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在前进-第10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天上午,希特勒和张伯伦在〃非常亲切友好〃的气氛中分手告别。在分手之前,他们两人又单独会谈了一会儿。希特勒说,就他而言,苏台德问题是必须予以解决的最后一个大问题。他还说到德英的密切关系以及两国之间的合作,说与英国保持良好关系,是他最为关心的事。他又耍起他的老一套来了。

〃我们两国没有必要产生分歧〃,希特勒说,〃我们不会干预你们在欧洲之外的利益,而你们让我们在中欧和东南欧自由行动,也无损于你们。当然,到一定时候,殖民地问题也得解决,现在不急,况且也决不会因这个问题而打仗。〃

最后,张伯伦真挚地同希特勒道别。他说,他感到由于过去几天的会谈,他和希特勒之间已产生了一种相互信任的关系。他仍然希望目前困难的危机将能克服,那时他将本着同样的精神同〃希特勒讨论其他悬而未决的问题。

希特勒感谢张伯伦这一番话,并告诉他,他也抱有同样的希望。他再次保证捷克问题是他在欧洲提出的〃最后一次〃领土要求。

希特勒否认还要攫取领土的声明,看来对告辞回国的英国首相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因为他随后在下院发表的报告中,曾强调指出,希特勒作这番表示时〃怀有极大的诚意〃。

事情到了这个时候,林威也明白了。大家还是要做在谈判桌上解决问题,边境的几十万军队虽然还保持着剑拔弩张的气氛,不过最危险的时候已经过去,现在就看希特勒是如何让英国人和法国人低头了。

得知消息的林威,再也没有从边境上浪费时间,马上赶回到柏林。准备参加这次载入历史的谈判。可就在林威回到柏林的时候,传来让林威震惊不已的消息。

捷克斯洛伐克方面得到消息之后。直接拒绝了希特勒和张伯伦的戈德斯堡备忘录,并且在同一天下令部分动员。捷克斯洛伐克政府愤然拒绝德国的要求,而且征召入伍的兵员总数近一百万人。

到了希特勒的总理府之后,希特勒告诉他了更坏的消息,因为刚从匈牙利首都布达佩斯来的消息说,南斯拉夫和罗马尼亚通知匈牙利政府,如果它进攻捷克的话,它们就将对匈牙利采取军事行动。巴黎来的消息更严重,那里的德国武官来的电报说,法国的部分动员几乎不亚于总动员。因此估计,到下令动员以后的 第六天, 第一批65个师就可以在德国边境部署完毕。而且,美国总统和瑞典国王也反对战争,呼吁和平。

“我靠……”林威不禁出口成脏,此种事情林威连听都没听说过,按照历史上,英国和法国最后不是应该会妥协的么?怎么会发生这种变故,这都是什么炉钩子,林威狠狠地在心中腹排道。

“元首,怎么办?”事到如今,林威也没办法了,毕竟这属于出乎预料的事情。

怎么办?希特勒怎么知道怎么办?布拉格毫无畏惧,巴黎在急速动员,伦敦态度转硬,国防军不冷不热的态度,而他关于戈德斯堡建议的最后通牒到 第二天下午2点钟就要到期了。不过事到如今,希特勒仍然安慰道“兰帕德,英法不敢对我们怎么样,我们一定会度过难关的”。这时候希特勒猛然又想起了张伯伦,这个在会谈几乎被希特勒逼上绝路的英国首相。

想到这希特勒说道“兰帕德,你现在回到边境去,在我们没有得到我们所希望得到的一切的时候。一定不能让英国人发现我们一丝一毫的破绽,你回到那里之后,继续摆出一副攻击捷克斯洛伐克的假象,我会叫国防军尽量配合你们的,你可以放心,我会和勃洛姆堡将军协调的”。

林威本来想说国防军不会听他的,没想到希特勒已经把林威的顾虑解决了,于是说道“放心吧,元首。”

希特勒微微点点头,林威走了之后,希特勒马上给张伯伦写了一封信,在信中希特勒的口气有所缓和,并督促张伯伦,要他努力使捷克斯洛伐克在最后关头恢复理智。

张伯伦也确实没有辜负希特勒期望,张伯伦利用短短的时间,就给布拉格去了两封电报。

7月27日,这位英国首相给贝奈斯发了一份电报,警告他,如果明天下午2点,捷克政府还不接受德国的条件的话,德国军队马上就会得到越过捷克斯洛伐克边界的命令,波希米亚将受到德国军队的蹂躏。这样,张伯伦就不是把战争的责任放在希特勒头上,而是把它放到了贝奈斯的头上。

然而,贝奈斯还没有来得及回答这份电报, 第二份电报马上又来了。接着,张伯伦又提出了进一步的警告。威胁说,〃这个计划如果不能实现,贵国除遭到武力侵略与武力肢解以外,将别无其他出路。而且,虽然这可能引起无数生命的冲突,但是不论这一冲突的结果如何,捷克斯洛伐克都将再也不能按原有疆界重建故国。〃

张伯伦办完了这件事情以后,就在晚上8点30分向全国发表广播演说。他说,〃为了在一个遥远的国家里我们对之毫无所知的人们之间的争吵,我们居然在这里挖壕沟,这有多么奇怪,多么荒诞,多么不可思议!〃为了争取〃和平〃,他决心到德国进行 第三次访问。他讲道,〃不论我们如何同情一个强邻压境下的小国,我们决不能不顾一切地使整个大英帝国仅仅为了它而陷入一场大战。〃

此时的张伯伦,仿佛一个赤诚的殉道者,而先前对张伯伦有所不满的英国民众,再也不愿意让这个可怜的老人又一丝伤害,面对着德国咄咄逼人的进攻姿态,已经忘记了战争的英国人,完全做到了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当晚10点30分,希特勒要张伯伦〃继续努力〃的信到了,这正是首相急切要抓住的一根救命的稻草。他马上答复希特勒说:

拜读来信,使我深信你可以不经战争立即得到你所有的基本要求。我愿立即亲自来柏林,同你以及捷克政府代表讨论移交的问题,如果你愿意的话,法意两国的代表也可以参加。我深信,我们能在一个星期之内达成协议。我不能相信,你会为了在解决这个长期未决的问题方面有几天的拖延,就不惜承担发动使人类文明化为乌有的世界大战的责任。

回了希特勒的信之后,张伯伦马上又给意大利的墨索里尼发了一份电报,请他参加拟议中的国际会议,并让他敦促希特勒接受这一建议。显然在张伯伦的心中,认为同是独裁者墨索里尼可以说服希特勒。不过德国军界要是知道张伯伦的想法,绝对会嗤之以鼻,毕竟在埃塞俄比亚碰的头破血流的意大利军队,实在难以获得德国军人的尊重。

正文 第一百一十章 威逼(3)

第一百一十章 威逼(3)

法国准备在慕尼黑会议上不惜任何代价来获得苏台德问题的解决。美国政府这时也积极协助张伯伦策划慕尼黑阴谋。美国驻柏林大使向国内报告说,英国驻德大使对英国国内反张伯伦势力的发展十分不安,并提醒美国政府注意,张伯伦的倒台就意味着战争。他呼吁美国政府公开支持张伯伦,以巩固他的地位。

美国驻英和驻法大使也向本国政府发出了同样的呼吁。美国总统为了搭救张伯伦、达拉 第,也发给希特勒和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贝奈斯两封内容相同的信;国务卿赫尔则给张伯伦和达拉 第发出两封同样的信,呼吁他们继续谈判,以便〃和平地、公正地和建设性地解决争论的问题〃。

美国总统又给墨索里尼一封秘密信件,请他〃帮助继续努力,以求用谈判或其他和平手段就争论问题达成协议,而不要诉诸武力。〃当晚,罗斯福又单独给希特勒去信,建议在欧洲某一中立地区立即举行会议,由对于捷克斯洛伐克争端直接有关的各国参加。这个建议说:〃继续谈判仍然是唯一的途径,通过这种途径,眼前的问题可以在持久的基础上得到解决。〃

林威虽然又回到了边境,不过柏林方面消息一直源源不断的通过盖世太保传到他的耳朵里,听道了英国等几个国家妥协的消息,林威不吹觉追起了口哨,宣泄着自己的兴奋,他们的妥协说明捷克斯洛伐克在强硬也必须吞下苏台德脱离的苦果。

果然,希特勒马上来电报,叫林威回去,陪同他参加慕尼黑会议,随着希特勒命令的下达,陈兵在捷克斯洛伐克边境的几十万军队,立刻烟消云散了。

短短几天林威就在边境和柏林跑了两个来回,饶是林威这年轻的身体也有些受不了,不过这都是值得的,出点力气就讹诈了苏台德地区,这好事上哪找去。

不过这次林威没有回到柏林,而是到了此次会议的举办点,巴伐利亚州的慕尼黑市。

在这里,林威结识了希特勒。

在这里林威加入了国社党,在这里林威目睹了希特勒一点一点朝着德国元首的目标前进。慕尼黑留给了林威太多的回忆。这个巴伐利亚王国的首府见证者一个被成为战争狂人的人物诞生。

现在不是多愁善感的时候,林威定了定心神,马上找到了希特勒,见了面之后,林威半认真半恭维的道“元首,您离您的梦想又近了一步,现在英法已经迫不及待的摇尾乞怜的,得到苏台德,我们随时可以吞并整个捷克斯洛伐克,哦不……”说到这,林威停了一下叫道“我们也许可以在接受苏台德地区的时候,顺便解决了捷克,让他们不在对我们构成威胁”。

林威的恭维虽然让希特勒很高兴,不过他还是说道“兰帕德,不要高兴地太早了,越是接近成功的时候,我们越是要小心,不是么?”

此时的希特勒像一只狡诈的老狐狸,虽然是个人就能看得出来,他这个时候十分高兴。不过正像他所说的,越是接近成功的时候,越要小心。

会议尚未开始,林威已经知道希特勒对此次的会谈绝对十拿九稳。因为希特勒已经找好了同盟者,意大利总理墨索里尼,早在前一天就赶到了慕尼黑。而且是希特勒亲自前往德奥边境去迎接的墨索里尼,并且为在会议上采取共同行动而打下了基础。

在到慕尼黑的火车上,希特勒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