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第二次世界大战大词典-第1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希姆莱任总指 挥。大战爆发前其主要作战力量为 4 个团,后发展至 39 个师,近 100 万人, 内含 16 个坦克师和摩托化师。大战后期,由于德国人力紧张,开始组建荷兰、 挪威、比利时、匈牙利、乌克兰等外籍师,并为德国师招募外籍人。其官兵 长期受纳粹主义毒害,极端顽固。所属师团曾入侵欧洲各国,参加多次重要 战役,在荷兰、法国和苏联等地的战事中起过较大的作用。战后,同党卫队 一起被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宣布力犯罪组织。 
 武藏号战列舰日本战列舰。为*大和号战列舰的姊妹舰。1937 年由三 菱长崎造船所开始建造。1942 年 8 月竣工。标准排水量 6.4 万吨,舰长约 260 米,最高航速 27 节,装备 460 毫米火炮 9 门(三联装),306 毫米火炮 12 门。长期泊驻于本土基地。1944 年 6 月参加菲律宾海海战。同年 10 月,为 执行*捷号作战,在缺乏航空兵掩护的情况下进击莱特湾。10 月 24 日在锡布 延海遭约 200 架美军舰载飞机 6 次攻击,被多枚鱼雷和炸弹击中后沉没。 
 青狐(Blaufuchs)德国为发动侵苏战争而实施的一项行动代号。德军 最高统帅部为在苏联的北极地区作战,于 1941 年 5—6 月间组建步兵第三十 六军并通过波罗的海将其从德国和挪威调往芬兰。 
 青年工场(ChantiersdelaJeunesse)法国*维希政府的劳动组织。为安 置大批复员青年,于 1940 年 7 月 31 日建立。至同年 9 月已建成 31 个劳动营 地。共分 6 个区(里昂、克莱蒙费朗、图卢兹、蒙彼利埃、马赛和阿尔及尔), 每区下辖 8—10 个劳动组合,每组合 1500—2200 人。参加者主要从事工农业 劳动,被灌输忠于贝当和所谓*民族革命的思想。初属陆军部管辖,德军占领 法国全境后,其活动受到限制。1943 年,大批工人被送往德国强迫劳动。1944 年 6 月 9 日解散。 
 青年近卫军苏联卫国战争时期在德军占领的克拉斯诺顿(кpacнo дoн)市活动的地下共青团组织。1942 年 7 月底成立,共约 100 名成员(其 中 20 名联共[布]党员),受当地地下党组织领导。进行反对德国占领者的活 动。后因叛徒告密,1943 年 1 月初大部分成员陆续被捕,并遭杀害。1943 年 9 月 13 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授予其 5 名成员“苏联英雄”称号,其 他成员也被授予各种勋章和奖章。作家法捷耶夫根据他们的事迹创作了长篇 小说《青年近卫军》。 
 青年抗日先锋队简称“青抗先”。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敌后抗 日根据地建立的青年武装组织。1940 年前后,由各根据地青年救国会动员 16 —23 岁的青少年组成。平时维护根据地的治安,站岗放哨,除奸防匪,保护 群众生产;战时负责坚壁清野,救护伤员,运输弹药,侦察通讯,破坏交通, 进行游击战、地雷战、地道战等,配合八路军作战;并动员和组织广大青年 参加八路军,成为人民抗日军队的重要后备队。 
 现购自运(CashandCarry)美国 1937 年和 1939 年*《中立法案》中对 交战国贸易的原则,即“现金购货,运输自理”。初由参者员*奈等在 1936 年一项中立法草案中提出,目的是限制美国直接同交战国的贸易联系,但未 正式通过。1937 年 5 月,罗斯福总统委托参者员*皮特曼等起草新中立法案 时,沿用这一原则。规定凡运往交战国的美国货,不得由美国船只运送,交 战国必须支付现金。此条款有利于欧洲的英、法,在远东则有利于日本。1939 年 11 月 3 日通过的新中立法,取消对军火的禁运,对军火供应也实行此原则。 英法等国因此可以得到美国军火,但同时也消耗了它们的黄金储备。1940 年 12 月丘吉尔向罗斯福呼吁,英国将无支付能力,翌年 3 月美国国会通过*《租 借法案》取代了此原则。 
 坦内尔(VainoTanner,1881—1966)又译“唐纳”。芬兰外交部长(1939 —1940)。早年留学德国。加入芬兰社会民主党,1907 年被选入芬兰议会。 1920 年曾参加同苏俄签订和约的谈判。以强烈反苏而闻名。历任总理和财政 部长。1939 年 10 月,以财政部长身份赴莫斯科,与*巴锡基维一起同苏联谈 判交换领土等问题。同年 11 月苏芬战争爆发后,出任外交部长,持对苏强硬 路线。辞去外长职后,历任社会福利、商业和财政部长直至 1944 年 8 月。战 后于 1945 年 11 月,在芬兰进行战争罪行的审判时被捕并受审。翌年 2 月被 判处 5 年半徒刑。1949 年提前释放,并重返议会,仍为社会民主党领袖。 
坦普勒(GeraldWalterRobertTempler,1898—1979)旧译“田普勒”。 英国将领。曾受教于桑德赫斯特皇家军事学院和参谋学院。参加过第一次世 界大战。1938 年任职于陆军部情报部门。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赴法作战, 自 1940 年开始历任旅长、师长,1943 年 10 月—1944 年 9 月率部在意大利作 战。因受伤退出战斗活动。1946—1950 年任职陆军部和帝国总参谋部。1952 —1955 年任马来亚高级专员期间,镇压当地民族解放运动。1955—1959 年任 帝国总参谋长。领元帅衔。 
坦克制胜论亦称“坦克战争论”或“机械化制胜论”。强调坦克(机 械化)兵独立作战具有决定战争胜负能力的军事理论。最早由英国的*富勒在 1919 年出版的《1914—1918 年战争中的坦克》一书中提出。认为坦克是决定 性的力量,依靠少而精的机械化军队,实施突然而有力的突击,可迅速突破 敌方防线,深入敌方纵深,取得战争胜利。随后,奥地利的艾曼斯贝格 (Eimansberger,1878—1945)在 1934 年出版的《坦克战》和德国的*古德 里安在 1939 年出版的《注意!坦克!》中,进一步发挥这一理论,主张组织 独立的坦克兵团,在空军支援下密集使用坦克进行大纵深作战,强调陆军其 他兵种只是保障坦克的行动和利用坦克的胜利。此理论成为德国*闪击战战略 思想来源之一。 
坦能堡司令部战时希特勒的野战司令部之一。1939 年秋建造,位于 德国黑林山弗洛伊登斯塔特(Freudenstadt)以西地区,为纪念第一次世界 大战初期坦能堡(Tannenberg)战役,故名。规模较大,主体建筑在地下。 1940 年 6 月 28 日—7 月 6 日使用。 
耶顿(IvanYeaton)美国军人。大战初期,任驻苏陆军武官,被认为是 苏联事务专家。苏德战争爆发后,曾发回大量态度悲观的报告。1941 年*霍 普金斯访苏时,参与军需供应谈判等活动。后获上校衔。受*魏德迈器重,在 魏氏出任中国战区美军司令后,于 1945 年初被调到中国,接任美军驻延安观 察组(*迪克西使团)组长。任内追随赫尔利等人扶蒋反共。战后支持蒋介石 发动内战。 
耶舒恩纳克(HansJeschonnek,1899—1943)德国空军将领。第一次世 界大战期间由陆军转入空军。三十年代初在国防军总参谋部工作。后任空军 总参谋部作战处处长,1938 年 2 月升任空军总参谋部指挥部主任。1939 年 2 月任空军总参谋长,同年 8 月晋升空军少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参与策划 和指挥主要空战战役。在*不列颠之战中主张轰炸伦敦住宅区。1941 年 5 月 指挥*克里特岛战役。1942 年 4 月晋升空军上将。1943 年 8 月因作战失利而 自杀。 
若槻礼次郎(1866—1949)日本首相(1926—1927,1931)。1892 年 东京帝国大学毕业。后入大藏省,历任主税局长、大藏次官,并两次入阁任 大藏大臣。1916 年与加藤高明组建宪政会,任副总裁。1924 年任加藤高明内 阁内务大臣。1926 年加藤死后继任总裁,并第一次组阁。1930 年作为首席全 权代表出席伦敦海军裁军会议,签署《伦敦海军公约》。次年 4 月就任立宪 民政党总裁,并第二次组阁。九·一八事变后,声明采取不扩大方针,与军 部产生分歧,同年 12 月辞职。被列为重臣,对南进方针持有异议。战后曾被 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传讯,并出庭作证。著有《古风庵回忆录》。 
英埃(塞俄比亚)协议大战期间英国和埃塞俄比亚签订的两个协议。 (1)1942 年 1 月 31 日签订于亚的斯亚贝巴。主要内容为:正式废除英国在 埃塞俄比亚享有的治外法权;英军有权继续留驻境内,并协助埃塞俄比亚军 队的现代化;英国负责为埃塞俄比亚政府派遣专家和顾问。(2)1944 年 12 月 19 日签订。主要内容为:英国完全承认埃塞俄比亚的主权;英国在适当的 时候将向埃塞俄比亚政府移交吉布提亚的斯亚贝巴铁路;但英军仍有权留驻 其境内。 
英斯基普(ThomasWalkerHobartlnskip,1876—1947)英国自治领事务 大臣(1939—1940)、最高法院院长(1940—1946)。毕业于剑桥大学。1899 年获律师资格。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为海军做情报分析工作。1918 年当选为 保守党下院议员。1922 年起先后任副检察长和首席检察长。1936—1939 年任 国防协调大臣。1939 年起任自治领事务大臣。1940 年为最高法院院长,1946 年去职。 
英德宣言张伯伦和希特勒在 1938 年 9 月 30 日*慕尼黑会议结束后单 独会谈中签订的宣言。由张伯伦起草并主动要求希特勒签署。声称“英德关 系对两国和欧洲具有头等重要意义”;强调*《慕尼黑协定》和*《英德海军 协定》是两国“不彼此开战的愿望的象征”;宣布采取协商方式解决一切其 他问题以“保证欧洲和平”。是日,张伯伦从慕尼黑返回伦敦时,手中挥舞 此宣言,作为他从德国赢得“一代和平”的象征;而希特勒却视之如同废纸。 
英国远征军(BritishExpeditionaryForces,缩写 BEF)英国派往海外 (除印度、埃及等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