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帝国在前进-第38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这些国家都能派出军队参战的话,集合在一起的数量也是非常可观的,估计将会有两百二十万军队配合德国作战,加上德国本身的四百四十万军队,数量将会达到前所未有的六百六十万,而且这个数字还是建立在这些国家出并不多的基础上,如果这些国家稍微能够卖点力,林威就可以对历史上的巴巴罗萨计划不屑一顾了,因为比起那只在纸面上的五百五十万军队,此次轴心国可是出了货真价实的六百六十万军队,林威可以把希特勒的巴巴罗萨计划毫无顾忌的撕碎,然后大喊一声:“比起现在的动员兵力,巴巴罗萨行动计划算个屁!”

这次最后的修改不是对计划做出修改,而是如何彻底肢解苏联这个庞大的国家,也就是说,是在为占领苏联之后的事情考虑。对于这点,林威已经有了充分的肢解计划,一战德国和苏联签订的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不过林威的胃口也不仅仅是这么一点。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约不过让苏联损失百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比起苏联庞大的面积,这点土地真的不算伤筋动骨,林威要的是苏联大部分的欧洲领土,在林威的眼里,苏联的首都莫斯科作为一个边贸城市是一个再好不过的选择。

至于波罗的海三国,林威准备保持他们的独立,因为这三个小国确实没有什么价值,白俄罗斯和乌克兰肯定不在苏联倒塌下新国家的版图,甚至连高加索地区苏联也别想在拥有,至于中亚的加盟共和国必须独立,至于渺无人迹的西伯利亚,林威也准备让他分裂成几十个小国,每一个民族都可以成立一个国家,不论他的人口是多么稀少,新的俄罗斯除了北冰洋,林威不想他有任何出海口。当然,这些只是林威的想法,如果考虑到以后和美国的争斗,林威也不介意放宽条件,就像美国为了在欧洲抵挡苏联,所以才扶持德国那样。

正文 第三百五十五章 出访苏联

第三百五十五章 出访苏联

这次对巴巴罗萨行动计划的修改,看起来更像是在进行一次统筹的会议,而不是一次军事的会议。赫斯、戈林、戈培尔这些人,既有和军事行动有关的比如戈林,也有看起来和巴巴罗萨行动计划没什么关系的戈培尔和赫斯,在这一刻,他们都有权利来参加这次决定德国命运的一战,而且不出意外的话,苏德战争也是德国挑起大战以来的最后一战。

这也让冯?布隆贝格元帅等等一些国防军的将军,从战争之外的地点来了解战争。面对着会议室大多数的军方高层,少数西装革履的人显得这么不协调,不过不要紧,此时他们都是为了德国进行自己的努力。会议的前半程对于这些人来讲是枯燥无味的,总的来说只是对巴巴罗萨行动计划的修修补补,并且对胜利之后的局面绽开一丝畅想。

在军方的人都发言完毕之后,经济部长沙赫特博士起身发言,沙赫特博士虽然和希特勒的私交很好,但是像是很多希特勒掌控德国时期的精英一样,威廉二世回国之后并没有罢免他们,作为有真才实学的沙赫特博士当然更不会被解职。沙赫特博士就像是往常一样沉稳的站起来,好像自己面对的不是国防军的将军,而是经济部的部下一样。向在座众人礼貌性的点点头之后,沙赫特博士沉稳的说道:“从两年前开始,希特勒就命令我把德国的经济慢慢的调整到可以进行总体战的地步,在他遇刺两个月之前,也就是我们无可避免的将要和法国开战的时候,我和希特勒以及空军元帅戈林完成了一项对于帝国经济的调整措施,这项措施可以保证帝国在战争马力全开的情况下,独立运转四年!”

随着沙赫特博士的话,一些人把目光移向了戈林,看见戈林轻轻点头,一些将军们的眼中充满了惊异,没想到这位看起来没什么心机的空军元帅还有这两下子。但是只是一瞬间,大家又都收回来了自己的注意力,因为沙赫特博士的话还没有结束:“在去年十月份,陛下要求将进程大大提前,虽然有些困难,但是到现在为止,经济部已经完成了陛下的嘱托,可以说,如果六月份战争开始,帝国的经济已经工业可以完全在一瞬间进行战时体制,而其中不会有一点问题!”

其实说起沙赫特博士,最出名还是和美国之间的关系,可以说德国能这么快的就恢复实力,和沙赫特博士的努力是分不开的。1933年8月,美国银行协会同希特勒德国就贷款问题进行谈判。美国银行同意德国延期偿还以前的贷款,并且保证今后美国在德国的资本和产业的全部收入只在德国使用,并用此来兴建新的军事企业或者改建原来的军工企业。

德国没有食言,作为一个好胃口的买家,立刻把这些延期支付的贷款派上了用场,从1933年到1939年,在德国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做准备的6年时间里,杜邦财团与化学公司、洛克菲勒财团和美孚石油公司、摩根财团及它控制的电报电话公司、福特汽车公司(亨利福特本人由于与德国的合作还得到了十字鹰徽勋章)争先恐后跟德国签下了巨额的战略原料和军工项目的订单。仅仅飞机一项,1934年8个月中美国对德国的出口数量就比1933年增加了不止5倍。33年到39年间,在纳粹德国的军事机构中营业的美国公司超过60家。在技术输出贸易上也毫不含糊.法本把氯丁橡胶和飞机防爆剂的技术卖给德国;坦克润滑油的技术是从美孚石油公司得到的;希特勒发展空军的重要帮助来自于美孚在德国设立的一家飞机专用汽油厂;电报电话公司参加了德国新型飞机的研制。

一个不可思议的诡异循环出现了,华尔街借出去的钱,被希特勒拿过来,从华尔街金融资本控制下的工业托拉斯购买军火和技术,得到的利润又用于向德国的军工行业继续扩大投资。金钱的血液周而复始不分昼夜地流动着,结果是一端生长出了武装到牙齿的德国军备,另一端美国的诸多庞大工业帝国,在艰难时世中维持甚至扩大了生产和市场,罗斯福新政能够奏效,也未尝不对此多赖借助。德国之所以成功的让经济危机中的美国夺取利益,最重要的功臣就是沙赫特博士。只不过到底是趁机坐稳世界第一工业国的美国得到的利益大,还是已经把全部军队武装起来的德国得利大,就只能让战争来回答了,如果苏德战争以德国的胜利为结束,美国人可能后悔的直接去跳海。

啪啪啪……,沙赫特博士的话赢得了在做所有人的一直欢迎,作为国防军来说,在座的将军们显然不愿意看见自己的士兵缺少武器弹药,而一旦进行动员、转入战时体制,就可以最大程度上减小他们的顾虑。

沙赫特博士讲完话之后,轮到了戈培尔,虽然没有沙赫特博士的名头在资本市场这么响亮,但是戈培尔在掌握德国宣传机器的时候,也让所有人对戈培尔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且戈培尔的学历也比逊色于沙赫特,至少戈培尔也是货真价实的博士。

戈培尔轻咳一声就开始了自己的讲话,在宣传部这么多年以来,戈培尔早就知道国防军对国社党的态度,所以也就省下了对国防军的表面功夫,戈培尔的讲话延续了他一贯的套路,语速非常快但是吐字清晰,慷慨激昂但是却不歇斯底里:“感谢在陛下的领导下,国内的气氛还是一往如常,由于帝国的严密监控以及新闻部门还算勤劳的工作,现在帝国内哦公民们对现在帝国政策十分拥护,不需要调查就知道公民们在想着什么!尤其在对待战争的态度上,让我们欣喜的是,公民对战争不是害怕,相反还愿意为战争贡献自己的力量,相信在巴巴罗萨行动计划开始之后,会有超过三百万名男子走进工厂,只要军方可以保证胜利,在加上宣传部的工作,我相信就算是不给工人工钱,他们也一样愿意为德国进行奉献,就像是我们一直宣传的那样。这只是初步的计划,如果女人会进入工厂为帝国服务,按照估计,至少可以在武装三百万人!”

说到这里的时候戈培尔微微一顿,林威则给自己的老朋友捧场,在国防军将军无动于衷的情况下率先故障,这不单单是因为私交,而是因为戈培尔的话确实打动了林威,戈培尔用短短几句话都体现出了自己的价值。可以说戈培尔的位置甚至是在会议室中最重要的,因为如果没有一个稳定的后方,或者这个后方发挥不出来自己的力量,就算是前线的士兵们在能打仗,也改变不了战争的结果。历史上双拳难敌四手的德国国防军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林威不想看见第二次。

换句话说,如果戈培尔说的话完全实现,那么就算是德国不依赖任何国家,和苏联单挑,林威也不具苏联,多了三百万可以上战场的男人,和一个早早就全力支持战争后方,在工业上面德国已经和苏联平起平坐,所需要的就是德国军队打出向历史上那样的交换比就可以了。

戈培尔的话显然没有说完,在掌声完毕之后,说道:“由于外交部长里宾特洛甫不在,所以由我来介绍一下现在世界上的形势,现在世界上除了我们德国,就只有美国和苏联仍然拥有强大的实力,苏联的问题我们将会马上解决,现在重点说一下美国的问题!”戈培尔的工作和里宾特洛甫的工作有些相似性,只是一个对内一个对外,现在里宾特洛甫不在,戈培尔代替里宾特洛甫发言,谁也没有理由反对。

“美国总统罗斯福已经开始自己的第三个任期!”戈培尔用这样一句话开了头,然后说道:“罗斯福在他第一任任期里,与绥靖主义者的主张并没有什么本质分歧。在他的施政纲领中国内经济是第一位的,对外交只简单提一个“睦邻关系”,保住拉美后院不起火足矣。那时候美国国内甚至数百万对帝国经济的发展十分有好感的人,在那段时间内,罗斯福对我们行为也确实无能为力,可是现在不同了,在帝国的战事顺利的发展的时间里,美国的经济已经恢复过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