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明末烽火-第25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定国不由对张献忠接连道谢的。张献忠是得意地一笑,他是一石二鸟能得张定国的欢心,又能紧握住张必武的把柄。

第一百三十六章 主动请战

在旁的张可旺已然看出了张献忠的心思,他当然是不会说出来的。
此时,探子来报张必武已经是率军返回到了灵宝三县之地了,而且张必武似乎不想参与剿贼的作战之中,他想的就是北上去支援辽锦,所以有奏章上呈崇祯了!
张献忠笑了,说:“好!算他张必武识相呢!那就不必理会他了!我们就与左良玉和丁启睿斗上一斗吧!就看谁胜谁负!”
张必武对于他的罪证被张献忠所拿着,以后将受到张献忠的威胁,这一点是不知道的。
袁体庵前来向张必武告罪,因为他是受了杨嗣昌的威胁前来监视张必武的,他的家人被杨嗣昌给扣下了,现在杨嗣昌一死,他的家人这才得已释放。
可是袁体庵还是为自己所为而深感抱歉,他自然是要向张必武说明情况了。
张必武其实一大早就知道袁体庵从杨嗣昌那里过来是有问题了,可是他知道袁体庵不是那种为了钱财而动心想害人的,一定是有什么事让他不得不为之。
现在真相大白,是因为他的家人被用来做威胁,所以他才做出了这样的事来。张必武没有怪他的意思,因为换作张必武,他的家人被别人捉起来以威胁,让他去害一个不熟的人,他是毫不犹豫去做的。
而此刻,袁体庵被张必武的宽容大度所感动了。他便决定,他要为张必武效力,何况现在国家有难,能救国家的就是张必武!宽容大度远比能力要重要!这就是袁体庵的观点。
张必武便让袁体庵去给卢象升医治,甚至于对袁体庵说出了真象——卢象升并没有死!
袁体庵惊得是目瞪口呆的,直到现在他才明白原来杨嗣昌一直在寻找着的就是卢象升,就是想确认卢象升有没有死!
袁体庵也不多说什么了,他在心中暗下决心,一定要把卢象升给治好!他就算是治不好,也会去请他的好友,将卢象升给治好。正是因为袁体庵把卢象升给治好了,在清军第五次入犯大明的时候,多亏了卢象升和姚东照率领的三府子弟帮助张必武大胜了阿巴泰所率领的清军,当然这是后话,后面会加以叙述。
张必武现在就把注意力集中在松锦战役上了,他给崇祯上了一份奏章。
张必武之上奏章想要去与满清对抗,因为他害怕会被派去与李自成作战,他宁愿披重甲与满清拼死一战,也不愿与李自成相斗。
最新的消息传来,洪承畴所率的明军首先是出师不利,总兵杨国柱中箭身亡。清军避而不战,等良机以破明军。
明军粮饷所在地,笔架山遭受到了清军的突袭,崇祯辛辛苦苦积累了一年多的粮饷随之毁于一旦。
作为监军的张若麒镇守笔架山,却不去救笔架山,也不顾众军,他搭载着小船离开,那些围过来的明军就被船强行给辗压。有攀上来的,全被砍断了手。张若麒的败逃,更加令得军心涣散,明军才会赴海者无数。
明军因为没有粮食不得不突围撤退,本来是相议好共同突围的,可是没有想到大同总兵王朴这个胆小鬼最终还是害了十三万精锐,王朴的率先而逃,令得明军是争先恐后的逃跑,于是整个明军就是溃不成军的。
一整套的突围布置全都是化为了泡影,明军兵败如山倒。尤其是在海边被淹死的明军就有两万三千人!清军根本就不经受到明军多大的抵抗,明军只知逃啊逃的!他们还怎么和清军拼命呢?
只有三万多残军随着吴三桂、王朴等一起逃回了宁远,王朴被崇祯下令给捉了起来。崇祯很是恼火,当初卢象升就屡次地说到王朴身为一镇重兵不堪重任。
可是崇祯却因王朴手中有重兵,不忍对他处罚,又任大同总兵已久,便一拖再拖,在屡次地不战而逃之中都没处罚他,现在这一次关键的松锦大战惹了大祸。
崇祯自是懊恼不已,他不由想起了卢象升,要是卢象升还在就好了!崇祯见到了张必武的奏章,他想起了张必武是卢象升最为信任最为倚重的将领。
崇祯笑了,说:“好!好!张必武真是朕的股肱之臣啊!和朝中一帮碌碌无为的大臣就是不能相提并论!”此时坤兴公主就在身边,她的脸刷地一下红了。
崇祯此时是在游玩中,他想要散散心的,王承恩等上这一份奏章就是自然是想讨崇祯的欢心了。
崇祯对于张必武主动请战很是赞赏的,因为举朝文武就没有一个能为他分忧,每一个人一谈到辽东的事都是怕得一声也不出了,就算是崇祯想要逼朝臣们赴辽东,可他们一个两个还是不愿意到辽东,参与辽东之事的。
辽东是一件棘手的事,朝臣是唯恐避之不及的,能躲就尽量躲开。所以谁要请战辽东,这是能大讨崇祯欢心的。
崇祯见到张必武的奏章,他非常地高兴,他在朝堂之上拿着张必武的奏章对着群臣说:“你们看看!看看啊!这才是我大明的忠臣!杨嗣昌……”说到杨嗣昌,崇祯心中是难受的,杨嗣昌一死,朝中的大臣不断地攻击杨嗣昌,这令得崇祯很是反感。
朝中的群臣除了门户之见,党同伐异之外,还懂得什么啊?他们没有一个是真正地为国家着想,为国家担起责任的人!
现在张必武自动请缨要去人人都害怕的辽东,要去满清开战这是再好不过的一件事了。
崇祯便决定他要在朝堂之上对张必武大加赞赏,同时,他要让张必武快速地来到京城,来商议救锦之事。
朝臣们都听到张必武想要去救锦,他们不由全是摇头了,因为他们知道张必武一个游击将军能有什么大的能耐?他去不过是讨皇上的欢心,最后他敢与清军交锋吗?就算是他在济南之役的大胜,可事不能再过二的。
张必武已到朝堂之上了,崇祯很是高兴,说:“爱卿啊!你真要带兵去救锦州,你要多少兵啊?”
大臣们全都笑了,因为他们在上朝的时候就私议了,张必武一定会要求五、六万大军,或者是更多的人马,崇祯凑出了十三万人马已属不易了,粮饷也是极难再凑的。张必武大可以狮子大开口,崇祯给不了,那么这一件事自然就是不了了之。
却没有想到张必武说的是:“皇上,我不要朝中一兵一将,我只求皇上给我招兵权!让我招集人马,不管我在全国各地召集什么样的人马,皇上都应给予我!比如说广西狼兵,少林寺的僧兵,嵩县的毛葫芦兵,伏牛山脉的矿兵等都让我来召集起来!我只要三个月时间来召兵!我想洪总督能坚持半年以上,我只要三个月召兵,然后用一个月的时间人马开赴锦州,力求能解洪尚书与祖总兵之围!”
“广西狼兵?”崇祯不由想起以前袁崇焕和他说的平辽之策时,都说过要让他召集广西狼兵,至于杀死袁崇焕,朝中也有私议,说杀得不好,因为袁崇焕与满清议和之事多有疑点。
崇祯想起了一件事,张必武的师父韩润昌是袁崇焕的爱将,且他与袁崇焕又多有联系,现在他提到广西狼兵,想到袁崇焕,崇祯自己心中觉得还是杀得太早了!可是自己的决定,他是绝对不会认错的!那好就让张必武去征集广西狼兵。
至于嵩县的毛葫芦兵在崇祯初年的时候,他们在镇压农民军的战事中都是声名远播的,杀得高迎祥、张献忠、李自成、混世王、王自用、王嘉胤等哭爹喊娘的!
毛葫芦兵始于金朝之时,蒙古兵灭金,在邓州一带的毛葫芦兵以抗击蒙古人的屠杀非常有名!令得横扫欧亚非三大陆的蒙古兵都认为这毛葫芦兵轻视不得,非常厉害。
到了元末,天下大乱,南阳、邓州一带兴起的义军攻城,于是元朝召募土人守城以免除徭役赋税,这一支召募的土人军队自号为“毛葫芦军”。到了明末,邓州的葫芦兵不再听说,倒是嵩县的葫芦兵非常出名呢!
只是李自成、高迎祥、张献忠他们对葫芦兵非常痛恨,对葫芦兵是大加攻击的,把葫芦兵给消灭了。
崇祯想到这,他点头了,反正不用朝廷的兵就好,张必武能召到多少就多少吧!最后张必武招来的兵还不是朝廷的兵吗?
崇祯便说:“好!张爱卿,朕准了!你去召兵吧!召到多少就多少。要是三个月后,你兵不足,朕再给你补多点!”
张必武立即快速地应道:“谢皇上!”崇祯变得很严肃地说:“张必武啊,三个月后,你一定要克日奔赴辽东!不然的话,你就!”说到这,顿住了,双目如剑。
张必武自然是明白,他一连地点头,说:“是!皇上放心!臣一定会在三个月后奔赴辽东的!”
就在这时,有言官上前奏道:“皇上,请惩治张必武!张必武这是有不臣之心!要是每个武将都能随意地不断地召兵,还是全国范围内的话,他拥有了兵权,那么就无人能限制住他了!他实是想夺取兵权图谋不轨!必须严惩!”
顿时,张必武脸色一变,真是横生枝节……

第一百三十七章 崇祯的支持

言官出班弹劾张必武,随之言官的同党,官员纷纷说:“是啊!张必武此举的企图不良啊!不能把募兵的权利交给他啊!”也有的是这样说:“早闻张必武不是忠心于大明,甚至于与贼人有扯不断,挣不开的关系啊!这些都不得不让人为之担忧啊!”
而与言官不同党的官员则是在看着崇祯,他们要见风使舵,虽然他们很想与言官一党相斗,最希望是能痛打落水狗,不过还得看情况允不允许才行。
而另外的一党官员则大有一番坐山观虎斗的态势,他们就等着来收渔翁之利。
这就是朝中的三派各自为私利而打着小九九。
张必武看着弹劾自己的言官,又看了看皇上,又看了看朝中谋私的百官,他在心中太息一声。
崇祯很不高兴,先是鼓掌起来说:“好!好!你说得好!”言官不由得意起来,而他这一党的人也是跟着嚣张。
可是崇祯接下来的一句话就要让他们脸色大变了:“那朕就让你不向朝廷要一兵一将,然后去救辽东,怎么样?”
听到崇祯这么一说,言官不敢出声了,而他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