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江东周郎-第3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腾与张既的目光在空中碰撞了一下,心领神会,道:“超儿,德容大人正为此事而来!”

“哦~~”马超望向马腾的眼神中带了些疑惑,西凉各部与朝廷之间历来是明合暗分,难道父亲与张既已暗中达成了某种共识?

对于马超的反应,马腾心里明镜似的,不过,方才他已被张既说服了,便直接说道:“超儿,朝廷发兵攻打张鲁,因其不臣。朝廷兵威虽盛,然地形不熟,加之散关、阳平关乃天然险隘,易守难攻,此我马家建功立业之时也!”

看到马超吃惊的表情,张既笑呵呵地补充道:“讨伐张鲁,若能得孟起之助,则必胜无疑!天子已下诏书,封孟起为偏将军,汝二弟马休为奉车都尉,汝三弟马铁为骑都尉,兄弟三人可尽起西凉精锐,攻打散关!”

三日后,马腾于槐里城外筑台点兵,拜马超为主帅,马岱、马休、马铁为副将,庞德为先锋,领一万西凉轻骑,即刻出兵,浩浩荡荡杀奔散关而去。

散关,位于大散岭上,横锁陈仓古道,进可攻退可守,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散关形势异常险要,为“秦蜀之噤喉”,既是终南山西向的尽处,又是陇首东起的开头,清姜诸河荤绕其间。古称“关当山川之会,扼南北之交。北下得此,无以启梁、益;南不得此,无以图关中。盖自禹迹以来,散关恒为孔道矣”。

此刻,散关守将杨昂正铁青着一张脸,手扶城垛,一双鹰眼死死地盯着远处,在他目光所及之处,烟尘四起,旌旗招展,枪戟如林,一支数量庞大的军队正杀将而来!

根据斥候的情报,杨昂已经得知,这支军队正是驻守于长安的鲁肃所部,近年来这支军队在关中一带东征西讨,无战而不胜,闯出了显赫的名声。

眼下,强敌压境,怎不令杨昂感到沉重的压力?杨昂回首相望,蜿蜒的散关城墙依着险峻的山势而建,高达三丈,实难攻打。关内有精兵一万,存粮便是吃上三年也吃不完,而关外只有一条并不宽阔的土道可供行走,敌军想要展开,必须先得把关外的树林全部伐掉!

想到此,杨昂的心情轻松了许多,连下命令的声音也快了许多,随着一道道命令的下达,散关内顿时气氛为之一紧,上万士卒全部动了起来,滚木、礌石、火油等守具不停地被运上城头,一捆捆的箭矢从武器库里搬了出来,分发给守城的弓箭手们……

作为张鲁手下第一大将的杨昂,将会率众死守散关!

 第五百六十四章 子午奇兵

散关外,鲁肃军大营,繁忙之中依旧秩序井然。/ (http:

友上传更新)

鲁肃召集众将,立于营门之外,迎接马超西凉骑兵的到来。如今的鲁肃,领司州刺史,手握强兵,已是朝廷重臣,能亲自出营迎接官职尚是小小偏将军的马超,足见其诚意。

马超自是不敢托大,离营门尚有百步之遥便翻身下马,大步流星地走到鲁肃身前,虎躯半跪,朗声道:“末将马超,拜见刺史大人!”马岱、马铁、马休、庞德等将领跟随其后,亦大礼参拜。

鲁肃笑眯眯地扶起马超,上下打量数眼,赞道:“人称西凉锦马超,果然是气势非凡!此番有孟起将军之助,汉中唾手可得,张鲁休矣!”

随后,马超等人跟着鲁肃回到中军大帐,环视鲁肃身旁武将,或气势沉稳,或英姿勃发,或孔武有力,马超心里不由得暗暗点头,强将手下无弱兵,江东军之精悍,由此可见一斑。

“公明将军怎么未曾见到?”去年马超入长安时,与徐晃一见如故,二人私交甚深,今日马超逡巡一番,也未看到徐晃,故有此一问。

鲁肃哈哈一笑,命人拉下挂在帅案之后屏风上的丝布,露出了汉中一带的地图,用手重重地指着一处道:“公明将军,便在此地!”

马超注目一看,不由得倒吸了一口凉气,鲁肃手指的地方,用朱笔标注着三个字:子午谷!

子午谷,是汉中通往关中的一条羊肠小道,北口曰子,南口曰午,长约六百里,因道路崎岖难行,人迹罕至。自长安至汉中,走子午谷乃是捷径,但实则很少有人能活着走出山谷,故大军行动。都绕道散关而行。因子午谷的难行天下皆知,故子午谷中并无隘口,张鲁也未分兵把守。

马超心中不由得又赞了一句。“明攻散关,暗过子午谷,鲁子敬的胆略着实过人!”

子午谷内,怪石嶙峋。藤蔓遮天蔽日,不时有野兽的嚎叫声自不远处传来。徐晃手执砍刀,劈荆斩棘,率先而行,两名猎户装扮的壮汉更在徐晃之前探路。在徐晃的身后。近五千名并州老兵默默跟随着,灰暗的面容掩不住他们坚毅的神色。队伍之中,每人的背上都驮着一个包裹,里面的粮食足够十日之食,而他们已经在谷中行走了八日,前面的山路却总是走不完!

终于翻过了一处垭口,徐晃登高远望,喜悦之色立即登上了面庞。他随即快速回到队伍之中。对身旁的亲卫道:“传下去,已经可以看见谷口了!我们就要走出去了!”

消息传到处,五千并州营士卒皆面带喜色,精神为之一振!翻出子午谷,便是一马平川的汉水平原,沿着驰道便可直接杀到张鲁的老巢南郑!当下张鲁的兵力多数屯驻在散关和阳平关。他哪里能料得到竟会有一支兵马自人迹罕至的子午谷中杀出?待到大军如神兵天降,出现在南郑城下时。只怕张鲁的双腿都会颤个不停!

就在徐晃的五千并州营将士走出子午谷之时,南郑城内的张鲁府邸之中。正在进行着一场激烈的辩论。

“主公,为今之计,当以汉中九县数十万百姓之性命为重!战火一起,刀兵相见,生灵涂炭,十余年与世无争之状将一去不复返矣!”作为张鲁的左膀右臂,谋士阎圃正在苦劝张鲁。

张鲁之弟张卫立刻跳将起来,武人之态本就粗俗,他手指着阎圃骂道:“狗贼!欲通敌而卖主公乎!我汉中富庶,粮草充足,百姓归心,又有散关、阳平关天险,足可抵御外敌!”

说罢,张卫向着张鲁拱拱手,面目有些狰狞地道:“大哥,此人吃里扒外,拖出去砍了!”

张鲁帐下另一谋士杨松眼睛滴溜溜一转,忙劝阻道:“主公,不可众人之心拳拳,为了汉中百姓,为了主公基业……不过,我汉中地势险要,确实不必过于惧怕敌军。若是未战而降,朝廷将置主公于何地?必轻看主公也!”

身穿黄色道袍的张鲁一直端端正正地坐于案后,发髻高耸,双目微闭,似乎众人的争吵与议论与他无关。实则,每个人的话都一字不拉地进入了他的耳中。

自初平二年张鲁被刘焉任命为督义司马,领军与别部司马张修共击汉中太守苏固,其后又杀张修、夺其兵众,霸得汉中一地后,张鲁在汉中的统治已达十二年。其间刘焉身故,子刘璋继位,以张鲁不顺从他的调遣,尽杀鲁母家室。张鲁遂正式割据汉中,以“五斗米道”教化人民,建立起政教合一的政权。

张鲁自称“师君”,位极崇高。来学道者,初称“鬼卒”,受本道已信,则号“祭酒”,各领部众,领众多者为“治头大祭酒”。在汉中境内,张鲁不置长吏,以祭酒管理地方政务。

这十余年间,群雄蜂起,相互讨伐,中原战乱不断,不少百姓逃入相对安定的汉中地区,仅关西一带逃到汉中的便有数万家,大大殷实了汉中的户数。

张鲁还得到了巴夷少数民族首领杜濩、朴胡、袁约等人的支持,各族之间和睦相处。在政务上,张鲁采取较为宽惠的政策统治汉中,“民夷便乐之”,“流移寄在其地者,不敢不奉”。

而五斗米道则凭借政权的力量扩大了影响,不断地渗入中原一带。如今张鲁手下,谋士以阎圃、杨松为首,武将以杨昂、杨柏、杨任为主,其弟张卫、张愧也领有重兵,张隋作为张鲁的追随者,在汉中之外的地方传道授法,也颇有影响力。

众人争吵一番之后,见谁也无法说服别人,便都停了下来,眼巴巴地看着张鲁,期盼他做最后的决断。

这时张鲁方才把微闭的双目睁了开来,长期的修身养性令他身上多了些道骨仙风,少了些枭雄之霸气,“诸位所言,皆有道理。汉中数十万百姓,亦是我道数十万弟子,自当爱护。然”……)

 第五百六十五章 说客杨松

张鲁话音一顿,扫视众人一番,眼神中突然精光闪现,缓缓道:“然周瑜欺人太甚!把持朝纲不说,我等安于布道,亦无扩张之想,对他根本就无威胁!在他眼中,恐我数十万教众亦被视为异类!是可忍孰不可忍!便是举全汉中之力,也要与之血战到底!”

张鲁的基调一定,包括阎圃在内也不好再说什么了,张鲁当场下令,派张卫、张愧所部两万人,即刻自南郑出兵,星夜救援散关,马超骁勇,那里的守卫已十分吃紧。而这两万人马一旦移动,南郑附近的守兵将不会超过五千人,若是张鲁此刻知道徐晃所部已经走出了人迹难至的子午谷,正向防卫空虚的南郑杀来,恐怕就不会做此决定了!

散关。

守将杨昂与鲁肃、马超联军接战几次,难敌勇武的锦马超,便是其先锋官庞德,亦是武艺过人,连挑杨昂部下三员偏将,迫得杨昂闭门坚守。

鲁肃大军之中,有不少是关中一带世家豪族的私兵,按新朝法令,这些世家豪族所豢养的私兵不能超过百数,在鲁肃的武力震慑下,这些世家豪族干脆做个顺水人情,将多余的私兵送入鲁肃的军营中,以为国效力的名义,顺利将其遣散。

故此鲁肃属下各部积聚在散关前的总兵力超过了四万。

任凭你百般折辱、厮骂,杨昂只是死守不出,面对险峻的散关,明知会有较大的伤亡。鲁肃也只得下令强攻。好在军中有马钧的弟子,得其真传,利用携带的辎重加上道路两侧的树木,很快地装备好了攻城车、井阑、投石车等攻城利器。以关中新兵为主,展开了潮水般的攻击。

几天的攻势结束,鲁肃的脸色也不由得微微一沉,心里更是疼得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