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国无疆-第3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还没等唐仁辉看个爽,一辆已经装载完毕,而且早已完成严格紧固工作的重载车,已经做好了出发准备,这辆重载平板拖车上此时运载的一辆车子,通过外形来看就更加像是一辆野战履带式装甲救护车,宽大的车体和强大的防护是很明显的特征,但是唐仁辉一点儿都不觉得总后勤装备部会给自己弄来一辆救护车,一定是以前他见过的电子收集车。

这种电子收集车另一个名字就叫信息车,它并不是给指挥官用来指挥部队的。战场上无时无刻充斥着大量的电磁波,将这些电磁波搜集并进行快速处理,对于探明地方的动向和武器性能非常重要,由于这种搜集都采用被动式的收集以便不会被对方发觉,所以设备必须非常先进,以便接收来自空中、海上、地面等的电磁波,完成位置的探测、识别和追踪,具备地面引导和敌我识别、数据传输等功能,其用途就和空军的预警机差不多,只不过它是在地面上的,而预警机是飞在天空中的。

接下来,唐仁辉等人还看到了给加装两个防空导弹弹舱而构成的简易版的近距离防空导弹的悍马车,将步兵们的肩扛便携式防空导弹,加装在悍马车上而成的它,不仅造价低廉而且近距离防空性能非常不错。

采用了弹炮合一且以履带式车辆构造的防空战车,本身就是可防御轻武器和破片袭击的全焊接结构的车体,安装有搜索雷达和跟踪与火控雷达系统,特意加装了敌我识别器。最大的亮点就是该车炮塔前部的跟踪雷达,能够在十几公里的距离上对目标开始跟踪,火控系统随之进行高速计算,当目标进入射程之后,杀伤距离在四公里的两门25毫米高射炮将编织出精准的火力网将目标笼罩,而火炮下方还有四枚常备地空导弹,它们负责距离稍远、高度更高的目标。

这样一种武器,是由于陆军多次演习中直升机部队都扮演着地面部队杀手,长期都横行无阻之下应运而生的。像第一集团军这样的重装部队,未来面对的最大威胁可能不是敌方的地面部队而是来自空中的威胁,而单纯为部队装备远距离、中近距离、近距离的导弹防御武器,倘若在复杂电磁条件和强烈干扰下又会失去应有效能,所以陆军选择了保留传统的高射机关炮,军工企业便将导弹和高射炮相互结合,缔造出了弹炮合一的防空系统,让部队具备四公里至八公里的强大中近距防空能力。

这种武器,自然是深受唐仁辉喜欢,它们与悍马防空导弹车、单兵防空导弹等组合一起,便可构成强大的中近距离防空作战单元,加上部队列装一定数目的、射程在十二公里左右的远距离防空导弹,地面作战部队的防空压力将骤减,甚至是消失。

第一军作为首支进行数字化建设的部队,首先进入数字化的就是指挥和防空,然后才是部分武器数字化,比如以反坦克导弹为主要武器的新型反装甲车辆。这一点上,唐仁辉总算觉得总参谋部没有欺骗自己,这些一台比一台精贵的宝贝,列装部队后将更大幅度的提升部队的综合作战能力,所谓的王牌重装集团军这才显得名正言顺。

“其实,我更加期待咱们的新型主战坦克、步战车等武器赶紧运来,早日让部队完成大换装,咱们也好早日进行磨合训练,新武器装备比较催生新的战术,咱们要想风云天下,就得先人一步”

“还有一个问题,部队越来越科技化,日益增多的新型装备日趋向整体的信息化靠近,我看往后走咱们陆海空三军肯定不会分得太明细,一场战斗指不定就是一场多方协同的数字化战争,传统的枪械、大炮、装甲等,很快会被空地协同、导弹攻击、低空突击等方式多代替,部队扮演的角色也将从战争主角,成为战争重要参与者。”

唐仁辉的担心可不是杞人忧天,中国地大物博但却迟迟不扩大陆军规模,原因就在于部队追求的是高素质化,像第一集团军这样的重装部队,其组建和存在的目的就是要具备能和至少三倍于己的敌人抗衡,一个集团军就能扛住对方二三十万人,这在过去肯定是妄想,但当共和队走完机械化,进入数字化和半信息化之后,这个设想并不是空谈。

共和国的科技和工业飞速进步,在军事上的体现就是武器越来越先进。在共和队的眼里,战争已经不再是单纯的点面作战,早已成为综合作战,即战火并不是从边界开始烧起,空中力量打击可以让战火蔓延至整个交战双方领土范围,正面对抗也会显得更加多元化。敌我之间,你能用步枪精准射击,我就能有火箭炮密集覆盖;你能有装甲集群突击,我就有直升机低空打击力量从空中给予惊喜……

总之,中队时时刻刻都因为有强大的工业和科技实力而领先世界整整一代,这也是为何中国大举向世界兜售内燃动力时代的技术,让世界主要国家具备建设机械化部队、航空兵部队等力量的能力之时,中队已经在迈入信息化。所以,当世界主要国家纷纷建起内燃时代的机械化部队时,共和国已经是信息时代的数字化部队了。

离开保定火车站的时候,已经是深夜了,并不是因为卸货工作量太多以至于要到天黑才完成,而是将装备从火车站转运至驻地地点,动用了太多大型车辆,如果是在白天肯定会引起严重的交通堵塞,夜间运输也正好可以保密。

回到办公室,仍旧是满脸兴奋的唐仁辉端起水杯作势要狂饮,但赶紧对参谋长吩咐道:“立刻让作训参谋长着手开展早就准备好的训练计划,咱们要一边接受装备,一边加强训练,待所有新型武器列装完毕,就开展轰轰烈烈的磨合训练,争取早日形成作战力”

“要不,我们给各部队下发一个通知,就说本次冬季考核就以掌握新装备为要点,哪支部队做得好就将今年年度的优秀奖颁发给谁,相信一定会激起部队官兵们更大的学习热潮”参谋长记下了唐仁辉的话,本来这些事儿不必由他来做,但今儿算是第一军的大好日子,高兴的他也顾不上身份和讲究了。

俩人正说得起劲,唐仁辉书桌上的电话却冒然的响了起来,部队安装数字程控电话后,再也不需要一大堆的拨号员、接线员,专用的部队电缆和加密讯号确保电话不会被人偷听。听见铃声后,唐仁辉止住了说话,笑呵呵的看了一下来电显示,这才板着一张脸接了起来。

“是老唐?你小子最近可是发达了,怎么不给我老邓通知一声呢?”

话筒里传出一阵雷鸣般的响声,唐仁辉即便不看来电显示是广州军区(只显示了这个),光是听声音便知道是第四军军长邓拉本的电话,放眼整个陆军十大集团军,也只有这丫儿的喉咙最大,谁都知道第四军在台湾战场上厉害了一把,不少部队表面上都称赞做得好,但私下都纷纷暗自较劲,互相比拼着谁才是中国陆军第一王牌军。

第一军和第四军都是重装集团军,而这一次命运非常巧合的垂青于唐仁辉,而不是邓拉本,从接到总政治部和总后勤部的通知时,他就知道总有一天会有那么一个人,会屁颠儿屁颠儿的寒酸一下自己,所以接起电话的同时,唐仁辉就把听筒放在了桌上,让邓拉本自个说去。

喋喋不休了好半天,电话那头的邓拉本说了个天翻地覆,什么庄家明参谋长缺心眼儿的话都说了出来,反复之间就是想借故到第一军来走走瞧瞧,都说第一军是优先换装的部队,谁都想看看这新装备究竟大规模列装后,会是个啥鸟样。

“你要是想来保定,就直说一声,别他娘的嘀嘀咕咕不休”听着邓拉本的说书,唐仁辉喝着水,晃晃悠悠一圈儿后这才对着话筒吼道。

1941年11月2日,被唐仁辉戏称为厚脸皮的邓拉本果然来到了保定,还带着一个第四军的见习军官团过来,打着一个“学习第一军”的旗号是拉着唐仁辉到处参观学习,在1第一军,此时此刻真的是相当难为情,因为好多装备都非常不熟悉,即便第一军事先已经让部队优秀官兵,亲自到军工企业去参与装备的生产,尽早熟悉新装备的时候顺便获得更多第一手信息。

但是,这一次超级大换装根本不像以往那样,优先让集团军里的一支王牌部队率先换装适应,其他部队做好换装准备,待王牌部队熟悉之后,总结出更多高价值的适应经验,推广至全军的时候,整个集团军也就更容易完成过渡了。

而这一次,总参谋部的计划是让整个第一军充当新装备的试验田,总结出宝贵的经验教训之后这才推广至全军,毕竟此次换装不是以集团军为单位,而是全军。

陆军这边正满怀着兴奋与担忧,更多的是憧憬的心情,等候着新装备的时候。空军那边划分进中国特种部队的空军实验部队,经过多次训练之后已经总结出了新装备的优劣,缺点反应最多的就是只安装两台大推力发动机的某型运输机,这家伙本是中航第一集团倾力打造的战术运输机,但在野战环境下却根本不具备较好的适应能力,尤其是在简易跑道上的短距离起降,涡喷发动机根本不给力,或涡浆能有更好表现。

与之相对的是,安装四台大推力涡轮喷气式发动机的重型运输机,是中航第一集团打造的战略运输机,在多次的飞行训练中已经体现出了非常不错的性能,航程、航速、爬升率、飞行高度、承载能力等等,都表现非常优异,估计完成最后四百个飞行小时的检验后,该型的大型运输机将结束魔鬼般的折磨期,正式大规模装备空军的运输部队。

“新型运输机迟迟不能到位,空降部队的训练将无法正常展开”

已经担任共和国陆军战略快速反应军空降师主力团团长的尧郝,得知战术运输机项目被勒令大修之后,第一反应就是部队的训练将会大受影响。谁都知道,隶属于战反军的空降师很有可能会在明年年初,在大规模更换新装备的同时,就正式脱离战反军编制,扩编成为一个空降集团军之后进入空军的编制体系,而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