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穷查理宝典-第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促使人们为了帮助自己心爱的人而不惜故意自我毁灭。  
                喜欢/热爱和倾慕交织在一起并相互作用往往在许多和男女情
感无关的领域具有巨大的现实意义。例如,一个天生热爱值得敬仰的人和思想的
人在生活中拥有巨大的优势。巴菲特和我自己在这方面就很幸运,有时候让我们
受益的是相同的人或者思想。有一个人对我们两人都起到激励作用,他就是沃伦
的叔叔,弗雷德?u24052X菲特(Fred Buffett)。他在杂货店有干不完的活,但干活
的时候总是很快乐,沃伦和我对他特别佩服。即使到今天,在我认识了这么多人
之后,我仍然认为弗雷德?u24052X菲特是最好的人,他让我变得更好。  
                那些有可能引起极度的热爱和倾慕的人往往能够发挥榜样的
作用,造成非常好的效果,这对社会政策有极大的借鉴意义。例如,吸引许多令
人敬爱、值得倾慕的人进入教育行业就是很明智的做法。 
三 讨厌/憎恨倾向憎恨
              在一种与“喜欢/热爱倾向”相反的模式中,刚出生的人类也
会“天生就讨厌和憎恨”对他很坏的人。猿类和猴类的情况也是如此。  
                因此,战争在人类漫长的历史中几乎是持续不断的。例如,大
多数美洲印第安人部落曾无休止地相互征伐,有些部落偶尔会把俘虏带到家里的
妇女面前,让她们也享受把俘虏折磨致死的乐趣。尽管有了广为流布的宗教和发
达先进的文明制度,现代社会的战争依然非常野蛮。但我们也观察到,在当今的
瑞士和美国,人类巧妙的政治制度将个体和群体的讨厌与仇恨“引导”到包括选
 
举在内的非致命模式当中。  
                但讨厌和仇恨并没有彻底消失。这些心理倾向是天生的,它们
依然很强烈。所以英国有这样的格言:“政治是正确地处理仇恨的艺术。”我们
还看到美国非常流行那些对政敌进行诋毁的广告。  
                就家庭的层面而言,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情况:有的人憎
恨自己的兄弟姐妹,只要负担得起相关费用,他就会不停地起诉他们。有个很风
趣的人叫做巴菲特,他反复地向我解释,“穷人和富人的主要区别是,富人能够
一辈子起诉他们的亲戚。”我父亲在奥马哈当律师的时候也处理了许多这种家庭
内部的仇恨。我在哈佛大学法学院念书时,那里的教授教我“物权法”,然而丝
毫没有提及家庭内部的兄弟争端。那时我就称这所法学院是一个非常脱离现实的
地方,它像古代拉牛奶车的马那样蒙上了“眼罩”。我估计现在哈佛大学法学院
在上物权法课程的时候依然没有提到兄弟之争。  
                讨厌/憎恨倾向也是一种心理调节工具,它能促使深陷其中的
人们:(1)忽略其讨厌对象的优点;(2)讨厌那些能够让自己联想起讨厌对象
的人、物品和行动;(3)为了仇恨而扭曲其他事实。  
                这种扭曲往往很极端,导致人们的认知出现了极大的偏差。当
世贸中心被摧毁的时候,许多巴基斯坦人立刻认为是印度人干的,而许多穆斯林
则认为是犹太人干的。这种致命的扭曲通常使得相互仇视的双方很难或者不可能
握手言和。以色列和巴勒斯坦之间很难和解,因为一方历史中记载的事实与另外
一方历史中记载的事实大相径庭,很少有相同之处。 
四 避免怀疑倾向
              人类的大脑天生就有一种尽快作出决定,以此消除怀疑的倾
向。  
                这很容易理解,进化在漫长的岁月中促使动物倾向于尽快清除
怀疑。毕竟,对于一只受到进攻者威胁的猎物来说,花很长时间去决定该怎么做
肯定是一件不妙的事情。人类的远祖也是动物,这种避免怀疑倾向与其远祖的历
史是很相符的。  
                人类通过尽快作出决定来消除怀疑的倾向十分明显,所以法官
和陪审团必须采用抵制这种倾向的行为。他们不能立刻作出判决,而是必须经过
慎重的考虑。人们在做决定之前,必须让自己习惯于戴上一个客观的“面具”。
这个“面具”能够让人们客观地看待问题,这一点我们将会在下面讨论“避免不
 
一致性倾向”时看出来。  
                当然,明白人类具有强烈的避免怀疑倾向之后,逻辑上我们可
以理解,至少在某些方面,人们对宗教信仰的接受必然受到这种倾向的驱使。即
使有人认为他自己的信仰来自神的启示,他仍然需要思考其他人与此不一样的信
仰。几乎可以肯定地说,避免怀疑倾向是最重要的答案之一。  
                是什么引发了避免怀疑倾向呢?如果一个人没有受到威胁,又
无需考虑任何问题,他是不会急于通过作出决定来消除怀疑的。正如我们在后面
谈到“社会认可倾向”和“压力影响倾向”时将会看到的,引发避免怀疑倾向的
因素通常是:(1)困惑;(2)压力。在面对宗教问题的时候,这两种因素当然
都存在。  
                因而,大多数人的自然状态就是需要有某种宗教信仰。这是我
们观察到的事实。 
五 避免不一致性倾向性
              为了节省运算空间,人类的大脑会不愿意作出改变。这是一种
避免不一致性的形式。在所有的人类习惯中,无论是好习惯还是坏习惯,我们都
能看到这种情况。没几个人能够列出许多他们已经改掉的坏习惯,而有些人哪怕
连一个都列举不出来。与此相反,几乎每个人都有大量持续很久的坏习惯,尽管
他们自己也知道这些习惯不好。考虑到这种情况,在许多时候我们说三岁看老不
是没有道理的。在狄更斯的《圣诞欢歌》中,可怜的雅各布?u39532X里的鬼魂说:“我
戴着我在生活中锻造的锁链。”他说的锁链就是那些起初轻微得难以察觉,在察
觉之后又牢固得无法打破的习惯。  
                在生活中维持许多好习惯,避免或者戒除许多坏习惯,这样的
生活才是明智的。能够帮助人们过上明智生活的伟大原则同样来自富兰克林的
《穷理查年鉴》:“一盎司的预防比一磅的治疗更值钱。”富兰克林这句话的部
分含义是,由于避免不一致性倾向的存在,防止一种习惯的养成要比改变它容易
得多。  
                大脑的抗改变倾向还使得人们倾向于保留如下几种东西的原
样:以前的结论、忠诚度、身份、社会认可的角色等等。人类大脑在进化的过程
中为什么会产生出这种伴随着快速消除怀疑倾向的抗改变模式,现在还不是很清
楚。我猜想这种抗改变模式主要是由如下几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引起的:  
                (1)当人类的远祖还是动物的时候,迅速作出决定对生存来
 
说是至关重要的,而这种抗改变的模式有助于更快地作出决定。  
                (2)它使得我们的远祖能够通过群体协作而获得生存优势,
因为如果每个人的反应总是不停地改变,那么群体协作就会变得很困难。  
                (3)从人类刚开始识字到今天拥有复杂的现代生活,中间的
时间并不是很长,它是进化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所能得到的最好的办法。  
                我们很容易可以看出来,如果任由避免怀疑倾向引发的快速决
定和拒绝改变这种决定的倾向相结合,将会使现代人的认知出现大量的错误。而
且实际情况也确实如此。我们所有人都曾和许多冥顽不灵的人打过交道,那些人
死抱着他们在小时候形成的错误观念,直到进了坟墓还不肯放手。  
                由于避免不一致性倾向引起的糟糕决定所造成的问题特别严
重,所以我们的法院采用了一些重要措施来对付它。例如,在作出决定之前,法
官和陪审团必须先聆听辩方的长篇大论,让辩方列举证据为自身辩护。这有助于
防止法官和陪审团在判决的时候犯“第一结论偏见”的错误。同样地,其他现代
决策者通常要求各种团体在作出决定之前考虑反方的意见。  
                正确的教育应该是一个提高认知能力的漫长过程,以便我们变
得足够有足够的智慧,能够摧毁那些因拒绝改变倾向而被保留的错误想法。正如
在世界顶尖大学任教的凯恩斯爵士(John Keynes)谈及他那些高级知识分子同
事时指出的,新思想之所以很难被接受,并不是因为它们本身太过复杂。新思想
不被接受,是因为它们与原有的旧思想不一致。凯恩斯教授的言下之意,就是人
类头脑和人类卵子的运作方式非常相似。当一个精子进入卵子,卵子就会自动启
动一种封闭机制,阻止其他精子的进入。人类头脑强烈地趋向于与此相同的结果。  
                所以人们倾向于积累大量僵化的结论和态度,而且并不经常去
检查,更不会去改变,即便有大量的证据表明它们是错误的。  
                社会科学院系就会发生这样的情况,比如说,曾经有人认为弗
洛伊德应该是加州理工学院心理学教授的惟一人选。但自然科学院系也有人坚持
错误的旧观点,不过这种情况比较少见,也没那么严重。在这方面,诺贝尔奖得
主、普朗克常数的发现者马克斯?u26222X朗克最有发言权。普朗克不但以科学研究闻
名,而且他还说过一句著名的话,他说,甚至在物理学领域,激进的新思想也很
少被旧卫士所接受。与此相反,普朗克说,惟有新的一代成长起来,较少受到旧
理论毒害的他们才能接受新理论。实际上,这种“脑梗阻”的情况也曾经在某种
程度上发生于爱因斯坦身上。处在巅峰期的爱因斯坦非常善于摧毁他自己的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