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小资生活-第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果真能说服她爸妈不种地了,那么除了红包袋,刘沁觉得再做个小生意地好,不止能让刘爸刘妈过得充实点,当然,赚钱是必须的。如果做好了,还可以拉拔一下家族里的兄弟,让大伙一起入个伙,有钱一起赚,毕竟都是亲戚,能帮就帮吧。总不能自己吃肉了,亲戚朋友连点汤都喝不上吧?
只有大家的利益绑在一起了,别人才不会在后面给你捅刀子,扯你后腿。光顾着自己一个人发财的人,一般都不得人心的,到时要是出个什么事,也甭指望自己的兄弟站出来帮帮自己。这不是理所当然的事吗?你风光的时候没想起自己的兄弟,凭什么你落魄了遇上麻烦了,兄弟就得给你收拾烂摊子去?人家可没欠你什么。
后来刘沁把这想法和刘爸说了,刘爸非常赞成,要是真有那么一天,自己家天天大鱼大肉的,而其他兄弟都是稀饭酱菜,他自己心里也不是滋味啊。不过这都等他们家的专卖店搞起来再说吧。现在八字还没撇呢。
“奶奶。红包弄好了,一毛钱的有三十个,两毛钱的有二十个,五毛钱的有十个,你拿好哦。”刘沁说着就把三踏用橡皮筋扎好的红包递给刘奶奶。
刘奶奶扶了扶鼻梁上的黑框老花镜:“弄清楚了?没错吧?”
刘沁拍拍胸脯,保证道:“奶奶,你就放心吧,我都数清楚了,没错的。”
刘奶奶把那些红包接了过来,然后走到床铺对面的桌子旁边,拉开柜子,把它们放了进去,也没用锁头。
刘沁在一边看着,想起以前小时候的一些事,觉得特别汗颜。刘奶奶放红包这事要是搁在以前,肯定是不会当着刘沁的面做的,定然是等刘沁不在场了,再找个地方把它们藏好。要是让她知道了,她会时不时地来拿走一两个。
想当年,刘奶奶让她到小卖铺打米酒,她都会在路上偷喝几口,其实她个人并不爱喝的,这米酒苦苦的。辣辣的,没啥好滋味。而她每次要偷喝几口的原因无非是在那缺衣少食的年代,啥能入口的都馋得想吞进肚子罢了。而且每次打酒回来的时候,刘奶奶瞅着透明的米瓶子里的容量,都会抱怨下,“这一块钱的酒又被那店家的克扣了!”她完全没想到其实是自己的孙女偷喝了,这事不光刘沁干过,刘言那小子干的次数也不比刘沁少就是了。
其实现在刘沁想起来,都会觉得特别羞愧,嘿嘿,小时候品性不算好。不过不管再怎么调皮也不会丢脸到别人家去就是了,这些小偷小摸的事都是在自己家发生的。
刘沁拿出事先藏在口袋里的两百块钱,把这两张四人帮递过去给刘奶奶:“奶奶,快过年了,孙女也没什么可孝敬你的,这两百块钱,你就收下,喜欢什么就买什么吧。”其实前两个月刘沁就托王博找关系,在北方那边带回一套羽绒服,因为耗费的人力物力稍微多了点,所以也贵了点,但众所周知,羽绒服既轻便又暖和,最适合老年人了。上次去市里刘沁就把这羽绒服拿到手了,她准备在年三十的晚上送给刘***。让她在新年里也有新衣服可穿。
刘奶奶罢罢手,笑着说:“小沁乖,你还读书呢,这钱你就留着自己用吧,不用给奶奶了,奶奶还有钱用呢。”上次老大家卖了淮山后他私底下就给了她一千元,当时还吓了她一跳,后来听他说是卖淮山赚了的,让她尽管放心收下,她才安了心,也不去打探那淮山卖了多少钱。毕竟这些都是儿子媳妇管了,自己也不是那种八卦的人。她只知道,儿子仍然是孝顺的就好。
刘沁笑着劝道:“没事,奶奶,我还有呢,你就放心收下吧。”奶奶和叔叔搭伙,就她所知,恐怕那边的日子也不好过吧,多给奶奶点钱,也让她安心,况且过年的人情来往,花销虽不算大但也不算小了。手里头有点钱,总比捉襟见肘要好。
其实刘沁几乎可以说是她奶大的。她出生的时候太爱哭了,几乎是哭足百日的,吵得刘爸刘妈睡都睡不安稳。于是在喂足四个月的奶后,刘妈就迫不急待地把她扔给了刘奶奶,在她一岁前,每晚她都要含着刘***奶头才睡得着。
而上一辈子,她因为容貌而自卑了太久,而自卑的同时又怨怼父母把她生得太丑。她常想,哥哥弟弟都长得好,为什么就她一个人遗传了刘爸刘妈所以的缺点?如果她是一个男孩,那么她就不用在意这些了,为什么她又偏偏是个女孩呢?她一直沉浸在这种情绪之中,怨怼的同时,一旦想起了家人的好,又让她觉得愧疚难安,于是她就非常讨厌想起家里的亲人,非常不想面对他们,久而久之,就渐渐地淡忘了亲人对她的好。
很多事情都是在重生后才想起来的,她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现在的她虽然长得不算是一等一的漂亮,但也算清秀可人。没有了满脸的豆豆和豆印,没有了五大三粗又肥短无比的身材,她才发现,原来她也不是一出生就是那么丑的。如今的她很满意目前的生活,她想好好对待家人,弥补前世的遗憾,不再害怕,也不再辜负。
刘奶奶见刘沁是真心孝顺她这个***,并不是说客气话,也就收下了那两百块。
刘沁见她收下了,也就开心地告辞了,毕竟外面还有好多事要忙呢,院子还要清理一下。
刘奶奶看着她踏着轻快的步子离去了,还顺手帮她掩上房门。暗自感叹道:这老大一家真让人窝心,大儿子对她好,连孙女也懂事,她算是知足了。这老2她是指望不上了,其实这钱多钱少只是小事,重要的是心意。之前还说每个月每家给15块钱,但老2家的都拖了好几个月了,她也不催,看看,这都过年了,老2和他媳妇吭都不吭一声,她对他们真是失望透了。如今看着大儿子一家大半年的行事,她也算是老来有个依靠了。
这冬天的日子就是短,眨眼间就到了除夕夜,才六点多呢,刘爸刘妈就起床了,连几个孩子也一起喊了起来。然后就开始分头行动,刘爸提着篮子和袋子去了县里。之前已经买了两只公鸡和其他的一些如香菇木耳等的耐留的干货,还有瓜子糖果和水果也早买齐了。年三十一在早赶去县里,无非是想准备采买一些新鲜的鱼和肉,番茄豆腐之类的罢了。
而刘妈这边呢,正准备去庙里和太公那拜拜,祈求来年一切顺利。她把鸡杀了后,然后蒸煮熟,把它放到盘里,在它的嘴巴上横着插上带着叶子的小柑橘,柏枝,桂叶。在这只公鸡前面还摆了一块约两斤重的煮熟了的猪肉。再备上三碗饭一碗米,在这碗米的四周都插上红包,中间也放了一把红包,寓意着来年财源广进。还有带上一壶小酒,两卷炮,几对红蜡烛和一大把擅香,把这些东西放在一个箩筐里。约上婶婶程梅娟,她也是拿了个箩筐过来,里面的东西大同小异。
然后再约上三伯母和四伯母,四个箩筐,两条担子,由刘妈和四伯母挑着。兼顾着程梅娟怀着孩子,几人走得并不快,一路上都是有说有笑的。这大过年的,有啥子问题都搁年后再说吧,谁要在这时候添堵就真的太不识相了。所以尽管大家心里都有这么点意见,脸上却是言笑宴宴的,并没有说出些什么让人下不来台的话。整个气氛都是乐融融的,连路过的人都不禁感慨,这几袖里的感情真是好得像亲姐妹一样啊。
到达目的地的时候也花了半个多小时,庙里的桌子上都摆满了嫩黄的公鸡母鸡猪肉,甚至有人大手笔地在上面摆了个猪头。刘妈几人看到桌子上还有空的地方,赶紧把自家的物品放了上去。然后点上红蜡烛和擅香,在各个神位上都插了红蜡烛和擅香后,就让孩子们跟着自己对着佛祖三跪九叩,然后就让孩子自由去玩了,自己在那看管着物品顺便求求签啥的。
刘沁好奇地在庙的四周转悠着,这座庙的历史也挺悠久了,青砖红瓦一派古朴的气蕴。它就矗立在水坝旁边的高地上,同时也是建在山脚下。这个庙在市里也是有名的,每到农历的节日总会有无数的人慕名而来,香火鼎盛。所以它的周围被建设得很好,庙的正门约有四五亩地的龙眼,这产业是属于它的。
正殿两侧是供香客的休息的场所,还有一些客房吧,供远道而来的客人过夜的。这的斋菜还算可以,但因为刘沁家离庙也不算远,所以也没吃过几次,毕竟吃斋菜也要花钱的,穷人家都不太舍得,通常都是一来一回,上了香尽了佛心就走了。约半小时后,刘妈几人把孩子招了回来,让几个胆大的男孩到庙门外烧了炮,就收拾东西准备往太公(祠堂的俗称)走去。
等刘妈领着孩子回到家时,已经是下午两点了,刘爸正在家里炸鱼片呢。这道菜不光耗时多,而且还非常耗油!这是往年都没敢弄的,还不是今年杀猪的人多了,刘爸低价从村里杀猪的人那买了几次猪板油回来自己熬,熬出的油把家里的两个大瓮都装满了呢。
这道菜虽然好吃,但真的好麻烦,把鱼身里的鱼骨都剃掉,然后切成薄片,把鱼片用清水洗净,放料酒、盐、花椒粉、姜丝将其拌匀,腌制一个小时。然后是搅蛋糊,用适量面粉、水打成糊状,加入一只鸡蛋。最后往锅里倒入半锅油,烧热后,把挂上了蛋糊的鱼片放入油里,炸成金黄色就起锅。这鱼可以趁热吃,也可以再弄些辣椒番茄酱淋在上面,可好吃了。
锅里的糯米灌大肠已经熟了,一节节白白胖胖的,被刘妈捞了上来,放在篮子里凉干呢。
刘妈回来后,就和刘爸一起忙和了起来,也不让几个孩子帮忙,把他们都打发去洗澡了。年年如此,从年三十到年初二的饭菜,刘爸刘妈都是亲力亲为的,尽管今年知道女儿的手艺比他们好,但就是不让她动手,让她到外面玩去。刘沁几个也乐得轻松,刘爸刘妈是怕换上新衣的孩子被油烟味熏脏了,宁愿他们都穿着新衣服到外面和别的孩子炫耀去。
吃年夜饭的时候,刘爸亲自去把刘奶奶接到了家里来,大家脸上都堆满了笑容。两兄弟规矩地会在椅子上,看着香喷喷的菜流口水。刘爸还开了两瓶可乐,刘言和刘煦争先恐后地碗移到刘爸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