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国之大贼-第6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威胁到他,所以在两天前阿部守太郎就通知了美国。英国和法国的公使们,他说就目前的形势来看,为了确保中国不会成为亚洲的不稳定因素,各个国家有必要形成一定规模的联盟。

他们好像一点都不知道,在现在绅士们的眼中,日本的不稳定因素好像比中国来的更猛烈一些。

对于阿部守太郎的邀请,萨道义他们也没有拒绝。既然你想谈,我们就陪你谈呗。可是让阿部守太郎十分不爽的是,法国的鲍沃先生刚刚介入会谈的时候就向所有人表示。他在这里的态度不能代表法国政府的态度。

鲍沃说,法国政府只是让他来听听日本人的这次联盟的规格和条件,至于答应不答应,他完全无法做主。这个表态当真把阿部守太郎给气了一个半死。

不过日本人没有放弃。阿部守太郎又对朱尔典先生说,中国人对英国很不友好,而且中国陆军在对俄国的战斗中表现的十分出色,谁也无法保证将来杨打鬼会不会把眼睛放在缅甸和印度。

阿部守太郎说的十分仗义。他告诉英国人,日本政府很重视和英国的盟友关系,假如中国真的做出了侵犯英国利益的举动。日本可以随时派遣舰队参与作战,并且出动十到二十个师团支援英国方面。

然后小日本又问了,万一要是杨小林盯上了朝鲜和台湾,英国能不能履行盟友的义务?

朱尔典给了他一个明确的回答,英国人是讲信用的,如果日本遭受了中国的攻击,他们将毫不犹豫的站在日本的立场上。至于说直接出兵么,朱尔典非常仔细的算了一下,然后告诉阿部守太郎,英国人可以从印度抽调两个殖民地师。

阿部守太郎听这话那胡子都抖起来了,他也真的无话可说了。

要是放在以前的大清朝,英国人不用出两个师,说一句话出来就行了。但是现在的中国部队陆军的强悍你又不是没看到,他们要是真的打朝鲜了,两个师殖民地师够干什么呀?

就在阿部守太郎对这次会谈感觉到无比的失望,对日本可能真的要面对来自中国的威胁有些束手无策的时候,杨度找到了他。在他们谈判的时候杨度就注意到了日本人的举动,说真的杨度真害怕他们达成什么协议来共同对付中国。

得到他们没有谈拢的消息之后杨皙子大为高兴,马上找到了阿部守太郎,你跟那些西方国家谈什么呀,来,咱们俩谈。杨度说了,你跟我谈绝对是正确的,这一次不管中国的政治格局走向哪里,孙文这个外交部长是铁定干不成了,接替他的人必然是我。

我们可以先谈着,如果你对我不放心咱们可以先不签署协议,等到中国的局势稳定下来,我到你们日本去谈都可以。

话说到这份上,阿部守太郎真的没有什么理由拒绝了。而且杨度说的很对,和那些西方国家真谈不到一起去。他也看的出来,英法美就是巴不得中国和日本现在掐起来呢。

发个电报给东京,东京做了回复,谈。再无法利用西方国家来压制中国的情况下,尽量和中国人明确的划定利益范围,争取让中国在朝鲜和台湾的问题上不要纠缠,日本可以一心经营刚刚到手的印尼。

民主的好处就是大多数人的意愿能得到尊重,就像现在的大英帝国,他们的高层明显的意识到中国和日本已经成了挑战他们亚洲利益的两个不稳定国家,但是他们不可能放弃和日本的联盟关系,因为英国的民主在这个年代对日本人的印象很好。

另一方面他们也不会对中国再采取什么敌对策略。去年的敌对已经引起了不满,目前英国的商人急需进入中国的情况下英国政府也不会再对中国来一次封锁。

所以他们只能玩那种平衡。

共和元年四月二十七日,北京城外的战斗已经打了一个星期了,吴兆麟始终处于一种被动挨打的境地,战斗一开始的时候第四方面军就出现了大规模的叛逃,那些北洋军的士兵许多人重新站到了袁世凯的那一边,甚至以前的一些革命军人也跟着他们过去了。

这情况更是让双方的兵力出现了变化,好在吴兆麟对这种局面早有准备,他主动放弃了无法坚守的第一道防线,在刘显和的支援下稳住第二道防线继续和袁世凯战斗。

吴兆麟打仗真的不错,可是杨小林下的命令却当真束缚了他的手脚,第四方面军只能摆出一副防守的架势,不得攻击北京城,不得往城里开炮。

老袁的部队很快摸到了吴兆麟的这一弱点,他们形势稍微差一点就往城里跑,所以吴大将军这仗打的当真憋屈。

这边心里憋屈,袁世凯那里也是一样!老袁也对英国人的政策摸的非常透,英国现在支持他,但是假如自己输了的话,英国人也不会为他做什么。说到底,这次的事情,是中国自己的事情。换句话来说就是这一次他必须自己把事情给摆平了才行,摆平了他继续当他的大总统,要是出了什么意外自己输了的话,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会来帮他说话。

在战斗中山西的部队担当了攻击的主力,虽然老袁给了他们很大的支持,甚至在第四方面军内部安排了部队响应他们的进攻,可是双方的战斗力真的有差距,里应外合之下居然还是不能击溃吴兆麟,一个星期的战斗让阎锡山带来的士兵伤亡惨重,老袁很明显的意识到,靠这些人只能维持住局势,想结束战斗还是要等冯国璋那三万人马回来才行。

“狗子离北京城还有几天的路程?”

老袁的有点心焦,战斗打到现在消息已经传遍了整个中国,虽然袁世凯极力抹去报纸上对自己的负面报道,但真相还是慢慢的被人们察觉,最少北京城的人都知道,这场战斗是袁世凯打的第一枪。

老袁明显感觉到报社报纸的字里行间对自己已经相当不满了,他知道这事必须快点解决。

袁克定在旁边接道:“早上收到了冯国璋的电报,他说还有一百多公里,速度放快一点的话,后天早上能到。”

“不行!太慢了!发电报给他,就说最迟明天晚上,他一定要出现在北京城!”

“爹,冯将军也估计我们等急了,所以他派了孙传芳领队先行,估计明天中午能到。冯将军说,让我们先把攻击计划制定出来,后天早上一来他马上投入战斗。”

老袁听了这才放心一点,现在多拖一天他都不愿意。

 第一三四章 部长级约见

也就是中国体制不民主,而且中国人有着传统的忠君思想。如果换成那些西方国家,甚至是说换成德国和奥匈帝国这样的半民主国家,就凭袁世凯先打孙文再打吴兆麟,不管他有多少个理由也早就被轰下台了。

但这并不意味着袁世凯可以为所欲为,老袁的心里十分清楚,或许别人不敢对他做什么,但是杨打鬼那个家伙不一样,如果在他回来之前自己无法将所有的事情都摆平的话,杨打鬼就会摆平自己。

电报上说的是孙传芳先回来商议作战计划,然后大部队到北京直接投入战斗。这个意图袁世凯是非常赞同的,这也符合冯国璋的个性,狗仔这人打仗就是生猛,行伍多年他深深知道出其不意这四个字是什么意思,如果三万大军到了京城先休息一下,无疑是给吴兆麟和刘显和准备的机会,万一他们撒丫子跑了,还真的不好办。

老袁看看袁克定:“你去告诉阎锡山,从现在开始到冯国璋的部队到来的时候,前线要保持攻击的猛烈,不能给吴兆麟脱离战斗的机会!这样吧,你带着部队到前线去,亲自督战。”

让袁大公子亲身去第一线督战,可以看出袁世凯真的下了血本了。袁克定对此却是大喜过望,因为对于大公子来说,前线虽然危险,却是自己积攒声望的最好机会。

梁启超现在是中国的教育部长,本来在这场风暴中他没有多少自己的看法的,甚至在某些程度上他们这些教育界的人士还比较支持袁世凯,因为老袁这个人对教育的投入确实是下了很大的力气。

不说这几个月的时候中国的中小学校遍地开花,每个省都开始了建设大学的步伐,就说当初卫国战争打的最激烈的时候,在那样紧张的情况下老袁对北京进行了全面动员,却坚决拒绝那些教授和学生上战场。在部队军饷都出现困难的时候教授们的工资都按时发放,这真的赢得了他们这些人的好感。

虽然后来在教育界也出现了是西式教育为主还是传统教育方式为主的争论,可这并不影响他们对袁世凯的态度。

梁启超真没打算介入老袁和孙文之间的斗争,偶尔发几篇评论也是中肯的出于调停的目的。可是现在袁世凯把事情越闹越大,城外的枪炮声已经响了一个多星期了,到底什么时候能结束梁启超真的很想问问。

他的心里非常的忐忑。他一直在找一条适合中国的道路,当初在东北的时候他以为自己找到了,看到杨打鬼和袁世凯站在一起并肩和俄国人作战,那个时候他真的认为中国的希望就在这两个人的身上。

可是现在一切又变的错综复杂了起来,如果再这样打下去。当杨小林的部队回来之后中国会发生内战么?假如杨小林真的和袁世凯打起来,自己该做什么样的选择呢?

梁启超有些无奈,这两个人,在他的眼中都是一样的出色。

“任公,杨度先生在客厅里等您呢。”

刚刚回到家里,梁启超还没有来得及把外套脱下来,门房就赶紧过来告诉他杨度来了。

梁启超真的很是惊奇:“哦?他来多长时间了?”

“有半个小时了。”

梁启超外套也不脱了,直接穿着来到客厅,只见杨度正在里面转悠。好像是观赏挂在客厅中间的那几副字画。

“皙子,你今天怎么这么有空闲?”

杨度猛然回头,先是冲梁启超行了一个礼,然后说道:“任公。来北京之后咱们一直各忙各的,少有走动,今天正好没什么事情可做,就来任公这里看看。这几幅字是您写的吧?从笔锋上看。任公的墨宝又精进许多。”

梁启超笑了,他的字真的是他的骄傲,不光杨度称赞。现在在北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