于资源开发、矿产冶炼、交通运输等行业,尤其美国强大的石油化工和金属冶炼,让美国成为中国最大的工业材料供应国

同时,美国也是最先发现能有力刺激经济蓬勃发展的房地产行业,这一双刃效果十足的行业一旦被社会认同于战略支柱性产业之后,危机自然就不远了,而事实上在1937年10月份之前,没人知道房地产这东西竟然会有如此之大的破坏力

1929年是中国建立电气化工业领域强势基础的重要年份,也是西方各国转变经济增长模式的关键之年,以美国为首的经济强国,在信贷领域首先发现了大陆,通过分期付款次贷消费,有力的刺激了民众的消费,而且金融巨头在证劵投机中赢得了高额利润,社会财富开始高度集中起来,可庞大的资金却找不到出口

亚美集团的宏远地产在进*房地产开发上的利润回报,在美国是空开的秘密,依靠银行贷款、政府土地和政策支持,宏远地产可以说是用别人的钱、用政府的土地、招低廉报酬的工人,以最小的代价换来了巨额的利润,与之相配的银行、政府、材料供应商等纷纷获益匪浅

正所谓有样学样,在工业制造领域里不能和中国企业们一争高低的企业,在投资领域找不到出口的巨额资本,辗转之余终于发现了一本万利的房地产市场,原本沉积得无法动弹的巨额资金和社会力量,开始逐步向房地产市场集中,一栋栋房屋的修建背后,产生的是巨大产业次生利益,企业和投资商获得了不菲的经济效益,而扮演关键角色的政府,也得到了他们所希望的经济增长所带来的政绩,私下里官员们是获得了房地产开放商们提供的巨额好处

作为北京盛蓉国际经贸公司经济研究所报告研究主体的美国,在这一方面极具代表性

虽然有着世界工业主要原材料供应国之称的美国,限制于世界人民的消费需求有限,工业制造领域对原材料市场所形成的供求关系变动幅度是很小的,从1930年到1937年之间,西方国家经济增长繁荣主体之一的原材料市场,百分之…五的增幅成绩都依靠于房地产市场的繁荣,房地产市场兴荣之中自然离不开钢铁、水泥等,两者一荣俱荣是很直白的道理

事实也的确如此,从1929年到1937年,中美贸易交易额一直在58亿美金左右徘徊,中国出口的工业产品在世界范围内物美价廉、竞争力十足,获得足够贸易逆差大部分都被政府用于公共建设尤其是教育,中国的财富绝大部分集中于越来越多的中产阶级,年增幅在百分之八左右的成绩傲立于世界,但被严格限制了的房地产行业,却显得不足以和自由横行的美国等国家相比

而同样保持每年国民生产总值以百分之八点七左右增加的美国,因最主要的经济增长体是房地产行业,高度集中的资本虽然可以创造难以计数的财富,但却在长此以往中让国民经济畸形化起来,分期付款销售成为时代主体,任何东西都可以典卖或者抵押,甚至可以以物换物,这就是这些年资本主义经济增长的方式

于是乎,从美国开始、在英法壮大,一股强大的房地产发展风暴席卷全球,连中国在内都没有“幸免”,本来只有居住和部分商业用途的房地产,竟然能被炒作成为国民经济增长主体地位,可真实的情况并非如此,房子越修越多但房价却越来越贵,构成社会主体的普通人民便遭了秧,“房奴”一词风靡世界的同时,金融泡沫日渐张胀大

与美国相应的是英国和日本,从1929年到1937年之间,英国工业生产总值只增加了不到百分之十,煤炭、造船、纺织等传统工业无一例外都深陷困境,与之相对的是房地产开发、金属冶炼、建筑材料等行业的繁荣

从1922年到1936年的统计数据显示,英国的每年贸易额都在75亿美元以上,但英国在国际贸易中的却一跌再跌,从22年的百分之十四到36年的百分之六,十四年的时间里贸易由顺差转为逆差,1936年的逆差高大7亿英镑

贸易逆差越来越高,促使英国贸易保护主义力量越来越强对各种工业产品进口增收的从价税一年比一年高,与之相对的是英国走私行业的空前繁荣,从汽车、家电到武器、黄金、鸦片等等,已经被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腐化的资本主义老牌强国之一的大英帝国,关税的增幅远远抵不住犯罪率的升高,30年上台的保守党取代工党之后,为了让逆差下降,增收高的税收率,几乎就要给中国扣上倾销大罪的时候,这才发现真正房地产市场的繁荣好处,学习美国走上了发展之路的英国渐渐放缓贸易保护主义扩大化,其经济结构也有了质的变化

老牌资本主义强国还能在失去竞争力的时候快找到出路,而根基本来就浅薄的日本屡屡遭受重大打击,其一直依靠的造船业、采矿业、机器制造业、粮食出口业等贸易额逐年下降,逆差逐步扩大至1928年的15亿日元,作为日本重要市场的中国逐步从孱弱之国变为经济强国之间,日本妄图借台湾一事阻止中国崛起,但闹到最后损失惨重的却是他们自己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从1929年开始,在国际市场上屡屡遭受重创的日本终于迎来了大的灾难,造成了数百亿日元损失的关东大地震让日本萎靡的经济形势雪上加霜,没有办法之下的日本,只好向英美等国家大举借贷外债,而后创造出比英国还疯癫的贸易保护政策,几乎断绝了国际工业产品进入日本市场的念头,而对外贸易持续下降的英美等国却没有发言反对,毕竟日本采取高强度贸易保护措施,受伤最深的是制造强国国

而后,日本借助疯狂掠夺朝鲜半岛资源,不管是人力还是矿产,纯粹将朝鲜族当成大和民族的奴隶使用,加上借贷而来的大笔外资通过扶持国内企业财团,辅以各种见不得人的手段,以三井、三菱为首的日本财团渐渐具备较强的工业实力,依托庞大的海外进口资源,兴盛起来了一整套矿产资源冶炼工业,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大向中国出口金属材料的国家,其国内也遍修铁路、公路促进就业,而这时候日本才进入真正的繁荣期,但谁知好梦不长,1937年的金融危机气势汹汹的袭来了

从两家公司的研究报告中都可以看出一个共同论点,那就是当今世界的经济发展是极其不协调的、不平衡的,金融危机的酝酿从人类进入电气化时代那一天就已经开始,以中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