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飞读中文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小资生活-第6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可以治愈,但是治疗上需要一定的时间。”
这种情况让刘沁有种错觉,就像刚想发飙的狮子,听到绵羊朝它叫一声后,炸开的毛瞬间收好,然后乖乖地原地趴下!想着想着就不自学地咧开了嘴。
突然,刘沁不小心瞄到太叔公瞪向自己的眼神,不小心吓了一跳。
“你这样吓唬谁呢?写你的药方去!”头顶上的声音再次响起,温温和和的,似乎没有什么威慑力,但却能让某人移开瞪视的目光。
太叔公摸了摸鼻子,暗自埋怨自己老婆偏心眼儿,不就是瞪两下嘛,又不会少块肉,干嘛在后辈面前给自己漏气?
刘沁暗乐。不过她可不敢把情绪反应到脸上了。看来太叔公也是个妻管严的,呵呵。
没一会,太叔公就搁下笔,“好了,这张药方上的药材是目前家里没有的,需要到药材店去买,你们按照我上面写的量来买就好了,到时我再给你们配好来。”
刘沁赶紧站了起来,接过单子,然后把它递给刘奶奶。
刘奶奶没有接过,她只是笑着说:“这人老了。眼神就不大好,小沁,你给奶奶念念吧。”
刘沁拿起药方,看了看,认出这字体是行书体,好在太叔公的字不像别的医师,龙飞凤舞,用几把放大镜都没法辨认出来的。
“羌活5两,独活6两,荆芥3两,防风8两,川芎5两”这纸上列了七八个药材,刘沁认出来这都是一些辛散祛风药。
太叔公等刘沁念完了,就补充说道:“等你们把这些药买回来,我再配上别的药,小芬的病该补养气血、温阳散寒,当以温养为主。”
刘沁看着手上的这张药方,虽只练过几个月的毛笔字,而且只是临帖子,但好赖她还是能看出来的。这字体刚劲有力,力透纸背,由此可以看出太叔公的性格也多是坚忍不拔,刚毅果断的。这太叔公真有几手好本事啊,在刘沁认识的爷爷辈里,都没有一个如此有本事的,教书,务农,中医,书法,可能还有一些她不知道的本事。
难道奶奶娘家里的人才真那么出众?不过窥一斑而见全豹,想必不会太差,不过太姥姥这辈的兄弟如今就只剩下太叔公了,是没法印证她的想法了。
刘奶奶感觉差不多了,就直奔主题了,“太叔公,我有个请求,不知当讲不当讲?”
太叔婆一听。接口道:“小芬,在咱们这,哪用得着那么客气?有什么请求就直说,说出来这话反倒让两家都生分了。”说完暗自摇头,这侄女可以说是她从小看到大的,她什么都好,就是要强了点。
刘奶奶笑了笑,接着道:“我想让我这孙女跟叔公你学学中医,不求你手把手地指导,偶尔指点一下就成。”
“这”这个请求很棘手,让他很是为难。他今年已经七十有三了,确实想找个传人把中医这门技术传承下去,但可惜的是自己这一辈子都没能生个孩子,这是他最大的遗憾。在他的想法里,他的徒弟最好是男的,和自己家也有点血缘关系的,最好天分悟性不错的。
太叔婆倒是很惊讶,这年头很少有人学中医的,大多数人都是拼了命挤进医学院去学西医。并且说句不好听的,自己老伴也就算个游医,这话并不是说他医术不好,只不过是他从没有去考过过什么证书之类的,也就是没有得到国家,医学院之类的认可。怎么还会有人想跟他学中医呢,而且刘沁这孩子还在读小学呢,从刚才的对话中可知这孩子的成绩不错。这个时候来学中医,难道不怕耽误了她的学业吗?
刘奶奶也看出他们的犹豫,本来她也没想一提出要求,别人就答应,但她还想试试,“我也只是想让这孩子有门技艺傍身,而且她
的天赋确实不错,才小半年已经把本草钢目背得一字不漏了。当然,我也不敢要求叔公您你手把手地指导,只要您偶尔指点一下,于她就是莫大的荣幸了。”
听到刘沁小半年就能把本草纲目背全,两人都有点惊讶,互相看了对方一眼,他们都把眼光投向了刘沁。
第一更,后面还有两更,求推荐票,粉红大家都求,俺就要推荐票吧,话说上架后我的推荐票少得可怜啊。
【第27章 得到机会】3zcn。
第27章得到机会
看到这孩子目光清澈。在对视中也没有闪烁躲避。看来,侄女说的都是真的,而且这孩子资质确实不错,品性好。
“既然如此,那老头子我就考考你罢,可有信心接受考验?”
“太叔公尽管考,外孙女定尽力回答。”刘沁知道,重头戏来了,能不能过关就看这次了。
他随意挑了两个就出了题,“我也不考你难的,你就说说甘草和石膏各自的释名,主治好了。”
“甘草亦名蜜甘,蜜草它主治22种病症,一是伤寒咽痛,用“甘草汤”十八是治痘疮。用灸甘草、栝楼根等分,煎水服‘
“石膏亦名细理石、寒水石。主治头痛,心烦,流鼻血。用石膏、牡蛎各一两,研细。每服二钱,新汲水送下。同时用水调少量药滴鼻内。”
太叔公听到她用稚嫩的声音一字不漏地这两味药的主治功效一一道来,心里暗自满意。看向刘沁的目光也柔和多了,而且蕴含着丝丝赞赏。
“背得不错。”他笑着点了点头。
刘奶奶一听到叔公的赞扬,顿时喜笑颜开,然后双眼期盼地看着他,“那,是不是”
太叔公看到刘奶奶那喜形于色的样子,笑骂道:“我说你也一把年纪了,性格还是毛毛燥燥的,做事还没有你孙女沉稳,真是白活了这把年纪!”
看着站在一旁的小女孩,直挺挺地站在那,在他如火的目光下,丝毫不见畏畏缩缩,眼里不见一丝骄傲自得的情绪。想她才十二岁出头的年纪,这份心性确实难得,或许真的可以传承他的衣钵,不过如今下结论尚且太早,观察一段时间再说吧。
太叔公正色道:“让我教你中医也行,但我不喜欢偷懒的人,也不喜欢半途而废的人,更不喜欢骄傲自满的人,你能不能坚持?”
听到太叔公这话,刘沁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这代表她通过了考验,得到了他的承认啊,顿时毫不迟疑地笑道:“能!”
太叔公看到她亮晶晶的眼睛,知道她的确是个热爱医学的人。但他脸上的表情仍是淡淡的,“这不是嘴上说说就行的,先观察半年,如果你有一点做不到,以后就不用来了!”
“是,我知道了,我一定会做到的。”刘沁脆声声地回答,自己要加油啊,一定要坚持住,有个师傅教,比自己瞎子摸象般地瞎学容易多了。
“好,开学后每天放学就先到这里,周六日如果你家没什么要紧的事,你也必须来这里报道,明白吗?”裕山小学坐落在古尘村和谢家村的中点线上,一来一回虽费点时间,但也不是太麻烦的事。
“明白!”
“那就好,希望你能坚持下去。”
刘沁心里兴奋极了,终于有机会接触到正规的中医了,一门神秘的医学。
谈妥了正事,已经将近中午。太叔婆留她们下来吃饭,刘沁自告奋勇前去帮忙,于是三个女的一起转战厨房。
太叔公家的厨房在主屋左侧,在离左侧的房间较近的地方盖了两间矮的泥砖瓦房,离主屋较近的那个矮房是厨房,另外一个是放柴草的地方。一进厨房,刘沁就把那些洗锅提水的活抢了过来,开什么玩笑,这些重活能让这两个加起来过百的老人干吗?一不小心出现个什么意外,长辈的怒火她可承受不起!
两位老人看着刘沁一小不点在厨房忙来忙去,也觉得有趣,索性两人就把凳子放在灶前,然后坐下来烤着火聊天,偶尔往灶里加加柴。
太叔婆说家里所有的菜和米都放在厨房里了,包括全部的干货和山货,考虑到屋里的几个老人牙口都不算好,就做个香菇介菜瘦肉粥吧。
从锅里舀了一瓢热水倒进瓷盆,把干香菇放进热水泡软,然后洗干净切末。瘦肉切末,放少许酒和葱茉伴匀。然后加热油锅,下香菇末、肉末翻炒至熟。再把介菜洗净,焯水后切末。待米粥半熟时就放入香菇和肉末,等粥熟后再放入介菜末,散入一些姜丝。放入适量的盐,考虑到老人的口味偏淡,所以刘沁放入的盐比平常的略少。
在等粥熟的这段时间,刘沁快速地整治了三道菜,一道是粉利炒腊肉,一道是莴笋肉片。最后一道是白菜鸡蛋浓汤。话说这粉利是南方这边的特产,尤其以桂林粉利最出名。制作的过程也挺简单的,用上好的大米细磨成浆,搓*揉成小圆柱状,蒸至八成熟就取出来晾干,也可以放进清水里泡着就成了。
粉利在冬天可以留一个月这样,但要记得常换水,如果天气太冷的话,在煮之前用热水泡泡,等它软了再切来煮,吃时切成条状。腊肉炒粉利是一道美味的菜,炒时配上芹菜葱蒜,真是色鲜味美、香滑爽口啊。
等刘沁把这顿饭菜整治出来的时候,太叔婆已经惊讶得眼睛都大了,她从来都没有这么失礼过,但她真是太吃惊了。虽然还没有偿过这几道菜,但光从她熟练的炒菜技巧,以及菜色和香味,她就知道这几道不错,完全不像一个小女孩做出的,就是她可能也没法做得比她更好。如果不是亲眼看到,她是完全不敢相信这几道菜是出自一个十二岁的小女孩的手里。
太叔婆缓缓地转过头,问坐在她右侧的侄女。“你家小沁,做菜做了多久了?”
刘奶奶挺了挺胸脯,笑眯眯地说:“不久吧,以前不怎么做菜的,就是近年来她爸妈不在家她才开始做的。”终于也有一个人吓到了,一开始她吃孙女做的菜的时候,也是惊讶得不行。如今看来,孙女脑子就是灵活,学起东西来就是快啊,哈哈。
太叔婆看到她侄女那自得的样子,觉得又好气又好笑。啐道:“小样,得意个啥劲,又不是你自个做的!”
“哼哼,这是我孙女做的!”刘奶奶撇了撇嘴,继续一脸与有荣焉地说。
以前她小时也是这么和叔婆打屁闲聊的,但自从自己十六岁嫁人后就一直是一本正经的样子了,两人的关系也渐渐地不那么亲密了。想不到几十年过了,老了反而越来越像小孩了,哎。
把两位老人“护送”回客厅后,刘沁一人来回几趟,总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