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在前进-第1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线其实并不怎麽坚强,主要是以沿线的碉堡群为防御的重心,碉堡群间的间隔也很大;许多碉堡更只是由原木建成,连混凝土都没用上。

在苏联和芬兰开战的时候,不断开始有全世界各地的志愿者前来支援芬兰抗击苏联的侵略,德国也有三千人进入芬兰的志愿者,但是在暗地里林威偷偷的送到芬兰一万名新招募的党卫军士兵,并且对芬兰政府保证,这些党卫军的士兵全部听从芬兰政府的指挥,然后开始向芬兰人倒苦水,什么互不侵犯条约是苏联的阴谋,不能让德国支援芬兰云云,入侵芬兰是早就计划好的云云。听得芬兰人很愤慨,立马要和苏联人决一死战。

林威笑笑,心中已经预料到了未来苏联人凄惨的局面,对于现在苏联进攻的顺利形式,林威根本就没有在意,他知道苏联迟早会碰的头破血流。

开战一周後,芬兰的战线各处都告急,似乎全面崩溃迫在眉睫,但是苏联这四支部队却忽然停下来整补,让芬兰军有喘口气的机会。为什麽红军会停下来呢?照理说根据他们作战的教条,应该是攻击加攻击的奔流战术,不会给敌人喘息的机会;难道他们志得意满,学龟兔赛跑的兔子躺下来睡觉了吗?不是的,其实红军有他们的苦衷。首先是天候问题,这年的冬季是欧洲百年以来最冷的冬季,在芬兰地区夜间温度经常在摄氏零下叁十五度左右,苏联的战车每两小时一定要发动一次,许多卡车的水箱都冻裂了,润滑油也常结冻造成武器失灵。芬兰人民在许多地方都自动自发地做到坚壁清野,逃难前把自己的房子烧成平地;御寒准备不足的苏军即使攻占了一个村庄也往往找不到房子,只能挤在数量稀少的帐棚里。

天候之外,地形也是很大的问题。除了 第七军之外,其他叁个军都发现自己被地形所困,他们进军路线上都是密林沼泽,机械部队根本无法穿越,只能靠仅有的几条羊肠小径,少量的芬兰军就可以把它们封死。而苏军步兵大部份都是来自南俄、乌克兰、以及中亚等比较温暖地区的士兵,根本无法适应这种寒冷的雪地作战,也缺乏雪鞋、雪屐,会滑雪的更少之又少。

正文 第一百四十章 苏芬战争(2)

第一百四十章 苏芬战争(2)

林威明里暗里送到芬兰一万三千名士兵,加上早前已经过去的五千名北方战斗集团,已经有一万八千名士兵在接受芬兰军队的训练。现在他们暂时由米歇尔?盖伯梅尔指挥。

芬兰的大多数领导人始终认为,从芬兰国家安全和严守中立的需要考虑,不能不拒绝苏联的要求。但曼纳海姆却提出了不同的意见。他对事态的急剧发展并不感到震惊,一方面提议政府开始组建先头狙击部队派往卡累利阿地区,另一方面则在政军高层领导会议上提出对苏联的条件作些修改后加以接受。但是当时的外长埃尔科和国防部长纽卡宁坚决不同意。卡延德总理问曼纳海姆,战争打起来后芬兰能坚持多久,曼纳海姆回答说我们防务力量不足,不能冒战争的风险。他认为芬兰至少还需要一年才能做好战争的准备。

在和芬兰军队总司令曼纳海姆沟通之后,林威同意北方战斗集团换上芬兰制服,并且归芬兰人指挥,这是唯一的一次。在以后的战争中,党卫军从来没有再让任何外国人指挥过,也没有和盟军协同作战的时候居于次要位置。

林威这么做的考虑是由于,芬兰地处北纬60度到70度之间,有四分之一的地方处在北极圈内,最北的地区夏天有73天太阳不落于地平线下,冬天则有51天不出太阳。在这种情况下作战,德国士兵肯定不如本来的芬兰人熟悉这里的气候,虽然面子很重要,但是这个时候不是要面子的时候。

林威再一次和希特?勒谈完之后,决定要去芬兰一趟。希特?勒错愕的看着林威,不可置信的说道,;“那里正在进行的是战争,况且现在国内也在进行着对英法作战的准备,你这个时候不应该去一个跟德国毫无关联的国家!”

德国没有几个人能让希特?勒开口劝说,一般人早已经深感荣幸的打消自己的念头,可是林威主意已定,坚决的说道,;“元首,苏联的军事力量太强大了,他们的军队规模甚至比我们扩军之后还大!瓜分波兰之后,我们已经挨上了。恕我直言,和苏联接壤,我们甚至睡觉的时候,都得睁开一只眼睛。所以现在有了削弱苏联的计划,我一定要去!”

虽然希特?勒心里并不同意林威的看法,在他看来芬兰和苏联的力量差的太远,无论取得多大的胜利,也是改变不了结果的。可是林威给出的理由又是那么的让人难以拒绝,在希特?勒的心里,苏联的确是一个比英法更加凶恶的敌人。

想到这,希特?勒眼中闪过一抹赞赏的目光,笑着说道,;“虽然我不想让你去冒险!但是你的理由是这么的让我难以拒绝,好吧!兰帕德,你赢了!”

“谢谢,元首!”林威感谢的说道。

希特?勒拍拍林威的肩膀,;“一定要注意安全!不能让苏联人发现你的踪迹,要不我可就说不清了!苏联人也会对我们有所怀疑了!”

“放心吧,元首”林威自傲的说道,;“当我回来的时候,不但能带回一支身经百战的山地师!而且至少能让三十万苏联军队下地狱!”

“我想我一定十分期待你带回来的消息”希特?勒难得幽默的说道。

希特?勒想了一下说道,;“兰帕德,你需要什么!”

“我?我需要什么?”林威错愕的说道。

希特?勒轻轻地捂住自己的额头,无奈的想到,有些时候自己的下属很聪明,什么事情都难不倒他,可是有些时候怎么这么白痴呢?只能无奈的说道,;“你难道不需要有些用于冬季作战的武器?”

“需要!我当然需要!”林威忽然开窍似地说道,;“我所需要的就是地雷,在芬兰人适应那里的气候,冬季作战绝对比我们专业的多!棉衣那里不缺,他们缺少的是足够的武器!尤其是防御武器!”

“地雷!”希特?勒很快猜到了林威要说什么。

“睿智的元首,果然什么都瞒不过你的眼睛”林威恭维的说,对于一个和敌人力量极为悬殊的时候,地雷是最好的选择,越小的国家越容易被地雷保护住。

德国在地雷的研究方面,可是说是比较领先的。

防坦克地雷-1918年由德国人研制。1916年,坦克出现在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场上,这导致了防坦克地雷的诞生。受坦克威胁最大的德国人在1918年道德将炮弹改装成防坦克地雷,随后又研制了两种制式化的防坦克地雷,用于对付英、法军的坦克,获得了一定的战果。

防步兵跳雷-1938年前后由德国人发明,该雷由绊线绊发,目标触雷后,雷体跳起在距地面0。5米的空中爆炸,它的杀伤威力比在地表或地表下爆炸的同等地雷要大。

“地雷的确是一种好办法!”希特?勒皱眉道,;“不过,我们的储备里,地雷恰恰是最少的!”

呃……,虽然不敢相信,不过林威还是很快就想明白了,为什么储备的地雷会这么少,因为到目前为止,德国的战略都是进攻,地雷仅仅在闪击波兰时期,在西线为了防御法国人有可能的攻击布下了一些,剩下的时候根本就没有考虑过这种廉价的武器。

“那么,现在又多少地雷的储备!”林威艰难的问道。

希特?勒伸出了五个手指头,林威暗松了一口气,;“还好,五十万颗虽然不够,但是也可以顶一短时间”。

希特?勒清咳了一下说道,;“兰帕德,你要去芬兰的话,我可以把储备库里面的五万颗地雷全部给你,就当是援助芬兰的”。

“谢谢……,元首你说什么?”林威不可置信的问道。

希特?勒老脸一红,解释道,;“我们储备的地雷确实少了一点!不过我可以马上让军械部生产。”

“元首,他们已经打起来了!”林威现在忽然开始痛恨,自己为什么不早准备一下。

希特?勒不好意思的说道,;“兰帕德,要不你先去芬兰,我马上命令军械部生产地雷,五十万颗地雷,只要全力生产的话,只需要十天就可以了!”

“事到如今也只能这样了”林威无奈的说道。

1939年12月10日,苏芬战争已经开始十天的时候,林威坐着普通的游船向普通的志愿者一样,缓慢的横渡波罗的海,驶向芬兰。

两天之后,1939年12月12日,林威终于踏上了芬兰首都赫尔辛基的土地上。赫尔辛基是一座古典美与现代文明融为一体的都市,既体现出欧洲古城的浪漫情调,又充满国际化大都市的韵味。同时,她又是一座都市建筑与自然风光巧妙结合在一起的花园城。在大海的衬托下,无论夏日海碧天蓝,还是冬季流冰遍浮,这座港口城市总是显得美丽洁净,被世人赞美为“波罗的海的女儿”。在赫尔辛基的海港市场上,有一尊名叫“波罗的海的女儿”的铜像,是赫尔辛基的象征。

赫尔辛基不仅是芬兰政治、经济、文化和商业中心,同时也是芬兰最大的港口城市,全国50%的进口货物通过这里进入芬兰。

上岸之后,林威马不停蹄的去了赫尔辛基南码头北侧的总统府,于1814年,沙俄统治时期是沙皇的行宫,1917年芬兰独立后成为总统府。总理府虽然没有那么富丽堂皇,不过也有一种独特的装饰风格。走进去不禁感到仿佛置身于上个世纪。

在总统府里,林威见到了芬兰军队总司令卡尔?古斯塔夫?曼纳海姆将军,曼纳海姆将军的经历还很是有些传奇色彩,1867年6月4日,曼纳海姆出生在芬兰(当时还属于沙俄)的一个没落贵族家庭,在家中七个孩子中排行 第三。曼纳海姆的父亲是一位诗人、作家和商人,后来由于经商破产,弃家跑到法国去搞艺术创作,母亲也在不久后去世了。幸亏舅舅接过了曼纳海姆的监护权,他才不至于流落街头。1887年,曼纳海姆考取了圣彼得堡尼古拉骑兵学校,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