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建安孤鸿-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谁说的?”别说当年对曹操承诺过绝不会再谋他主,自己离开曹操,就是为了过上另一种不受约束的日子,他孙策,还没这么大的魅力圈住自己那颗向往自由的心。
“不去赴宴,就是告诉孙策,我们无意为他谋事……”
虽然郭懿早知朱敬必有一套说辞,然现在既已如此,也不好辩驳。这时郭懿想到,自己当初来江东,其实并不是为了孙策啦大小乔什么的,而是为了那神秘的水镜五英。而看眼前之人一派天下尽在其胸的样子,说不定他能知道些什么,便问道:“阁下可知水镜五英?”
“江东之人,何人不知,何人不晓?只是那第五人……”
“第五人怎么?”朱敬只是端起酒杯,郭懿便迫不及待地追问。朱敬见了,便笑着把酒杯放下,微抬起眼道:“第五人却不为人知晓。先生,也对此人有意?”
“啊……这个……”郭懿有些尴尬地坐正身子,“好奇,只是好奇而已。呵呵……”
朱敬也不揭穿,只是笑容更深了些。郭懿忽然有种强烈的预感,觉得面前这奇人,说不定就是那第五人,至少,他应该知道些什么。
窗外有飞鸟而过,在月夜之中,留下一串阴影。而这些鸟,郭懿在开城那日见过,就他仅有的那点生物常识来说,不是什么大雁啦、麻雀啦什么的,刚想开口问朱敬,他却先慢悠悠地回答道:“这是子规,在下养了有些时日。”
子规?郭懿觉得这名字实在耳熟,貌似以前背的古诗里出现过,好像是……就是……这名字就在嘴边,怎么叫不出来!郭懿颇有些懊恼地又喝了一口酒。
“本是它们自己留于我处,我只道有缘,便留下了它们。”
郭懿一来也是没什么心情听这个坏了自己见美人的良机的家伙在这里讲鸟,二来它连这鸟是什么都不知道,又不方便开口问,还得装作一副再自然不过的表情,这真是……郭懿只得觉得,今天自己的黄历上一定写着:诸事不顺。
而面前之人,却仍是温文尔雅地喝酒,好像泰山压顶也不为所动一样。有时郭懿也会好奇,好像朱敬永远都这么风度翩然,不知道他烂醉时又会是什么样。
洞房花烛夜,一位红衣将军正独自漫步,而此时,他听见了不远处的将军府上,响起了阵阵熟悉的琴音,咧嘴一笑,便一步迈出了自己的府上,顺着声音离开了。而头顶上那大红花饰包围的府匾上,赫然写着:吴侯府。
“新婚之夜,公瑾怎孤身一人在此?”
“新婚之夜,主公怎孤身一人来此?”琴声戛然而止,周瑜已然停下了拨弦的动作,双手却仍轻抚着琴弦。孙策闭着双眼,道:“当年你我初遇之时,我不懂音律,仍为你一曲《高山流水》所深深折服。如今,大喜之日,你却为何作这凄迷之音?”
“凄迷,主公何出此言?”
“曲中似有秋意……”月光洒在周瑜的背上,可孙策仍然能看见他微微上扬的嘴角,在柔静的夜色之中弯出温和的弧度,还带着一丝狡黠,正如他们初见之时。“公瑾在心忧什么?”
显然不懂音律的孙策,却能听懂周瑜所奏音律中的的心思。周瑜此时已经起身,道:“主公若执意不变,恐这大吉之日后,便是萧索之时。”
孙策一震,显然他没料到素来儒雅的周瑜会口出如此不详之言,抬起头看着那一弯皎洁的明月,道:“曹操放走郭嘉,是他思虑不周,我岂会再犯相同的错误?”


第二十三章 长河吟
更新时间2011810 9:31:54  字数:2016

 写了二十几章了,新人写文不易,求票票,求收藏,求点击,求书评~万分感谢各位……
“爹!”当那个小男孩一蹦一跳地跑到王成面前,被王成一把抱起时,郭懿不得不承认,做父亲的确是一件很有成就感的事。自皖城城破之日起,王成便一直想要回去看看自己的家人。正当他牵着马远远对身边的郭懿和朱敬指着那袅袅炊烟之际,却已然有一个小男孩跌跌撞撞地跑来。王成忙甩下马缰,生怕他摔倒,快快地跑过去,一把抱起举过头顶,不停地摇啊晃啊,露出了郭懿从未见过的如此灿烂,或者说是幸福的笑容。
而待他就这样一路逗着小孩,把郭懿和朱敬领入家中时,只见一位女子正和另一个稍大些的男孩翘首等候在院门口多时。王成把小孩放下,也不顾身边还站着俩大老爷们,便紧紧地把那名女子搂入怀中。只见那名女子虽是芒屡布衣,还年轻的脸庞上已有了整日操劳的印迹,但仍显得仪静体闲,而那双似有秋水涌动的明眸之中,更是不仅让人遥想当年的娇俏芳姿。
“你今年多大了?”顺着那个温柔得几乎愿意对他倾诉一切的声音看去,只见朱敬正蹲着身子,对那个从进门起就一直安静地站在门边的小男孩问道,而他却只是直直地看着朱敬。
“你是哥哥吧,”比起刚才那个一路欢笑的小男孩,这一个身形更精干一些,衣衫更简朴一些,少了一双水灵的大眼睛,多了一副坚毅的面容,看起来沉默不少。“平时一定经要常帮娘做很多事,还要照顾弟弟对不对?”
盯着朱敬柔情似水的笑容,那小男孩终是点了点头,嘴里轻轻地发出一声郭懿几乎听不见的“嗯”。
“他一直不喜欢说话,先生莫怪。”那名女子走了过来,身边牵着那个正喜滋滋地啃着父亲从北方带回的糕点的小男孩,他还时不时伸出舌头舔了舔嘴上的芝麻,咂巴咂巴嘴,笑得十分开心。
朱敬朝那女子笑了笑,表示并不在意。转而见那哥哥只是看了一眼正开心的弟弟,便垂下眼,却听那女子走到他身边,低声对他说:“侬要让着些弟弟,晓得伐……”他低头默默地听着,然后点了点头,便头也不回地进了屋。朱敬仍是带着笑意,看着他离开,可在郭懿眼中,这笑容中似乎有一团火,几乎能听见噼噼啪啪火苗的声音,又似乎像是隆冬雪地里一把兀然而现的利剑,锐利,闪着寒光。
直到现在,郭懿还能感受到这忽冷忽热的奇怪感觉,哪怕现在,朱敬已经换上了一袭湖蓝色的上衣,立于高坡之上。不远处,只见甲胄不再的周瑜正抚弄琴弦,在这赤日炎炎之下,这琴声宛如一滴滴清凉的露珠,滴落在心间,又宛如他面前那条潺潺而流的小溪,虽然没有打好球拿起一罐矿泉水从头顶浇下那般凉爽透顶,但却于悠悠然间驱逐了夏日的烦躁不安。郭懿也不禁闭上了眼,不禁暗暗感叹:这就是所谓的心静自然凉吧!
待他重新睁开眼,朱敬已然走下高坡,郭懿也疾步跟上,两人一齐朝周瑜那个方向走去。郭懿想起,王成曾和他说过,水镜五英,都非单纯的文士和武将,反而是既能上得正堂出谋划策,又能下得战场冲锋陷阵,尤其是五人皆相貌奇隽,精通音律,喜饮佳酿,更是为江东这片本就渗透着文人浪漫气息的地方的百姓所津津乐道。然而,尽管两人几乎已来到周瑜背后,周瑜却只是自顾自地弹琴,并不理会这两位不速之客。而此时,郭懿才发现,同是拥有着迷人风采的两人,比起朱敬那一垂眼一回首的温柔,此时一身白衣的周瑜却有着在尽褪杀场锐气后的儒雅高致,大气而不粗犷,温和而不柔弱,不愧是传说中的儒将风范。这时,郭懿不小心想起了她,周公瑾啊,你的魅力可是穿越了1800多年呢,现在得见真人,郭懿只得摇头感叹自愧不如,为自己的无果暗恋默哀。
忽然,身边传来一声清脆的拨弦之声,转而又是一阵流水般的旋律,时而宛若秋风瑟瑟,时而变为秋雨绵绵,没错,郭懿此时想到的全是凄凉的秋意,哪怕灼热的阳光当头直射,汗珠正顺着他的脊背滚滚淌下。他转过头,只见朱敬正在不远处的另一张琴前端坐,而那满耳的秋色,正是从他指下缓缓淌过。很快就变成了朱敬一人的独奏,而不时吹来一阵微风,书上碧绿的叶子随风摇动,竟仿佛也在那琴声的映衬下失去了本该拥有的生机。
过了不知道多久,见周瑜仍是背对着他坐着,身子微仰,闭着双眼,一动不动,郭懿就在一边的石凳上坐下,想乘个阴凉。渐渐地朱敬一曲终了,然而就在那肃杀秋意和着无尽悲思婉转于溪畔之时,周瑜已经轻轻地把手重新放回了琴上,可待指拨弦,如果说刚才朱敬的曲中出现的是一群受了伤的小鸟,一边哀鸣,一边无力地飞翔,那此时周瑜所铸造的就是一只浴火凤凰,从深渊中傲然展翅,又似苍龙出云入海。郭懿忍不住站起身,惊觉眼前的涓涓细流瞬间化为了惊涛骇浪,而周瑜的衣袂在风中翻飞,如同让其瞬间置身于白浪滔天之中,仿若出尘。
“人言曲有误,周郎顾。今日一闻,不消此行。”余音缭绕,朱敬徐徐走来。周瑜一笑,侧头问道:“仲夏之际,何作萧瑟秋意?”
“临溪而坐,何来江浪滔天?”
这一回,周瑜笑出了声,不像孙策那般爽朗,但郭懿听得出,周瑜很开心,那是偶遇知音,琴瑟友之的舒爽。
“此曲气势磅礴,我却未曾耳闻。料作者必是一胸怀大志之人!”
周瑜起身,拱手行礼道:“不瞒阁下,此乃在下拙作《长河吟》,不敢献丑!”


第二十四章 公瑾忠义
更新时间2011810 21:16:48  字数:2100

 周瑜把两人请入内室,亲自为他们斟了茶。郭懿感到奇怪,内室清宁异常,来往仆从寥寥可数,最关键的是,郭懿并没有看到新嫁过来的小乔。
“今日是归宁之日,而我也向来喜欢清净,就让几个随嫁过来的侍女一起回去了。”
归宁?怎么周瑜不一起去?还有闲心在这里弹琴喝茶?但见朱敬不言,郭懿自是不敢多问。
“北马超,南周郎,我实在不知两者有何可比之处。”朱敬放下茶杯,双眼仍是看着漂浮的茶叶,如同自言自语一般。
“呵……这还好说的是周郎,若是孙郎,恐怕我们即日就要发兵西凉了。”周瑜喝了一口茶,说得风淡云轻,不知是不把这些传言放在心上,还是不把马超放在眼里。
郭懿则是第一次听到这样的说法,马超和周瑜,他几乎一下子都没能反应过来。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