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国通史(五至十册)-第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宋兵进军时,曾攻入银、夏、宥三州,但无力驻守。一○八二年九月,宋神宗又命给事中徐禧在三州界的永乐川下棒筑永乐城,企图困扼兴州。徐禧等急速建造,十九天建成。夏国统军叶悖麻、咩讹埋等领六监军司兵三十万屯泾、原北。宋军建成永乐城后,夏兵发起急攻,宋兵大败,徐禧等将官败死。永乐城被攻陷。宋士兵、民夫损失近二十万。夏国取得重大的胜利。
  夏国连年对宋战争,停止贸易,对夏国经济带来了损害,物价上涨,财政困乏。横山一带,农民因战争也不能耕作。梁氏当权,拥护皇族的将领不服,夏国的统治长期不能稳定。一○八三年闰六月,梁太后又和梁乙埋等谋划,让惠宗秉常恢复了皇位。
  惠宗复位,随即向宋朝上表谈和,并表请宋朝恢复夏国的旧疆,即把战争中占去的地区退还给夏国。宋朝不许。
  一○八四年初,惠宗发兵八十万围攻兰州,不能攻下,只好退兵。四月,都统军叶悻麻、副统军咩讹埋又领兵攻安远寨,兵败战死。十月,监军仁多唆丁进攻泾原,又在静边寨战死。夏国连续进攻不胜,损失甚重。
  一○八五年,梁乙埋、梁太后相继病死。乙埋子乙逋(音bū)自任国相,与大将仁多氏分掌兵权。
  一○八六年,惠宗秉常死,子乾顺继位。 
四、对宋作战的失败和崇宗皇权的确立
  一○八六年,夏崇宗乾顺继位,年只三岁。惠宗秉常复位时,梁乙埋女(乙通妹)立为皇后,生乾顺。梁氏一家二后,连续操纵两朝政事。崇宗即位,夏国政权又归于梁乙通和梁太后兄妹。皇族嵬名阿吴和仁多保忠分掌兵权。嵬名、仁多和粱氏形成夏国掌握军政的三大家族,展开相互倾轧的角斗。
梁氏败亡 梁氏执政,继续从西部向宋朝进攻。一○八七年五月,梁乙逋与吐蕃阿里骨部联合,侵宋定西城。阿里骨是董毡的养子。董毡死,阿里骨继为部落首领。梁乙逋与阿里骨相约,作战得胜,以熙、河、岷三州归吐蕃,兰州及定西城归夏国。阿里骨攻破洮州,梁乙逋领兵数万出河州,大肆焚掠。在定西城击败宋军,杀宋都监吴猛。梁乙逋又令仁多保忠率万人攻镇戎军。仁多保忠与梁乙逋不和,出兵一夜即回军。九月,梁乙通又下令仁多保忠率兵十万入泾、原,围攻镇戎军西寨。宋兵困守,不敢出战。宋知庆州范纯粹派兵来援,仁多保忠解围而退。
  一○八九年,宋夏议定,宋朝把米脂、葭芦、安疆、浮图等四寨地退给夏国,夏国把永乐城俘获宋朝人口退还宋朝。宋、夏暂时休战。
  天祐民安三年(一○九二年)正月,夏国得辽朝援助,梁乙通再次出兵攻绥德城,大掠五十余日而回。三月,夏兵在韦州聚集大兵攻环庆,战败,又遣使向辽求援。十月,梁太后亲自领兵攻打环州,围攻七日,不下。还军至洪德寨,被宋兵打得大败。梁太后弃帷帐,改换衣服逃走。夏兵死伤甚多。
  梁乙速在国内专权,贵族间的矛盾日益发展。梁太后亲自出战,不让梁乙通领兵。梁乙通对梁太后逐渐不满,阴谋篡夺。一○九四年十月,夏国大将嵬名阿吴、仁多保忠等率领部众,杀梁乙通,井杀其全家。
  梁太后亲自掌握兵权,继续对宋侵掠。一○九六年,梁太后和崇宗乾顺领兵号称五十万,侵入宋鄜延路,攻陷金明寨,献俘给辽国。一○九七年,宋朝在好水川北修筑城防,号平夏城,以扼制夏国。夏兵破坏修城,不成。宋兵在沿边地带相继筑堡。夏人愤怒说:“唱歌作乐地,都被汉家占却,以后该怎么办?”一○九八年十月,梁太后领兵四十万,尽全力攻平夏城,连营百里,造高车运兵填壕而进,又用飞石激火攻城,昼夜不息。攻城十二日,不能破。夏兵粮食渐乏。一天,大风突起,冲车折损,梁太后退兵。
  梁太后兵败,十一月再次向辽求援。一○九九年,辽朝派使臣来夏,用药酒害死梁太后(一说病死)。崇宗乾顺在辽朝支持下,开始亲政。 
五、崇宗皇权的巩固与“国学”的建立
  梁氏败亡,崇宗乾顺和嵬名氏皇室执政,对外采取依附辽朝和对宋和解的方针,对内则全力巩固嵬名氏的皇权统治,消灭统兵的贵族势力。形成弛兵政、重文学的新的局面。
依附辽朝 夏永安二年(一○九九年)正月,崇宗亲政。二月,即接受辽朝的号令,为辽朝出兵攻打反辽的拔思母部。三月,辽朝派使臣萧德崇、李伊去宋朝,为宋、夏和解,十一月,崇宗派遣令能(官名)嵬名济向宋朝上誓表,说夏国“两经母党之擅权,累为奸人之窃命,频生边患,颇亏事大之仪”。今后愿“饬疆吏永绝争端,诫国人恒遵圣化”。宋哲宗赐给银器五百两、衣著五百匹,答诏许和,并恢复作战年代停止了的给夏国的“岁赐”。
  一一○○年,夏崇宗向辽朝请婚。一一○二年,派汉官殿前太尉李至忠、秘书监梁世显去辽朝入贡,再次请婚。辽天祚帝问崇宗为人如何。李至忠回答说:“秉性英明,处事谨慎,是守成的好皇帝。”一一○三年,辽天祚帝许婚。一一○五年,辽天柞帝封宗室女南仙为成安公主嫁夏崇宗。夏国更加依附辽朝了。
巩固皇权 夏崇宗初亲政,即陆续消除领兵贵族,以巩固嵬名氏皇族的统治。梁太后当政时,大将嵬保役、陵结讹遇等曾劝梁后对外扩张。崇宗以梁后之死,归罪于二将。一○九九年四月,杀嵬保没、陵结讹遇。这时,大将嵬名阿吴已死。仁多保忠统兵在外。一○九九年闰九月,仁多保忠等领兵十万援助吐蕃部落围攻湟州(邈川),败还。一一○三年,宋朝蔡京令熙河帅王厚招诱仁多保忠。夏崇宗随即解除仁多保忠统军职务,招赴牙帐。仁多氏是与嵬名氏和梁氏相抗衡的大族。梁氏败亡,仁多氏被解除兵权,嵬名氏的统治更为巩固了。
  夏崇宗为了进一步巩固皇权的统治,又采用汉人封王的制度,对嵬名氏宗室加封王爵。一一○三年,崇宗弟察哥封为晋王,掌握兵权。察哥勇猛善战,是皇室中有谋略的大将。一一二○年,又封宗室景思子仁忠为濮王,次子仁礼为舒王。景思在惠宗秉常被四时,曾防止了罔萌讹等对惠宗的暗害,是与后族梁氏对立的皇室贵族。这时,景思已死,仁忠、仁礼通蕃、汉字,善文学,成为辅佐皇室的文臣。
建“国学” 西夏建国以来,一直存在着蕃学与汉学,蕃礼与汉礼之争。梁氏当权,废除汉礼,汉学也随之衰落。崇宗亲政,一一○一年,汉官御史中丞薛元礼上疏说:“士人之行,莫大于孝廉,经国之模,莫重于儒学。”他指责夏国承平日久,“文教不明,汉学不重”,“民乐贪顽之习,士无砥砺之心”。崇宗下令,在蕃学之外,特建“国学”,教授汉学。国学设置教授,收学生三百人。建立养贤务,供给食用。这时汉族的儒学是维护封建统治的保守的政治学说,但对西夏说来,却是接受汉族的封建文化的一大措施。崇宗把汉学定为国学,表明他推行汉文化的决心,比以前的行汉礼,又前进了一步。
  夏崇宗大力提倡汉文化,使夏国的风气为之一变。一一一二年六月,御史大夫谋宁克任上疏反对,说:“治法之要,不外兵刑。富国之方,无非食货。”“吾朝立国西陲,射猎为务。今国中养贤重学,兵政日弛”,主张“既隆文治,尤修武备”。谋宁克任看到了夏崇宗重文轻武的流弊,但他的主张实际上是反映了保存西夏旧俗,继续对外掳掠的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是和西夏国内封建关系发展的趋势相违背的。夏崇宗不予采纳,仍然继续提倡汉学。 
六、依附金朝和疆域的扩展
  一一一五年,女真族奴隶主的总首领金太祖阿骨打在黑龙江畔建立了全国。我国的北方从而发生了急剧的变动。新兴的金国展开大规模的对外侵掠,先后消灭了辽朝和北宋。宋王朝逃到江南。在这个剧烈的变动中,地处西北的夏国依附金国,扩展了自己的领域。
  一一二○年,金太祖阿骨打攻陷辽上京。金宋约定:金兵迸取辽中京,宋兵攻取燕京。一一二一年,夏崇宗遣使匣去辽,请求先出兵攻取宋地。辽天祚帝不许。一一二二年春,金兵攻陷辽中京,进围西京。夏崇宗派兵五千援辽。夏兵未到,西京已被金攻破。辽天柞帝逃入阴山。五月,夏崇宗派大将李良辅领兵三万援助天祚帝。夏军至天德军遇金兵数万骑,李良辅击败金兵。六月,李良辅进军宜水。金完颜娄室、斡鲁军来战,夏兵大败。一一二三年,夏崇宗再发兵救辽,被金兵阻道,不能前进。辽天祚帝逃往云年。夏崇宗遣使臣迎天祚帝入夏国,金兵陷云内,天祚帝又逃入夹山。
  辽朝将亡,金将斡离不写信给夏崇宗,说辽国已亡,如辽天祚帝去西夏,擒送给金,金朝当割地给夏作酬赏。元德六年(一一二四年)正月,夏崇宗奉表降金,金朝把原属辽朝的西北地带,阴山以南吐禄泊以西之地割让给夏国。三月,夏国向金上誓表,愿按事辽的旧例事金。金太祖赐夏誓诏,视如藩国。次年辽亡,辽成安公主在夏国绝食死。
  一一二六年三月,夏崇宗依照金朝割地的许诺,进兵攻占天德、云内、武州及河东八馆地带。四月,又攻下宋边地的震威城(距府州三百里),杀宋知州朱昭。
  九月,夏国又出兵攻占兰州东北的宋西安州。随后又攻破宋麟州建宁寨,又破平夏城怀德军,并进攻天都、兰州诸堡,掳掠人畜而去。夏国在金兵侵宋的时机,乘虚而入,宋朝在夏国边境设下的城堡陆续被夏国攻破了。
  夏国攻下天德,云内等州后不久,又被金完颜宗弼浑占去。夏向金质问。一一二七年三月,金朝又把陕西北部地割给夏国,以河为界,以抵偿天德、云内。金、夏在陕西划定分界,确定了夏国的领域。
  一一三六年七月,夏崇宗出兵攻占乐州和西宁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